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8682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SB)是一种支持即插即用的外部总线。由于单个USB端口能够连 接多个譬如光驱、键盘、鼠标、调制解调器、手机及相机等多个外围设备,使用起来相当的方 便。目前USB 3. 0具有十倍于USB 2. 0的传输速度和更高的节能效率。USB 3. 0在USB 2. 0的4线结构(电源,地线,2条数据)的基础上,USB 3. 0再增 加了 4条线路,用于接收和传输信号。因此不管是线缆内还是接口上,总共有8条线路。正 是额外增加的4条(2对)线路提供了更加高的传输速度所需带宽的支持,得以实现超速传 输。此外,在信号传输的方法上仍然采用主机控制的方式,不过改为了异步传输。USB 3. 0利用了双向数据传输模式,而不再是USB2. 0时代的半双工模式。简单说,数据只需要着 一个方向流动就可以了,简化了等待引起的时间消耗。在USB 3.0中,设备和主机之间更加 融洽的配合,能够让利用双总线模式的优势最大化的发挥出来。USB 3.0能够在理论上提升了 10倍的带宽。也因此更具巨大的市场潜力,一旦USB 3. 0问世,便会广泛应用于电脑设备各个外接端口,而也能够收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随着USB连接器的传输速率的提高,其结构也相对变得复杂,因此相比早先 的传输速率低且结构简单的USB连接器,采用先前的组装方法来组装现在传输速率高且结 构复杂的USB连接器,会使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的效率降低;同时,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收容于 端子容置槽内,长时间使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使导电端子沿端子容置槽滑动或翘起,影 响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传输性能。因此各生产厂家纷纷采取各种办法来改进通用串行总 线连接器的结构,使其组装简便快捷,且传输性能良好。因此,亟需一种传输性能良好,且组装简便快捷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传输性能良好且组装 简便快捷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绝 缘本体及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金属壳体内,所述绝缘本体开设有若干 第一端子槽;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具有第一固定部,沿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弯折延伸形成 的第一接触部,沿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端延伸形成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对应收 容于所述第一端子槽中,相邻的所述第一焊接部之间形成隔离区,其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 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的一侧具有向外凸伸的定位柱,所述支架主体的另一侧具有 向外对应凸伸入所述隔离区内的隔热条,所述绝缘本体的上端面设有与所述定位柱插接卡 合的定位槽,所述第一焊接部夹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支架主体之间。[0010]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支架设置有所述定位柱及所述隔热 条。因此,本实用新型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进行模具成型时,未冷却前,其液态塑料具有流 动性,故需所述支架来做阻挡,而所述定位柱能够起到很好的固定所述支架的作用,因此整 个所述支架处于稳固状态,从而防止液态塑料向前流动影响所述第一固定部与信号线焊接 不良从而影响传输性能。另外,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也提供了隔绝功能的所述隔热条,因此能 够防止所述第一焊接部与信号线焊接时因锡球过大造成所述第一焊接部之间相互短路。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拆除金属壳体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3所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3所示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又一个方向的立体分解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第二导电端子100倒刺111[0018]第二固定部110第二接触部120[0019]第一导电端子200第一固定部210[0020]第一接触部220第一焊接部230[0021]夹持区240绝缘本体300[0022]第一卡扣313凸条315[0023]定位槽317第一端子槽340[0024]第二端子槽350绝缘承载体400[0025]卡持臂410卡块411[0026]卡持区420承载区430[0027]凹槽440支架500[0028]支架主体510定位柱511[0029]隔热条512第二卡扣513[0030]金属壳体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 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为公端连接器,其包 括金属壳体600、绝缘本体300及第一导电端子200,所述绝缘本体300收容于所述金属壳 体600内,所述绝缘本体300开设有若干第一端子槽340 ;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00具有第一 固定部210,沿所述第一固定部210的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接触部220,沿所述第一固 定部210的另一端延伸形成第一焊接部230,所述第一固定部210对应收容于所述第一端 子槽340中,相邻的所述第一焊接部230之间形成隔离区240,其还包括支架500,所述支架 500包括支架主体510,所述支架主体510的一侧具有向外凸伸的定位柱511,所述支架主体510的另一侧具有向外对应凸伸入所述隔离区240内的隔热条512,所述绝缘本体300的上 端面设有与所述定位柱511插接卡合的定位槽317,所述第一焊接部230夹持于所述绝缘本 体300与所述支架主体510之间。具体地,相邻的所述第一焊接部230之间形成了所述夹 持区240。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绝缘本体300的上端面上凸伸出两相互平行的凸条315, 两所述凸条315之间形成所述定位槽317。所述凸条315具有伸入所述定位槽317内的第 一卡扣313,所述定位柱511上具有凸伸出的与所述第一卡扣313相插接卡合的第二卡扣 513。因此所述定位柱511能够很好地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300上。如图3-5所示,所述绝缘本体300的下端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端子槽340同向的 若干第二端子槽350,所述第二端子槽350对应收容有第二导电端子100,所述第二导电端 子100具有收容于所述第二端子槽350中的第二固定部110,沿所述第二固定部110的一 端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接触部120,沿所述第二固定部110的另一端延伸形成第二焊接部 130。如图3-5所示,所述绝缘本体300承载于所述绝缘承载体400上且与所述绝缘承 载体400卡接,所述绝缘承载体400开设有凹槽440,所述第二导电端子100的第二接触部 120对应卡合于所述凹槽440中。所述绝缘承载体400具有承载板,沿所述承载板的一端的 两侧面分别凸伸形成卡持臂410,所述卡持臂410之间形成卡持区420,所述卡持臂410上 具有向所述卡持区420延伸形成的卡块411,所述承载板的另一端形成承载区430,所述凹 槽440开设于所述承载区430上,所述绝缘本体300容置于所述卡持区420内并与所述卡 持臂410卡合。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绝缘本体300的两侧面开设有与所述卡块411相对应的 卡口 312。通过所述卡块411与所述卡口 312相配合,因此所述绝缘本体300能够很好地卡 合于所述绝缘承载体440上。较佳者,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00及所述第二导电端子100上,所述第一固定部 210上具有凸伸出的倒刺111,第二固定部110上具有凸出的倒刺111。如此方便所述第一 固定部210及所述第二固定部110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300上。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的支架500设置有所述定位柱511及 所述隔热条512。因此,本实用新型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进行模具成型时,未冷却前,其液态 塑料具有流动性,故需所述支架500来做阻挡,而所述定位柱511能够起到很好的固定所述 支架500的作用,因此整个所述支架500处于稳固状态,从而防止液态塑料向前流动影响所 述第一固定部210与信号线焊接不良从而影响传输性能。另外,于所述第一焊接部230也 提供了隔绝功能的所述隔热条512,因此能够防止所述第一固定部210与信号线焊接时因 锡球过大造成所述第一焊接110之间相互短路。
权利要求一种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绝缘本体及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金属壳体内,所述绝缘本体开设有若干第一端子槽;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具有第一固定部,沿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接触部,沿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端延伸形成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对应收容于所述第一端子槽中,相邻的所述第一焊接部之间形成隔离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的一侧具有向外凸伸的定位柱,所述支架主体的另一侧具有向外对应凸伸入所述隔离区内的隔热条,所述绝缘本体的上端面设有与所述定位柱插接卡合的定位槽,所述第一焊接部夹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支架主体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上端面上凸 伸出两相互平行的凸条,两所述凸条之间形成所述定位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具有伸入所述定位 槽内的第一卡扣,所述定位柱上具有凸伸出的与所述第一卡扣相插接卡合的第二卡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下端面开设 有与所述第一端子槽同向的若干第二端子槽,所述第二端子槽对应收容有第二导电端子, 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具有收容于所述第二端子槽中的第二固定部,沿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 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二接触部,沿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端延伸形成第二焊接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承载体,所述绝缘 本体承载于所述绝缘承载体上且与所述绝缘承载体卡接,所述绝缘承载体开设有凹槽,所 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对应卡合于所述凹槽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承载体具有承载 板,沿所述承载板的一端的两侧面分别凸伸形成卡持臂,所述卡持臂之间形成卡持区,所述 卡持臂上具有向所述卡持区延伸形成的卡块,所述承载板的另一端形成承载区,所述凹槽 开设于所述承载区上,所述绝缘本体容置于所述卡持区内并与所述卡持臂卡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侧面开 设有与所述卡块相对应的卡口。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或/和第 二固定部上具有凸伸出的倒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绝缘本体及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金属壳体内,所述绝缘本体开设有若干第一端子槽;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具有第一固定部,沿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接触部,沿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端延伸形成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对应收容于所述第一端子槽中,相邻的所述第一焊接部之间形成隔离区,其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的一侧具有向外凸伸的定位柱,所述支架主体的另一侧具有向外对应凸伸入所述隔离区内的隔热条,所述绝缘本体的上端面设有与所述定位柱插接卡合的定位槽,所述第一焊接部夹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支架主体之间。本实用新型传输性能良好且组装简便快捷。
文档编号H01R13/502GK201725894SQ20102020885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1日
发明者王耀廷, 苏育宏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