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拉扯的电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7397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拉扯的电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抵抗外力拉扯致使电路板或
导线脱离公端连接器的电子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器和系统主机之间的信号通讯量非常庞大且频率非常高,所以目前 架设在液晶显示器接口与系统主板接口之间的高频信号传输系统,都是采用具有超高速 (1.4Gb/s)、低功耗及低电磁辐射特性的低压差分信号(LVDS, 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接收器作为液晶显示器接口的信号传输接口,并经由信号传输线(Transmission Line)的连接与系统主板接口上的信号传输接口 ,即与系统主板接口上的连接器插座一起 构成完整的信号连接,以此共同组成一种常规使用的LVDS信号传输系统。 —般使用在这种常用的LVDS信号传输系统中的公端连接器,包括设有插入对接 端与线材搭接端的电路板及焊接在电路板上的信号传输线,其中电路板与信号传输线设置 在该公端连接器的固定效果较差,容易受外力拉扯而脱离此公端连接器。该LVDS信号传输 系统中的公端连接器作为该类连接器的代表,并不意味着存在抗拉扯性差、导线易脱离的 公端连接器仅局限于LVDS信号传输之用的连接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抗拉扯的电子连接器,克服现有常规连接器结构 强度差的缺陷,以实现方便的连接器端口插拔作业,以及高效、稳定的信号传输。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其技术方案是 抗拉扯的电子连接器,包括具有凸出部和承载部的第一壳体、设置于第一壳体承 载部上的绝缘本体、电路板以及罩设于绝缘本体和电路板上方的第二壳体;其中所述电路 板具有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的搭接部和设置于第一壳体凸出部上的对接部,其特征在于所 述绝缘本体朝向对接方向的前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相对的定位块,且所述电路板在左 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卡合部,所述定位块卡接于卡合部内。 进一步地,前述抗拉扯的电子连接器,其中该定位块设有延伸而出的一凸块,而卡 合部为一缺口 ,凸块嵌卡在缺口内;该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卡扣部,第二壳体设有第二卡扣 部,第一卡扣部于第二卡扣部连接时相互扣合,且该第一卡扣部和第二卡扣部抵靠于定位 块的侧壁上;该述第一壳体设有一嵌合部,所述绝缘本体的定位块设有一开孔,所述嵌合部 插接于开孔内。 进一步地,前述抗拉扯的电子连接器,其中该绝缘本体在背向电子连接器插接方 向的后半部形成有复数第一凹槽;或者该第一壳体在背向电子连接器插接方向的后侧面形 成有复数第二凹槽;又或者该绝缘本体在背向电子连接器插接方向的后半部形成有复数第 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壳体在背向电子连接器插接方向的后侧面形成有两者组装后与复数第 一凹槽相对应的复数第二凹槽。[0009] 本实用新型抗拉扯的电子连接器,其有益效果为 通过电路板上所设卡合部与绝缘本体上所设定位块的卡合作用,可以使得该电子 连接器具有止退电路板及固定导线的作用,解决了电路板与导线容易受外力拉扯而脱离电 子连接器的问题,提高了电子连接器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电子连接器在信号传输上的 稳定性。 以下结合一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技术效果作进一步 地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连接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子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第一壳体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绝缘本体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电路板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第二壳体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以上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为 1-电子连接器、10-第一壳体、100-第一卡扣部、102_凸出部、103-嵌合部、 104-承载部、106-第二凸起部、107-第二凹槽、108-第一嵌合部、109-开口部、12-绝缘 本体、122-定位块、123-开孔、124-支撑块、125-凸块、126-第一凸起部、127-第一凹槽、 14-电路板、141-对接部、142-搭接部、143-第一接点、144-第二接点、145-卡合部、146-第 二嵌合部、147-插入部、16-第二壳体、160-第二卡扣部、18-容置空间、2-导线、3-结合层、 4-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抗拉扯的电子连接器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 示意图、立体分解示意图以及各部分的放大示意图。该电子连接器1包括第一壳体10、绝缘 本体12、电路板14以及第二壳体16,该第一壳体10具有一凸出部102以及一承载部104 ; 该绝缘本体12设置于第一壳体10的承载部104上,其中该绝缘本体12前半部左右两侧分 别设有一定位块122,绝缘本体12后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支撑块124。 该电路板1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卡合部145,该绝缘本体12的定位块122可卡接 到该卡合部145,藉以定位电路板14于绝缘本体12上的相对位置以及防止电路板14受横 向外力拉扯而脱离于绝缘本体12的情形发生。在本实施例中,二定位块122是向着彼此面 对的方向各自延伸出一凸块125,该卡合部145为一缺口 ,该凸块125可卡合于该缺口 ,且凸 块125的凸出方向刚好与电路板14容易受力拉扯脱离的方向互相垂直,如此可以达到较佳 的防止电路板14脱离退出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绝缘本体12后半部上更设置有复数个第一凸起部126,该些第 一凸起部126之间形成复数个第一凹槽127,每一第一凹槽127刚好可用以容纳一导线2。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的承载部104的后侧上更设有复数个第二凸起部106,该 些第二凸起部106之间形成复数个第二凹槽107,每一第二凹槽107也可用以容纳一导线
42,且该些第二凹槽107是对应于该些第一凹槽127设置,如此当复数条导线2分别焊固于 电路板14的该些第二接点144上时,第一壳体10的复数个第二凸起部106所形成的第二 凹槽107以及绝缘本体12的复数个第一凸起部126所形成的第一凹槽127可成为固定复 数条导线2于电连接器1上的固定结构。另一种选择时,可以仅在第一壳体或仅在绝缘本 体上设置凹槽,也能达到相同的固定导线并相互隔绝的效果;还一种选择是,也可在第二壳 体16上形成类似于复数个第二凸起部106与第二凹槽107的锯齿状或波浪状结构,故在此 不再赘述。 该电路板14设置于绝缘本体12以及第一壳体10上,其中该电路板14的前后两 端上具有一对接部141以及一搭接部142,该对接部141设置于第一壳体10的凸出部102 上,该搭接部142设置于绝缘本体12上,对接部141上形成有复数个第一接点143,搭接部 142上形成有复数个第二接点144,该些第一接点143及第二接点144连接,这些第一接点 143与第二接点144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是依两者彼此之间相对应的位置关系依序对应连 接,另一种选择为不是按照两者之间的相对应位置关系连接的跳线连接,且该些第二接点 144之间的第二间距P2大于该些第一接点143之间的第一间距Pl。该些第一接点143位 于第一壳体10的凸出部102之上,用以与一对接连接器(未绘示)相连接;而该些第二接 点144位于绝缘本体12之上,用以与复数条导线2相连接。但也不限于此,也可以与软性扁 平电缆等其他软性传输组件相连接。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该电路板14为软性电路板,例如 是软性印刷电路板(FPC),但不限于此,硬式电路板等其他设有电路的板体也可应用其中。 为了防止设置于凸出部102上的电路板14的对接部141在插接于对接连接器时 发生翻起翘曲的情形,因此在对接部141与凸出部102之间形成一嵌合机构,以将电路板14 固定于第一壳体10上。在本实施例中,在凸出部102上设有第一嵌合部108,在电路板14 的对接部141上设有第二嵌合部146,该第二嵌合部146可嵌接于第一嵌合部108以形成该 嵌合机构,如此可将电路板14稳定地固持于第一壳体10上。特别地,第一嵌合部108的开 口部109是面向于第二嵌合部146的插入部147,也就是第一嵌合部108的开口部109是 背对于对接连接器,如此使得对接部141在插接于对接连接器时,受到第一嵌合部108的保 护,就不容易会发生电路板14的对接部141产生翻起翘曲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此定位块122除了具有定位与止退电路板14的功能外,还另外具 有固定第一壳体10于绝缘本体12的作用,该第一壳体10具有一嵌合部103,该绝缘本体 12的定位块122设有一开孔123,嵌合部103插接于开孔123中,以将第一壳体10固定于 绝缘本体12上。而第二壳体16同时也设置于定位块122上,且位于电路板14的上方,其 中第一壳体10上设有一第一卡扣部IOO,第二壳体16上设有一第二卡扣部160,该第一卡 扣部100与第二卡扣部160之间可形成卡接扣合,以将第二壳体16固定于绝缘本体12之 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扣部100上设有凸起,第二卡扣部160上设有孔洞,凸起可嵌合 于孔洞,以将第一卡扣部100卡接扣合于第二卡扣部160,并将电路板14与绝缘本体12组 合起来成为电子连接器1。特别地,该第一卡扣部100与第二卡扣部160刚好抵靠于定位块 122的侧壁上,受到定位块122的影B向,因此可以增加第一卡扣部100与第二卡扣部160之 间的卡接扣合处的强度与支撑力,特别是当此卡接扣合处会与对接连接器相顶抵时,如本 实施例的电子连接器l,更需要定位块122的支撑作用来延长此卡接扣合处的使用寿命。 此外,绝缘本体12后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支撑块124,该支撑块124用以支撑
5第二壳体16,并使第二壳体16、绝缘本体12及电路板14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18,该些第二 接点144位于容置空间18中。复数条导线2分别焊固于该些第二接点144上,使导线2与 第二接点144形成电连接,其中导线2的一端位于容置空间18中。值得一提的是,电路板 14的对接部141、该些第一接点143以及第一壳体10的凸出部102形成一低电压差分讯号 (LVDS)的连接器公端接头。 为使导线2能与第二壳体16之间形成接地效果,在该些导线2上一般还会设有一 接地棒(未绘示),相对于电路板14位于绝缘本体12的第一凸起部126的前方,此接地棒 是位于第一凸起部126的后方,当导线2焊固于电路板14的第二接点144上时,第一凸起 部126可防止焊锡从第二接点144通过第一凹槽127流到接地棒而导致短路的情形发生。 并且,绝缘本体12上的复数个第一凸起部126还具有类似于定位块122的定位与止退电路 板14的功能。故绝缘本体12上的复数个第一凸起部126除了具有定位电路板14与导线 2的功能外,还有防止导线2焊固于电路板14上时所产生之溢锡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 一绝缘层4设置于第二壳体16以及电路板14之间,用以保护导线 与电路板14的焊接固定处,以防止短路发生。 一结合层3设置于电路板14以及第一壳体 10与绝缘本体12之间,用以将电路板14贴设于第一壳体10与绝缘本体12之上。在本实 施例中,此结合层3为双面胶带,该电路板14为软性印刷电路板(FPC),为了增加与对接连 接器相连接时的强度与厚度,此电路板14的对接部141设置于第一壳体10的凸出部102 上,而电路板14的搭接部142则设置于绝缘本体12上。 上述详细说明为针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可行实施例说明而已,并非以此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创作所揭示的技术特征下所完成的等效变化 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抗拉扯的电子连接器,包括具有凸出部和承载部的第一壳体、设置于第一壳体承载部上的绝缘本体、电路板以及罩设于绝缘本体和电路板上方的第二壳体;其中所述电路板具有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的搭接部和设置于第一壳体凸出部上的对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朝向对接方向的前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相对的定位块,且所述电路板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卡合部,所述定位块卡接于卡合部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扯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设有延伸而 出的一凸块,而所述卡合部为一缺口 ,凸块嵌卡在缺口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扯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 卡扣部,第二壳体设有第二卡扣部,第一卡扣部于第二卡扣部连接时相互扣合,且该第一卡 扣部和第二卡扣部抵靠于定位块的侧壁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扯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有一嵌 合部,所述绝缘本体的定位块设有一开孔,所述嵌合部插接于开孔内。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抗拉扯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在背 向电子连接器插接方向的后半部形成有复数第一凹槽。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抗拉扯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在背 向电子连接器插接方向的后侧面形成有复数第二凹槽。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抗拉扯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在背 向电子连接器插接方向的后半部形成有复数第一凹槽,且所述第一壳体在背向电子连接器 插接方向的后侧面形成有两者组装后与复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复数第二凹槽。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扯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对接部和搭接部上分 别形成有一一对应相连的复数个第一接点和第二接点,且所述电路板上各第二接点之间的 第二间距大于各第一接点之间的第一间距。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抗拉扯的电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连接器还 包括复数条导线,分别焊固于该些第二接点上形成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抗拉扯的电子连接器,包括具有凸出部和承载部的第一壳体、设置于第一壳体承载部上的绝缘本体、电路板以及罩设于其上的第二壳体;其中电路板具有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的搭接部和设置于凸出部上的对接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朝向对接方向的前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相对的定位块,且电路板在对接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卡合部,定位块卡接于卡合部内。通过卡合部与定位块的卡合作用,可以使得该电子连接器具有止退电路板及固定导线的作用,解决了电路板与导线容易受外力拉扯而脱离电子连接器的问题,提高了电子连接器的结构强度,进一步提高电子连接器在信号传输上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H01R13/516GK201450138SQ20092004631
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日
发明者吴志凡, 王建淳, 陈少凯 申请人: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