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弹簧开关装置及由其构成的电筒和闪光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7333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池弹簧开关装置及由其构成的电筒和闪光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弹簧开关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电池弹簧开关装置及由其构成的电筒和闪光棒。
背景技术
常用的电筒、闪光棒、震动器等产品需要使用电池和开关,由于需要更换电池,电池的接触点是活动的,开关的接触点也是活动的,而电池具有腐蚀性,时间一长就会发生接触不良的故障甚至导致产品报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电池、弹簧和螺旋壳体构成开关装置,通过弹簧和电池分别与壳体内的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接通或断开,其特点是电池置于弹簧内部,当螺旋壳体后盖旋紧时,弹簧压缩导致电池接通,当螺旋壳体后盖旋松时,弹簧释放导致电池断开。弹簧可用不锈钢钢丝绕制,螺旋壳体及后盖可用耐腐蚀塑料制成,以防电池泄漏造成开关或产品损坏。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各种不同类型的产品上使用,例如在壳体上安装LED发光管,就构成了电筒。在壳体上安装LED闪光管,就构成了闪光棒。还可以进一步在壳体两端分别安装 LED发光管和LED闪光管,构成兼有电筒照明功能的两用闪光棒,其特点是通过变更电池正极的方向选择照明功能和闪光功能,例如将电池正极凸面对准LED发光管正极凹面触点旋上后盖时,便构成电筒。将电池和弹簧取出后反向装入壳体,此时电池正极凸面对准LED 闪光管正极凹面触点,再旋上后盖时便构成闪光棒。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电池、弹簧和螺旋壳体构成开关装置,克服了现有电池开关装置触点多、容易腐蚀损坏的缺点,同时简化了结构,提高了电池开关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1是用电池弹簧开关装置构成的电筒结构图。图中弹簧1内置电池2放入壳体3,后盖4经螺纹与壳体3联成一体,LED发光管6负极连接后盖4内的负极触点5,LED 发光管6正极连接后盖4凹面中的正极触点7。附图2是用电池弹簧开关装置构成的闪光棒结构图。图中LED闪光管8引出线分别连接壳体3内部的负极触点10和正极触点11,其中电池2正极连接正极触点11,电池2 负极通过弹簧1连接负极触点10。壳体3外部安装透光罩9,后盖4通过螺纹与壳体3连接。附图3是用电池弹簧开关装置构成的兼有电筒功能和闪光功能的两用闪光棒结构图。壳体3上安装LED闪光管8,LED闪光管8引出线分别连接壳体3内部的负极触点10 和正极触点11。后盖4上安装LED发光管6,LED发光管6负极连接后盖4内的负极触点 5, LED发光管6正极连接后盖4凹面中的正极触点7。弹簧1内置电池2放入壳体3,壳体CN 3外部安装透光罩9。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是一种电池弹簧开关装置构成的电筒。通过弹簧(1)、电池O)、壳体(3)、 后盖(4)构成电池弹簧开关,旋紧后盖(4)时,电池(2)正极凸面进入后盖内部凹面中的正极触点(7),电池O)负极通过弹簧(1)连接后盖内的负极触点(5),使得LED发光管(6)通电发光。旋松后盖时,电池(2)正极凸面脱离后盖内部凹面中的正极触点(7),使得LED发光管(6)断电关闭。附图2是一种电池弹簧开关装置构成的闪光棒。透光罩(9)安装在壳体(3)外部,弹簧⑴内置电池⑵放入壳体⑶内部,LED闪光管⑶引出线分别连接壳体⑶内部的负极触点(10)和正极触点(11)。旋紧后盖⑷时,电池(2)正极凸面进入壳体(3)凹面中正极触点(11),电池⑵负极通过弹簧⑴连接壳体⑶内的负极触点(10),使得LED 闪光管⑶接通闪光。旋松后盖⑷时,电池⑵正极凸面脱离壳体⑶凹面中正极触点,使得LED闪光管(8)断电关闭。 附图3是一种电池弹簧开关装置构成的兼有电筒功能和闪光功能的两用闪光棒。 弹簧⑴内置电池⑵放入壳体(3),LED闪光管⑶安装在壳体(3)上,LED发光管(6) 安装在后盖⑷上,后盖⑷通过螺纹连接壳体(3)。当作为电筒照明使用时,电池(2)正极凸面对准后盖(4)凹面内正极触点(7)并旋紧,后盖内的LED发光管(6)导通发光, 旋松后盖⑷时电池O)正极脱离后盖⑷凹面内正极触点(7)使LED发光管(6)关闭。 当作为闪光棒使用时,则取出弹簧(1)和电池(2)后反向装入壳体(3),这时电池(2)正极凸面对准壳体(3)凹面中的正极触点(11),旋紧后盖(4)LED闪光管(8)导通闪光,旋松后盖⑷则电池⑵正极脱离正极触点(11)导致LED闪光管⑶断电关闭。
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弹簧开关装置,其特征是由电池、弹簧和螺纹壳体构成开关。
2.—种电池弹簧开关装置构成的电筒,其特征是通过内置电池的弹簧与壳体和后盖构成照明触点开关。
3.—种电池弹簧开关装置构成的闪光棒,其特征是通过弹簧与壳体和后盖构成闪光触点开关,可通过变更电池正极的方向选择照明功能和闪光功能。
专利摘要一种电池、弹簧和螺旋壳体构成开关装置,克服了现有电池开关装置触点多、容易腐蚀损坏的缺点,同时简化了结构,提高了电池开关装置的可靠性,可用于构成电筒、闪光棒等各种便携式电器。
文档编号H01H3/38GK202196668SQ20102054430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7日
发明者陆海涛 申请人:陆海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