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3742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M示装置,其中多个像素被形^绝^^面上且改变像素亮
;1^显示图象。4^M也,本发明涉M示装置,其中用于控制像素亮度的驱 动电路被提供在形成像素的相同绝缘表面上。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对于显示装置,特别是对于^^]在便
携式信息设备中的显示装置,要求4^只和功耗P争低。
对于体积和功耗降低而引人注意的显示装置是平板显示器,比如液晶显
示装置和佳月OLED (有冲/U^Ot^^及管)单元的0LED显示装置。
这些平^^示器每个老I^有多W象素,它们在具有绝》錄面的基片上形
成矩阵图形。通过使用驱动电路^选择地将^LM信号输入到一^H象素和改
变4象素的亮度,这些平板显示形成图象。 4射象素连接到驱动电^^各种方法。
作为彬象素连接到用于控制像素亮度的驱动电路的一个方法,驱动电路 被形絲诸如单晶IC基片的分离基片上,并JUJ^i^早接到具有其上形成 像素的绝缘表面的基片顶面上。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大的面积以将单晶IC 基片焊接到具有绝桑錄面的其上形成了像素的基片。另外,在驱动电路和像 素之间的布线电P且是大的。因此,提M积小功寿44氐的显示装置是困难的。
在#1象素连接到驱动电路的另 一个方法中,驱动电^4皮^#地形#形 成了像素的同一绝纟錄面上。马区动电路是由在形成了像素的相同绝纟錄面上 的薄膜晶体管(TFT)构成的。这个方法能够提^积小功^i氐的显示装置。
图9表示具有多个像素形成矩阵图形之像素区域和在像素区域周边形成的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的顶视图。
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902,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901 (901A和901B), 以及像素区域903^C^X在具有绝》綠面的基片900上。要被输入到驱动电 路(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902和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901)的信号是从FPC 基片904供给的。
当从上文观察时,除了像素区域903的显示装置的区域被称为边框 (frame)。换言之,显示装置中的边冲Ext应于不显示图象的区域。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每^象素的亮y^:通过控制透射率确定的,其是通 过控制每个液晶单元的取向实现的。液晶单元具有;^5_在两电极之间的液晶 材料。液晶单元(下文中称为像素电极)电极之一被形成在形成了驱动电路 和其它元件的基片上(下文中称为像素基片),而液晶单元电极的另一个(反 向电极)形絲分离基片上(下文中称为反向基片)。像素电极和反向电极 被相互焊#^吏#^象素电极面对反向电极。
在像素电feJi,设置密封部件以包围像素区域和驱动电路,并且然后焊 接反向电极。液晶材料被密封在由像素基片,反向电极和密封部件包围的空 间中。当图9表示的显示装S^:液晶显示装置时,906颜来#|象素基片900 焊接到反向基片的密封部件。反向基片和液晶材料在图9中没有示出。
在OLED显示装置中,每^f象素的亮yl^通过控制每个OLED单元的狄 射确定的。^f勾成驱动电路的TFT和其它元件形成之后,OLED单iU皮形^ 4象素基片上。当与外部空气j妄触时,OLED单^y皮氧气,湿气等自然地湘当大 地退化。由于这个原因,OLED显示装置采用这种结构,其中覆盖部件在OLED 单元形成^设置以将OLED单元与夕KP空气甜。M部^HM密封部件 4射旱接到像素基片的顶面。
在像素基片上,设置密封部件从而包围像素区域和驱动电路,并且然后 焊接M部件。OLED单i^皮密封在由像素基片,縣部件和密封部件包围的 空间中。当图9表示的显示装置是OLED显示装置时,906是密封部件。 部件在图9中没有示出。
对包括液晶显示装置和OLED显示装置的各种显示装置,以下是 ^p的,即像素区域903具有x个(x是自然数)相互平4預己置的源极信号线Sl到 Sx和y个(y是自然数)相互平4預己置的并与源极信号线Sl到Sx垂直的栅 极信号线Gl到Gy。通过源极信号线Sl到Sx和栅极信号线Gl到Gy,像素 #^ 辆像素的亮度被控制。
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902 3ff言号输/v^多个源极信号线Sl到Sx。栅极 信号线驱动电路901 (901A和901B )一ff言号输^ij多个栅极信号线Gl到Gy。 驱动电路902和901被形^M象素区域903的周边。
由移位寄存器和其它元件构成的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902在图中箭头指
示的扫描方向jj'顷序i似lr出信号。所输出的信"!i皮输入到多个源极信号线si
到Sx。通常,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902^g己置成使得扫描方向垂直于被相互 平行配置的源才及信号线Sl到Sx。类合"也,由移位寄存器和其它元件构成的
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901在图中箭头指示的扫描方向ju侦序^^r出信号。所
输出的信号被输入到多个栅极信号线Gl到Gy。通常,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 901净站己置成使得扫描方向垂直于被相互平4預己置的栅极信号线Gl到Gy。 图9中,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901 (90U和901B)被形絲像素区域的
左边和右边。另夕卜,像素区^X有"^则可以具有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
按上述配置的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901的扫描方向被叫做行方向,而源 极信号线驱动电路902的扫描方向被叫做列方向。
图9中,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902被形成为平行于长方形像素区域903 四个边的一个。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901A和901B每个被形成为平行于长方 形两边的一个,其不同于平行于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902的边和不相对着源 才及信号线驱动电路902。
在本说明书中,对像素基片900上像素区域903的四个边,^i^接到FPC 基片904的边被叫^Lh边,而与上边相对的边叫做下边。
对像素基片900上像素区域903的四个边,与连接到FPC基片904的边 相邻的一个边和与该边相对着的边分别叫做像素区域的左边和右边。
通常,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902的位置^jL靠i^i:早接FPC基片的区域。 因此,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902 4妇iUtt在像素区域903的上面。另一方面,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901在像素基片900上#^ 在像素区域903的左 边和右边。
从像素基片900上像素区域903的四个边,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902可 以^^tX在与连接FPC基片904的边相对着的iiJi。在这种情况下,源极信 号线驱动电3各的4立置是在像素区域的下面。
假设像素区域903的上,下,左和右分别对应于显示装置的上,下,左 和右。
诸如蜂窝电话的便携式信息设备的用户要^^可能大的屏幕用于显示图
象和减小设备本身的t复以便易于携带。
为了获得尽可能大的显示屏和尽可能大的减小设M的H结合在设 备体中的显示装置边框的面积不得不减小。
在如图9表示结构的显示装置中,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901A和901B被 》tt在像素区域903的左右。
而且,密封部件906在像素基片900上被形^4册极信号线驱动电路901A 和901B的夕卜部上。因此,显示装置左边和右iiJi的边框面积不育^皮减小。
而且,由于连接了FPC基片,在像素区域的上下边上,边框的面积能够 仅仅被减小到极限的程度。

发明内容
才 上文提出了本发明,因jtb^发明的目的是提fr"种显示装置,其具 有用于脊f言号提供给形成了多个4象素和已经减小了在其左右边上的边框面 积的相同绝^綠面上的多^H象素的驱动电路。
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具有用于^f言号提供给形成了多W象素之同一绝^綠 面上的多个像素的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其中,第一驱动电路(栅极信号线 马区动电路)是平行于第j^区动电路(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这样,^/人关
于像素区域之四个方向的至少两个相反方向上,没有^i:驱动电路,由jt成
得在其左右i4Ji被减小边框面积的显示装置。
i^E,将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相互平行力tt意味 着栅极信号线的扫描方向是平行于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扫描方向。在该规则中,驱动电路的扫描方向意思是调整电路的方向,每个调整电
路是与多^M言号线的一个相联系的,信号是从驱动电^4俞入到该多W言号 线。
通常,如^/人源极信号线驱动电^4命出的信号被通过尽可能短的距离被 输MiJ像素区iiM3'J是理想的。因此,当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栅极信号线马区 动电^斜皮形A^f象素区域的相同边上时,源才及信号线驱动电^Mcg己置成使得 比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更靠近像素区域。
将冲册才及信号线驱动电路》tt得比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更靠近像素区域也 ^可能的。
或者,源极信号线驱动电5M又仅^^^在像素区域之上或者之下,而栅 极信号线驱动电路仅仅^^tt在像素区域的一侧上,该侧是相对着形成了源 极信号线驱动电路的侧。
当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栅极信号线驱动电i 斜要上述配置时,采用下面 的结构以顺序i^y34别象素区域中的栅极信号线。
在第一结构中,栅极信号线驱动电剩ff言号输出到引出栅极信号线,其 垂直于像素区域中的栅极信号线。
如果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是位于像素区域的相同 侧上,同时将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itt成比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更靠近像素 区域,则引出栅极信号线被引入穿入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像素区域中,源 才及信号线驱动电i^4皮夹在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和像素区域之间。
引出栅极信号^^皮分别连接到像素区域中它们相关的栅极信号线。这样, 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顺序;%#[言号输^^像素区域中的栅极信号线。
在像素区域中,被连接到栅极信号线的引出栅极信号线可以被形^形 成了栅极信号线的相同层上或者可以坤皮形成在不同层上。
引出栅极信号线平行于像素区域中的源极信号线。通过形成引出栅极信 号线<吏4寻重叠平4亍布线线,孑W圣比能够增力口。
在第二结构中,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的输出x^黄向方向被引入像素区域。
在这种情况下,密封部件能够^iti在栅极信号线之上。布线线路占有面积因jH^皮减少,显示装置对黄方向上边冲匡面积因J)^皮减少。
借助上舰构,3贿技术中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占有的面积被去掉以减
少显示装置的t^(必'j边)。因此,能够提供^f黄向方向上具有小的边框
面积的显示装置。


附图中
图U到1C是表示才財居本发明显示装置结构的示意图2A到2B是表示才財居本发明显示装置像素布线结构的示意图3A到3J是表示根据本发明显示装置结构的示意图4是表示4財居本发明显示装置结构的示意图5A到5C是表示根据本发明显示装置像素布线结构的示意图6A到6D是表示根椐实施例1液晶显示装置像素结构的示意图7A到7E是表示根據实施例2的0LED傳_素结构的示意图8A到8E 3_表示#|居实施例3的0LED像素结构的示意图9是表示传统显示装置结构的示意图IO是表示根据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像素结构的电路示意图; 图11是表示根塘实施例2的OLED显示装置像素结构的电路示意图; 图12是表示根提实施例3的0LED显示装5/f象素结构的电5各示意图; 图13A到13F是表示根據实施例4显示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14A和14B M示在实施例6中使用本发明显示装置之电子设备的示 意图15A到15D是表示在本发明显示装置中密封部件和栅极信号线引出部 ^^^i吉构的示意图;和
图16A和16B是表示根椐实施例5的0LED显示装置像素结构的剖面图。
糾实施方式
在具有驱动电路(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显示
装置中,该驱动电路用于控制要被输入到多^H象素的信号,该多^H象^f皮形雖形成了多^f象素的同一乡&綠面上,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栅极信号线
驱动电路》tt在像素区域的四个必卜相同侧。源极信号线驱动电^4fc^E在 比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更靠近像素区域,而来自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的信号 通过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被输x^H象素区域。
没有驱动电路(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被放置到 像素区域的左右。
图u到ic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模式l的结构。
图1A是表示显示装置结构的顶视图。显示装置具有像素基片100,其上 配置了像素区域103,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02,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IOI, FPC基片104和密封部件106。
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02被形^像素区域103上。栅极信号线驱动电 路101被形成在与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02平行的像素区域103上。
图U中由110表示的区域的详细结构^L^示在图1B中,由111表示的 区域的详细结构净^示在图1C中。
图1B中由101a表示的是"p分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01。 102a表示一 部分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02。在这里的像素区域中,配置了 x(x是自然数) 个源极信号线和y个(y是自然数)栅极信号线。
区域110中,从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01a输出的信号被输7v^引出栅极 信号线GDi-2到GDi+2( i是等于或大于3的自然数)。引出栅极信号线GDi-2 到GDi+2被引入像素区域103,同时穿过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02a。源极信 号线驱动电路102a #信号输入到源极信号线S j-2到Sj+2 (j是等于或大于 3的自然数)。源极信号线S j-2到S j+2净处己置成平行于引出栅极信号线GDi-2 到GDi+2。
从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引AS"像素区域的信号线可以被叫作引出源极信 号线和与像素区域103中酉己置的源极信号线区别开。但是,^it里的4象素区 域中的引出源极信号线和源极信号线为解#^彖故通常被叫作源极信号线。
在图1C表示的区域111中,被引入像素区域103的引出栅极信号线GDi-2 到GDi+2祐^^别连接到栅极信号线Gi-2到Gi+2。源极信号线等在图1C中没有表示。
类似于区域110,信号从整个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01被输A^所有的
引出栅极信号线GDI到GDz (z是自然数)以^j言号输A^像素区域。信号 从整个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02被输入到源极信号线Sl到Sx以#(言号输入 到像素区域103。类似于区域lll,在像素区域103中,栅极信号线Gl到Gy 分别与引出栅极信号线GDI到GDz相关并^皮连接到引出栅极信号线GDI到 GDz。
处,假设引出栅极信号线数z与栅极信号线数y相等。
通常,源极信号线数x不同于栅极信号线数y。如果源极信号线数x大 于栅极信号线数y,则存在源极信号线和引出栅极信号#^皮交替引A5'j像素 区域的面积和源极信号线被单独引M'j像素区域的面积。否则,引出栅极信 号线的布线间隔宽于源招/f言号线的布线间隔。
当像素的孑W圣比絲过性显示装置中重要时,上述的状态能够引起像素 之间亮度的波动。然后,引出栅极信号线数z可以被设置为等于源极信号线 数x,并且(x-y)个引出栅极信号l劲皮作为没有信号输入的虚布线。
下面将说明实施例模式l的第一结构,其中,引出栅极信号症劲皮形^ 形成了栅极信号线的相同层上。
图2A和2B是表示1^f象素区域的结构的顶视图。
图2A中,引出栅极信号线GDi-l到GDi+l和才册极信号线Gi-l到Gi+1 被形^4目同层上。栅极信号线Gi ^Ai^接到引出栅极信号线GDi。另一方面, 栅极信号线Gi不^fo^接到引出栅极信号线GDj ( j是等于或小于y但不等于 i的自然数),并且,通过形成在与形成了栅极信号线Gi的层不同的层上形 成的布线线路,线Gi和GDj相互交叉。
这样,在整^f象素区i或,引出栅极信号线GDI至!J GDy被分别连接到栅极 信号线Gl到Gy。
图2B是在图2A中由200表示的区域的放大视图。
引出栅极信号线GDi通过布线銜洛201与栅极信号线Gi-l相交,该布线 ^^201被形錄与形成了栅极信号线Gi和Gi-l的层不同的层上。换言之,在交5U册极信号线Gi-l之前,被形^形成了栅极信号线Gi-l ^目同层上 的引出栅极信号线GDi被通过接触孔202a连接到布线^^各201。在引出栅极 信号线GDi交叉栅极信号线Gi-l之前,布线线路201通过接触孔2Q2b被再 次连接到引出布线^ 各GDi, ^4皮形絲形成了栅极信号线Gi-1的相同层 上。引出栅极信号线GDi和栅极信号线Gi以这种方^f皮相互连接。
图2A和2B中表示的结构对这种显示装^A有效的,其中发射光不通过 <象素基片浮皮》见看,例如M式液晶显示装置和向上发射OLED显示装置。
下面说明的是实施例模式1的第二结构,其中引出栅极信号线和栅极信 号线被形絲不同层上。说明将参考图5A到5C^I合出。
图5A到5C是表示像素区域—卩分结构的顶视图。
如图5A中表示,引出栅极信号线GDi和GDi+l被形#与形成了栅极信 号线Gi和Gi+l的层不同的层上。不是引出栅极信号线和栅极信号线的布线 纟^f各在图5A中没有表示。
引出栅极信号线GDi和栅极信号线Gi通过接触孔501i被相互连接。类 合"也,引出栅极信号线GDi+l和栅极信号线Gi+1通过接触孔501i+l被相互 连接。
图5B表示一个例子,其中源极信号线Si和Si+1 ^皮布置成1吏得重叠引出 栅极信号线GDi和GDi+l。在这种情况下,源极信号线Si和Si+l,栅极信 号线Gi和Gi+l以及引出栅极信号线GDi和GDi+l被形^三个不同的层上。 "HS象素用500表示。
引出栅极信号线GDi和栅极信号线Gi通过接触孔502i ^皮相互连4妄。类 似地,引出栅极信号线GDi+l和栅极信号线Gi+1通过接触孔502i+l被相互 连接。
在电源线被布置成重叠引出棚-极信号线的图5B的结构中,像素的孑W圣比 能够升高。图5B中表示的结构对这种显示装置是有效的,其中》M的紋 通过<象素基片^_射的,例如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和向下发射OLED显示装置。
图5C表示一个例子,其中电源线Vi和Vi+1被布置成使得重叠引出栅极 信号线GDi和GDi+l。在这种情况下,电源线Vi和Vi+l,栅极信号线Gi和Gi+1以及引出栅极信号线GDi和GDi+l祐:形成在三个不同的层上。电源线 Vi和Vi+1与源极信号线Si和Si+1可以被形A^目同层或者不同层上。一 ^H象素用500表示。
引出栅极信号线GDi和栅极信号线Gi通过接触孔503i被相互连接。类 A"也,引出栅极信号线GDi+l和栅极信号线Gi+1通过接触孔503H1被相互 连接。
在电源钱被布置成重叠引出栅极信号线的图5C的结构中,像素的孑W圣比 能够被升高。图5C中表示的结构对这种显示装置是有效的,其中》贿的光 是通过像素基片发射的,例如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和向下发射OLED显示装 置。
在实施例模式l中,栅极信号线驱动电^4i^tt在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 上使得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比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更靠近像素区域。另外, 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可以祐3 在比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更靠近像素区域。
实施例模式1表示的显示装置中,能够缩短沿其引导的引出栅极信号线 的3巨离。因此,对于其像素区域具有相对大的面积的显示装置,实施例模式 1 ^:有效的。
该实施例模式能够被自由地应用到任f可结构的显示装置,只要其具有由 用于选^f象素列的驱动电路(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和用于选#1象素行的驱 动电路(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驱动的像素。例如,该实施例模式适用于液 晶显示装置和OLED显示装置。
才財居本实施例模式的显示装置的像素能够是^f可z^口的结构,只要它们 被布线成用于选#1象素列(源信号线)的信号线和用于选#(象素行(栅极信 号线)的信号线。而且,该实施例模式能够采用对于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和 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为^i可^^口结构的驱动电路。
例如,棚才及"f言号线驱动电^各可以;l:这种类型,其由移位寄存器和其它元 件构成以顺序输出信号,或者为这种类型,其由解码器和其它元件构成以便
以任意;饼顺序i似lr出信号。才財居实施例模式2,在具有用于控制^f言号输7^iJ在形成了多^H象素之 相同绝》綠面上形成的多^H象素的驱动电路(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栅极信 号线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中,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被配置成平行于源极信 号线驱动电路并JU人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出的信号通过源极信号线驱动 电路的周边和像素区域的周边被51导输入到在横方向的像素区域中的栅极
信号线。按上述构成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練示在图4中。
图4中,显示装置具有像素基片300,在其上布置了栅极信号线驱动电
路301 ( 301A和301B),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2,像素区域303, FPC基
片304和密封部件306。
才册才及信号线驱动电路301 ( 301A和301B)被布置在像素区域303的上面
和下面,平行于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2。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的输出信号
通过由图4中333表示的区域中被引入的布线^A像素区域303的左右边被
输^SiJ像素区域303的对册极信号线。
另外,仅仅一个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可以被布置在像素区域303的
上面或者下面。
如果密封部件重叠被引导通过像素区域303左右的栅极信号线,则显示 装置的横向边框面积能够被极大地斷氐。
从栅极信号线驱动电5^皮弓1导到像素区域的信号线可以被叫作引出栅极 信号线并且与在像素区域303中配置的栅极信号线区分开。但是,为解释的 缘故,在iUo引出栅极信号线和像素区域中的栅极信号线通常被叫作栅极 信号线。
图15A到15D是表示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其中引出的栅极信号线和密封 部件^S己置W目互重叠。
图15A是通过像素区fe议边引出的栅极信号线的顶视图。栅极信号线G1 到Gy,被配置为相互平4沐通过像素区域1510左边的区域引到像素区域 1510。密封部件1511被形^^栅极信号线Gl到Gy,的上面。图15B是沿图 15A的A-A,线所做的剖面图。在图15B中,栅极信号线Gl到Gy,被形# 像素基片1500的绝^綠面1501上。密封部件1511被形^栅极信号线Gl到Gy,上。
通过像素区域1510的边被布置A^目互平行的栅极信号线Gl到Gy,可以 全部重叠密封部件1511,如图15A和15B表示。或者,仅仅某些通过像素区 域1510的边被布置^目互平行的栅极信号线Gl到Gy,可以重叠密封部件 1511。图15C表示一种结构的顶视图,其中仅仅某些通过像素区域1510的 边被引入^N皮布置彪目互平行的栅极信号线Gl到Gy,重叠密封部件1511。 沿图15C的B-B,线所做的剖面图被表示在图15D中。在图15C和15D中, 与图15A和15B中等同的元件^]相同的标号表示,并且其解#|皮省略。
图15A到15D表示其中密封部件与栅极信号线接触的结构。但是,密封 部件和栅极信号线可以相互重叠,同时在其间夹有中间层膜等。
如果图15A到15D表示的显示装置是液晶显示装置,则附图中省略了反 向基片,取向膜,液晶材料等。如果图15A到15D表示的显示装置是0LED 显示装置,则附图中省略了M部件等。
其中栅极信号线引出部分4勉己置为重叠密封部件的上^#构使得有可能 减少边框面积,即使当显示装置具有相当多的栅极信号线也是如此。
图3A到3J表示根据实施例模式2显示装置特定结构的例子。
图3A中,与图4中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标号表示,其解#^皮省略。
栅极信号线马区动电路301A净Aii^在源极信号线驱动电^各302上,^f皮布 置于像素区域303上。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B被力tt在像素区域303之 下。
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A和301B的输出信号通过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 302的周边和^f象素区域303的周边净皮引导输7vf象素区;或303。
对于用于将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A和301B的输出信号输Mij像素区 域的引导栅极信号线的特定例子,将参考图3B到3J给出详细说明。
^^i在像素区域的栅极信号线的数目是由y表示(y是自然数)。这 里,为解释的纟象故,y是4的^"数,^L^发明不局P艮于此。
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A被分成两块,301A—1和301A_2。栅极信号线 驱动电路301B被分成两块,301B-l和301B-2。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A-1是用于#(言号输入到^^在像素区域303中的第一到第y/4的栅极信号线G1到G (y/4)的电路。;^^有栅极信号线Gl到G (y/4 )之像素区域的面积是由303_1表示。4册才及信号线驱动电3各301A—2 ^]于^f言号输A^;^5:在像素区域303中的第(y/4+l)到第y/2的栅极信号线G (y/4+l)到G (y/2 )的电路。^LX有栅极信号线G (y/4+l)到G (y/2 )之像素区域的面积是由303_2表示。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B—1 ;M于^j言号输A^》tt在像素区域303中的第(y/2+l)到第(3y/4)的栅极信号线G (y/2+l)到G ( 3y/4 )的电路。itt有栅fer信号线G (y/2+l)到G ( 3y/4 )之像素区域的面积是由303—3表示。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B—2是用于^j言号输A^》tt在像素区域303中的第(3y/4+l)到第y的栅极信号线G ( 3y/4+l)到Gy的电路。放置有栅极信号线G ( 3y/4+l)到Gy之寸象素区i或的面积是由303—4表示。
首先,对于用于将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A-1 ^i命出信号输入到区域303-1的布线线路给出详细的说明。图3B到3D分別表示由图3A中的311a,312a和313a表示的区域的详细结构。
如图3B表示,从一^分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A-1即301Aa输出的信号被输AS^册才及信号线Gi-2到Gi+2。栅极信号线Gi-2到Gi+2在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Aa和一部分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2即302A之间能够改变它们的方向。这样,从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A—1输出的信号通过栅极信号线G1到G (y/4 )被引导到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2的左端,该栅极信号线Gl到G (y/4 )在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2和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A-1之间是相互平^^成的。一JS4册极信号线G1到G (y/4)被引导到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2的左端,它们的方向就被改变,并且信号通ii/人重叠密封部件306的像素区域303的左区域到区域303-1的左边被引导输入到区域303_1。图3C表示""4卩分密封部件306, 306a,和一p分区域303—1, 303a。如图3D中表示,信号因j)^皮输A^栅极信号线Gi-2到Gi+2,其与像素区域303-1中的源极信号线(附图中由S表示)垂直。
下面,对于用于将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 A_2 ^JT出信号输入到区域303_2的布线乡^緣出详细的说明。图3E到3G分别表示由图3A中的311b,312b和313b表示的区域的详细结构。
如图3E表示,从^分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A—2即301Ab输出的信号净皮输^S'j4册才及信号线Gj-2到Gj+2。栅极信号线Gj-2到Gj+2在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Ab和一部分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2即302b之间能够改变它们的方向。这样,从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A-2输出的信号通过栅极信号线G (y/4)十1到G (y/2)被引导到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2的右端,该栅极信号线G (y/4 ) +1到G (y/2 )在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2和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U-2之间是相互平^t^成的。一S^册极信号线G1到G (y/4)被引导到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2的右端,它们的方向就被改变,并且信号通过从重叠密封部件306的傳_素区;或303的右区域到区i或303-2的右边被引导输入到区域303—2。图3F表示一部分密封部件306, 306b,和一部分区域303—1, 303b。如图3G中表示,信号因j)^皮输入到栅极信号线Gj-2到Gj+2,其与像素区域303-2中的源极信号线(附图中由S表示)垂直。
对于用于将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B—1 ^Jr出信号输AJ)J区域303-3的布线线路给出详细的说明。图3H到3J分别表示由图3A中的311c, 312c和313c表示的区域的详细结构。
如图3H表示,从一p分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B—1即301Ba输出的信号^I命WJ斥册才及信号线Gk-2到Gk+2。栅极信号线Gk-2到Gk+2在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Ba和一卩^f象素区域303—4即303c之间能够改变它们的方向。这样,从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B-1输出的信号通过栅极信号线G(y/2+l )到G( 3y/4 )被引导到像素区域303的左端,该栅极信号线G(y/2+l)到G ( 3y/4 )在像素区域303和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B—1之间是相互平行形成的。一^f册极信号线G (y/2+l)到G ( 3y/4 )被引导到像素区域303的左端,它们的方向就被改变,并且信号通过从重叠密封部件306的像素区域303的左区^^区域303_3的左边被引导输A^区域303—3。图31表示^分密封部件306, 306c,和4分区域303—3, 303c。如图3J中表示,信号因此净皮输M財册极信号线Gi-2到Gi+2,其与像素区域303-3中的源极信号线(附图中由S表示)垂直。类似地,尽管附图中没有表示,从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B—2输出的信号在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B—2和像素区域303—4之间被引导到像素区域303的右端。然后,方向被改变和信号通过重叠密封部件306之像素区域303的右区域被引导到区域303—4的右端以被输/^iJ区域303—4。
在此,栅4及信号线驱动电路301A-1, 301A—2, 301B—1和301B—2分别扫描以顺序地^f言号输出到栅极信号线Gl到Gy。这样,信号樹侦序M^TA^像素区域303的初恃及信号线Gl到Gy。
由于上i^i吉构在像素区域"^则没有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边框面积在像素区域的横方向上能够^ii一步降低。如果密封部件被形^fe被51导通过像素区域左右的栅极信号线U,则显示装置边框的左右边界的H能够^^大地减少。
当冲册4及信号线^錄四个方向引导,即正如上必吉构中4象素区域的上左,上右,下左和下右时,最多y/4个4册才及信号线净皮相互平4亍地分别配置到傳_素区域的左右。如果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净皮^又^Xitt在像素区域^Ji并且冲册才及信号^^一个方向Ji/人像素区域的上左部引出,则最多y个栅极信号多勤皮相互平行地配置到傳二素区i或的左边。
通过将栅极信号线从该实施例模式中的几个方向^ 1导到像素区域,相互平行配置在像素区域一侧的布线纟^t能够被减少。这使得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像素区i或横向方向的边框面积。
用于^J言号从FPC基片输A^j驱动电路(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2和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1)的信号线和电源线被形絲一个层上,该层与形成了被引导通过像素区域303周边的栅极信号线的层不同。
不同于实施例模式l,在实施例模式2中,从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膝输出的信号将被引导到像素区域303的左右。因此,沿此引导栅极信号线G1到Gy的距离在具有大像素区域的显示装置中是特别的长。但是,本实施例模式不需要在像素区域中放置垂直于栅极信号线的引出4册4及信号线,并且因此能够增加透过性显示装置的孑L^比率。另外,本实施例模式^"求穿过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引出栅极信号线,并且因jtb^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的配置具
19有较少的限制。
因此,实施例模式2对具有非常小像素区域的显示装置是有效的。本实施例才莫式能够自由地适用于^f可结构的显示装置,只^^"Ut有由用于选#(象素列的驱动电路(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和用于选#1象素行的驱动电路(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驱动的像素。例如,该实施例模式适用于液晶
显示装置和0LED显示装置。
根据本实施例模式的显示装置的像素能够是^f封可/^口的结构,只要它们#皮布线成用于选#|象素列(源极信号线)的信号线和用于选#|象素行(栅极信号线)的信号线。而且,对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
该实施例模式能够采用^^v^p结构的驱动电路。
例如,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可以是由移位寄存器和^^it件构成的顺序
输出信号的类型,或者由解码器和^f^L件构成的以任意;^^J顷序输出信
号的类型。[实施例1〗
实施例1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例子,其为如实施例模式1的图5B表示的结构。
图IO是表示才財居本实施例像素结构的电路示意图。
图10中,源极信号线602—1,栅极信号线603-1,开关TFT 607,以及电絲元(电^f诸器)608 ^J己置在"HM象素600中。
由603-1到603—3表示的另j册才及信号线。601_1到601 — 3是引出才册才及信号线。606—1到606-3是_公共线。
本实施例中,开关TFT 607是双栅TFT,其具有第一栅极和第^4册极。开关TFT 607第一和第二4册极之一接收电势Vcom,另一个净A^接到栅极信号线603丄
开关TFT 607具有源极区和漏极区, 一个被连接到源极信号线602_1,另一个被连接到电^f诸器608的一个电极和液晶单元609。电^f诸器608的另一个电拟ifoi接到7^共线606—1。
4册极信号线603—1通过接触孔605—1初Cii^矣到引出栅才及信号线601_1。类似地,栅极信号线603—2通过接触孔605—2被连接到引出栅极信号线
601_2。栅极信号线603—3通过接触孑L605—3被连接到引出栅极信号线60L3。图6A到6D是按图IO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像素的顶视图和剖面图。在图6A到6D中,与图10相同的元件是由相同参考标"ie^示的并且其解
#|皮省略。液晶单元中,仅仅由609表示的像素电极^^示在图6A到6D中,
其反向基片,液晶层,对准层等被省略。
图6A是液晶显示装置的顶视图。图6B是沿图6A的A-A,线所做的剖面
图。图6C是沿图6A的B-B,线所唯文的剖面图。图6D是沿图6A的C"C,线
所估文的剖面图。
如图6B表示,作为被形#像素基片666上开关TFT 607的源极区和漏才及区^^一的668a ^皮连接到源极信号线602_1,而另一个即668c通过布线线路612被连接到电容存储器608和像素电极609的电极之一上。这里,电容
的z^共线606—1构成的。670表示的是中间层膜。
开关TFT 607是双栅TFT,具有第一栅极603-la和第^r4册极610a,该第一栅极603—la靠近具有夹在其间^J色^M 669的沟道部分668b,该第二4册极610a靠近具有夹在其间^J^i^ 667的沟道部分668b。第一栅极603—la是一^分栅极信号线603-1。第^r4册极610a是"""^分布线线路610,其接收电势Vcon。
引出4册极信号线601—1 ^皮形成以重叠电源线602—1。
如图6C表示,用于将电势VJ合予开关TFT 607的第二栅极610a的布线纟姊610通过接触孔611被连接到布线症胁614。布线^610 ^皮引导到引出冲册才及信号线601-2 ^Ji。
如图6D表示,引出栅极信号线601-2通过接触孔605—2 #^接到栅极信号线603-2。
同层上的每个TFT的栅极中,栅极信号线能够被形M形成了栅极之一的层上,而引出栅极信号i劲皮形^形成了其它栅极的层上。[实施例2]
实施例2表示0LED显示装置的例子,其为如实施例模式1的图5C表示的结构。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像素结构的电路示意图。
图11中,源极信号线704—1, 4册极信号线703-1,电源线702—2,开关TFT 706,驱动TFT 707,以及电絲元(电^^f诸器)708被配置在一^f象素700中。
由703-1到703-3表示的是栅极信号线。701_1到701-3是引出栅极信号线。704—1到704—3是源才及信号线。702—1到702—3是电源线。
本实施例中,开关TFT 706是双栅TFT,其具有第一栅极和第J^册极。开关TFT 706第一和第_=4册极之一接收电势V自,另一个被连接到栅极信号线703—1。
马区动TFT 707是双栅TFT,其具有第一栅极和第_^4册极。驱动TFT 707第一栅极和其第^^册极被相互连接。
TFT特征M能够通过^JD双栅TFT减少。对于驱动TFT 707,有降低TFT特征綠的本质需要。因此,4細双栅TFT 707是有乡t^法。
开关TFT 706具有源才及区和漏才及区, 一个浮皮连4妄到源才及信号线704—1,另一个^^接到电旨賭器708的一个电极和驱动TFT 707的栅极(第一栅极和第j^4册极)。电容务賭器708的另一个电极被连接到电源线702—2。驱动TFT 707具有源极区和漏极区, 一个净^fo^接到电源线702_2,另一个被连接到OLED单元709的电极之一 n象素电才及)。
栅极信号线703-1通过接触孔705—1被连接到引出栅极信号线701-1。类似地,栅极信号线703—2通过接触孔705—2被连接到引出栅极信号线701—2。栅极信号线703—3通过接触孔705—3被连接到引出栅极信号线70L3。
图7A到7E是按图11构成的OLED显示装置中像素的顶视图和剖面图。
在图7A到7E中,与图11相同的元件是由相同参考标"^4示的并且其解IH皮省略。OLED单元中,仅仅由709表示的像素电招Jc4示在图7A到7E中,其OLED层,M部件^f皮省略。图7A是0LED显示装置的顶视图。图7B是沿图7A的A-A,线所做的剖面图。图7C是沿图7A的B-B,线所啦文的剖面图。图7D是沿图7A的C-C,线所啦文的剖面图。图7E是沿图7A的D-D,线所估文的剖面图。
如图7B表示,作为被形^t像素基片777上的开关TFT 706的源极区和漏极区之一的779a净皮连4妄到源4及信号线704—1,而另一个即779c通过布线纟树712被连接到布线纟^各715和716。 781表示的是中间层膜。
开关TFT 706是双栅TFT,具有第一栅极703-la和第^4册极710a,该第一栅极703—la靠近具有夹在其间^i&韌度780的沟道部分779b,该第^f册极710a靠近具有夹在其间^i^4M778的沟道部分779b。第一栅极703一la是4分栅极信号线703—1。第^4册极710a是一p分布线线路710,其接收电势V
引出4册4及4言号线701_1 #1形成以重叠电源线702-1。
如图7C表示,作为驱动TFT 707的源极区和漏极区之一的782a通过布线^5各717被连接到像素电极709,而另一个即782c被连接到电源线702_2。另外,引出栅极信号线701_2 ^皮形成以重叠电源线702—2。
马区动TFT 707是双栅TFT,具有第一栅极715a和第^^4册极716a,该第一栅极715a靠近具有夹在其间^i色^^780的沟道部分782b,该第^n4册极716a靠近具有夹在其间"色纟繊778的沟道部分782b。第一栅极715a是—卩分布线线路715。第二栅极716a是一^分布线线路716。另外,布线线路715和布线线路716被相互连接(见图7D)。
如图7D表示,布线线路715和716被相互连接。布线线路715用作为电^^诸器708的一个电极。电^f诸器的另一个电才议783,其由半#层形成。783通过接触孔784被连接到电源线702_2。
引出栅极信号线701-2通过接触孔705—2 ^皮连接到4册才及信号线703_2。
如图7E表示,用于将电势V^给予开关TFT 706的第二^册极710a的布线线710通过接触孔711 ^皮连4妄到布线i^各714。布线乡緣710 #1引导到引出才册才及"f言号线701—2 U。
当^i在每^H象素中的TFT是如上i^i吉构中的双栅TFT时,在被形絲不同层上的每个TFT的栅极中,栅极信号线能够被形成在形成了栅极之一的层上,而引出栅极信号线被形^形成了其它栅极的层上。[实施例3]
实施例2中已经给出第二个结构的例子。本实施例表示OLED显示装置的另一个例子,其为如实施例模式l第二个结构的图5C表示的结构。
图12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像素结构的电路示意图。图12中,与图11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参考标"i汰示。
图12中,源极信号线704—1,栅极信号线703-1,电源线702—2,开关TFT 706,驱动TFT 707,擦除TFT722,以及电客举元(电容务賭器)708翻己置在一徘素724中。
由703-1到703—3表示的是栅极信号线。70L1到701 — 3是引出栅极信号线。721_1到721 — 3是擦除栅极信号线。720—1到720_3是引出擦除栅极信号线。704_1到704_3是源才及信号线。702—1到702_3是电源线。
本实施例中,开关TFT 706是双栅TFT,其具有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开关TFT 706第一和第J^册极之一接收电势V,另一个被连接到栅极信号线703丄
驱动TFT 707也是双栅TFT, ^PV有第一栅极和第J^册极。驱动TFT707第一栅极和其第^4册极被相互连接。
擦除TFT 722也是双栅TFT,其具有第一栅才脉第^#极。擦除TFT722第一和第二栅极之一接收电势V^,另一个^i^接到擦除栅极信号线721_1。
开关TFT 706具有源极区和漏极区, 一个被连接到源极信号线704_1,另一个被连接到电^賭器708的一个电极和驱动TFT 707的栅极(第一栅极和第j^册极)。电容4#器708的另一个电极^Ci4接到电源线702—2。驱动TFT 707具有源极区和漏极区, 一个^Ai^接到电源线702_2,另一个被连接到OLED单元709的电极之一 (像素电极)。
擦除TFT 722具有源才及区和漏才及区, 一个^Ci^l妄到电源线702—2,另一个被连接到驱动TFT 707的栅极(第一栅极和第^4册极)。
栅极信号线703_1通过接触孔705—1净^fc^接到引出栅极信号线701—1。类似地,栅极信号线703-2通过接触孔705—2被连接到引出栅极信号线 701丄栅极信号线703-3通过接触孑L705-3被连接到引出栅极信号线701一3。
擦除栅极信号线721—1通过接触孔723-1 ^L连接到引出擦除栅极信号线 720—1。类合"也,擦除栅极信号线721—2通过接触孔723—2被连接到引出擦 除才册才及信号线720—2。 4察除4册才及信号线721 — 3通过才妄触孔723—3 4皮连4妄到引 出4寮除冲册才及^l言号线720-3。
图8A到8E是按图12构成的OLED显示装置中像素的顶视图和剖面图。
在图8A到8E中,与图12相同的元件是由相同参考标^4示的并且其解 ##:省略。OLED单元中,仅仅由709表示的像素电极4錄示在图8A到8E 中,其OLED层,皿部件^#省略。
图8A是OLED显示装置的顶一见图。图犯是沿图8A的A-A,线所做的剖 面图。图8C是沿图8A的C~C,线所做的剖面图。图8D是沿图8A的E-E, 线所做的剖面图。图8E是沿图8A的D~D,线所,支的剖面图。沿图8A的B-B, 线所{故的剖面图与图7C的相同。
如图8B表示,作为被形^^像素基片777上开关TFT 706的源极区和漏 才及区^^一的779a ^皮连4妄到源极信号线704-1,而另一个即779c通过布线线 路712被连接到布线^^ 715和716。 781表示的是中间层膜。
开关TFT 706是双栅TFT,具有第一栅极703—la和第J^册极710a,该第 一栅极703—la靠近具有夹在其间^ife^l莫780的沟道部分779b,该第J^册 极710a靠近具有夹在其间^i色4M778的沟道部分779b。第一栅极703-la 是—P分栅极信号线703-1。第^4册极710a是""^分布线会姊710,它接收 电势V,
引出4册才及信号线701-1 ^皮形成为重叠电源线702—1。而且,引出擦除栅 才及信号线720_1纟皮形成为重叠源才及信号线704_1。
如图7C表示,布线线路715和716连接。布线銜洛715用作为电容^f渚 器708的一个电极。电^f渚器的另一个电^U:783,其由半"f^^层形成。 783通过4妄触孔784祐J^"I妄到电源线702_2。
引出栅极信号线701-2通过接触孔705—2 ^皮连4矣到4册才及信号线703—2。如图8D表示,作为〗寮除TFT 722的源极区和漏极区之一的799a净iLii接 到布线线路715,而另一个即799c 一皮连4妄到电源线702_2。
擦除TFT 722是双栅TFT,具有第一栅极721 —la和第^#极710a,该第 一栅极721—la靠近具有夹在其间^J^嫌780的沟道部分799b,该第J^册 极710a靠近具有夹在其间^J^,778的沟道部分799b。第一栅极721—la 是""^卩分擦除才册极信号线721_1。第J^册极710a是""^分布线线路710,它 接收电势V自。
引出擦除栅极信号线720-1被形成为重叠源极信号线704—1。引出擦除 才册才及4言号线720—1通过冲妄触孔723—1 ^皮连4妻到4察除才册才及"f言号线721_1。
如图7E表示,用于将电势V,给予开关TFT 706第二栅极和擦除TFT 722 第二栅极710a的布线线路710通过接触孔711被连接到布线线路714。布线 銜咯710^皮引导到引出4册才及信号线701-2和引出擦除栅极信号线720_1 U。
当力ti在每^f象素中的TFT是如上iiM构中的双栅TFT时,在被形絲不 同层上的每个TFT的栅极中,栅极信号线和擦除栅极信号线能够被形絲形 成了4册极之一的层上,而引出4册才及信号线和引出4察除4册才及信号妾劲皮形錄形 成了其它4册纟及的层上。
实施例模式2显示装置的例子已经^^示在图3A到3J中。本实施例给 出显示装置的另一^f争定例子,其为如实施例模式1的图4表示的结构。
图13A到13F表示根椐本实施例显示装置的结构。图13A到13F中与图 3A到3J中表示的实施例模式2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参考标i汰示。
图13A是显示装置的顶-f见图。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301 ( 1301A和 1301B),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2, ^f象素区域303, FPC基片304,和密封 部件306被配置在像素基片300上。
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301A和1301B的输出信号被引导通过源极信号线 驱动电路302的周边和l象素区域303的周边,并且被输X^像素区域303。
参考图13B到13F详细说明用于将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301A和1301B 的输出信号输AS"像素区域303的引导栅极信号线的特定例子。;^^在像素区域中的栅极信号线的数目用y表示(y是自然数)。这里, 为解释的《彖故,y是4的倍凄t, ^L^L发明不局p艮于此。
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30U被分成两块,1301A-1和130U—2。栅极信号 线驱动电路1301B被分成两块,1301B—1和1301B—2。
栅极信号线马区动电路1301A—1 ^JD于^[言号/Ai^i:在像素区域303中的 第一到第(y/2)个栅极信号线Gl到G (y/2)输入到偶数栅极信号线的电路。 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301A_2颜于#|言号/;^ 在像素区域303中的第一 到第(y/2 )个栅极信号线G1到G (y/2 )输^ij奇数栅极信号线的电路。放 置了用于接"i^人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301A-l和1301A-2输出信号的栅极信 号线G1到G (y/2)的像素区域303的面积是由303—A表示的。
类似地,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301B-1 A^于^[言号/A^^在像素区域 303中的第(y/2+l)到第y个栅极信号线G (y/2+l)到Gy输M'M禺数栅极 信号线的电路。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301B-2 ^JI]于^i言号/Aitt在像素区 域303中的第(y/2+l)到第y个栅极信号线G (y/2+l)到Gy输7v^奇数栅 极信号线的电路。放置了用于接收从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301B—1和 1301B_2输出信号的栅极信号线G (y/2+l)到Gy的像素区域303的面积是 由303—B表示的。
首先,对于用于将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301A—1的输出信号输A^区域 303—A的布线^^给出详细说明。图13B和13C分别表示由图13A中1311a 和1312a表示的区域的详细结构。
如图13B表示,从""^分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301A—1即1301Aa输出的 信号被输X^栅极信号线Gi-4, Gi-2, Gi, Gi+2,和Gi+4。栅极信号线Gi-4, Gi-2, Gi, Gi+2,和Gi+4在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301Aa和^分源极信号 线驱动电路302即302a之间能够改变它们的方向。这样,从栅极信号线驱 动电路130U—1输出的信号通过奇数栅极信号^A栅极信号线G1到G(y/2 ) 被引导到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2的左端,该栅极信号线Gl到G (y/2 )在 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2和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301A-1之间是相互平#^ 成的。一_^册极信号症劲皮引导到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2的左端,它们的方向,W皮改变,并且信号通过重叠密封部件306之像素区域303的左区域被引 导到区域303-A的左边而净皮输A^区域303_A。图13C表示一^分密封部件 306, 306a,和-~#卩分区》或303—A, 303a。
下面,对于用于将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301A-2的输出信号输A^区域 303_A的布线线路给出详细说明。图13D和l犯分别表示由图13A中1311b 和1312b表示的区域的详细结构。
如图13D表示,/人""^分4册才及信号线驱动电^各1301A-2即1301Ab^T出的 信号被输A^栅极信号线Gi-5, Gi-3, Gi-1, Gi+1,和Gi+3。栅极信号线 Gi-5, Gi-3, Gi-l, Gi+1,和Gi+3在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301Ab和—卩分 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2即302b之间能够改变它们的方向。这样,从栅极 信号线驱动电路1301A—2输出的信号通过奇数栅极信号^/人栅极信号线Gl 到G (y/2)被引导到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2的右端,该栅极信号线G1到 G (y/2)在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2和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301A一2之间是 相互平#^成的。一_^册极信号线被51导到源才及信号线驱动电^各3 02的右端, 它们的方向就被改变,并且信号通过重叠密封部件306之像素区域303的右 区域被引导到区域303—A的右边而被输MiJ区域303—A。图13E表示—15分 密封部件306, 306b,和4分区域303—A, 303b。
如图13F中表示,上i^构^[言号输^^栅极信号线Gi-5到Gi+4,其 在4^f象素区域303_A即1313ab中是垂直于源极信号线(在图中由S表 示)。
类似地,栅极信号线^A人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301B—1和1301B—2被引 导连接到像素区域303_B的栅极信号线。
这样,来自栅极信号线马区动电路1301A和1301B的信号被输7^iJ像素区 域303的栅才及信号线Gl到Gy。
用于^f言号从FPC基片输AS'J驱动电路(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302和栅 极信号线驱动电路1301 )的信号线和电源线被形成在不同于其上形成了引导 通过像素区域303周边的栅极信号线之层的层上。
本实施例能够自由地适用于任何结构的显示装置,只要Wr有由用于选##素列的驱动电路(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和用于选#1象素行的驱动电路 (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驱动的像素。例如,该实施例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
和0LED显示装置。
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像素能够是^f可/^口的结构,只要它们被布
线成用于选#1象素列(源信号线)的信号线和用于选#(象素行(栅极信号线) 的信号线。而且,该实施例能够采用对于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栅极信号线 驱动电路为4封可/>^口结构的驱动电路。
例如,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可以是这种类型,其由移位寄存器和其它元 件构成以顺序输出信号,或者为这种类型,其由解码器和其它元件构成以便
以任意;饼顺序;似lr出信号。
本实施例表示将本发明显示装置应用到0LED显示装置的例子。
图16A和16B是剖面图,每个表示根据本发明OLED显示装置的结构。本 实施例中,0LED单元和用于将漏极电流卑独力^J(] 0LED单元的驱动TFT 3錄 示为构成0LED显示装置"^^象素的元件。
本说明书中,0LED单itl旨具有夹着0LED层之阳极和阴极的单元,该0LED 层通过依赖于产生的电场之电至t^^丈应n。
本说明书中术语0LED单元包括利用伴随从单' 态到基态跃迁之紋 射(荧光)的0LED单元和利用伴随从三重激发态到基态跃迁之^t^射(磷 光)的0LED单元。
0LED层是由空穴注A^,空穴传输层,光发射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 A^等构成的。OLED单元的^^结构是阳极,ib^射层和阴极以该顺序层叠 构成。基^^结构可以被 組为由阳极,空穴注入层,光发射层,电子注A^ 和阴极构成的以该顺序层叠的结构,或者为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 ib^射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A^和阴极构成的以该顺序层叠的结构。
图16A中,驱动TFT1601被形脉4象素基片1600上。马区动TFT1601 ^:双 栅TFT,其具有第一栅极1603a,第J^册极1603b,以及沟道形成区域1604b。 沟道形成区域1604b被夹在绝缘膜1602和1605之间,其依次^皮夹在第一和
29第J^册极之间。驱动TFT1601具有源极区&沐漏极区域,其中一个是由16(Ma 表示,另一个由1604c表示。在形成驱动TFT1601^,形成中间层膜1606。
驱动TFT1601的结构不局限于附图中表示的。^<可7>#结构的TFT能够 ^^用作为驱动TFT 1601。
接下来形成的是透明导电膜,典型为ITO膜,其然后被构图为希望的形 状以获^ff象素电极1608。像素电极1608在这里用作为阳极。驱动TFT的到 达源极区和漏极取的接触孔即1604a和1604c被形絲中间层膜1606中。 由Ti层,包含Ti的Al层,以及另一个Ti层构成的叠层^皮形成和构图为希 望的形状以获得布线多棘1607和1609。 TFT是由将布线症姊1609接触像素 电才及1608构成为导电的。
然后从诸如丙烯酸的有才;iM脂材料形成绝缘膜。在绝缘膜中在与OLED
单元1614像素电极1608的位置一致的位置形成开口以获得^^維1610。该 开口不得不被形成为具有渐渐的足够锥形的侧壁以避免因在开口侧壁中的 级差导致的OLED层的损坏或不连续。
接着形成OLED层1611。之后,从由厚度等于或小于2nm的铯(Cs )膜 和厚度等于或小于10nm的^L(Ag )膜构成的以该顺序^的叠层中形成OLED 单元1614的相对电极(阴极)1612。如果0LED单元1614的相对电极1612 则在OLED层1611中产生的ib^it逝目对电极1612 #与像素基片 1600相反的方向上发射。接着,形成j呆护膜1613以^f呆护OLED单元1614。
在与像素基片1600相A^向J^的显示装置中,OLED单元1614的^ 射不需要"f专i^^f象素基片1600侧形成的包括驱动TFT 1601的元件以观看。 因此,这种类型的显示装置能够具有大的孑W圣比。
如果TiN等^^I来形成像素电极以及诸如ITO膜的透明导电膜被用作为 相对电极,像素电极1608可以用作为阴极,同时相对电极1612用作为阳极。 然后,在0LED层1611产生的光能够在与像素基片1600相反方向上从阳极
图16B是表示具有不同于图16A结构之0LED单元的像素结构的剖面图。 图16B中与图16A相同的元件在解释中是用相同的参考标ie^示的。向上通过形成驱动TFT 1601和中间层膜1606,图16B的像素是通过与 图16A^f象素的工艺相同的工艺形成的。
接着,驱动TFT的到达源极区和漏极区的接触孔即1604a和1604c被形 絲中间层膜1606中。#,由Ti层,包含Ti的Al层,以及另一个Ti 层构成的叠层被形成,接着形成""^为ITO膜的透明导电膜。由Ti层,包 含Ti的Al层,以及另一个Ti层构成的叠层和^"^殳为ITO膜的透明导电膜 被构图为希望的形状以获得布线线路1621和1619和像素电极1620。布线线 路1621是由1617和1618构成的。像素电极1620用作为OLED单元1624的 阳极。
然后从诸如丙烯酸的有才A^月旨材^H^成绝缘膜。在绝缘膜中在与OLED 单元1614像素电极1620的位置一致的位置形成开口以获得^^H 1610。该 开口不得不被形成为具有渐渐的足够锥形的侧壁以避免因在开口侧壁中的 级差导致的OLED层的损坏或不连续。
接着形成OLED层1611。之后,从由厚度等于或小于2nm的铯(Cs )膜 和厚度等于或小于10nm的4" Ag )膜构成的以该顺序成层的叠层中形成OLED 单元1624的相对电极(阴极)1612。如果OLED单元1624的相对电极1612 ^;,,则在OLED层1611中产生的^fcf對目对电极1612站与像素基片 1600相反的方向上JC射。4妄着,形威J呆护月莫1613以j呆护OLED单元1624。
在与像素基片1600相反方向发光的显示装置中,0LED单元1624的itl 射不需^(专#像素基片1600侧形成的包括驱动TFT 1601的元件以》J Jr。 因此,这种类型的显示装置能够具有大的孑W圣比。
如果TiN等^JD来形成像素电极以及诸如ITO膜的透明导电膜被用作为 反向电极,像素电极1620和布线^^各1621可以用作为阴极,同时相对电极 1612用作为阳极。然后,在0LED层1611产生的光能够在与像素基片1600 相M向Ji^人阳极柳J^射出。
与图16A表示结构的像素比较,图16B中表示结构的像素能够减少制造 工艺中要求的iy^膜的数目并且能够简^f匕该工艺,因为净^Cii接到驱动TFT 之源极区或漏极区的布线症棘1619和像素电极1620能够通过^JD相同的光掩膜被构图。
本实施例可以与实施例1到4自由;^i吉合。 [实施例6]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能够被用到电子设备。
^^]本发明显示装置的电子i殳备的例子^4示在图14A和14B中。 图14A表示便携式信息终端,其由主体1400,显示部分1401,电源开关 1402, #^乍4定1403,外连接端口 1404, ^M输出部分1405, "l^贞输入部分 1406,摄^^几部分1407等构成。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能够^Uf]到显示部分 1401。结果,如图14A中表示的,在具有显示部分1401U示屏周围的边 框ttWl能够被减少,因此,便携式信息终端装置的主体的ttW2能够减 少。
因此,提供了便于携带的便携式信息装置。
图14B表示蜂窝电话,其由主体1410,显示部分1411,电源开关1412, 才^fN建1413,外输入端口1414, "li^输出部分1415, "l^颠lr入部分1416, 天线1417等构成。本发明的显示装置能够被用到显示部分14U。结果,如 图14B中表示的,在具有显示部分^示屏周围的边框紋W3能够被减少, 因此,蜂窝电话的主体的^1W4能够减少。
因此,提供了便于携带的蜂窝电话。
显示装置不局限于上述例子,其也能够用于各种电^H殳备。
本实施例可以与实施例1到4自由;Nki吉合。
根据本发明,在具有用于将信号输入到被形成在按上述结构形成 了多个像素之相同绝缘表面上的多个像素之驱动电路(源极信号线驱 动电路和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中,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 配置成平行于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在显示装置横方向上边框面积能 够-故因此减少。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在第一基片上的像素部分,包括配置成矩阵的多个栅信号线和多个源信号线;配置成与所述多个栅信号线平行的多个线;以及各包括薄膜晶体管的多个像素;在第一基片上的栅驱动器,并电连接到所述多个栅信号线;以及在第一基片上的源驱动器,并电连接到所述多个源信号线;以及将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结合且在所述多个栅信号线中的至少一个上的密封部件,其中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栅信号线之间夹有中间层膜,其中多个像素中的每一个电连接到多个栅信号线中的相应一个、多个源信号线中的相应一个、以及多个线中的相应一个,其中栅驱动器和源驱动器被配置在一个方向上,该方向选自四个方向,该四个方向是关于像素部分的上、下、左和右,以及其中多个栅信号线直角弯曲。
2. —种显示装置,包拾 在第一基片上的像素部分,包括酉己置成矩阵的多个4射言号线和多个源信号线; 配置成与所述多个4册信号线平行的多个线;以及 各包括薄膜晶体管的多个像素; 在第一基片上的栅驱动器,并电连接到所述多个*[言号线;以及 在第一基片上的源驱动器,并电连接到所述多个源信号线;以及 将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结合#所述多个掀f言号线中的至少一个上的 密封部件,其中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桥f言号线之间夹有中间层膜,其中多个像素中的[个电连接到多个4射言号线中的相应一个、多个源 信号线中的相应一个、以及多个线中的相应一个,其中栅驱动器和源驱动器^S己置在一个方向上,该方向选自四个方向,该四个方向是关于像素部分的上、下、左和右, 其中多个栅信号线直角弯曲,以及其中栅驱动器的输出信号从像素部分的左和右输AJ)J像素部分中的多 个栅信号线。
3. —种显示装置,包括 在第一基片上的像素部分,包括配置成矩阵的多个栅信号线和多个源信号线; 配置成与所述多个对刷言号线平行的多个线;以及 各包括薄膜晶体管的多^f象素,其中薄膜晶体管的源区和漏区之一 连接到多个源信号线的其中之一,而薄膜晶体管的源区和漏区的另一个连接 到电容器^(渚器;在第一基片上的栅驱动器,并电连接到所述多个栅信号线;以及 在第一基片上的源驱动器,并电连接到所述多个源信号线;以及 将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结合且在所述多个^H言号线中的至少一个上的 密封部件,其中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栅信号线之间夹有中间层膜,其中多个像素中的^"""个电连接到多个栅信号线中的相应一个、多个源 信号线中的相应一个、以及多个线中的相应一个,其中栅驱动器和源驱动器^S己置在一个方向上,该方向选自四个方向, 该四个方向是关于像素部分的上、下、左和右,以及其中多个4IH言号线直角弯曲。
4.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在第一基片上的像素部分,包括配置成矩阵的多个4ilH言号线和多个源信号线; 配置成与所述多个栅信号线平行的多个线;以及 各包括薄膜晶体管的多4H象素,其中薄膜晶体管的源区和漏区之一连接到多个源信号线的其中之一,而薄力莫晶体管的源区和漏区的另 一个连接到电容器务賭器; 在第一基片上的栅驱动器,并电连接到所述多个*[言号线;以及在第一基片上的源驱动器,并电连接到所述多个源信号线;以及将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结合JL^所述多个掀f言号线中的至少一个上的 密封部件,其中所述密封部件与所述^f言号线之间夹有中间层膜,其中多个像素中的^—个电连接到多个*1言号线中的相应一个、多个源 信号线中的相应一个、以及多个线中的相应一个,其中栅驱动器和源驱动器^^置在一个方向上,该方向选自四个方向, 该四个方向是关于像素部分的上、下、左和右,以及 其中多个栅信号线直角弯曲,以及其中栅驱动器的输出信号从像素部分的左和右输A^像素部分中的多 个雕号线。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4—个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所n示装置是液晶显示装置。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个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显示装置是有机发^^及管显示装置。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个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显示装置用于便携式信息终端。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个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所n示装置用于蜂窝电话。
全文摘要
在具有形成在形成了像素之相同基片上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中,减少了显示装置的横向边框面积。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被放置在平行于源极信号线驱动电路,使得在相对于像素区域的四个方向上选择的至少两个相反方向没有提供有驱动电路。借助上述结构,在现有技术中栅极信号线驱动电路占有的面积被移去以减少显示装置的宽度(边到边)。因此,能够提供在横方向上具有小边框面积的显示装置。
文档编号H01L27/32GK101666951SQ200910179579
公开日2010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8日
发明者小山润, 山崎舜平 申请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