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端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6810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端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端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电路板与其他电子零组 件的线端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工商业日益繁荣,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线端连接器用于各类民用移动通讯设 备及各类个人终端设备中。一般用于电路板及其他电子零组件连接,需利用一组板端以及 线端连接器,其板端连接器是装配在电路板上与内部电路连接,而线端连接器是用来与上 述板端连接器作相互导接(俗称公母配),但所属的线端连接器其一段需利用导线电连接 至电子零组件(如面板或其他电路),另一端是与线端连接器内预设的金属端子作电连接, 使能确保板端以及线端连接器相互导接时,电讯号能有效且确实的传导。请参阅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20187551的《线端连接器》,其揭示了一种线端连 接器,该线端连接器包括一本体及固定于本体内的端子,该本体包括设置于本体底面的若 干容置槽及围成容置槽的侧壁,其中容置槽一侧近末端位置设有一朝容置槽内弯折的弹 臂,另一侧末端与弹臂相对位置设有一供导线滑入的导角,使弹臂与导角之间形成一供导 线置入的适当空间。该端子包括用于与导线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及用以与板端连接器相配合 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设有刺破片,当导线导入容置槽时,刺破片刺破导线外部绝缘 层,使端子与导线内部导体实现电性连接,第二连接部自第一连接部向外延伸,第二接线部 底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顶端之间的距离,该第二接线部的顶面相互平行。综上所述,现有技术所揭示的线端连接器其本体的弹臂及导角设置于容置槽两侧 壁的相对位置,且弹臂及导角的厚度均较大,因此,生产过程及导线导入均比较复杂,端子 第二连接部的顶端相互平行,不便于与板端连接器相配合。因此,现有必要设计一种生产过 程、导线导入比较简单,且易于与板端连接器相配合的线端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供生产过程、导线导入比较简单,且易于与 板端连接器相配合的线端连接器。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端连接器,其包括一本体及固定于本 体内的端子,本体包括对接面及垂直于对接面的底面,容置槽设置于本体的底面,该容置槽 的侧壁设有凹槽,端子包括固定于容置槽凹槽内的第一连接部及自第一连接部延伸的第二 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形成一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自对接面向内逐渐减小。容置槽的侧壁末 端设有卡扣,用以固定外部导线,该卡扣在本体上呈错落排布。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该线端连接器 端子的第二连接部形成的收容空间自对接面向内逐渐减小,便于与板端连接器相配合,卡 扣错落排布,厚度较小,生产过程及导线导入过程简单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端连接器的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端连接器的组装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端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组装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端连接器与导线组装的示意图。图5是线端连接器端子与板端连接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能被更进一步了解,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 较佳实施方式及附图详细予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线端连接器100与板端连接器(未图示)相配合用于连 接电路板及其他电子零组件。该线端连接器100包括一本体2及收容与本体2内的端子4。如图2所示,本体2包括一对接面24及垂直于对接面24的底面25。本体2上设 有多个容置槽21,该容置槽21设在线端连接器100的本体2的底面25,且依设计呈现纵向 排列,容置槽21可设计成V型或U型。容置槽21两个侧壁末端的相对位置各设置有一个卡 扣22,两个卡扣22之间形成一供导线3置入的适当空间,相邻两个容置槽21侧壁上的卡扣 22错落排布,卡扣22厚度较小。卡扣22设有一导入面221,提供导线一滑入角度以轻易滑 入容置槽21内。容置槽21侧壁的中部各设有两个凹槽211,该凹槽211用以固定端子4。如图2所示,容置槽21在组装时用于置入一对应的端子4,该端子4包括用以与 导线3电性连接的第一连接部41及用以与板端连接器500连接的第二连接部42。第一连 接部41设有可刺破以及剥除导线外部绝缘层的刺破片411,该刺破片411设置于第一连接 部41的两侧面且为前后对应的双片设计。刺破片411的末端均设有一导角412,便于导电 3的导入。当导线3与容置槽21内的端子4第一连接部41接触时,因端子4上设有刺破 片411,因施力关系使导线3外部绝缘层被刺破片411刺破以及剥除(非本案的特征故图未 示),使导线3内的导体(导线)与端子4电性连接。第二连接部42自第一连接部41向外 延伸,由第二连接部42形成的收容空间421自对接面向内逐渐变小。组装该线端连接器100时,将端子4固定至本体2的容置槽21内,此时,端子4的 第一连接部41与容置槽21的凹槽211相配合,用以固定端子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线端连接器100本体2卡扣22设置于容置槽21的侧壁上 呈错落排布,可以减少导线3导入时对导线3的损伤,并且可以减小导入时的冲击力,端子 4第二连接部42形成的收容空间421自对接面向内逐渐变小,便于板端连接器(未图示) 的插入及固定。该线端连接器100生产过程及导线3导入过程比较简单,且易于与板端连 接器(未图示)相配合,选材上选用了高性能塑料(热塑性)为本体主要材料,铜合金(板 材)为端子的主要材料。这种材料的选择具有易于加工,性能稳定,易于获得的特点。前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凡经由些微修饰、变更,仍不失本实用新型的要义所在,亦不脱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范畴。
权利要求一种线端连接器,其包括一个本体及固定于本体内的端子,所述本体包括对接面及垂直于对接面的底面,容置槽设置于本体的底面,该容置槽的侧壁设有凹槽,所述端子包括固定于容置槽凹槽内的第一连接部及自第一连接部延伸的第二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形成一个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自对接面向内逐渐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的侧壁末端设有卡扣,用 以固定外部导线,该卡扣在本体上呈错落排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端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第一连接部侧面设有为前 后相对应的双片刺破片,该刺破片的末端均设有导角。
专利摘要一种线端连接器,其包括一本体及固定于本体内的端子,本体包括对接面及垂直于对接面的底面,容置槽设置于本体的底面,该容置槽的侧壁设有凹槽,端子包括固定于容置槽凹槽内的第一连接部及自第一连接部延伸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形成一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自对接面向内逐渐减小,容置槽的侧壁末端设有卡扣,用以固定外部导线,该卡扣在本体上呈错落排布。该线端连接器生产及导线导入过程比较简单,且易于与板端连接器相配合。
文档编号H01R13/58GK201656065SQ20102017830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4日
发明者刘大海 申请人:昆山捷讯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