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5353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连接器模块,尤指一种设有弹片的连接器在与对 接件衔合时,可利用弹片上的破孔边缘部卡合于对接件的连接器模块。
背景技术
连接器是一种以电气方式连接电线、电路板和其它电路组件的连接装置。 因此,广泛地运用于吾人生活周遭的各种电子产品,例如笔记本型计算机、个 人数字助理器(PDA)等。
一般的连接器是焊固于电路板上,俾利用其连接端子与电路板上经电路布 局的接触端接触,以形成电气连接,然而在某些运用上,连接器是作为固定另 一电路组件,例如固定软性排线的用途。因此,连接器是介于软性排线及一印 刷电路板之间,俾作为电气讯号的转接。
例如,市贩品有一种连接器,其结构本体的二侧分别设有卡锁机构用来与 对接连接器一起扣住呈一个稳定的连接状态。在此种型式的连接器中,卡锁机 构与对接连接器在其联结时彼此衔合,因而阻止彼此被放松而脱落。当要解除 彼此之间的连接时,连接器的卡锁机构经由手指等操作而移动,以解除其与对 接连接器的衔合。
最近,髙密度组装已被广泛地引进到如连接器及许多装置等构件。当执行 高密度组装时,构件被安装到靠近于连接器二侧的卡锁机构,使其有时候难以 用手指同时直接操作二个卡锁机构。除此的外,具有二个卡锁机构的连接器一 般而言体积较大,且与其衔合的对接连接器相对而言也需要同样的体积大小, 如此也不符合消费者对电子产品轻薄短小的期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连接器由于用卡锁机构与对接连接器一起 扣住呈一个连接状态,因卡锁机构在现今高密度地组装中具有不好操作且占空 间等缺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模块,该种连接器模块,包 括 一连接器,其设有一弹片,该弹片上设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的一侧具有 一破孔与围绕该破孔的一边缘部;以及一对接件,其设有一卡合机构,当该连 接器衔合于该对接件时,该凸出部是可卡合于该卡合机构,其中该边缘部是干 涉于该卡合机构的内缘部,以将该连接器稳固地安装于该对接件上。
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器模块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该 连接器上的弹片设有一凸出部,利用此凸出部的一侧形成的破孔边缘部卡合于 对接件上的卡合机构的内缘部,以将连接器稳固地安装于对接件上,如此使得 连接器不需要设有卡锁机构就可以达到稳定的连接状态。此外,当要将连接器 从对接件抽出脱离时,可利用下压此弹片使破孔边缘部离开于卡合机构的内缘 部,就可施力将连接器从对接件中轻松地拉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模块的组合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模块的另一方向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对接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的连接器的上壳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1中的连接器模块沿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以上各图当中的附图标记的含义是
1连接器模块
I 0 连接器
II 绝缘本体 110 插槽
12软性排线 1 3 上壳
13 0 弹片
13 1 凸出部
1 3 3 破孔
1 3 5 边缘部
1 3 7 尾端部1 4 下壳
15 导电端子
1 6 第一麦拉绝缘片
1 7 第二麦拉绝缘片
2 0 对接件
2 2 印刷电路板
2 4 外壳
2 4 1 凸点
2 4 3 通孔
2 4 5 内缘部
2 6 金属接垫
2 8 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连接器模块,该连接器模块l 包括有一连接器1 0及对接件2 0 ,其中连接器1 0设有绝缘本体1 1 、软性 排线1 2 、上壳1 3 、下壳1 4以及复数个导电端子1 5 。绝缘本体1 1安装 于下壳1 4上,复数个导电端子1 5安装于绝缘本体1 1的插槽1 1 0上,软 性排线l 2的一端安装于绝缘本体1 l上,其中软性排线l 2的一端上设有复 数个导体(未绘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导电端子l 5是电性连接软性排线1 2的该导体,另一种选择是,也可省略复数个导电端子l 5,直接使用软性排 线l 2的复数个导体作为对接端子。上壳l 3设置于软性排线1 2上,且覆盖 于软性排线l2的该端,以将软性排线l2固定于上壳13与绝缘本体1l之 间,在本实施例中,上壳l 3是卡合于绝缘本体1 l上,然不限于此,上壳l 3亦可同时卡合于下壳1 4上,另一种选择是,上壳l 3仅卡合于下壳1 4上 而未卡合于绝缘本体1 1 ,其中在上壳1 3设有一弹片1 3 0 ,该弹片1 3 0 上设有凸出部1 3 1 ,该凸出部1 3 1的一侧具有一破孔1 3 3以及围绕该破 孔1 3 3的边缘部1 3 5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壳1 3与软性排线1 2的上贴 设有第一麦拉绝缘片(MYLAR) 1 6 ,在下壳1 4与软性排线1 2的上贴设有 第二麦拉绝缘片l7,以将软性排线l2稳定地设置于连接器10上。对接件2 0包括一印刷电路板2 2、外壳2 4以及复数个金属接垫2 6,其中外壳2 4以及金属接垫2 6皆设置于印刷电路板2 2上,且外壳2 4是位于金属接垫2 6的上方,用以将金属接垫2 6保护在外壳2 4之内。 在本实施例中,外壳2 4是藉由凸点2 4 1焊接于印刷电路板2 2上,金属 接垫2 6是与印刷电路板2 2内的电路(未绘示)电性连通,其中外壳2 4 与印刷电路板2 2形成一容置空间(未绘示)以及一开口2 8,以使连接器 1 0可经由开口2 8插入至容置空间内而与金属接垫2 6形成电性连接。在 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对接件2 0的外壳2 4上设有通孔2 4 3,所以当连接 器1 0衔合于对接件2 0时,凸出部l 3 l是可卡合于该通孔2 4 3,且破 孔l 3 3的边缘部1 3 5是干涉于通孔2 4 3的内缘部2 4 5,如此可将连 接器l 0稳固地安装于对接件2 0上。值得一提的是,若是要将连接器l 0从 对接件2 0上卸除下来时,可将连接器1 0的弹片1 3 0的尾端部1 3 7往下 按压,就可带动凸出部1 3 1的边缘部1 3 5远离对接件2 0的外壳2 4上的 通孔2 4 3,如此就可解除连接器l 0与对接件2 O之间的干涉关是,可将 连接器l 0从对接件2 O中抽离出来。此外,本实施例中,干涉卡合于破孔l 3 3的边缘部1 3 5的卡合机构是为外壳2 4上所开设的通孔2 4 3,然不 限于此,具有凹槽的盲孔也可作为干涉于破孔1 3 3的边缘部1 3 5的卡合 机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模块,其是在连接器上设有配置凸出部的 弹片,并且在凸出部一侧形成破孔以及围绕此破孔的边缘部,再利用此边缘部 卡合于对接件上的通孔或盲孔的内缘部,来达到将连接器紧密地衔合于对接 件上的目的。由于破孔与边缘部的尺寸大小的设计可以非常的细小,所以可 以应用于整体厚度小于2mm以下的薄型连接器及其模块,作为连接器与对接 件之间的干涉机构。所以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连接器模块相比,本实用新型的 连接器不需要设有卡锁机构就可以达到稳定的连接状态,以解决传统的卡锁机 构在现今高密度地组装中的不好操作与占空间的问题。
上述详细说明为针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可行实施例说明而已,但是该 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 揭示的技艺精神下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 盖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连接器,其设有一弹片,该弹片上设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的一侧具有一破孔与围绕该破孔的一边缘部;以及一对接件,其设有一卡合机构,当该连接器衔合于该对接件时,该凸出部是可卡合于该卡合机构,其中该边缘部是干涉于该卡合机构的内缘部,以将该连接器稳固地安装于该对接件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设有一软性排 线。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包括一下壳; 一绝缘本体,安装于该下壳上; 一软性排线,其一端安装于该绝缘本体上; 以及一上壳,设置于该软性排线上,且覆盖该软性排线的该端,其中,该上 壳设有该弹片。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更包括复数个导 电端子,其位于该绝缘本体的插槽上。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更包括复数个导 电端子,安装于该绝缘本体的插槽上,该导电端子是电性连接该软性排线。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更包括 一第一 麦拉绝缘片,贴设于该上壳与该软性排线上。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器更包括一第二麦 拉绝缘片,贴设于该下壳与该软性排线上。
8、 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模块,该对接件包括 一印刷电路板; 一外壳,设置于该印刷电路板上;以及复数个金属接垫, 设置于该印刷电路板上,其特征在于该外壳位于该金属接垫的上方,且该 卡合机构设于该外壳上。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卡合机构为通孔。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卡合机构是为一具有 凹槽的盲孔。
专利摘要一种连接器模块,包括有连接器以及对接件,其中连接器上设有一弹片,该弹片上设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的一侧具有一破孔与围绕该破孔的一边缘部,对接件上设有一卡合机构,当连接器衔合于对接件时,凸出部是可卡合于卡合机构,其中边缘部是干涉于卡合机构的内缘部,以将连接器稳固地安装于对接件上。
文档编号H01R13/639GK201387969SQ20092000797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8日
发明者林贤昌 申请人: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