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连接器内导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9431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轴连接器内导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同轴连接器,具体的涉及连接器的内导体。
背景技术
目前用与射频连接器上的内导体, 一般由插针部、中间导体和接插部构成,接插部中 空,在接插部的末端打孔后铣出深度、宽度和数量合适的槽,然后用钳子或专用收口工具 根据设计要求收口,使末端内径小于所配电缆内导体的外径。由于端部被收口,导向孔过 小,起不到导向作用,连接器不易配合;由于在末端只能靠人工或夹具对端部收口,这中 收口方式很难保证收口质量,过松、过紧或收口不对称都能引起连接器失效;连接器内导 体接插部和电缆导体接触面过小,造成接触电阻过大;收口后接插孔的端部倒角受工艺限 制不可能做得太大,导致末端的锐角容易刨伤电缆导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向性好、成品合格率高、接触电阻小、不会刨伤电 缆导体的连接器内导体。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同轴连接器内导体,具有插针部和接插部, 接插部具有中空圆腔,插针部和接插部为一体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接插部中部轴向设有 多个槽,并且其中部具有滚压形成的凹陷,上述接插部中空圆腔的内径由中间向两端逐渐 变大。
上述接插部中部圆周均匀开设4个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 由于内导体的接插部在中部收口,接插部的末端直径没有发生变化,提供了优良 的导向性。
(2) 槽的中部收口采用滚压式,不需要任何人工或夹具,提高了整体制造的可靠性和 成品率。
(3) 铣槽收口后,接插部的中部各瓣内部径向和轴向都自然形成弧度,增大了内导体
与电缆内导体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接触电阻。
(4) 在接插部中部开设槽,避免因为在端部开设槽后轴向锐角刨伤电缆内导体。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l,本实用新型具有插针部1和接插部2,整个内导体用铜质材料制成,接插部2 具有中空圆腔,用来接插电缆的内导体;接插部2的中部打孔后沿着内导体的轴向铣出深 度、宽度合适的四个槽3,这四个槽均匀分布在接插部2的圆周方向;接插部2的中部进 行了滚压收口加工,使得内导体的接插部中间段中空内腔径向自然形成弧度,即中部的内 径小于两端的内径。当用于连接电缆时,电缆上套接的插接内导体插入上述弧形圆腔,增 大了接插部内壁与电缆内导体的接触面积,同时由于接插部开设槽,形成多条导片与所插 电缆可以构成多个电流通路,增加了导通可靠性。
权利要求1、一种同轴连接器内导体,具有插针部(1)和接插部(2),接插部具有中空圆腔,插针部(1)和接插部(2)为一体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接插部(2)中部轴向设有多个槽(3),并且其中部具有滚压形成的凹陷,上述接插部中空圆腔的内径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变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内导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接插部(2)中部圆周均匀开设4个槽(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同轴连接器,具体的涉及连接器的内导体。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向性好、成品合格率高、接触电阻小、不会刨伤电缆导体的连接器内导体。一种同轴连接器内导体,具有插针部和接插部,接插部具有中空圆腔,插针部和接插部为一体件;上述接插部中部轴向设有多个槽,并且其中部具有滚压形成的凹陷,上述接插部中空圆腔的内径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变大。
文档编号H01R13/11GK201319431SQ200820216770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4日
发明者王加兴, 蒋逸伦 申请人:常州市武进凤市连接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