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串联式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6202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串联式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串联式发光二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光二极管芯片,特别是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串联式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英文缩写为LED)是利用半导体的P-N结电致发光原理制成的一种 半导体发光器件,要使LED大规模应用于道路照明等公众场所,LED光源的光通量必须达到 几千甚至上万流明,如此高的光输出量是无法通过单颗芯片来实现的;为满足如此高的光 输出要求,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多颗制作好的LED芯片通过后续的引线串联来满足高亮度 照明的要求,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单颗光源亮度不足的问题;但是由于LED芯片 制备和LED芯片之间的引线串联是两个独立的步骤,存在制作过程复杂、可靠性不高、占用 空间大、生产效率低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 LED芯片在半导体照明领域的应用与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为CN101276832)所公开的一种通过氧化锌透明电极 串联微间距发光二极管芯片及其制造工艺,它包括N型金PAD、透明电流扩展层、填充体、基 板、P型金PAD、P型电流扩展层、P型电极接触、发光层、N型电极接触,连接P电极金属导 柱、隔离沟、辅助电流扩展层、N型金PAD ;但是用该工艺制作的发光二极管芯片没有预留可 引出的电极用于连接反馈单元,不具备反馈功能,因此这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工作稳定性较 差。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发光二极管芯片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具有反馈 功能的串联式发光二极管。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串联式发 光二极管,在衬底上外延间隔生长有两颗或两颗以上的由N型电极接触、发光层、P型电极 接触和透明导电层叠层构成的LED芯片,各LED芯片之间设置有绝缘层,通过金属引线串联 LED芯片;其特征在于在电输入端处的LED芯片的导电层上连接有第一 P电极;电输出端 处的LED芯片的导电层上连接有第二 P电极,电输出端处的LED芯片的N型电极接触上连 接有N电极,第二 P电极和N电极之间连接一电流反馈单元。本实用新型的衬底为蓝宝石衬底或碳化硅衬底,本实用新型的衬底优选蓝宝石衬 底作为芯片衬底。本实用新型的透明导电层为ITO透明导电层。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层为SiO2层或Ti2O3层或Ti3O5层,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层优选 SiOdt为电绝缘层。本实用新型的金属引线选用Cr线、Au线、Ni线、Ti线或Pt线,本实用新型的金属 引线优选Au线。[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发光二极管制备过程中采用引线串联衬底上的LED 芯片,在输出端处LED芯片上预留第一 P电极和N电极两个电连接点连接电流反馈单元,使 本实用新型具备反馈功能,让其在电流稳定的条件下工作,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反馈单元的等效电路图;图中1.衬底;2. LED芯片;31.第一 P电极;32.第二 P电极;4. N电极;5.弓丨线; 6.绝缘层;7.导电层;8.电节点一;9.电节点二;10.电节点三;11.反馈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串联式发光二极管,在蓝宝石衬底 1上外延间隔生长有六颗由N型电极接触、发光层、P型电极接触和ITO透明导电层7叠层 构成的LED芯片2,各LED芯片2之间设置有SiO2绝缘层6,通过Au线作为金属引线5串联 LED芯片2 ;如图2和图3所示,在电输入端处的LED芯片2的导电层7上连接有第一 P电 极31作为裸露预留的电节点一 8 ;电输出端处的LED芯片2的导电层7上连接有第二 P电 极32作为裸露预留的电节点二 9,电输出端处的LED芯片2的N型电极接触上连接有N电 极4作为裸露预留的电节点三10,第二 P电极32和N电极4之间连接一电流反馈单元11, 即在电节点二 9和电节点三10连接电流反馈单元11,当电节点一 8和电节点三10通电时, 反馈单元11起电流反馈作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电流处于稳流状态,提高其工作的可 靠性及使用寿命。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要义及范围的情况下,所作出各种等同变换或 变化的技术方案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由各项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串联式发光二极管,在衬底上外延间隔生长有两颗或两颗以上的由N型电极接触、发光层、P型电极接触和透明导电层叠层构成的LED芯片,各LED芯片之间设置有绝缘层,通过金属引线串联LED芯片;其特征在于在电输入端处的LED芯片的导电层上连接有第一P电极;电输出端处的LED芯片的导电层上连接有第二P电极,电输出端处的LED芯片的N型电极接触上连接有N电极,第二P电极和N电极之间连接一电流反馈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串联式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衬底为蓝宝石衬底或碳化硅衬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串联式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透明导电层为ITO透明导电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串联式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绝缘层为SiO2层或Ti2O3层或Ti3O5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串联式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金属引线选用Cr线、Au线、Ni线、Ti线或Pt线。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反馈功能的串联式发光二极管,在衬底上外延间隔生长有两颗或两颗以上的由N型电极接触、发光层、P型电极接触和透明导电层叠层构成的LED芯片,各LED芯片之间设置有绝缘层,通过金属引线串联LED芯片;在电输入端处的LED芯片的导电层上连接有第一P电极;电输出端处的LED芯片的导电层上连接有第二P电极,电输出端处的LED芯片的N型电极接触上连接有N电极,第二P电极和N电极之间连接一电流反馈单元;在发光二极管制备过程中采用引线串联衬底上的LED芯片,在输出端处LED芯片上预留第一P电极和N电极两个电连接点连接电流反馈单元,使本实用新型具备反馈功能,让其在电流稳定的条件下工作,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H01L27/15GK201689890SQ20102016806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6日
发明者叶华, 林科闯, 沈孟骏, 郑建森 申请人:厦门市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