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1014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以蓄电池为电源的电动机行驶的电动汽车的用于 收纳蓄电池模块的蓄电池壳体。
背景技术
使用于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单元包括蓄电池模块、和收纳该蓄电池 模块的蓄电池壳体。蓄电池壳体的一例具有支撑蓄电池模块的托盘部 件、和覆盖该托盘部件的上部的罩部件。
例如,在日本特开平8—186390号公报中公开了托盘部件和罩部 件。由多个螺栓和螺母固定其托盘部件的周缘部和罩部件的周缘部的 接合部。这些螺栓自罩部件的上方插入形成于罩部件的周缘部的螺栓 插入孔。而且,这些螺栓分别与配置在托盘部件的周缘部的下侧的螺 母螺合。
例如,在如锂离子电池那样要求具有高度的防水性的蓄电池单元 中,在托盘部件的周缘部和罩部件的周缘部的接合部设置有防水用的 密封材料。通过这个密封材料防止来自接合部的水的浸入。该密封材 料为具有例如流动性的树脂系的密封材料,涂敷在上述接合部后进行固化。
在托盘部件上埋入有螺母的情况下,在将液状密封材料涂敷于托 盘部件的接合部时,密封材料的一部分有时进入托盘部件的螺母的螺 纹部。当密封材料进入螺母而硬化时,与螺母螺合的螺栓的紧固扭矩 可能会不稳定。在要求具有高度的防水性的蓄电池壳体中,需要正确 地进行用于将托盘部件和罩部件联接的螺栓的扭矩管理。但是,如上所述,当密封材料进入螺母的螺纹部后,螺栓的紧固扭矩因密封材料 而受影响,不能期望正确的扭矩管理。
为了防止密封材料进入上述螺母的螺纹部,考虑到在托盘部件侧 设置埋入螺栓,且使螺母自罩部件的上方与上述埋入螺栓螺合。但是, 为了在托盘部件上设置多个埋入螺栓,需要通过焊接等将多个埋入螺 栓安装在嵌入部件的规定位置。而且在用于成形托盘部件的金属模具 的内部,需要有用于插入这些埋入螺栓的的孔。
对于高精度地制作金属板制的嵌入部件而言,自然有限。因此, 当将多个埋入螺栓固定在一个嵌入部件上时,埋入螺栓彼此的相对位 置往往会稍有偏移。在用于成形托盘部件的金属模具上形成有将上述 多个埋入螺栓插入的多个孔。因此,当这些埋入螺栓的位置稍有偏移 时,就难以将埋入螺栓插入形成于金属模具的规定位置的上述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壳体,其能够防止设置于托盘部件和罩部 件的接合部的密封材料影响螺纹部的扭矩管理,且易将嵌入部件安置 在用于成形托架的金属模具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壳体,其收纳蓄电池模块,其 中,该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壳体具有支撑所述蓄电池模块的托盘部件、 和重叠在所述托盘部件上并固定在该托盘部件上的罩部件,所述托盘 部件具有由树脂形成周壁和底壁的树脂部、和包含埋设于所述周壁 的至少一个嵌入部件的嵌入构架、和被供给到所述托盘部件和所述罩 部件的接合部的密封材料,所述嵌入部件具有以螺纹部突出到所述 托盘部件的所述接合部上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周壁的埋入螺栓、和在和 所述埋入螺栓不同的位置配置在所述托盘部件的所述周壁的埋入螺 母。另外,该蓄电池壳体具备在将所述托盘部件和所述罩部件重叠 的状态下使螺母部件与所述埋入螺栓螺合且紧固的第一紧固部、和在将所述托盘部件和所述罩部件重叠的状态下将螺栓部件插入所述埋入 螺母且紧固的第二紧固部。
艮P,由所述埋入螺栓、和与该埋入螺栓螺合的所述螺母部件构成 第一紧固部。另外,由所述埋入螺母、和与该埋入螺母螺合的所述螺 栓部件构成第二紧固部。
根据本发明,能够防止被供给到托盘部件和罩部件的接合部的密 封材料附着在埋入螺栓的螺纹部。因此,能够正确地进行螺母部件相 对于埋入螺栓的螺纹部的扭矩管理。而且,能够利用所述埋入螺栓、 所述螺母部件、所述埋入螺母、所述螺栓部件将所述罩部件的周缘部 固定在托盘部件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向所述托盘部件和所述罩部件的接合部 供给的所述密封材料被涂敷在该接合部的周缘部。根据该方式,能够 防止所述密封材料附着在设置于托盘部件的埋入螺栓及埋入螺母上。 因此,能够正确地进行与所述埋入螺栓螺合的螺母部件的扭矩管理、 和与所述埋入螺母螺合的螺栓部件的扭矩管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在所述罩部件的周缘部的所述埋入螺栓 穿过的孔中配置有金属制的垫圈,该垫圈被夹在所述嵌入部件和所述 螺母部件之间,且在所述罩部件的周缘部的所述螺栓部件穿过的孔中 也配置有金属制的垫圈,该垫圈被夹在所述嵌入部件和所述螺栓部件 的头部之间,只要具备这种墊圈,即使由所述埋入螺栓和螺母部件联 接的树脂部分、及由所述埋入螺母和螺栓部件联接的树脂部分时效劣 化,也不会降低这些螺栓部件和螺母部件的联接扭矩。
在本发明优选的方式中,具有配置在所述托盘部件的下面侧且 沿车身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梁部件、和固定在所述嵌入部件上且沿水平 方向延伸的埋入螺母、和与所述埋入螺母螺合且用于将所述托盘部件固定在所述梁部件的螺栓,所述梁部件的两端部利用螺栓自所述车身 的下面侧固定在该车身的一对纵梁上。
在本发明优选的方式中,在所述各嵌入部件上分别只设置一个所 述埋入螺栓。根据该方式,在每一个嵌入部件上具有一个设置于用于 成形托盘部件的金属模具的孔(用于将埋入螺栓插入的孔)即可。因 此,在将所述嵌入部件安置在所述金属模具时,能够容易地将所述埋 入螺栓插入所述金属模具的孔中。另外,即使固定在嵌入部件的所述 埋入螺栓的位置稍有偏差,也能够将埋入螺栓插入金属模具的孔中。


图l是具有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蓄电池壳体的电动汽车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汽车的车架构架和蓄电池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蓄电池单元的托盘部件和罩部件及梁部件的立
体图4是图1所示的电动汽车的车架构架和蓄电池单元的侧面图; 图5是从上方看图1所示的电动汽车的车架构架和蓄电池单元的 平面图6是表示埋设于图3所示的托盘部件的嵌入部件等的立体图7是表示图3所示的托盘部件的局部的平面图8是表示图3所示的托盘部件的局部和梁部件的局部的放大立
体图9是沿图8中的F9 — F9线的托盘部件和梁部件的局部剖面图; 图IO是使螺母部件与图9所示的埋入螺栓螺合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11是图3所示的托盘部件的设置有埋入螺母的部位的端面图; 图12是表示用于成形图3所示的托盘部件的金属模具的局部和嵌 入部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图1 图12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表示电动汽车10之一例。该电动汽车10具备配置于车身11
的后部的行驶用的电动机12及充电装置13、和配置于车身11的地板 下的蓄电池单元14等。在车身11的前部配置有冷暖气用的换热单元 15。
该汽车10的前轮20通过未图示的前悬架支撑在车身11上。后轮 21通过未图示的后悬架支撑在车身11上。后悬架之一例为从动臂式后 悬架。
图2表示构成上述车身11的下部的骨架的车架构架30、和安装在 该车架构架30的上述蓄电池单元14。
车架构架30包括沿车身1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纵梁31、
32、 和沿车身1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车架横梁33、 34、 35。车架横梁
33、 34、 35通过焊接而固定在纵梁31、 32的规定位置。
在纵梁31、 32的后部设置有悬臂吊架40、 41。悬臂吊架40、 41 通过焊接分别固定在纵梁31、 32的规定位置。在悬臂吊架40、 41上 设置有枢轴部42。上述从动臂的前端部安装在该枢轴部42上。
如图3所示,蓄电池单元14具备蓄电池壳体50。蓄电池壳体50 具备位于下侧的托盘部件51、和位于上侧的罩部件52。
托盘部件51由利用具有电绝缘性的树脂一体成形的树脂部53、和 下述的嵌入构架200 (图6和图7所示)构成。树脂部53的材料即树 脂为利用数mm 数cm程度的长度的短玻璃纤维强化由例如聚丙烯构 成的基材的树脂。
托盘部件51具有前壁51a、后壁51b、左右一对侧壁51c、 51d、底壁51e、隔壁51f、 51g。该托盘部件51成形为上面侧敞开的箱形。 对于车身ll的前后方向,前壁51a位于前侧。后壁51b位于后侧。隔 壁51f、 51g沿前后方向延伸。由前壁51a、后壁51b、两侧壁51c、 51d 构成托盘部件51的周壁54。通过下述的冲压成形来成形该托盘部件 51。在树脂部53的内部的规定位置埋设有嵌入构架200。
在蓄电池壳体50的前半部形成有前侧蓄电池收纳部55。在蓄电池 壳体50的后半部形成有后侧蓄电池收纳部56。在前侧蓄电池收纳部 55和后侧蓄电池收纳部56之间形成有中央蓄电池收纳部57、和电路 收纳部58等。
上述蓄电池收纳部55、 56、 57分别收纳有蓄电池模块60 (在图3 中,只有一部分用双点划线表示)。蓄电池模块60由托盘部件51的 底壁51e支撑。通过将由锂离子电池构成的多个单电池串联地连接而构 成蓄电池模块60之一例。
在电路收纳部58收纳有电气零件61 (在图3和图6中,示意地表 示局部)等。电气零件61担当检测蓄电池模块60的状态的监测及控 制等的功能。电气零件61与蓄电池模块60电连接。
如图4所示,蓄电池单元14配置在底板70的下面侧。底板70沿 车身11的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延伸。由底板70构成车身11的地板部。 底板70通过焊接而固定在包含纵梁31、32的车架构架30的规定位置。
在底板70的上方配置有前座椅71 (图1所示)、和后座椅72。 在前座椅71的下方配置有蓄电池单元14的前侧蓄电池收纳部55。在 后座椅72的下方配置有蓄电池单元14的后侧蓄电池收纳部56。底板 70具有凹部70a。底板70的凹部70a形成于前侧蓄电池收纳部55和后 侧蓄电池收纳部56之间。该凹部70a位于座在后座椅72的乘客的脚下 空间附近。在托盘部件51的周缘部形成有罩安装面80 (图3和图7所示)。 罩安装面80遍及托盘部件51的全周并连续。向托盘部件51和罩部件 52之间的接合部82的周缘部供给防水用的密封材料81。该密封材料 81为液状的树脂系密封材料,涂敷在罩安装面80上之后固化。由于只 在接合部82的周缘部涂敷密封材料,因此能够防止密封材料81附着 在下述的埋入螺栓204及埋入螺母205上。
如图6所示,嵌入构架200包含配置在托盘部件51的前半部的三 块嵌入部件200a、 200b、 200c、和配置在托盘部件51的后半部的三块 嵌入部件200d、 200e、 200f。这些嵌入部件200a 200f为金属板(例 如钢板)的冲压成形品。
前侧嵌入部件200a、 200b、 200c分别埋设在托盘部件51的前壁 51a和两侧壁51c、 51d。由这些嵌入部件200a、 200b、 200c对托盘部 件51的前壁51a和两侧壁51c、 51d进行增强。由埋设在托盘部件51 的后半部的嵌入部件200d、 200e、 200f对托盘部件51的后壁51b和两 侧壁51c、 51d进行增强。
在位于托盘部件51的前侧中央的嵌入部件200a的两端设置有左 右一对增强板201。增强板201埋设在托盘部件51的隔壁51f内。如 图7所示,增强板201的前端201a安装在嵌入部件200a上。增强板 201的后端201b向车身11的后侧延伸。
在增强板201上,为了加大和树脂部53的固定强度而形成有多个 孔202。孔202沿增强板201的厚度方向贯通。树脂部53的树脂的一 部分进入这些孔202并固化。因此,能够增大增强板201相对于树脂 部53的固定强度。
托盘部件51的底壁51e、和隔壁51f、 51g、和周壁54利用图12中示意地表示的金属模具(下模260和上模261)通过将树脂部53的 材料加压而一体成形。在下模260和上模261之间形成有内腔265。在 该内腔265的内部沿下模260安置有嵌入构架200。在下模260上形成 有多个孔266。下述的埋入螺栓204的螺纹部204a被插入这些孔266。
如图6所示,在嵌入部件200a 200f上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 埋入螺母203、向上方突出的埋入螺栓204、垂直方向的埋入螺母205。 由埋入螺栓204和螺母部件97构成第一紧固部310(图7 图IO所示)。
埋入螺栓204以螺纹部204a向罩安装面80更上方突出的方式固 定在嵌入构架200的上壁311上。罩安装面80在托盘部件51和罩部 件52的接合部82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
由上述埋入螺母205和螺栓部件96构成第二紧固部320 (图7和 图8和图11所示)d埋入螺母205以埋设于托盘部件51的接合部82 的内侧的状态固定于嵌入构架200的上壁311。以上说明的埋入螺栓 204和埋入螺母205设置在各个嵌入部件200a 200f上。而且,埋入 螺栓204和埋入螺母205设置在彼此在水平方向上离开的位置。
罩部件52由利用纤维进行强化的合成树脂的一体成形品构成。在 罩部件52的前部形成有维修插头用的开口部85和冷却风导入口 86。 在维修插头用的开口部85安装有螺旋状的保护罩87。在冷却风导入口 86上也安装有螺旋状的保护罩88,在罩部件52的上面设置有用于流 通部分冷却风的分流流路部90、和冷却风扇收纳部91等。
在罩部件52的周缘部形成有凸缘部95。凸缘部95遍及罩部件52 的全周连续。如图9和图IO所示,在凸缘部95上,金属制的垫圈330 嵌入埋入螺栓204穿过的孔。该垫圈330在螺母部件97拧入埋入螺栓 204时被夹在嵌入构架200的上壁311和螺母部件97之间。在凸缘部 95的上面配置有金属板制的座板332。如图11所示,在凸缘部95上,金属制的垫圈331嵌入螺栓部件 96穿过的孔。垫圈331在埋入螺母205拧入螺栓部件96时被夹在嵌入 构架200的上壁311和螺栓部件96的头部96a之间。经由金属制的垫 圈331联接托盘部件51和罩部件52。因此,即使是联接部的树脂部分 已时效劣化的情况,联接扭矩也不会降低。
在将托盘部件51和罩部件52联接时,向托盘部件51的罩安装面 80供给密封材料81。即在托盘部件51和罩部件52的接合部82的周 缘部涂敷液状的密封材料81。埋入螺栓204的螺纹部204a(图9所示) 向罩安装面80的上方突出。因此,能够回避密封材料81附着在螺纹 部204a。密封材料81某程度固化后将罩部件52放在托盘部件51上。 其后,将托盘部件51的罩安装面80和罩部件52的凸缘部95彼此重
在第一紧固部310,使螺母部件97自罩部件52的上方与埋入螺栓 204螺合。以规定的扭矩紧固该螺母部件97。由于在埋入螺栓204的 螺纹部204a上未付着密封材料81,因此能够正确地进行螺母部件97 的紧固扭矩的管理。另一方面,在第二紧固部320,使螺栓部件96自 罩部件52的上方与埋入螺母205螺合紧固。这样,托盘部件51和罩 部件52彼此经由密封材料81被水密地固定。
如图9 图11所示,在托盘部件51的内面侧露出嵌入构架200 的部位设置有具有电绝缘性的绝缘部件340。绝缘部件340的一例为绝 缘带。另外,也可以将嵌入构架200的整体埋设在电绝缘性的树脂部 53。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绝缘部件340。
在托盘部件51的下面侧设置有多根(例如四根)梁部件101、 102、 103、 104。如图3和图5所示,梁部件IOI、 102、 103、 104分别具有 沿车身1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梁主体111、 112、 113、 114。梁部件101、102、 103、 104由金属材料(例如,铜板)构成。这些梁部件在支撑蓄 电池单元14的荷重上具有足够的强度。
在从前数第一个梁主体111的两端设置有联接部121、 122。在从 前数第二个梁主体112的两端设置有联接部123、 124。在从前数第三 个梁主体113的两端设置有联接部125、 126。在从前数第四个(最后 部)梁主体112的两端设置有联接部127、 128。在蓄电池单元14的前 端部设置有左右一对前侧支撑部件130、 131。
在设置于从前数第一个梁部件101的两端的联接部121、 122分别 形成有螺栓插入孔143 (如图2和图3所示)。螺栓插入孔143沿上下 方向贯通。在纵梁31、 32上,在和联接部121、 122相对的位置设置 有蓄电池单元安装部145、 146。蓄电池单元安装部145、 146具备螺母 部件。螺栓147 (图2和图4所示)自联接部121、 122的下侧插入螺 栓插入孔143。使该螺栓147与蓄电池单元安装部145、 146的螺母部 件螺合且紧固。由此,第一个梁部件101的联接部121、 122固定在纵 梁31、 32上。
图8 图IO表示梁部件101的联接部121。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螺 栓350拧入埋入螺母203,由此梁部件101被固定在托盘部件51上。 埋入螺母203固定在嵌入构架200的纵壁312。如上所述,埋入螺栓 204固定在嵌入构架200的上壁311。罩部件52经由金属制的垫圈330 和座板332固定在托盘部件51上。梁部件101的联接部121利用螺栓 147固定在纵梁31上。
艮P,托盘部件51和罩部件52经由金属制的垫圈330、 331、和金 属制的螺栓部件96及螺母部件97、和金属制的嵌入构架200、和金属 制的埋入螺母203及埋入螺栓204、和金属制的梁部件101固定在纵梁 31上。因此,提高蓄电池壳体50相对于车身11的固定强度,在行驶 中,罩部件52难以松驰。另外,能够维持蓄电池壳体50的防水性。该联接部121以外的联接部122 128也同样。
在设置于从前数第二个梁部件102的两端的联接部123、 124分别 形成有螺栓插入孔153 (如图2和图3所示)。螺栓插入孔153沿上下 方向贯通。在纵梁31、 32上,在和联接部123、 124相对的位置设置 有蓄电池单元安装部155、 156。蓄电池单元安装部155、 156具备螺母 部件。螺栓157 (图2和图4所示)自联接部123、 124的下侧插入螺 栓插入孔153。使该螺栓157与蓄电池单元安装部155、 156的螺母部 件螺合且紧固。由此,第二个梁部件102的联接部123、 124被固定在 纵梁31、 32上。
在设置于从前数第三个梁部件103的两端的联接部125、 126分别 形成有螺栓插入孔163 (如图2和图3所示)。螺栓插入孔163沿上下 方向贯通。如图4和图5所示,荷重传递部件170、 171利用螺栓172 固定在纵梁31、 32上。荷重传递部件170、 171设置在从前面数第三 个梁部件103的联接部125、 126的上方。 一荷重传递部件170焊接在 一悬臂吊架40上。另一荷重传递部件171焊接在另一悬臂吊架41上。
艮P,荷重传递部件170、 171与纵梁31、 32和悬臂吊架40、 41结 合。这两个荷重传递部件170、 171构成车架构架30的一部分。在荷 重传递部件170、 171上设置有具备螺母部件的蓄电池单元安装部175、 176。
螺栓177自联接部125、 126的下侧插入螺栓插入孔163。将该螺 栓1T7与蓄电池单元安装部175、 176的螺母部件螺合且联接。由此, 第三个梁部件103的联接部125、 126经由荷重传递部件170、 171固 定在纵梁31、 32上。
从前数第四个梁部件104的联接部127、 128分别形成有螺栓插入 孔193 (如图2和图3所示)。螺栓插入孔193沿上下方向贯通。在纵梁31、 32上,在和联接部127、 128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延长吊架194、 195。延长吊架194、 195向纵梁31、 32的上弯部31b、 32b的下方延 伸。延长吊架194、 195构成车架构架30的一部分。在这两个延长吊 架194、 195上设置有具备螺母部件的蓄电池单元安装部196、 197。
螺栓198 (图2和图4所示)自联接部127、 128的下侧插入螺栓 插入孔193。使将该螺栓198与蓄电池单元安装部196、 197的螺母部 件螺合且联接。由此,第四个梁部件104的联接部127、 128经由延长 吊架194、 195固定在纵梁31、 32上。
如图4所示,梁部件101、 102、 103、 104的下面沿着托盘部件51 的平坦的下面位于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同一平面L上。第一个和第二个 梁部件101、 102直接固定在设置于纵梁31、 32的水平部分31a、 32a 的蓄电池单元安装部145、 146、 155、 156。
第三个梁部件103和第四个梁部件104固定在设置于纵梁31、 32 的上弯部31b、 32b的下方的蓄电池单元安装部175、 176、 196、 197。 即第三个和第四个梁部件103、 104在偏移于上弯部31b、 32b的下方 的位置。因此,第三个梁部件103经由在上下方向上具有厚度的荷重 传递部件170、 171固定在蓄电池单元安装部175、 176。第四个梁部件 104利用向上弯部31b、 32b的下方延伸的延长吊架194、 195固定在蓄 电池单元安装部196、 197。
位于蓄电池单元14的前端的前侧支撑部件130、 131向从前数第 一个梁部件101的前方突出。前侧支撑部件130、 131与该梁部件101 结合。如图2所示,设置于前侧支撑部件130、 131的联接部210、 211 利用螺栓212固定在横梁33的蓄电池单元安装部213、 214。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汽车10的梁部件101、 102、 103、 104跨设在左右纵梁31、 32之间。纵梁31、 32通过这些梁部件101、102、 103、 104彼此结合。因此,蓄电池单元14的梁部件101、 102、
103、 104可以作为相当于横梁的刚性部件发挥功能。
另外,荷重传递部件170、 171固定在悬臂吊架40、 41上。输入 悬臂吊架40、 41的横方向的荷重经由荷重传递部件170、 171向梁部 件103输入。
即使在悬臂吊架40、 41附近未配置横梁,利用梁部件103也能够 提高悬臂吊架40、 41附近的刚性。因此提高电动汽车10的操纵稳定 性和乘车舒适度。换言之,可以将大型蓄电池单元14的一部分配置在 左右一对悬臂吊架40、 41之间的空间。因此,可以搭载大型蓄电池单 元14,能够增长电动汽车的行驶距离。
如图1和图4、图5所示,在蓄电池单元14的下方配置有下罩400。 下罩400的上面和梁部件101、 102、 103、 104的下面相对。下罩400 的材料的一例为由玻璃纤维强化的合成树脂。该下罩400利用螺栓(未 图示)自车身11的下侧固定在车架构架30和梁部件101、 102、 103、 104的至少一部分。
下罩400的全长比蓄电池单元14的全长长。即该下罩400从蓄电 池壳体50的前端50a起到覆盖后端50b具有足够的长度。下罩400的 宽度比蓄电池单元14的宽度宽。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池壳体50具有支承蓄电池模块60 的托盘部件51、和重叠固定在托盘部件51之上的罩部件52、和供给 到托盘部件51和罩部件52的接合部82的密封材料81。托盘部件51 具有树脂部53、和埋设于树脂部53的多个嵌入部件200a 200f。
而且,在各嵌入部件200a 200f上设置有图9所示的埋入螺栓 204、和图11所示的埋入螺母205。埋入螺栓204的螺纹部204a向托盘部件51的接合部82的上面突出。埋入螺母205在和埋入螺栓204 不同的位置埋设在托盘部件51的接合部82。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池壳体50具有第一紧固部310 (图9和图10 所示)、和第二紧固部320 (图11所示)。在第一紧固部310中,在 将罩部件52重叠在托盘部件51之上的状态下,使螺母部件97自罩部 件52的上方与埋入螺栓204螺合联接。在第二紧固部320中,使螺栓 部件96自罩部件52的上方与埋入螺母205螺合联接。
根据这样构成的蓄电池壳体50,能够回避涂敷于托盘部件51和罩 部件52的接合部82的液状的密封材料81附着在埋入螺栓204的螺纹 部204a(图9所示)。因此,能够正确地进行与埋入螺栓204螺合的 螺母部件97的紧固扭矩的管理,也能够正确地进行接合部82的防水 性的管理。而且,能够利用多个第一紧固部310、和多个第二紧固部 320可靠地固定罩部件52的全周。
而且,嵌入构架200包含多个金属板制的嵌入部件200a 200f, 在各嵌入部件200a 200f上分别设置有一条埋入螺栓204、和多个埋 入螺母205。
艮P,在各个嵌入部件200a 200f上只设置有一条埋入螺栓204。 因此,在每一个嵌入部件200a 200f上只设置一个设置于下模260 (图 12中,表示一部分)的孔266即可。埋入螺栓204的螺纹部204a插入 该孔266。因此,容易将嵌入部件200a 200f安置在下模260上,下 模260的结构也简略化。
如图9和图10所示,在罩部件52的凸缘部95设置有金属制的垫 圈330。在将螺母部件97与螺栓204紧固的状态下,利用垫圈330防 止凸缘部95损坏。因此,能够维持规定的紧固扭矩。如图ll所示, 在罩部件52的凸缘部95设置有金属制的垫圈331。在将螺栓部件96与螺母205紧固的状态下,利用垫圈331防止凸缘部95损坏。因此, 能够防止降低托盘部件51和罩部件52的接合部82的防水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车身后部搭载有行驶用电动机的 电动汽车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可应用于将行驶用电动机配置在车 身前部的电动汽车。另外,只要至少设置一个埋设于托盘部件的嵌入 部件即可。另外,当实施本发明时,以电动机、托盘部件、罩部件、 嵌入部件、埋入螺栓、埋入螺母为首,可以适当地变更发明构成要素 的结构及配置并进行实施是自不待言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壳体(50),其是收纳蓄电池模块(60)的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壳体(50),其具有支撑所述蓄电池模块(60)的托盘部件(51)、和重叠在所述托盘部件(51)上并固定在该托盘部件(51)上的罩部件(52),所述托盘部件(51)具有由树脂形成周壁(54)和底壁(51e)的树脂部(53)、和包含埋设于所述周壁(54)的至少一个嵌入部件(200a—200f)的嵌入构架200、和被供给到所述托盘部件(51)和所述罩部件(52)的接合部(82)的密封材料(81),所述嵌入部件(200a—200f)具有以螺纹部(204a)突出到所述托盘部件(51)的所述接合部(82)上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周壁(54)的埋入螺栓(204)、和在和所述埋入螺栓(204)不同的位置配置在所述托盘部件(51)的所述周壁(54)的埋入螺母(205),另外,该蓄电池壳体(50)具备在将所述托盘部件(51)和所述罩部件(52)重叠的状态下使螺母部件(97)与所述埋入螺栓(204)螺合且紧固的第一紧固部(310)、和在将所述托盘部件(51)和所述罩部件(52)重叠的状态下将螺栓部件(96)插入所述埋入螺母(205)且紧固的第二紧固部(320)。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壳体,其中, 向所述托盘部件(51)和所述罩部件(52)的接合部(82)供给的密封材料(81)被涂敷在该接合部(82)的周缘部。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壳体,其中,在所述罩部件(52)的周缘部的所述埋入螺栓(204)穿过的孔内 配置有金属制的垫圈(330),该垫圈(330)被夹在所述嵌入部件(200a 一200f)和所述螺母部件(97)之间,且在所述罩部件(52)的周缘部 的所述螺栓部件(96)穿过的孔内配置有金属制的垫圈(331),该垫 圈(331)被夹在所述嵌入部件(200a—200f)和所述螺栓部件(96) 的头部(96a)之间。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壳体,其具有 配置在所述托盘部件(51)的下面侧且沿车身(1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梁部件(101、 102、 103、 104)、固定在所述嵌入部件(200a — 200f)上且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埋入 螺母(203)、与所述埋入螺母(203)螺合且用于将所述托盘部件(51)固定在 所述梁部件(101、 102、 103、 104)的螺栓(350),所述梁部件(101、 102、 103、 104)的两端部自所述车身(11) 的下面侧利用螺栓(147、 157、 177、 198)固定在该车身(11)的一 对纵梁(31、 32)上。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壳体,其中, 在所述各嵌入部件(200a — 200f)上分别只设置有一个所述埋入螺栓(204)。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壳体,收纳蓄电池模块(60)的蓄电池壳体(50)具有托盘部件(51)、罩部件(52)、密封材料(81)。密封材料(81)被供给到托盘部件(51)和罩部件(52)之间的接合部(82)。在托盘部件(51)树脂中埋设有金属制的嵌入部件(200a-200f)。在各嵌入部件(200a-200f)上设置有螺纹部向上方突出的埋入螺栓(204)、和埋入螺母(205)。该蓄电池壳体(50)具备第一紧固部(310)和第二紧固部(320)。在第一紧固部(310),螺母部件(97)自罩部件(52)的上方与埋入螺栓(204)螺合。在第二紧固部(320),螺栓部件(96)自罩部件(52)的上方与埋入螺母(205)螺合。
文档编号H01M2/10GK101548412SQ20088000080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8日
发明者伊吹刚, 西野治哉, 高崎静一 申请人:三菱电动车工业株式会社;三菱自动车工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