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体式电连接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4572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体式电连接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体式电连接端子,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在大电流系统中传 输电流等信号的两体式电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对于大电流连接器,由于其传输电流较高,因此电连接端子的接触区截面积也应 该相应较大。现有的电连接端子一般采用圆型结构,通过具有两种结构①实体式结构如图1所示,这种电连接端子10为一体式,一般采用金属圆棒材车削加工成型,并 进行二次精加工。这种实体式结构电连接端子10存在加工程序比较复杂、材料损耗多、生 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高等缺陷。②空心式结构如图2所示,这种电连接端子20为一体式,一般采用金属钣金冲压卷曲加工成型。 这种空心式结构电连接端子20的接触区为空心,导体截面积较小,载流能力不足,只能适 用有限电流范围,而不能适用于大电流连接器。鉴于上述技术问题,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制造简单且适用于大电流连接器的新型电 连接端子。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为了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连接端子加工复杂和载流能力小的技术 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两体式电连接端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两体式电连接端子,包括实体件,所述实 体件的一端用于同与之配对的母端子电连接;和空心件,所述空心件的一端用于与线缆形 成电连接。其中,所述实体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空心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实体件的另一端上形成有缺口凹槽,所 述空心件的另一端压接在所述实体件的缺口凹槽中,从而将所述实体件和所述空心件电连 接在一起。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实体件的另一端上形成有环形凹槽, 所述空心件的另一端压接在所述实体件的环形凹槽中,从而将所述实体件和所述空心件电
连接在一起。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实体件的横截面为正方形、矩形或圆 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实体件形成为圆柱形棒,并且所述实 体件的一端形成为半球形。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空心件包括位于所述空心件的一端 处的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包含可卷曲的金属片部分,所述金属片部分受压卷曲后与所述线缆的裸露的金属芯压接在一起。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空心件由一整块金属薄板经冲压卷制 形成。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部分的与所述线缆的裸露的金 属芯的接触表面上形成有多条细长的凹槽,用于增加所述连接部分与所述线缆的裸露的金 属芯的接触摩擦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本实用新型中,电连接端子由实体件 和空心件形成,由于实体件具有载流能力大的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端子适用于 大电流连接器,而且,由于空心件具有加工简单等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端子制 造成本低。

图1显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具有实体式结构的电连接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具有空心式结构的电连接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两体式电连接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4显示图3所示的两体式电连接端子的实体件的立体示意图;图5显示图3所示的两体式电连接端子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两体式电连接端子的实体件的立体 示意图;和图7显示图6所示的两体式电连接端子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例性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 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图3至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两体式电连接端子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具体地,图 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两体式电连接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4显示图3所 示的两体式电连接端子的实体件的立体示意图;图5显示图3所示的两体式电连接端子的 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体式电连接端子100包括两个独立的部件,一个是 实体件120,另一个是空心件110。在图3中,实体件120的前端用于另一个电连接端子或电连接器的母端子(未图 示)电连接,实体件120的后端用于与空心件110的前端102电连接,稍后将更加详细地说 明它们之间的具体连接结构。请继续参见图3,空心件110的后端用于与线缆(未图示)电连接。在一个优选实 施例中,如图3所示,空心件110包括位于该空心件110的后端处的连接部分104,该连接部 分104用于与线缆的裸露的金属芯(未图示)压接在一起。优选地,连接部分104包含可 卷曲的金属片部分,该金属片部分受压卷曲后与线缆的裸露的金属芯压接在一起。更优选 地,为了增加连接部分104与线缆的裸露的金属芯之间的接触摩擦力,在连接部分104的接触表面上形成有多条细长的凹槽108。请继续参见图3,在制造的过程中,空心件110的后端形成有料带106,但是,需要 说明的是,该料带106仅仅是为了制造方便,并不是空心件110的组成部分,该料带106最 终要从空心件110上切除。下面参照图4和图5来说明实体件120的后端与空心件110的前端102之间的具
体连接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在实体件120的后端形成有局部的缺口凹槽121,空心件110 的前端102压接到实体件120的缺口凹槽121中,从而将实体件120和空心件110电连接 在一起。采用这种连接结构,不仅能够保证可靠的机械连接性,而且能够保证可靠的电接触 性。因此,这种连接结构具有加工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如图3所示,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实体件120形成为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圆柱形 棒,并且实体件120的前端形成为半球形。但是,本实用新型布局限于此,实体件120还可 以为具有正方形或矩形横截面的正方形棒材或矩形棒材。如图3所示,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空心件110由一整块金属薄板经冲压卷制形 成。图6至图7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两体式电连接端子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具体地, 图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两体式电连接端子的实体件的立体示意图;和 图7显示图6所示的两体式电连接端子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如图6和图7所示,在实体件120的后端形成有环形凹槽122,空心件110的前端 102压接到实体件120的环形凹槽122中,从而将实体件120和空心件110电连接在一起。 采用这种连接结构,不仅能够保证可靠的机械连接性,而且能够保证可靠的电接触性。因 此,这种连接结构具有加工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本实用 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一种两体式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体式电连接端子(100)包括实体件(120),所述实体件(120)的一端用于同与之配对的母端子电连接;和空心件(110),所述空心件(110)的一端用于与线缆形成电连接,其中,所述实体件(120)的另一端与所述空心件(110)的另一端(102)固定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体式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件的另一端上形 成有缺口凹槽(121),所述空心件(110)的另一端(102)压接在所述实体件(120)的缺口凹 槽(121)中,从而将所述实体件(120)和所述空心件(110)电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体式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件的另一端上形 成有环形凹槽(122),所述空心件(110)的另一端(102)压接在所述实体件(120)的环形凹 槽(122)中,从而将所述实体件(120)和所述空心件(110)电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体式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件(120)的横截面 为正方形、矩形或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体式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件(120)形成为圆 柱形棒,并且所述实体件(120)的一端形成为半球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体式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件(110)包括 位于所述空心件(Iio)的一端处的连接部分(104),所述连接部分(104)包含可卷曲的金属片部分,所述金属片部分受压卷曲后与所述线缆的裸露的金属芯压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体式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件(110)由一整块 金属薄板经冲压卷制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两体式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部分(104)的与 所述线缆的裸露的金属芯的接触表面上形成有多条细长的凹槽(10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两体式电连接端子,包括实体件,所述实体件的一端用于同与之配对的母端子电连接;和空心件,所述空心件的一端用于与线缆形成电连接。其中,所述实体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空心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本实用新型中,电连接端子由实体件和空心件压接形成,由于实体件具有载流能力大的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端子适用于大电流连接器,而且,由于空心件具有加工简单等优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端子制造成本低。
文档编号H01R4/18GK201708262SQ20102013939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0日
发明者孙超, 范久财 申请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