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3479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并排设置了多个触头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相互连接电子设备并进行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或电力的发送接收 的连接器,已知有如下结构具有连接对象的连接器插入的容纳部,在该容纳部内配置了通 过被对象侧的触头挤压而接触的触头。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52640号公报)中,将自如弹性变形的长板 状的触头设置成,在具备在前端侧开口的容纳部的壳体内,将与连接对象侧的连接器的触 头接触的作为接触部的前端部从壳体的后端侧向容纳部内突出。这样,在连接对象的连接器被插入到容纳部时,触头的接触部被连接对象的触头 挤压而变形的同时接触,也就是压力接触。在这种连接器中希望构成为使触头的接点位置成为稳定的位置。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为了将压入到壳体中的触头推压到容纳部的壁上,在 壳体上组装有与壳体为不同部件的辅助夹具。通过将该辅助夹具组装在壳体上,从而使触 头沿着容纳部的壁压入壳体内,使触头的前端的接点部在容纳部内位于规定的位置。这样, 在专利文献1中,触头以定位于其前端的接点部的位置也就是接点位置稳定的位置的状态 配置在壳体上。然而,在现有的连接器中,由于使用与壳体为不同部件的辅助夹具来使多个触头 的接触部位于稳定的位置上,因此连接器自身小型化时,伴随着小型化了的连接器还需要 小型化了的辅助夹具。因此,存在连接器自身的组装变得复杂之类的问题。另外,在将触头压入壳体时,由于在壳体上组装辅助夹具,挤压触头并对接触部的 位置进行定位,因而存在被压入到壳体上的触头的接触部的位置随着该挤压程度而发生波 动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方面的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多 个并排设置的各触头的接点位置的精度,并使各触头与连接对象侧的各触头以适当的压力 可靠地连接的连接器。本发明的连接器采用如下结构,具有分别具备与连接对象的触头电接触的接点 部的多个触头;以及并排地、而且以使各触头的接点部从一面部突出的状态容纳上述多个 触头的接点部的壳体;上述各触头具备弹性片部,该弹性片部设置于压入固定在上述壳体 上的压入部与上述接点部之间,在上述接点部被上述连接对象的触头挤压时进行弹性变 形;在上述壳体上设有预压给与部,该预压给与部与在挤压上述接点部的方向预先弹性变 形的状态的上述弹性片部抵接,并限制上述弹性片部向与上述挤压方向相反的方向复原; 上述预压给与部与上述各触头对应地在上述壳体的一面部的里面均勻地向上述各触头的
3接点部的挤压方向突出,而且与上述一面部一体地形成。还有,上述触头也可以通过折弯线状或带状的部件而形成,上述弹性片部具备臂 部,该臂部具有在上述壳体内沿着上述一面部的里面配置且在一端部侧与上述压入部连续 的一边部、以及上述一边部的另一端部侧被折弯并向上述一面部的外方突出且与上述接点 部连续的另一边部;上述预压给与部配置成在上述一边部的另一端部侧抵接。由此,就触头 而言,弹性片部无需沿着壳体的一面部延长而沿着挤压方向延长便能够确保接点部被挤压 时的弹性变形所需要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由此,在触头中沿着容纳壳体中的一侧面部的部 分的长度、也就是在触头中与挤压方向交叉的方向的长度变短。本发明的效果如下。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多个并排设置的各触头的接点位置的精度,并实现可使各 触头与连接对象侧的各触头以适当的压力可靠地连接的连接器。而且,缩短触头的长度方 向的壳体的尺寸并实现壳体的小型化。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俯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右侧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主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后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仰视图。图6是表示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安装在基板上的状态的主要部分 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预压给与部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中20-基板,30-托架,31-基板,100、100A_连接器,110-壳体,111-上面部,112-正 面部,113-背面部,115-触头容纳部,116-后端侧开口缘部,117-底面部,130-触头, 131-压入片部,132-接点部,133-臂部,133a- 一边部,133b-另一边部,134-弯曲部, 135-引线部,136-弹性片部,140、141-预压给与部,142-锥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结构的图,图1是连接器的 俯视图,图2是该连接器的右侧视图。而且,图3是该连接器的主视图,图4是该连接器的 后视图,图5是该连接器的仰视图。图1 图5所示的连接器100具有壳体110和多个触头130,该多个触头130以 使与作为连接对象的电子设备的触头接触的接点部132从壳体110的一面(这里是上面部 111的表面)突出的状态容纳在壳体110内。在连接器100中,通过在壳体110的上面部111配置作为连接对象的电子设备的 触头(图6所示的配置于基板20的里面的电极),从而接点部132与连接对象的电极电连 接。例如,连接器100设置在载置有具备二次电池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等的电子设备的托架30(参照图6)上,作为与载置在托架30上的电子设备侧的电极连接而向该电子设备的二次 电池供给电源的电源供给用连接器来使用。图1 图5所示的壳体110在这里由绝缘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为长方体形状。为 了简便,将在壳体110中沿着一边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将与前后方向大致水平地正交的 方向作为宽度方向,将在前后方向分离的端面部分别作为正面部112、背面部113。在该壳体110的内部,容纳触头130的触头容纳部115沿着前后方向在壳体110 的邻接的端面(这里是上面部111及正面部112)彼此的每个开口而形成。这里,触头容纳 部115在壳体110中与触头数对应地在宽度方向以规定的间距并排形成有多个。在壳体110的正面侧开口的触头容纳部115的开口 115a作为用压力插入触头的 插入口起作用。还有,在壳体Iio的上面部111开口的开口 115b内,出没自如地突出配置 有接点部132。图6是表示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安装在基板上的状态的主要部分 剖视图。图6所示的连接器100安装在托架30等的框体内所配置的基板31上,在连接器 100上载置有作为连接对象的基板20。还有,在图6中,作为具备连接器100的托架30的 框体的一部分图示出了底面部32。如图6所示,壳体110的上面部111,在上面部111上在形成于触头容纳部115的 上方部位的后端侧开口缘部116的里面向下方突出而形成预压给与部140。预压给与部140在触头130的接点部132的挤压方向(挤压接点部132的方向) 与预先弹性变形的状态的弹性片部136抵接,限制弹性片部136向与挤压方向相反的方向 复原。这里,预压给与部140成为从上方均勻地挤压配置在触头容纳部115内的各触头130 的状态,对触头130给与预压。预压给与部140在对壳体110进行成形时与壳体110自身一体地形成。具体地说,预压给与部140从壳体110的上面部111朝向壳体110内的触头容纳 部115内向每个触头容纳部115均勻地突出而形成。换言之,预压给与部140在壳体110 的上面部111的里面与各触头130的每个对应地向各触头130的接点部132的挤压方向均 勻地突出而形成。通过该结构,预压给与部140对配置在触头容纳部115内的每个触头130,在接点 部132的跟前侧向下方挤压从壳体110的上面部111突出的部位的基端部分。由此,将从 壳体110的上面部111突出的部分的接点部132的高度位置定位于规定的位置。还有,预压给与部140也可以如下形成,S卩,如果触头容纳部115在壳体110内作 为在宽度方向连续的一个空间区域而形成的话,则做成从壳体110的上面部111向下方突 出且在壳体110内在宽度方向延伸的突条体。触头130具有通过压入而固定在触头容纳部115的底面部117内的压入片部 131 ;在前端具备接点部132的臂部133 ;连接臂部133和压入片部131的弯曲部134 ;以及 引线部135。触头130通过对自如弹性变形的线状或带状的导电材料、这里是细长板状的金属 片进行加工而形成,使接点部132从壳体110的上面部111向上方出没自如地突出地配置 在触头容纳部115内。线部135、弯曲部134、臂部133及接点部132更 宽。还有,在压入片部131的宽幅的两侧边部131a(参照图1、图3及图5)形成有未图示的 防脱的卡定片部,将该卡定片部碰在形成于底面部117上的压入片部131用插入槽内的两 侧壁部分的阶梯部而卡定。压入片部131通过从壳体110的正面侧压入触头容纳部115的底面部117,从而用 宽幅的两侧边部131a(参照图1、图3及图5)固定在触头容纳部115的底面部117、也就是 壳体110的底面部117内。由此,触头130固定在壳体110上。该压入片131通过在一端部连续的U字状的弯曲部134,与在压入片部131的上方 空出规定间隔相对地配置的臂部133连接。臂部133设置成从弯曲部134向上方延伸,构成越向前端越远离压入片部131的 形状。臂部133具有在壳体110内沿着上面部111的里面配置且在基端部(一端部)通 过弯曲部134与压入片部131连续的一边部133a ;以及一边部133a的另一端部侧被折弯 并向上面部111的外方突出,在前端与接点部132连接的另一边部133b。臂部133与弯曲部134—起作为向压入片部131的接触方向及离开方向挠曲的板 簧起作用,且构成触头130的弹性片部136。而且,在臂部133中,由于不使另一边部133b沿着壳体110的上面部111延伸,而 是使其从一边部133a折弯沿着压入方向延伸,从而确保了接点部132被挤压时的弹性变形 所需要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这样,能够缩短触头13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能够将容纳该触头 130的壳体110小型化。接点部132作为将在臂部133从一边部133a向上方弯曲地延伸而且从壳体110 的上面部向上方突出的另一边部133b、和从另一边部133b的前端部延伸的边部折弯成倒U 字状的顶点部分而形成。在该顶点部分与连接对象的电极(这里是形成于基板20的里面 的电极)电连接。引线部135通过将压入片部131固定在触头容纳部115的底面部117上而以从壳 体Iio的正面侧大致水平地突出的状态配置。在将连接器100安装在基板31上时,引线部 135与基板31的图案连接。还有,引线部135也可以采用与电线连接的结构。在这样构成的触头130中,平时由于臂部133向上方的移动受到预压给与部140 的限制,因而做成用图6的虚线所示的形状。并且,接点部132通过由成为连接对象的基板20的电极从上方挤压,从而弯曲部 134及臂部133因弹性变形而挠曲,接点部132自身向下方也就是触头容纳部侧移动。还 有,在图6中用实线表示该触头130的状态。触头130在触头容纳部115内以臂部133被预压给与部140向下方挤压的状态配置。由此,配置在壳体110的多个触头130通过均勻地一体形成于壳体110上的预压 给与部140对接点部132的跟前侧的臂部133给与预压。由此,成为将在臂部133的前端 连续的接点部132的高度位置配置在相同高度位置上的状态。这里,触头130将金属片的一端部作为引线部135,将从与引线部135连接的压入 片部131的前端延伸出的部位弯曲作为弯曲部134而形成。此外,将从弯曲部134的前端 延伸出的部位作为臂部133,将从该臂部133的前端延伸出的部位向离开压入片部131的方
6向弯曲成山形,将该山形的顶点部分作为接点部132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弯曲部134的弯曲程度为使臂部133与压入片部131的距离比 配置在触头容纳部115时的距离更宽。因而,仅通过将触头130从开口 115a侧压入壳体 110的触头容纳部115,则在前端形成有接点部132的臂部133便以被预压给与部140挤压 到压入片部131侧的状态配置在触头容纳部115内。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仅通过将多个触头130从各自的开口 115a压入组 装在与各触头130对应的壳体110的触头容纳部115内,就能够分别使接点部132的高度 位置一致。也就是,即使是在壳体110中配置有多个触头130的结构,也能够容易地组装在 各个触头130的接点部132的高度上不发生波动的连接器。形成连接器等电子部件的各构成要素在各要素的制造过程中产生零部件状态的 公差和装入这些各构成要素时的装入公差。例如,作为多个触头130,通常存在臂部133与 压入片部131的离开程度不同等的零部件公差。在本连接器100的结构中,将存在零部件 公差的多个触头130设置在壳体110上的场合,仅通过将触头130压入壳体110,便能够以 接点部132的高度位置一致的方式配置,并能够消除装入时发生的组装公差。详细地说,将这些触头130压入壳体110时,在各触头130中接点部132的跟前侧 的弹性变形部分(臂部133)被以同一形状一体形成于壳体110的上面部111上的预压给 与部140均勻地挤压。由此,多个触头130以接点部132的高度位置一致的状态配置在壳 体110中。因此,在连接器100中,能够提高多个并排设置在壳体110上的触头130的接点位 置的精度,并能够使各触头130与对象侧的各触头以适当的压力可靠地连接。另外,在连接 器100中,连接器自身被小型化,即使在壳体110上以狭窄间距配置有多个触头130的场 合,也能够通过壳体110的预压给与部140提高各触头130的接点位置的精度,并能够使各 触头130与对象侧的各触头以适当的压力可靠地连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的预压给与部140中,也可以将与触头130(详 细地说是臂部133)抵接的部分的形状做成与抵接的触头130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将该一 例作为变形例使用图7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预压给与部的变形例的剖视图。图7所示的连接器100A与连接器100相比较,是仅有预压给与部140的结构不同 的连接器。连接器100A在壳体110的上面部111在后端侧开口缘部116的里面具备预压 给与部141,该预压给与部141具有与抵接的臂部133的形状对应的锥面142。预压给与部141对配置于壳体110上的每个触头130,在接点部132的挤压方向用 锥面142与预先弹性变形的状态的弹性片部136面接触,限制弹性片部136向与挤压方向 相反的方向复原。由此,仅通过将触头130压入配置在壳体110的触头容纳部115内,预压 给与部141便用锥面142的大致整个面从上方与臂部133接触,将该臂部133以面向下方 挤压。这样,在连接器100A中,能够比连接器100更稳定地对触头130给与预压,能够将 接点部132配置在规定的高度位置。另外,预压给与部141可在成形壳体110的上面部111时,在以宽度方向排列的触 头容纳部115的上方、而且与在宽度方向分隔触头容纳部115的侧臂部一起分别均勻地形
7成。因此,仅通过将多个触头130的各个通过压入组装在所成形的壳体110上,从而能够容 易地组装触头130的接点部132的高度位置一致的连接器。还有,上述本发明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就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并且本发明当 然涉及该改变后的发明。本发明的连接器具有能够提高多个并排设置的各触头的接点位置的精度,使各触 头与连接对象侧的各触头以适当的压力可靠地连接的效果,作为用于对以二次电池为电源 的便携电话、PDA、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等的便携式终端进行充电的设置在托架上的连接器是 有用的。
权利要求
一种连接器,具有分别具备与连接对象的触头电接触的接点部的多个触头;以及并排地、而且以使各触头的接点部从一面部突出的状态容纳上述多个触头的接点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各触头具备弹性片部,该弹性片部设置于压入固定在上述壳体上的压入部与上述接点部之间,在上述接点部被上述连接对象的触头挤压时进行弹性变形,在上述壳体上设有预压给与部,该预压给与部与在挤压上述接点部的方向预先弹性变形的状态的上述弹性片部抵接,并限制上述弹性片部向与上述挤压方向相反的方向复原,上述预压给与部与上述各触头对应地在上述壳体的一面部的里面均匀地向上述各触头的接点部的挤压方向突出,而且与上述一面部一体地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预压给与部与上述弹性片部面接触,并限制上述弹性片部的复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触头通过折弯线状或带状的部件而形成,上述弹性片部具备臂部,该臂部具有在上述壳体内沿着上述一面部的里面配置且在一 端部侧与上述压入部连续的一边部、以及上述一边部的另一端部侧被折弯并向上述一面部 的外方突出且与上述接点部连续的另一边部,上述预压给与部配置成在上述一边部的另一端部侧抵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其用于提高多个并排设置的各触头的接点位置的精度,使各触头与连接对象侧的各触头以适当的压力可靠地连接。壳体(110)并排容纳多个触头(130),并使各接点部(132)从上面部(111)突出。各触头(130)具备压入固定在壳体上的压入片部(131)、和接点部(132)被连接对象的基板(20)的电极挤压时进行弹性变形的臂部(133)。壳体具有预压给与部(140),该预压给与部在接点部的挤压方向与预先弹性变形的状态的臂部(133)抵接,并限制臂部向与挤压方向相反的方向复原。预压给与部(140)与各触头对应地在壳体的上面部的里面均匀地向接点部的挤压方向突出,而且与上面部一体地形成。
文档编号H01R13/24GK101901982SQ200910261068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5日
发明者今野刚, 堀胜弘, 渡边诚, 盛孝行 申请人: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