线缆终端连接器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7389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缆终端连接器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终端连接器的结构,该结构尤其适合于一种由 多条分别具有单一中心导体的导线所组成的线缆,其使所述中心导体分别与 一端子形成电连接,该导线的中心导体外披附有一绝缘层,以隔绝相邻导线 的中心导体。
背景技术
一般地,线缆内部具有多条导线,且根据各导线内部中心导体的数量可 将该线缆大致区分为多芯线缆及单芯线缆两类。由于对于该单芯线缆所使用 的线缆终端连接器而言,各中心导体属于一种机械强度脆弱的圆棒,因此为 解决各导电端子不容易可靠地夹持该线缆各中心导体的问题, 一般地,线缆 终端连接器多以焊接方式建立各导电端子与各中心导体的电连接关系。
如图1所示,在美国第7,175,465号专利所披露的线缆终端连接器中, 该线缆终端连接器主要是由一绝缘壳体A及一集线器B所组成,其中该组绝 缘壳体A内穿设有多个导电端子Al ,该集线器B被装配于该绝缘壳体A的 后方,该集线器B用来固定各导电端子A1的位置,用以顺利地将各导线的 中心导体焊接于所述导电端子Al上。
该专利所披露的集线器B具有一基座Bl及一对扣持件B2,该基座Bl 由绝缘材质所构成,该对扣持件B2上分别具有多个用来夹持各导电端子的 穿孔B21,且该对扣持件分别扣勾于该绝缘壳体的两侧翼A21,以此固定各 导电端子A1的位置,以利于生产线后续组装加工的进行。
但是,对于线缆终端连接器的生产线而言,现有的美国专利所披露的线 缆终端连接器至少有两个缺点,其一为剥离所述导线的外绝缘层并不方便, 其二为焊接程序的不方便。
由于现有的美国专利的集线器是利用两扣持件B2将该线缆的各导线分 别固定于该基座B1的上、下两个表面上,因此不便于利用激光切割的自动
设备来剥除所述导线外的绝缘层。另外,所述导电端子A1已被穿设固定于 该绝缘壳体内,而线缆的各导线却未受拘束,这样,在生产线进行焊接工作 时,必须使用其它手段来固定线缆的各导线,才能有效率地进行焊接工作。 根据上述为了提升线缆终端连接器的生产线的工作效率,有必要针对现有的 线缆终端连接器的结构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终端连接器的结构,其使线缆 终端连接器的生产线能有效地提升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线缆终端连接器主要是由一线缆、 一集线器及一绝缘壳体 所组成,其中该线缆由多条导线所组成,该线缆的各导线分别具有单一中心 导体。该集线器由可分离的两模块堆栈而成,且所述两模块上分别具有多个 凹槽,所述两模块上的各凹槽可以分别容纳前述线缆的各导线。该集线器被 装配于该绝缘壳体上,且该绝缘壳体内具有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多个导电端 子分别朝该集线器的各凹槽延伸,由此与该线缆的各中心导体电连接,该集 线器的可分离的两模块分别朝该绝缘壳体延伸一对弹臂,所述弹臂上分别设 有一扣勾,由此将该集线器固定于该绝缘壳体上。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线缆终端连接器中,该集线器由可分离的两模块 堆栈而成,因此在所述两模块堆栈之前,可先以自动化设备除去所述导线外 层的绝缘层,该自动化设备可以是一种利用激光束或刀具切除所述导线绝缘 层的自动化设备,从而本实用新型可以增加生产线工作效率。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该线缆终端连接器的所述导电端子被装配于该 绝缘壳体内,且该线缆的各导线分别被装置于该集线器的各凹槽中。由于所 述导电端子及线缆的导线分别被固定于绝缘壳体及集线器上,且该绝缘壳体 及集线器又相互组装成一体,因此在线缆终端连接器的生产线进行加工时, 所述导电端子及线缆导线相对关系稳定,从而便于加工操作,使生产线具有 较高的生产效率。
其它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的披露而 变得显而易知,然而,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的披露只是以本实用新型的较
佳实施例作为代表,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


图1为现有的线缆终端连接器的主要构件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较佳实施例的生产线组装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较佳实施例的生产线组装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较佳实施例的绝缘壳体凸块部分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较佳实施例的绝缘壳体凸块的等效变化实施 例的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较佳实施例的集线器两模块的底部结构示意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A绝缘壳体 B集线器 B21穿孑L C2中心导体 11模块 121扣勾 22凸块
Al导电端子 Bl基座 C线缆
IOO线缆终端连接器
111凹槽
20绝缘壳体 221 T型槽
A21侧翼 B2扣持件 Cl导线 10集线器 12弹臂 21导电端子 222扣榫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所披露的线缆终端 连接器100的结构主要由一线缆C、 一集线器10及一绝缘壳体20所组成, 其中该线缆C是一种由多个导线Cl所组成的线缆,该线缆C的各条导线Cl 分别具有单一中心导体C2。该集线器10由可分离的两模块11堆栈而成, 所述模块上具有多个凹槽111,所述模块11的凹槽111分别可收纳该线缆C 的一导线Cl ,且所述两模块11分别朝该绝缘壳体20延伸有弹臂12及扣勾 121,所述模块11的弹臂12具有弹性,以此使该集线器10可以被装配在该 绝缘壳体20上。该绝缘壳体20内容置有多个导电端子21,且所述导电端子
21朝该集线器10延伸。
如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对该集线器10上 的各凹槽lll而言,组成该集线器10的两模块11是以背离(背靠背)的方 式进行堆栈,因此在生产线堆栈该两模块以形成一集线器10之前,自动化 设备可以同时剥离各导线的绝缘层而裸露出所述中心导体C2。
在该两模块11堆栈形成一集线器10后,利用该两模块的弹臂12与扣 勾121与该绝缘壳体20干涉而将该集线器10固定于该绝缘壳体20上,此 时,该线缆C的各中心导体C2与该绝缘壳体20各导电端子21间的相对位 置稳定,这样,生产线可以轻易地进行焊接程序,由此在各中心导体C2与 导电端子21间形成可靠的电连接状态。由于在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较佳实 施例中,所述中心导体C2与所述导电端子21间的相对位置稳定,从而有利 于生产线使用自动化的设备而进行焊接程序。
如图3及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该绝缘壳体20靠 近该集线器10的一端具有凸块22,且该凸块22凹设有一T型槽221,由此 容许该集线器10的各弹臂12及扣勾121穿入固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可轻易地使用其它扣合设计而使该集线器10扣于该绝缘壳体20 上,例如以类似图6中该凸块22的扣榫222的设计与集线器10的弹臂12 及扣勾121配合,即可使该集线器10固定于该绝缘壳体20上。
如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为使该集线器10 的各凹槽lll能够将该线缆C的各导线C1固定在各凹槽lll内,所述凹槽 111的开口尺寸略小于该线缆C的各导线Cl的外径,即所述凹槽111的开 口尺寸略小于所述导线Cl的绝缘层外径,使所述导线Cl被组装到所述两模 块11的各凹槽111内时,所述两模块11的凹槽111与该线缆C的各导线 Cl发生些许干涉现象。
如图7所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言,在生产线剥除各导线 Cl的绝缘层后,该集线器10的两模块11是以背离(背对背)的堆栈方式 形成一集线器10,使所述两模块11的各凹槽111的开口朝向相背离的方向 (相反方向);但是,此种设计是为了使所述两模块11可以固定彼此相对 位置,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因不同考虑而轻易变化出不同的设计,并 非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技术必须使该集线器10的两模块11背对背堆桟。
如图2及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为使该集线器10
的两模块11之间有相互定位的功能,所述两模块11未设有凹槽111的一表
面可以设有短凸柱112及凹槽113,通过该短凸柱112与凹槽113的相互配 合而达到使该集线器的两模块之间有相互定位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技术并非仅能适用于前述实施例,本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披露而直接或经过修改地将前述 实施例应用在各种线缆终端连接器的结构中。凡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 据本实用新型的披露所进行的应用或修改,只要其应用或修改的精神未脱离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原理原则,仍属参照本实用新型所披露实 施例的等效应用或修改。
权利要求1.一种线缆终端连接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线缆终端连接器至少包括一线缆、一集线器及一绝缘壳体,该线缆内分支有多条导线,且各所述导线中央分别具有一中心导体,该集线器具有多个凹槽以分别容纳前述线缆的各所述导线,该绝缘壳体内具有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分别朝该集线器延伸,以此使该绝缘壳体内的各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导线的中心导体形成电连接;其中该集线器由可分离的两模块堆栈而成,且所述两模块分别朝该绝缘壳体延伸至少一对弹臂,所述弹臂上分别设有一扣勾,由此将该集线器固定于该绝缘壳体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终端连接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模 块上各凹槽的开口尺寸略小于该线缆的各所述导线的外径。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终端连接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对应该集 线器的扣勾而在该绝缘壳体上设有一对扣榫,通过该集线器的扣勾与该绝缘 壳体的扣榫相互配合而固定该集线器与该绝缘壳体的相对位置。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终端连接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集线器 的两模块以相互背离的方式相互依靠堆栈,使所述两模块的各凹槽开口朝向 相背离的方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缆终端连接器的结构,主要是由一线缆、一集线器及一绝缘壳体所组成,该集线器是由可分离的两模块堆栈而成,且该两模块上分别具有多个凹槽,以容纳该线缆的各导线,该集线器被装配于该绝缘壳体上,且该绝缘壳体内具有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多个导电端子分别朝该集线器的各凹槽延伸,由此与该线缆的各中心导体电连接,该集线器被固定于该绝缘壳体上。本实用新型的线缆终端连接器的结构使得导电端子及线缆导线相对关系稳定,便于加工操作,使生产线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H01R13/502GK201185262SQ20082000918
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3日
发明者姜成巨, 江惠雪 申请人:宣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