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268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连接扁平线缆的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连接扁平线缆的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现有的扁平线缆电连接器一般分 为三种旋转盖板式、抽插式及直插式。2007年8月8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 2932683Y号揭示一种旋转盖板式扁平线缆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绝缘本 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端子及组装于绝缘本体上而可相对于绝缘本体旋转的盖板,当 盖板位于打开位置时,扁平线缆插入收容空间,当盖板旋转至闭合位置时盖板抵压扁平线缆 使其与端子电性连接。2005年9月6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6,939, 166号揭示了一种抽插式扁平 线缆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端子及 可插入收容空间中的插塞件,该插塞件包括可进入收容空间中的舌板及位于舌板两侧的扣持 臂,当舌板未进入收容空间时,扁平线缆可插入收容空间,此时推动插塞件使舌板进入收容 空间而抵压扁平线缆接触端子,扣持臂扣持于绝缘本体两侧防止插塞件退出。2002年4月15 日发行的日本意匠专利第1139130号揭示了一种直插式扁平线缆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 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中的端子,绝缘本体具有收容空间,端子凸伸入收容空间中,扁平线缆可 以直接插入收容空间中而与端子电性接触。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希望电子设备越来越小而方便携带。因此各种电连接器亦会被设 计的越来越小型化。如上所述的直插式扁平线缆电连接器在焊接时需要区分正反面以保证端 子的焊接部朝向电路板,而随着电连接器的小型化,这样的操作麻烦而费时。因此,有必要 对上述电连接器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焊接操作的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 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中的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空间;端子具有基部、自基部向收容空 间中延伸的接触部、向绝缘本体一侧凸伸的第一焊接部及向绝缘本体另一侧凸伸的第二焊接 部,所述第一焊接部具有第一焊接面,第二焊接部具有第二焊接面,每一端子的第一焊接面 与第二焊接面平行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端子具有分别向绝缘本体两侧凸伸的 第一焊接部及第二焊接部,第一焊接部具有第一焊接面,第二焊接部具有第二焊接面且第一 焊接面与第二焊接面平行设置,所以电连接器的两面均可以焊接于电路板上,从而焊接时无 需辨认正反面,可以节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焊接于电路板上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焊接于电路板上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沿图1所示A-A线的剖视图,其中未显示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用以焊接于电路板P上而可传输电信号。请 再结合图3,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l、端子2及一对抓板件3。所述绝缘本体l大 致为块状,其包括第一侧壁ll、第二侧壁12、连接两侧壁的两端壁13及后壁14,其中第一侧 壁11及第二侧壁12之间形成具有开口的收容空间10,后壁14与开口相对而位于收容空间10的 后侧。每一端壁13设有固持孔130,所述固持孔130上下贯穿端壁13。请参阅图4所示,第一 侧壁11及第二侧壁12均设有容置端子的槽道15,所述槽道15向后贯穿后壁14。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每一端子2具有固持于槽道15中的基部21、自基部21向前延伸于 槽道15中的第一接触部22、第二接触部23及自基部21沿与两接触部相垂直延伸的第一焊接部 24、第二焊接部25,其中第一焊接部24具有第一焊接面241且第一焊接部向第一侧壁11侧凸 伸,第二焊接部25具有第二焊接面251且第二焊接部25向第二侧壁12侧凸伸。所述第一焊接 面241与第二焊接面251相互平行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接触部22与第二接触部23均凸伸入收 容空间10中而可与插入收容空间10中的扁平线缆电性接触。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抓板件3为板状体,其安装于绝缘本体1两侧的固持孔130中。每 一抓板件3具有向第一侧壁11方向凸伸的两第一凸部31及向第二侧壁12方向凸伸的两第二凸 部32。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第二凸部32具有第二焊接面321且第二凸部32与端子2的第二焊 接部25均位于绝缘本体的第二侧壁12侧,第二凸部32的第二焊接面321与端子2的第二焊接面 位于同一平面内,所以可以焊接于同一电路板P上。第一凸部31具有第一焊接面311且第一凸 部31与端子2的第一焊接部24均位于绝缘本体的第一侧壁11侧,第一凸部31的第一焊接面 311与端子2的第一焊接面241位于同一平面内,所以可焊接于同一电路板上,每一抓板件3的 第一焊接面311与第二焊接面321平行且对称设置,每一端子2的第一焊接面241与第二焊接面251也对称设置,因此,抓板件3的第一凸部31及端子的第一焊接部24的设置与抓板件3的第 二凸部32及端子2的第二焊接部25分别一一对应,从而使得第一凸部31的第一焊接面311及端 子的第一焊接部24的第一焊接面241与电路板P上的焊接点相对应,当绝缘本体的第一侧壁 ll与电路板P相面对时,电连接器也能够焊接于电路板P上。从上述可以看出,因此电连接器 在焊接于电路板之前无需辨认电连接器的正反面,即无需辨认是应该第一侧壁11与电路板P 相面对还是应该第二侧壁12与电路板P相面对,所以可以节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中的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空间;端子具有基部及自基部向收容空间中延伸的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具有向绝缘本体一侧凸伸的第一焊接部及向绝缘本体另一侧凸伸的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具有第一焊接面,第二焊接部具有第二焊接面,每一端子的第一焊接面与第二焊接面平行设置。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面与第 二焊接面对称。
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包括相对 延伸的第一接触及第二接触部。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 包括固持于绝缘本体两端的抓板件,每一抓板件具有向绝缘本体一侧凸伸的具有焊接面的第 一凸部及向绝缘本体另 一侧凸伸的具有焊接面的第二凸部,第一凸部的焊接面与端子的第一 焊接面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凸部的焊接面与端子的第二焊接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凸部的焊接面与 第二凸部的焊接面对称。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中的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空间;端子具有基部、自基部向收容空间中延伸的接触部、向绝缘本体一侧凸伸的第一焊接部及向绝缘本体另一侧凸伸的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具有第一焊接面,第二焊接部具有第二焊接面,每一端子的第一焊接面与第二焊接面平行设置。所以电连接器的两面均可以焊接于电路板上,从而焊接时无需辨认正反面,可以节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H01R12/28GK201355637SQ20092030052
公开日2009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9日
发明者驰 张, 沈国健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