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的电极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1987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光二极管的电极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的电极支架,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判别引脚正极和
负极的发光二极管的电极支架,大大的方便了剪切与引脚相连的中部横径和下部横径。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的电极支架通常是由数对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通过中部横径和下部
横径连接而成的,在发光二极管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将连接在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上的中
部横径和下部横径剪切掉,这样就可以制得相互分离的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了。 目前大多通过机床来剪切中部横径和下部横径,操作者根据位于负极引脚顶部的
发光腔座而来判断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然后将判断好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的电极支架放
入机床中,通过机床将中部横径和下部横径剪切掉,于此同时,保留的负极引脚长度要短于
正极引脚的长度,以便对发光二极管的操作更加方便。 由上可知,目前是通过人工的方法来判断电极支架中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的位 置,不仅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难以实现自动化操作,而且判断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的位 置关系时极易出错,对操作者的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 理,判断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的位置关系方便、简单,工作效率高,便于操作的发光二极管 的电极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发光二极管的电极支架包括正 极引脚、负极引脚、中部横径和下部横径,所述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相互配合,所述中部横 径连接在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的中部,所述下部横径连接在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的下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横径的一端开有一个识别缺口。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的判 别电极支架中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之间的位置关系。 本实用新型所述识别缺口位于下部横径的起始端。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适用面 较广。 本实用新型所述识别缺口位于下部横径的末端。从而增大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下部横径的一 端开有一个识别缺口,使得下部横径的起始端和末端之间存在区别,从而方便了判断电极 支架中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之间的位置关系,大大提高了机床剪切中部横径和下部横径的 效率和准确率,提高了产品质量。还可以实现机床的自动化操作,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而成的发光二极管质量可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l,本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的电极支架包括正极引脚1、负极引脚2、中部横 径3和下部横径4,其中正极引脚1和负极引脚2之间相互配合,正极引脚1和负极引脚2 是以成对的形式出现的,即一个正极引脚1配合一个负极引脚2,且正极引脚1和负极引脚 2的长度相当。本实施例中的电极支架中带有多对正极引脚1和负极引脚2,这对本领域技 术人员来说为公知常识。 本实施例中负极引脚2的顶部带有一个发光腔座,发光腔座中带有一个发光腔, 当发光二极管制作而成后,LED芯片就是固定在发光腔座上的发光腔内的。本实施例中负 极引脚2上的发光腔座和发光腔均为现有技术。 本实施例中的中部横径3连接在正极引脚l和负极引脚2的中部,下部横径4连 接在正极引脚1和负极引脚2的下部,多对正极引脚1和负极引脚2通过中部横径3和下 部横径4而连接成一个整体。本实施例中所说的正极引脚1和负极引脚2的中部是指在正 极引脚1和负极引脚2中靠近中间段的部分,而正极引脚1和负极引脚2的下部是指在正 极引脚1和负极引脚2中靠近下端的部分,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均为公知常识。 本实施例中的下部横径4上均匀的开有定位圆孔6和底部定位口 7,其中定位圆 孔6位于下部横径4上,而底部定位口 7位于下部横径4的底部。位于下部横径4上的定 位圆孔6和底部定位口 7是电极支架在冲压过程中形成的,他们的作用是确保电极支架更 加准确的在定位,使得电极支架的冲压更加精确。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圆孔6和底部定位口 7为现有技术。 通常情况下,电极支架的正面就是当正极引脚1位于左边或者负极引脚2位于右 边时,电极支架中朝向观察者的一面,如附图1所示,附图中的这个面就是本实施例中电极 支架的正面,这样一来,下部横径4的左端就为起始端41,而下部横径4的右端就为末端 42,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为公知常识。本实施例中在下部横径4的末端42处开有一个 识别缺口 5,即在下部横径4的末端42处切去了一块三角形。本实用新型中也可以将识别 缺口 5开在下部横径4的起始端41处,即本实用新型中只要在下部横径4的一端开有一个 识别缺口 5即可。本实用新型中识别缺口 5的形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如可以 为半圆形、梯形、矩形等等。 由于本实施例中在下部横径4的末端42处开有一个识别缺口 5,使得下部横径4 中的起始端41和末端42之间的结构不相同,从而大大方便了工人或者机床识别电极支架 中正极引脚1和负极引脚2之间的位置关系,便于机床剪切电极支架中的中部横径3和下 部横径4。如采用人工的方式来判别本实施例中正极引脚1和负极引脚2之间的位置关系 时,只需找到下部横径4上的识别缺口 5即可。本实施例中的电极支架还可以采用机床自 动判别电极支架中正极引脚1和负极引脚2之间的位置关系,即机床只需寻找到下部横径4 上的识别缺口 5就可以方便的知道正极引脚1和负极引脚2之间的相互位置。由此可见, 本实施例中的电极支架给剪切中部横径3和下部横径4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发光二 极管的制造效率。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 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发光二极管的电极支架,包括正极引脚、负极引脚、中部横径和下部横径,所述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相互配合,所述中部横径连接在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的中部,所述下部横径连接在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横径的一端开有一个识别缺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电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缺口位于下 部横径的起始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电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缺口位于下 部横径的末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的电极支架,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判别引脚正极和负极的发光二极管的电极支架。目前是通过人工的方法来判断电极支架中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的位置,不仅劳动量大,工作效率低,难以实现自动化操作。本实用新型包括正极引脚、负极引脚、中部横径和下部横径,所述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相互配合,所述中部横径连接在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的中部,所述下部横径连接在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的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横径的一端开有一个识别缺口。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判断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的位置关系方便、简单,工作效率高,便于操作。
文档编号H01L33/00GK201466061SQ20092012488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0日
发明者孙为民, 马怡平 申请人:杭州华扬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