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管加工机的强对流型成型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4825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玻纤管加工机的强对流型成型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作铅酸蓄电池极板用玻纤管的前道装置,具体是一种可实现节电和高产的玻纤 管加工机的强对流型成型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玻纤管是一种用玻璃纤维织成的直径约6至10毫米的软管通过胶水浸泡、模具成型、高温烘干硬化 后,切断成一定长度(几十至几百毫米不等)的玻璃纤维硬管,它是制造铅酸蓄电池所需的重要部件,常 用的成品玻纤管分扁管和圆管。
玻纤管加工机是一种集胶水浸泡、玻纤管成型、烘干硬化和切断等多道工序于一体的专门装置,它是 采用软管在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孔内(即成型模具孔内)缓慢通过使之成型的基本原理设计制造出来的。它 由两大装置组成,包括前道工序的玻纤管的成型烘干装置和后道工序的玻纤管提升切割装置。
现有的玻纤管加工机的成型烘干装置在对玻纤管进行加热烘干这道工序上,仅仅釆用一般的电加热烘 箱的原理,烘箱内部空间很大,使用电阻丝加热,电阻丝就安装在烘箱内部,烘箱内部的空气流动是顺其 自然的自下而上方向,即由于热空气比重小,会类似于烟囱内的烟自然向上流动,冷空气就自然地从底部 进入烘箱。这样,气流方向与玻纤管运动方向是一致的,没有形成对流,烘干效果较差、能耗高、产量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强对流换热干燥实现节电和 高产的玻纤管加工机的强对流型成型烘干装置。
主要技术方案是采用内腔厚30毫米左右的加热烘干风道,其特征是在一侧装有抽风道,抽风道上 下两端分别与加热烘干风道上下紧靠玻纤管出口和进口处相连通,抽风道中部与抽风风机吸入口相连通, 在加热烘干风道另一侧上部约五分之一位置有一热风进口处,可以与电加热器的出风口相连通,测温的热 电偶安装在热风进口处,在抽风风机吸入口上方的抽风道上装有上部风量调整阀,在加热烘干风道下部玻 纤管入口处装有下部风量调整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加热烘干过程中,进入加热烘干风道内的热风可以通过对上下两个风量 调整阀的调整,保证绝大部分的热风向下运动,从而在内腔很薄的加热烘干风道内与向上运动的玻纤管间 形成强对流换热,最大限度地利用电能,减少电能损耗,实现高产;这样的设计方案还可使干燥换热后产 生的潮湿空气和部分余热排到户外,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新。


图l是玻纤管加工机的强对流型成型烘干装置加热烘干原理图。图中箭头方向代表空气流动方向,箭 头大小代表风量大小。标注部分分别为1-上部风量调整阀,2-抽风风机,3-抽风道,4-成型模具5-被动 罗拉,6-胶水池,7-玻纤硬管,8-超薄型加热烘干风道,9-下部风量调整阀,10-玻纤软管。
图2是瑰纤管加工机的强对流型成型烘干装置图。标注部分分别为2-抽风风机,3-抽风道,4-成 型模具,5-被动罗拉,6-胶水池,7-玻纤硬管,8-加热烘干风道,10-玻纤软管,11-电加热器,12-烘 干风道清扫门,13-排风管,14-玻纤软管分隔栅,15-平台或二楼地面,16-木盘,17-盘子架,18-进风 风机,19-角钢架。
图3是玻纤管加工机的强对流型成型烘干装置加热烘干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加热烘干风道(8)的上方固定在专门制作的平台或二楼地面(15)上,下部固定在一个专门制 作的角钢架(19)上,角钢架(19)与地面直接固定,角钢架(19)上装有成型模具(4),下方摆放胶水 池(6),胶水池(6)内装有一个被动罗拉(5),胶水池(6)上方一侧装有玻纤软管分隔栅(14),用来隔开每一根玻纤软管(10),在远离胶水池(6)的适当位置摆放盘子架(17),上面用来放置装玻纤软管 (10)的木盘(16)。
结合图l和图2,在加热烘干风道(8) —侧装有抽风道(3),抽风道(3)上下两端分别与加热烘干 风道上(8)下紧靠玻纤管出口和进口处相连通,抽风道(3)中部通过管道与抽风风机(2)吸入口相连 通,在加热烘干风道(8)另一侧有一热风进口处,与电加热器(11)的出风口相连通,测温的热电偶安 装在热风进口处,电加热器(11)下部固定于加热烘干风道上,上部顶端是进风风机(18),在抽风风机 (2)吸入口上方的抽风道上装有上部风量调整阀(1),可以关闭和调节开启大小,在加热烘干风道(8) 下部玻纤管入口处装有下部风量调整阀(9)。
在加热烘干过程中,当上下两处风量调整阀均关小时,从热风送入口进入的热空气就会更多地向下流 动,形成较好的对流效果。另外由于采用了内腔厚30毫米左右的超薄型加热烘干风道,可确保热风紧贴 在玻纤管的周围,从而与向上运动的玻纤管间形成强对流换热,最大限度地利用电能,减少电能损耗,实 现高产。
图3是玻纤管加工机的强对流型成型烘干装置加热烘干电路图,该控制电路主要特点是在合上空气开 关后两只风机马上运转,加热器在风机不转的状态下不会工作,从而保证加热器不会因气流停止而烧坏, 测温点在加热烘干风道的热风进口处,通过热电偶、温度控制器结合起来控制加热器的启停,达到控温的 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玻纤管加工机的强对流型成型烘干装置,它的加热烘干风道内腔厚度在30毫米左右,其特征是在一侧装有抽风道,抽风道上下两端分别与加热烘干风道上下紧靠玻纤管出口和进口处相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对流型成型烘干装置,其特征是抽风道中部与抽风风机吸入口相连通,在加 热烘干风道另一侧上部约五分之一位置有一热风送入口 ,可以与电加热器的出风口相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强对流型成型烘干装置,其特征是在抽风风机吸入口上方的抽风道上装有 上部风量调整阀,在加热烘干风道下部玻纤管入口处装有下部风量调整阀。
专利摘要玻纤管加工机的强对流型成型烘干装置,涉及一种制作铅酸蓄电池极板用玻纤管的前道装置。它采用内腔厚30毫米左右的加热烘干风道,其特征是在一侧装有抽风道,抽风道上下两端分别与加热烘干风道上下紧靠玻纤管出口和进口处相连通,抽风道中部与抽风风机吸入口相连通,在加热烘干风道另一侧上部约五分之一位置有一热风进口处,可以与电加热器的出风口相连通,在抽风风机吸入口上方的抽风道上装有上部风量调整阀,在加热烘干风道下部玻纤管入口处装有下部风量调整阀,在加热烘干过程中,通过对上下两个风量调整阀的调整,保证绝大部分的热风向下运动,从而与向上运动的玻纤管间形成强对流换热,实现节电高产。
文档编号H01M4/16GK201408802SQ200920168038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30日
发明者张惠兴 申请人:张惠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