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268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开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开关,尤其涉及一种杠杆式侦测开关。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照松下公司的美国专利公告第US6559401号,该专利 揭示了一种现有的杠杆式侦测开关,其包括设有收容腔的绝缘本体;分离组装于该绝缘本 体内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组装于该收容腔内一端与第一端子相连接的连接端子及部分组 装于该收容空腔内驱动连接端子与第二端子通断的压杆,该绝缘本体包括设有缺口的侧壁, 该压杆包括定位于绝缘本体上的定位部、抵接在连接端子上的抵压部和由所述侧壁上的开口 伸出绝缘本体的操作部,绝缘本体的侧壁与缺口相对处设置一个卡槽固定连接端子的一端, 使其与第二端子常时接触。此开关在使用时,抵压压杆驱动连接端子发生弹性形变所产生的 弹力是恒定的,所以在按压压杆时的手感较差;再者,当要断开导通连接的时候,压杆所受 到的弹性回复力小,难以有效的断开连接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导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开关来解决由于抵压压杆驱动连接端子发生弹性形变所产 生的弹力是恒定的,所以在按压压杆时的手感较差,及当要断开导通连接的时候,压杆所受 到的弹性回复力小,难以有效的断开连接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导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由于压杆在驱动过程中,第一弹臂的弹性形变而导 致第一连接部弹离第一 固定端子的问题和在安装连接端子的固定接触部时难放入准确位置的 问题。
本实用新型开关,包括设有收容腔的绝缘本体;分离组装于该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端子 和第二端子;组装于该收容腔内一端与第一端子相连接的连接端子及部分组装于该收容空腔 内驱动连接端子与第二端子通断的压杆,该绝缘本体包括设有缺口的侧壁,该压杆包括定位 于绝缘本体上的定位部、抵接在连接端子上的抵压部和由所述侧壁上的开口伸出绝缘本体的 操作部,其中,绝缘本体上在开口处设有定位连接端子的第二定位柱,当按压该操作部时, 压杆绕定位部转动,该抵压部在连接端子上滑行驱动连接端子弹性形变至其与第二端子连接 ,该抵压部在驱动过程中逐渐靠近该第二定位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开关的压杆在受压驱动连接端子的时候,抵压部再连接端定位柱为支点,连接端子给压杆的回复弹力随着压杆的旋转再不断的变化 ;使用过后,要端开连接端子与第二端子时,按压压杆使其与第二定位柱处于最近状态,此 时弹性回复力处于最大时刻,有效的断开了连接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导通。故本实用新型开关 能有效的解决由于抵压压杆驱动连接端子发生弹性形变所产生的弹力是恒定的,所以在按压 压杆时的手感较差,及当要断开导通连接的时候,压杆所受到的弹性回复力小,难以有效的 断开连接端子和第二端子的导通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

图l为本实用新型开关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关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关移除壳体后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开关操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到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开关100,包括绝缘本体l、分离组装于绝缘本体l 内的第一端子2和第二端子3、部分收容于绝缘本体1内压杆4、组装于绝缘本体l内的连接端 子5及覆盖绝缘本体1的顶部开口的壳体6 。
绝缘本体l,其为顶部具有开口的箱形,包括侧壁12和底壁14以及由侧壁12和底壁14共 同围成一收容腔IO,该侧壁12包括设有缺口1210的第一侧壁121、与该第一侧壁121相对的第 二侧壁122、邻接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的第三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24,在缺口1210处 于底壁14伸有第一定位柱13,用来定位压杆4,压杆4绕着第一定位柱13旋转驱动连接端子5 ;绝缘本体1上在开口1210处设有定位连接端子5的第二定位柱15,第一侧壁121的缺口1210 处与第二定位柱l5之间设有圆弧状的定位槽l6定位连接端子5,连接端子5的限位部51卡持在 定位槽16内可绕第二定位柱15旋转,压杆4在连接端子5的平板部52上滑行驱动连接端子5弹 性形变至其与第二端子3连接,抵压部42在驱动过程中逐渐靠近第二定位柱15。绝缘本体l的 第四侧壁124上位于开口1210处设有限制块1241与压杆4的限制面423抵接限制压杆4的移动距 离。
其中,连接端子5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接触部50、限位部51、平板部52、弹性部53和第 二接触部54,第一接触部50为圆弧状常时抵接在第一端子2上;限位部51呈圆弧状弹性定位 于定位槽16中;抵压部42在平板部52上由弹性部53向限位部51移动;第二接触部54亦为圆弧 状在压杆4的驱动下与第二端子3实现通断;弹性部53包括连接平板部52呈圆弧状的第一弹性 部530和背向第一接触部50弯折的第二弹性部531连接第二接触部54,第二弹性部530的弯折角度为钝角。第一接触部50和第二接触部54与分别于第一端子2和第二端子3均可滑动连接。
第一端子2与绝缘本体1一体成型,其包括固持于绝缘本体1内的第一固持部20,由第一 固持部20—端延伸出绝缘本体1外的第一焊接部22,以及由第一固持部20的另一端向绝缘本 体1内且沿第三侧壁123垂直第一固持部20延伸的第一接触部21,且第一接触部21镶嵌在第三 侧壁123中;第二端子3与绝缘本体1一体成型,其包括固持于绝缘本体1内的第二固持部30, 由第二固持部30—端延伸出绝缘本体1外的第二焊接部32,以及由第二固持部30的另一端向 绝缘本体1内且沿第二侧壁122垂直第二固持部30延伸的第二接触部31,且第二接触部31镶嵌 在第二侧壁122中。第一焊接部21与第二焊接部31位于绝缘本体1的同侧。
压杆4呈"V"型,其包括由第一侧壁121上的缺口1210伸出绝缘本体1外的41、收容于收 容腔15内且始终与连接端子5的抵压部52相抵接的抵压部42和由第一侧壁121上的开口1210伸 出绝缘本体l的操作部41 ,及连接抵压部52与操作部的定位部43,定位部40上设有定位孔 401与第一定位柱13配合定位该压杆4。其中,抵压部42包括可与第四侧壁124的限制块1241 相抵接的限制面423和抵接面43,抵接面43包括平接面431和位于平接面431两端的第一圆滑 面430和第二圆滑面432,第二圆滑面432连接限制面423和平接面431,当开关处于使用状态 时,平接面431与连接端子5的平板部52相抵接。
组装时,首先将压杆4安装在一体成型有第一端子2和第二端子3的绝缘本体1上的第一定 位柱13上,使其操作41由第一侧壁121上的缺口1210伸出绝缘本体1外;再将连接端子5安装 在绝缘本体l中,安装时,限位部51弹性定位在定位槽16中,使第一接触部50弹性抵接在第 一端子2上,压杆4的抵压部42抵接在连接端子5上,使第一圆滑面430抵接在平板部52和弹性 部53的交接处;第二接触部54抵接在第二侧壁122上;最后将壳体6套设在绝缘本体1上,其 遮蔽绝缘本体l的顶部开口。
当按压开关100的压杆时,压杆4绕第一定位柱13旋转,压杆4的抵压部42在连接端子5的 平板部52上滑行驱动第二接触部54滑向第二端子3与其接触导通,在滑动过程中,抵压部42 由第一圆滑面430到平接面431再到第二圆滑面432在连接端子5的平板部52由连接弹性部53的 一端滑向第二定位柱15,压杆4所受到的弹性回力逐渐加大;当第一圆滑面430与平板部52接 触以后,再由连接端子5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使压杆4回转至平接面431与平板部52接触,此 时,开关100处于使用状态。当压杆4的平接面431第一次抵接平板部52的时候,第二接触部 54就与第二端子3处于导通状态。此开关的连接端子5给压杆4的回复弹力是变化的,增强其 按压手感;再者使用状态时,为平接面431与平板部52接触,可防止连接端子5变形,增长使 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开关,包括设有收容腔的绝缘本体;分离组装于该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组装于该收容腔内一端与第一端子相连接的连接端子及部分组装于该收容空腔内驱动连接端子与第二端子通断的压杆,该绝缘本体包括设有缺口的侧壁,该压杆包括定位于绝缘本体上的定位部、抵接在连接端子上的抵压部和由所述侧壁上的开口伸出绝缘本体的操作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上设有定位连接端子的第二定位柱,当按压所述操作部时,该压杆绕定位部转动,该抵压部在连接端子上滑行驱动该连接端子弹性形变至其与第二端子连接,所述抵压部在驱动过程中逐渐靠近该第二定位柱。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侧壁包括 设有所述缺口的第一侧壁;与该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邻接所述第一、第二侧壁的第三 侧壁和第四侧壁,该第二侧壁上安装所述第二端子;第三侧壁上安装所述第一端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缺口处与 第二定位柱之间设有圆弧状的定位槽定位所述连接端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包括依次相 连的第一接触部、限位部、平板部、弹性部和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为圆弧状常时抵 接在第一端子上;该限位部呈圆弧状弹性定位于所述定位槽中;所述抵压部在该平板部上由 弹性部向限位部移动;该第二接触部亦为圆弧状在所述压杆的驱动下与第二端子实现通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部绕第二定位柱 在所述压杆的驱动下发生弹性形变,该平板部与第三侧壁形成的夹角在所述压杆的驱动下逐 渐变小;所述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与分别于所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均可滑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包括连接所述 平板部呈圆弧状的第一弹性部和背向所述第一接触部弯折的第二弹性部连接第二接触部,该 第二弹性部的弯折角度为钝角。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的定位部上设有 定位孔,所述第一侧壁上的开口内设有第一定位柱于该定位孔配合,枢接所述压杆与绝缘本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的抵压部包括限制面和抵接面,所述绝缘本体的第四侧壁上位于所述开口处设有限制块与该限制面抵接限制压杆的移动距离;所述抵接面包括平接面和位于平接面两端的第一圆滑面和第二圆滑面,第 二圆滑面连接该限制面和平接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与绝缘本体 一体成型,其包括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一固持部,镶嵌与第三侧壁上的第一接触部,该第 一接触部始终于所述第一接触部抵接;所述第二端子与绝缘本体一体成型,其包括固持于绝 缘本体内的第二固持部,镶嵌与第二侧壁上的第二接触部,该第二接触部始终于所述第二接 触部抵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的平接面和第 二圆滑面抵接时,所述连接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始终与第二端子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开关,包括设有收容腔的绝缘本体;分离组装于该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组装于该收容腔内一端与第一端子相连接的连接端子及部分组装于该收容空腔内驱动连接端子与第二端子通断的压杆,该绝缘本体包括设有缺口的侧壁,该压杆包括定位于绝缘本体上的定位部、抵接在连接端子上的抵压部和由所述侧壁上的开口伸出绝缘本体的操作部,其中,绝缘本体上设有定位连接端子的第二定位柱,当按压操作部时,压杆绕定位部转动,抵压部在连接端子上滑行驱动该连接端子弹性形变至其与第二端子连接,抵压部在驱动过程中逐渐靠近该第二定位柱。
文档编号H01H21/28GK201355593SQ20092030052
公开日2009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9日
发明者中濑雄章, 胡小东, 胡永辉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