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电磁波干扰的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3911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电磁波干扰的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类,特别涉及一种防电磁波干扰的连接器结构,尤指一种让 连接器不受电磁波干扰的防电磁波干扰的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商家所出售的连接器大多连接于讯号线前端,使讯号线能快速插拔于各 电子产品,显然此种连接器结构已成为电子产业中最常运用于讯号传输的媒介之一。由于 电脑为一种必须通过电源启动的电器用品,因此在电流流通的状态下会产生磁力线进而使 周遭形成小型的磁力场,也因如此,连接于电脑上的连接器会受到磁场的影响导致连接器 故障、使用寿命减短或传输产生效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电磁波干扰的连接器结构,解决已有连接器受 电脑磁场干扰所产生的问题。一种防电磁波干扰的连接器结构,该连接器由一外壳结合至少一舌片而成,于该 外壳外壁面的预定位置处设有一防磁本体。其中该防磁本体为一金属材质;其中该防磁本体于周边延伸至少一供固定于该舌片的固定件;其中该防磁本体于预定侧边延伸至少一与该外壳相接的连接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连接器具有防静电及防磁效果,保证其稳定高频传输。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4的结合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与附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及立体分解示意 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1由一外壳10结合至少一舌片12而成,其中 于外壳10外侧设一由金属材质制成的防磁本体2,并于防磁本体2于周边延伸至少一供固 定于舌片12的固定件20。由上述的结构、组成设计,就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形说明如下,如附图3所示,为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局部放大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舌片12尚未与外 壳(图面未示)组装前,可于舌片12其中一侧面设置一防磁本体2,由于防磁本体2周边延伸至少一固定件20,因此于组装时,可将固定件20向舌片12弯折,使防磁本体2卡合并 贴附于舌片12上,由于金属有许多容易脱离原子形成自由运动的自由电子,所以导电性良 好,因此通过此结构,当电磁波入射到金属板时,自由电子会受到感应而形成感应电流,而 感应电流又会产生和入射波相反的感应电磁波,因此,入射波会与感应波形成破坏性干涉, 而减弱甚至完全抵消,运用上述的屏蔽效应,让连接器达到防静电及防磁效果。 如附图4与附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及图4的结 合状态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得知,防磁本体2a除了上述用与舌片12a固定的固定件20a 之外,位于防磁本体2a —侧边另延伸至少一连接件22a,当舌片12a与外壳IOa组装时,亦 可利用连接件22a与外壳IOa相连接,使舌片12a能更牢固地与外壳IOa组装在一起。
权利要求一种防电磁波干扰的连接器结构,该连接器由一外壳结合至少一舌片而成,其特征在于于该外壳外壁面的预定位置处设有一防磁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磁波干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防磁本体为一 金属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磁波干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防磁本体于周 边延伸至少一供固定于该舌片的固定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电磁波干扰的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防磁本体于预 定侧边延伸至少一与该外壳相接的连接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防电磁波干扰的连接器结构,属于电子类,所述的连接器由一外壳结合至少一舌片而成,其中于外壳外侧设一由金属材质制成的防磁本体,由于金属有许多容易脱离原子形成自由运动的自由电子,当遇到外来电磁波时,自由电子会受到感应而形成感应电流,而感应电流又会产生和入射波相反的感应电磁波,因此,入射波会与感应波形成破坏性干涉,而减弱甚至完全抵消,运用上述的屏蔽效应,让连接器达到防静电及防磁效果。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01732937SQ201020126108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9日
发明者张志皇 申请人:张志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