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4775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传输高速数据的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在电子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在电子设备中之组件与组件、组件与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都有运用,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是构成一个完整系统所必须之基础组件。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高级技术附件)是一种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的硬盘接口类型。SATA连接器一般都包括绝缘本体和安装在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和由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基部上设有固定导电端子的固定孔,对接部上设有与固定孔相通的收容槽;导电端子包括固定在固定孔内的固定部和由固定部向前延伸收容在收容槽内的接触部;但现有SATA连接器的外壳体积太大,空间浪费过多,且外壳整体包覆于绝缘本体,不易拆卸。所以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节省空间且组装方便的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电连接器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具有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的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组装于所述基部的隔板,其中所述基部包括主干及自主干向后延伸出的一对侧臂,所述侧臂内侧设有沿对接方向延伸的第一槽;所述隔板位于两侧臂中间且具有支撑部和位于支撑部下方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两侧缘收容于第一槽中;电连接器还包括组装于所述基部的盖体, 所述盖体位于所述两侧臂之间且具有顶壁、后壁、一对侧壁以及底壁,所述底壁抵靠于所述隔板固定部的后边缘,且底壁的两侧缘收容于所述第一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以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 所述端子包括延伸入绝缘本体对接部的接触部以及用来连接线缆的焊接部,其中所述基部还包括向后延伸的一对侧臂,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固持于所述侧臂的隔板及自后向前组装至所述侧臂的盖体,所述端子的焊接部为所述隔板所支撑且在两侧臂之间延伸,所述盖体具有扣持于所述基部且外露的顶壁,隔板的所述底部与盖体的所述顶壁分设于所述侧臂的上下两侧,且与所述侧臂共同将端子的所述焊接部包围于其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是盖体通过底壁侧缘收容于第一槽,侧壁的凸条收容于第二槽,以及卡钩与绝缘本体的沟槽配合固持将盖体上下左右固定,再通过隔板固定部侧缘收容于第一槽并与盖体底壁侧缘对接,充分节省空间且组装方便。

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图1所示的部分立体组合图。图4是图1所示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4所示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图5所示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到图6所示,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隔板2、一组第一端子3、一组第二端子4以及盖体5。绝缘本体1包括基部11和从基部11向前延伸出来的对接部12,基部11包括用来连接对接部12的主干110,由主干110两侧垂直向后延伸出一对侧臂111,侧臂111沿对接方向设置;其中在每个侧臂111上分别形成一个第一槽112和一个第二槽113,第一槽112 的横截面呈矩形,第二槽113的横截面呈燕尾形,且第一槽112和第二槽113分别沿对接方向延伸,且在垂直于对接方向的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在一个侧臂111上设有通孔116,外部线缆通过通孔116连接到第一端子3和第二端子4 ;主干110上设有收容孔114、115,由主干110向两侧平行延伸出一对翼部117,其中翼部117上形成有安装孔118用来固定电连接器100 ;主干110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两个沟槽119。对接部12包括两个收容腔120,且在两收容腔120内分别设置若干收容通道121、 122用来收容第一端子3、第二端子4。收容通道121、122分别与收容孔114、115相通,其中收容通道121、122是沿对接方向设置的。隔板2包括底部21,固定部22以及支撑部23,且从下往上平行设置,固定部22的横向宽度比支撑部23宽。其中固定部22的两侧缘沿对接方向组装于位于基部11的侧臂 111的第一槽112,而底部21则左右固定在基部11两个侧臂111之间,且向前抵持于绝缘本体1的基部11。支撑部23位于隔板2最顶层,且设有由若干凸肋形成的端子狭槽230、 231。底部21与两侧臂111的底面齐平,由底部21向上延伸出一前壁M,前壁M上设有穿孔240、241与上述端子狭槽230、231相对应;自支撑部23向后延伸出一平板232,平板232 与底部21平行且形成一间隙25;在平板232还设有若干凸起(未标示)形成间隙,用来固定线缆。第一端子3包括7个端子,并横向排成一行。第一端子3包括具有倒刺的连接部 32,由连接部32向前曲折延伸的接触部31,由连接部32向后水平延伸的平板状焊接部33。 接触部31穿过绝缘本体1的收容孔114并延伸进收容通道121,连接部32收容于收容孔 114,且向后抵持于隔板2的前壁M,焊接部33穿过隔板2的穿孔240并收容于位于隔板2 的端子狭槽230中,其中接触部31收容于收容腔120。第二端子4包括6个端子,并横向排成一行。第二端子4包括具有倒刺的连接部 42,由连接部42向前曲折延伸的接触部41,由连接部42向后水平延伸平板状焊接部43。 接触部41穿过绝缘本体1的收容孔115并延伸到收容通道122,连接部42收容于收容孔 115,且向后抵持于隔板2的前壁M,其焊接部43穿过穿孔241并收容于位于隔板2的端子狭槽231,接触部41收容于收容腔120。盖体5大致呈盒状,其包括顶壁51、侧壁52以及底壁53,底壁53的两侧缘沿对接方向自后向前插入绝缘本体1的侧臂111的第一槽112内,并向前抵靠于隔板2的固定部 22的后边缘;侧壁52外表面分别设有沿对接方向延伸的凸条520,且凸条520横截面为燕尾形;一个侧板52设有开孔54,开孔M与绝缘本体1的通孔116相通;凸条520沿对接方向插入绝缘本体1的第二槽113中,所述盖体5的顶壁51也收容于两侧臂111之间并左右固定,且与两侧臂111的顶面齐平;顶壁51沿对接方向向前延伸出两个卡钩510,卡钩510 与基部11的沟槽119扣接,如此设计可将盖体5、隔板2以及绝缘本体1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固定,且盖体5和隔板2共同组成了电连接器100的外壳,充分利用了空间,从而有效减小了电连接器100的体积。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具有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的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组装于所述基部的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包括主干及自主干向后延伸出的一对侧臂,所述侧臂内侧设有沿对接方向延伸的第一槽;所述隔板位于两侧臂中间且具有支撑部和位于支撑部下方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两侧缘收容于第一槽中;电连接器还包括组装于所述基部的盖体,所述盖体位于所述两侧臂之间且具有顶壁、后壁、一对侧壁以及底壁,所述底壁抵靠于所述隔板固定部的后边缘,且底壁的两侧缘收容于所述第一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的每个侧臂内侧还设有第二槽,所述侧壁设有凸条收容于所述第二槽,其中一个侧壁设有一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侧臂是所述主干沿对接方向形成并垂直于主干,主干顶面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沟槽;所述盖体顶壁沿对接方向向前延伸出一对卡钩,所述卡钩卡扣于上述沟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具有位于所述盖体底壁下方的底部,底部与两侧臂的底面齐平;所述盖体的顶壁与两侧臂的顶面齐平,盖体一个侧壁设有一个开孔与所述通孔相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支撑部设有收容所述端子的若干端子狭槽,并设有平板位于所述盖体的底壁上方;所述对接部内设有收容通道;所述隔板的底部向上延伸出一前壁,其中前壁设有若干穿孔,穿孔与对应端子狭槽相通;所述主干设有与穿孔对应的收容孔,其中所述收容通道与收容孔相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其中两对端子的接触部收容于所述收容通道,固定部收容于收容孔并抵持于穿孔,其尾部收容于所述端子狭槽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的侧臂内侧形成的第一槽横截面呈矩形,形成的第二槽横截面呈燕尾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还包括由主干沿垂直对接方向向两侧延伸的翼部,其中翼部设有安装孔。
9.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以及安装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所述端子包括延伸入绝缘本体对接部的接触部以及用来连接线缆的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还包括向后延伸的一对侧臂,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固持于所述侧臂的隔板及自后向前组装至所述侧臂的盖体,所述端子的焊接部为所述隔板所支撑且在两侧臂之间延伸,所述盖体具有扣持于所述基部且外露的顶壁,隔板的底部与盖体的所述顶壁分设于所述侧臂的上下两侧,且与所述侧臂共同将端子的所述焊接部包围于其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顶壁向前延伸形成扣持所述基部的卡钩,盖体还包括与顶壁相连的一对侧壁,所述侧壁与绝缘本体的所述侧臂通过燕尾形截面的卡扣结构相互配合而固定。
全文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端子、组装于所述基部的隔板;所述基部包括一对侧臂,所述隔板位于两侧臂中间且具有支撑部和位于支撑部下方的固定部;所述盖体位于所述两侧臂之间且具有顶壁、后壁、一对侧壁以及底壁,所述底壁抵靠于所述隔板固定部的后边缘,且底壁的两侧缘收容于所述第一槽;盖体和隔板对接并将所述端子包围于其中,充分节省空间且组装方便。
文档编号H01R13/514GK102456979SQ20101051951
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6日
发明者刘苏峰, 赖金德, 陈海松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