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铜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0132阅读:17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冷铜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冷铜排,在冶金钢铁行业中,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应用普遍
且成熟,水冷铜排是供电系统中的一个环节。
背景技术
感应加热技术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而发展的科学的金属加热技术。将金属材料置
于交流磁场中,金属材料内部的自由电子在磁场力的作用下有规则的运动而形成电流(即
涡流),利用涡流在金属材料内部流动产生热量使金属发热升温达到所需目的。 为了达到所要求的升温幅度,产生交流磁场的供电电源容量需足够大,即供电线
路的载流量也须足够大,即供电线路采用裸铜排附水冷管冷却较其它方式最为优越。 原始水冷铜排弯头处制作有二种方式 方式一 铜排弯曲后,将方形铜管按同角度弯曲,再用铜焊将铜管与铜排对应面贴 在一起(如图l所示)。 缺陷1、铜排与方形铜管接触面采用铜焊,焊接面良好接触性难以保证;2、冷却 水方形铜管两个端头处须制作水嘴。 方式二 须转弯处,将水冷铜排(或称水冷铜排)切断,另用二块同截面不附水冷 管的转接铜排转接,在水冷铜排切断处将水管顶头封住,同时在切断处另制水嘴,利用软管 分别连接两个切断处水嘴以保证冷却水路联通(如图2所示)。 缺陷1、转弯铜排制作繁琐,多接触面螺栓紧固环节须按标准参数保证;2、两冷 却水方铜管二个端接堵头处须制作水嘴用软管连接。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水冷铜 排。它彻底解决水冷铜排转弯处制作的繁琐环节及缺陷,通过减少水冷铜管转弯处软管转 接数量,有效防止连接点漏水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水冷铜排,它包括铜排和方形铜管, 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与方形铜管贴接处采用模具直接拉伸成型为一体结构,铜排与方形铜 管在转弯处采用液压弯管设备现场加工成型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水冷铜排具有如下优点1.特别适用于利用电磁感应技术生产的设 备中需大电流输送的环节;2.特别适用于受位置限制、多处须转弯处;3.成本相对低、制作 容易;4.维护方便;5.大幅度减少漏水隐患。

图1为原始水冷铜排弯头的制作方法一。 图2为原始水冷铜排弯头的制作方法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冷铜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15] 图中1.铜排(大电流载体,),2.方形铜管(冷却水载体),3.铜焊处,4.转接铜 排,5.水嘴,6.连接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 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图3可知本实用新型水冷铜排,它包括铜排1和方形铜管2,铜排1与方形 铜管2贴接处采用模具直接拉伸成型为一体结构,铜排1与方形铜管2在转弯处采用液压 弯管设备现场加工成型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水冷铜排制作方式如下1、直接采用一次拉伸成型的水冷型铜排;2、 利用液压弯管机,根据要求的转弯角度将水冷型铜排分步弯制。 水冷铜排由方形铜管+铜排组成。铜排与铜管贴接处采用模具直接拉伸成型,铜 管与铜排接触面无死区,冷却效果显著。 铜排与铜管在转弯处采用液压弯管设备现场加工成型,铜排在转弯处死角也有水 冷,且铜管不存在脱落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现场工况的不同可制作不同角度的水冷铜排弯头,通过绝缘胶 板固定,与水平的铜排通过银焊铜螺丝连接,冷却水路通过水冷铜排侧部铜管+局部绝缘 胶管形成通路。
权利要求水冷铜排,它包括铜排(1)和方形铜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1)与方形铜管(2)贴接处采用模具直接拉伸成型为一体结构,铜排(1)与方形铜管(2)在转弯处采用液压弯管设备现场加工成型为一体结构。
专利摘要水冷铜排,它包括铜排(1)和方形铜管(2),铜排(1)与方形铜管(2)贴接处采用模具直接拉伸成型为一体结构,铜排(1)与方形铜管(2)在转弯处采用液压弯管设备现场加工成型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彻底解决水冷铜排转弯处制作的繁琐环节及缺陷,并通过减少水冷铜管转弯处软管转接数量,有效防止连接点漏水隐患,具有成本相对低、制作容易,维护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B7/42GK201440341SQ20092008771
公开日2010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31日
发明者周文玲, 姜鹰, 崔廷国, 张翔, 张霄, 李军, 汪曙峰, 王志兵, 王李宏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