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4463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遮蔽壳体的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为防止连接器内部导电端子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受到外部信号的干扰,或者对外部 其它电子元件信号传输形成干扰,通常在电连接器的外部包覆金属遮蔽壳体。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2002年5月22日公告的中国专利第1085422C 号揭示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遮蔽壳体 包括前壳体及后壳体,前壳体设有开口及围设于开口后端的定位片,后壳体包括向前凸伸 的凸片,凸片前端向下弯折有一挂钩,凸片靠贴于定位片顶部,挂钩向下穿过开口后,向后 钩设在定位片上,可以限制前壳体相对后壳体向前及向上移动,然而,该电连接器在外界碰 撞下,后壳体容易相对前壳体向上产生松动,影响了该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其遮蔽壳体结构强度的电连接器。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 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遮蔽壳体包括内侧壁及与 内侧壁分开设置并包覆内侧壁的外侧壁,外侧壁设有定位孔及位于定位孔旁侧的定位部, 所述内侧壁设有穿过定位孔的延伸臂,延伸臂设有穿过定位孔后钩设在定位部上的挂钩。所述定位部被夹持在延伸臂与内侧壁的外表面之间,挂钩设于延伸臂的末端。所述延伸臂及定位部均为片状结构。所述挂钩设置为“U”形或“V”形。所述延伸臂是自内侧壁向前延伸,挂钩向后敞开设置。所述定位部围设于定位孔的前侧并设置为外侧壁的前边缘,挂钩向后钩设在定位 部上。所述内侧壁设有与定位孔对齐的开口,延伸臂是自开口的内侧缘延伸形成,挂钩 尾端位于开口内。所述延伸臂包括自开口的内侧缘向前及向外倾斜延伸的倾斜部及自倾斜部向前 水平延伸的平板部,倾斜部收容于定位孔内,平板部靠贴在定位部外表面,挂钩自平板部前 端向内侧弯折延伸而成。所述遮蔽壳体包括顶壁及自顶壁向下弯折延伸的后端壁,内侧壁是顶壁向下弯折 延伸,外侧壁是自后端壁向前弯折延伸。所述电连接器包括金属架体、金属隔离片及固定在架体的定位块,隔离片被架体 及定位块共同固定,架体底部设有可收容其他连接器的组装空间,隔离片位于导电端子与 组装空间之间,定位块设有固定导电端子的穿孔,绝缘本体组装于架体上,绝缘本体设有向前凸伸的对接部及凹设于对接部上的收容孔,导电端子延伸入收容孔内,架体设有包覆对 接部的框体部。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延伸臂设于内侧壁上,使得内、外侧壁在其 厚度方向上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强了遮蔽壳体的结构强度,延长了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遮蔽壳体的立体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遮蔽壳体内侧壁与外侧壁相固定前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是一种用以安装在电路板200 上的DVI (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连接器,其包括金属架体1、绝缘本 体2、若干导电端子3、包覆绝缘本体2的金属遮蔽壳体4、绝缘定位块5、金属隔离片6及固 定在架体1上的金属安装脚7。架体1设置为“L”形,其包括可与一机箱面板(未图示)相对的主体部11、自主体 部11底端两侧向后垂直延伸的一对水平安装部12。主体部11上方向前凸伸有框体部13, 框体部13的内侧壁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卡块132,主体部11在框体部13的两侧设置有 一对锁紧部14,锁紧部14的下方还设有一对方形的固定孔15。两个安装部12的结构相同, 各安装部12分别包括一安装壁121、与安装壁121垂直的支持壁122,安装脚7穿设在安装 壁121上,安装脚7用以将架体1固定至电路板(未图示)。架体1在框体部13的下侧还 设有一组装空间16以收容其他连接器(未图示)。定位块5固定在安装部12的后端。绝缘本体2包括基部21、在基部21上方向前延伸的对接部22及由基部21两侧垂 直延伸的侧壁23。对接部22两侧设有与架体1卡块132相对应的卡槽222,对接部22向 前组装于框体部13内,其卡槽222与框体部13内的卡块132相卡扣,用以导引绝缘本体2 组装,框体部13包覆在对接部22外侧。对接部22上开设有贯通的收容孔221,用以收容 对接插头(未图示)。侧壁23的前端设置有与对接部22同向延伸的卡扣部231,该卡扣部 231可延伸穿过架体1的固定孔15并与之卡扣,以将绝缘本体2固定至架体1。侧壁23的 后侧设有一安装部232,该安装部232可抵靠于架体1的支持壁122上。绝缘本体2还设置 有连接两侧壁23的固持壁233,该固持壁233上形成有若干凹槽234。每一导电端子3包括延伸入绝缘本体2对接部22收容孔221的接触部31、可以 焊接至电路板的焊接部32、及连接接触部31与焊接部32的直角状连接部33,各导电端子 3的连接部33固定于凹槽234内。定位块5开设有固定焊接部32的通孔52。遮蔽壳体4包括顶壁41、由顶壁41两侧边垂直向下延伸的内侧壁42、由顶壁41 后侧边垂直向下延伸的后端壁43、及由后端壁43两侧边向前垂直弯折延伸的外侧壁44,外侧壁44包覆内侧壁42并与内侧壁42相固定。内侧壁42设有开口 421及向外侧延伸的延 伸臂422。延伸臂422包括自开口 421的内侧缘向前及向外侧倾斜延伸超过内侧壁42外表 面的倾斜部423、自倾斜部423向前水平延伸的平板部424及自平板部424前端向内侧弯折 延伸的挂钩425,挂钩425部分结构及平板部424位于内侧壁42的外侧,挂钩425可设置为 “U”或“V”形结构,挂钩425的尾端426向内侧延伸入开口 421内,尾端426设置为倾斜状 或弧形结构,挂钩425向后敞开设置。外侧壁44开设有与内侧壁42开口 421对齐的定位 孔441,外侧壁44的前端缘即定位部442围设于定位孔441的前端。遮蔽壳体4内侧壁42与外侧壁44需固定时,将外侧壁44向前移动,带动定位部 442分别沿延伸臂422倾斜部423、平板部424向前滑动,使得挂钩425、平板部424先后穿 过定位孔441,由于后端壁43自顶壁41弯折形成,所以后端壁43具有向后的回复弹力,后 端壁43自动带动定位部442向后移动,同时定位部442向垂直内侧壁42的方向抵压挂钩 425的尾端426,使尾端426向外侧产生弹性变形后,尾端426向外侧暴露出开口 421而逐 渐向外侧远离内侧壁42的外表面,直至定位部442沿该尾端426进入挂钩425内,最后倾 斜部423收容于定位孔441内,挂钩425的尾端426恢复原状后重新进入开口 421内,平板 部424靠贴在定位部442外表面,定位部442被夹持在平板部424与内侧壁42开口 421的 边缘即内侧壁42的外表面之间,挂钩425向后钩设在定位部442上,避免了内、外侧壁42、 44在前后及左右方向上相对移动,使内、外侧壁42、44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强了遮蔽壳体4 的结构强度,延长了电连接器100的使用寿命。隔离片6被架体1与定位块5共同固定,其位于导电端子3与架体1组装空间16 之间,用以将该电连接器100的导电端子3与收容于组装空间16的其他连接器的导电端子 隔离,达成降低相邻电连接器之间的信号干扰。
权利要求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遮蔽壳体包括内侧壁及与内侧壁分开设置并包覆内侧壁的外侧壁,外侧壁设有定位孔及位于定位孔旁侧的定位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设有穿过定位孔的延伸臂,延伸臂设有穿过定位孔后钩设在定位部上的挂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被夹持在延伸臂与内侧壁 的外表面之间,挂钩设于延伸臂的末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臂及定位部均为片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设置为“U”形或“V”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臂是自内侧壁向前延伸,挂钩 向后敞开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围设于定位孔的前侧并设 置为外侧壁的前边缘,挂钩向后钩设在定位部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壁设有与定位孔对齐的开口, 延伸臂是自开口的内侧缘延伸形成,挂钩尾端位于开口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臂包括自开口的内侧缘向前 及向外倾斜延伸的倾斜部及自倾斜部向前水平延伸的平板部,倾斜部收容于定位孔内,平 板部靠贴在定位部外表面,挂钩自平板部前端向内侧弯折延伸而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壳体包括包括顶壁及自顶壁 向下弯折延伸的后端壁,内侧壁是顶壁向下弯折延伸,外侧壁是自后端壁向前弯折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金属架体、金属隔 离片及固定在架体的定位块,隔离片被架体及定位块共同固定,架体底部设有收容其他连 接器的组装空间,隔离片位于导电端子与组装空间之间,定位块设有固定导电端子的穿孔, 绝缘本体组装于架体上,绝缘本体设有向前凸伸的对接部及凹设于对接部上的收容孔,导 电端子延伸入收容孔内,架体设有包覆对接部的框体部。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遮蔽壳体包括内侧壁及与内侧壁分开设置并包覆内侧壁的外侧壁,外侧壁设有定位孔及位于定位孔旁侧的定位部,所述内侧壁设有穿过定位孔的延伸臂,延伸臂设有穿过定位孔后钩设在定位部上的挂钩,延伸臂设于内侧壁上,使得内、外侧壁在其厚度方向上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强了遮蔽壳体的结构强度。
文档编号H01R13/518GK201639089SQ20102030138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25日
发明者刘浩, 朱自强, 杨波, 顾佳伟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