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8020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连接器的结构改良,旨在提供一种可用以避免两边衔接端子 发生偏位,进而具有稳定连接器讯号质量的传输效果的连接器,以及与其相关的连接公座 与连接母座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各式可携式电子产品日益普及,功能及效能亦相对较为提升, 可携式电子产品要实现预期功能及效能,仍多藉由装设于其内部的电池提供运作所需的电 力,因此坊间的可携式电子产品多具备可供更换电池的设计,以当原有的电池电力耗尽时, 得以透过更换电池的方式,让可携式电子产品维持继续运作。再者,一般可携式电子产品具备可供更换电池的设计,除了必需设有至少一电池 连接器之外,其电池连接器更必须具有较佳的耐插拔能力,使能够承受电池于不断插拔过 程中的外力作用;否则容易造成端子本体与绝缘本体脱离,进而影响其端子插拔能力、电性 连接效果,以及造成使用上的困扰。就目前既有习知技术而言,习用电池连接器多在提升电池连接器使用时,其端子 与端子之间插拔保持力的方面进行改良,或本体的结构改良,如中国台湾第M273114号“电 池连接器”新型专利文献即揭露一种经由改良端子本体的接触部,使得以与另一端子相互 压合固定并稳固结合使用的电池连接器结构。该等结构设计虽然可以有效提升端子与端子之间插拔保持力,却相对必须花费较 大的力量完成电池连接器的插拔动作,如此将使得端子本体与绝缘本体之间必须承受较大 的作用力,在端子本体与绝缘本体的结合强度没有一并提升的情况下,反而容易造成端子 本体与绝缘本体脱离。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以避免两边衔接端子发生偏位, 进而具有稳定连接器讯号质量的传输效果的连接器,以及与其相关的连接公座与连接母座 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接器,包括有一连接公座,在一第一绝缘本体 上固设有预定数量的第一衔接端子;一连接母座,在一第二绝缘本体上固设有预定数量的 端子插槽,供该连接公座的第一衔接端子相对插入,另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每一个端子插 槽中设有一第二衔接端子供与该连接公座的第一衔接端子相接触,各第二衔接端子设有两 片与端子插槽插拔方向平行配置的夹制片,于两个夹制片的内侧面分别凸设有一供与第一 衔接端子接触的接触点。其中,各第二衔接端子在其两个夹制片的接触点凸出侧顶部设有一平贴面。该第二绝缘本体的每一个端子插槽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一阶级,并于两侧的阶级 根部设有一定位凹槽供第二衔接端子的夹制片插入。[0010]该第二绝缘本体的每一个端子插槽开口之间的分隔部两侧皆设有倒角。该第二绝缘本体的每一个端子插槽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一阶级,并于两侧的阶级 根部设有一定位凹槽供第二衔接端子的夹制片插入;该第二绝缘本体的每一个端子插槽开 口之间的分隔部两侧皆设有倒角。各第一衔接端子一体设有概呈叉口状的第一组装部,该绝缘本体于各固定槽内部 设有一第二组装部供相对伸入第一衔接端子的第一组装部叉口中。该第一绝缘本体的后侧设有一连通于各固定槽之间的凹座供安装一盖板;该盖板 具有与各固定槽相对应配置的插孔。各第二衔接端子设有两片与端子插槽插拔方向平行配置的夹制片,于两个夹制片 的内侧面分别凸设有一供与第一衔接端子接触的接触点。其中各第二衔接端子在其两个夹制片的接触点凸出侧顶部设有一平贴面。其中该第二绝缘本体的每一个端子插槽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一阶级,并于两侧的 阶级根部设有一定位凹槽供第二衔接端子的夹制片插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具有一连接公座及一连接母座两 个主体;其中,连接母座在其绝缘本体的每一个端子插槽内设有一具备双接触点的衔接端 子。而当连接公座与连接母座接合时,可利用双接触点的接合效果,确保两边衔接端 子的接触点位于双接点中间,避免两边的衔接端子发生偏位,并具有稳定连接器讯号质量 的传输效果;以及,在双接触点的夹制做用下,可加强连接公座与连接母座之间的插拔力, 并藉以提升整体连接器的插拔稳定。于实施时,所述连接公座在一第一绝缘本体上固设有预定数量的第一衔接端子; 所述的连接母座在一第二绝缘本体上固设有预定数量的端子插槽,供第一衔接端子相对插 入,另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每一个端子插槽中设有一第二衔接端子,各第二衔接端子设有 两片与端子插槽插拔方向平行配置的夹制片,两个夹制片的内侧面分别凸设有一供与第一 衔接端子接触的接触点,藉以达到上述的双接触点接合效果。上述各第二衔接端子在其两个夹制片的接触点凸出侧顶部设有一平贴面,藉以增 加第二衔接端子与第一衔接端子的接触面积,并提升整体连接器的讯号传输效果。上述第二绝缘本体的每一个端子插槽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一阶级,并于两侧的阶 级根部设有一定位凹槽供第二衔接端子的夹制片插入,避免连接公座与连接母座两边的第 一衔接端子与第二衔接端子发生冲撞。上述第二绝缘本体的每一个端子插槽开口之间的分隔部两侧皆设有倒角,以增加 整体连接器的操作便利性。再者,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公座在其第一绝缘本体上设有预定数量的固定槽供插 置第一衔接端子,各第一衔接端子一体设有概呈叉口状的第一组装部,该绝缘本体于各固 定槽内部设有一第二组装部供相对伸入第一衔接端子的第一组装部叉口中。而只需透过简 单的插接动作将第一衔接端子插入固定槽至定位即可利用第一、第二组装部的卡扣作用增 加第一衔接端子与第一绝缘本体两者之间的结合效果。以及,上述第一绝缘本体的后侧设有一连通于各固定槽之间的凹座供安装一盖 板;该盖板具有与各固定槽相对应配置的插孔,使当所有第一衔接端子本体插入该绝缘本体至定位后,再配合将盖板安装于该绝缘本体的凹座至定位,利用该盖板对各第一衔接端 子本体的第一组装部叉口构成一干涉作用,以更为积极的手段加强第一衔接端子与第一绝 缘本体的结合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母座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衔接端子的外观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衔接端子与第二衔接端子的接触状示意态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绝缘本体的端子插槽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创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公座结构剖视图。图7为本创第三实施例的连接公座结构剖视图。图号说明10连接公座;11第一绝缘本体;111固定槽;112第二组装部;113凹座;12盖板; 121插孔;20连接母座;21第二绝缘本体;211端子插槽;212阶级;213定位凹槽;31第一 衔接端子;311第一组装部;32第二衔接端子;321夹制片;322接触点;323平贴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结构分解图、图2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母座 的结构分解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具有一连接公座10及一连接母座20两个主体;其 中该连接公座10在一第一绝缘本体11上固设有预定数量的第一衔接端子31。该连接母座20在一第二绝缘本体21上固设有预定数量的端子插槽211,供该连接 公座10的第一衔接端子31相对插入,另于该第二绝缘本体21的每一个端子插槽211中设 有一第二衔接端子32供与该连接公座10的第一衔接端子31相接触,各第二衔接端子32 设有两片与端子插槽211插拔方向平行配置的夹制片321,于两个夹制片321的内侧面分别 凸设有一供与第一衔接端子31接触的接触点322。如图1及图3所示,上述各第二衔接端子32进一步在其两个夹制片321的接触点 322凸出侧顶部设有一平贴面323,藉以增加第二衔接端子32与第一衔接端子31的接触面 积。据以,当连接公座10与连接母座20接合时(请同时配合参照图1及图4所示),连接 公座10所属的第一衔接端子31即插入连接母座20所属第二衔接端子32的两个夹制片 321中间,并与两个夹制片321内侧面的接触点322接触。而可利用此双接触点322的接合效果,确保两边衔接端子(第一衔接端子31与第 二衔接端子32)的接触点位于双接触点322中间,避免两边的衔接端子(第一衔接端子31 与第二衔接端子3 发生偏位,并具有稳定连接器讯号质量的传输效果。以及,在双接触点 322的夹制做用下,加强连接公座10与连接母座20之间的插拔力,并藉以提升整体连接器 的插拔稳定。如图2及图5所示,上述连接母座20进一步在其第二绝缘本体21的每一个端子 插槽211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一阶级212,并于两侧的阶级212根部设有一定位凹槽213供第二衔接端子32的夹制片321插入,避免连接公座与连接母座两边的第一衔接端子与第二 衔接端子发生冲撞。以及,该第二绝缘本体21的每一个端子插槽211开口之间的分隔部两 侧皆设有倒角,可增加整体连接器的操作便利性。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除了上述针对连接母座部份进行改良之外,亦进一步对其连 接公座的部份进行以下的改良首先,如图6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公座结构剖视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中 的连接公座10在其第一绝缘本体11上设有预定数量的固定槽111供插置第一衔接端子 31,各第一衔接端子31 —体设有概呈叉口状的第一组装部311,该绝缘本体11于各固定槽 111内部设有一第二组装部112供相对伸入第一衔接端子31的第一组装部311叉口中。而只需透过简单的插接动作将第一衔接端子31插入固定槽111至定位即可利用 第一组装部311与第二组装部112的卡扣作用增加第一衔接端子31与第一绝缘本体11两 者之间的结合效果。再者,如图7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连接公座结构剖视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中 的连接公座10在其第一绝缘本体11上设有预定数量的固定槽111供插置第一衔接端子 31,各第一衔接端子31 —体设有概呈叉口状的第一组装部311,该绝缘本体11于各固定槽 111内部设有一第二组装部112供相对伸入第一衔接端子31的第一组装部311叉口中。尤其,该第一绝缘本体11的后侧设有一连通于各固定槽111之间的凹座113供安 装一盖板12 ;该盖板12具有与各固定槽111相对应配置的插孔121,使当所有第一衔接端 子31本体插入该第一绝缘本体11至定位后,再配合将该盖板12安装于该第一绝缘本体11 的凹座113至定位,利用该盖板12对各第一衔接端子31本体的第一组装部311叉口构成 一干涉作用,以更为积极的手段加强第一衔接端子31与第一绝缘本体11的结合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连接公座,在一第一绝缘本体上固设有预定数量的第一衔接端子;一连接母座,在一第二绝缘本体上固设有预定数量的端子插槽,供该连接公座的第一 衔接端子相对插入,另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每一个端子插槽中设有一第二衔接端子供与该 连接公座的第一衔接端子相接触,各第二衔接端子设有两片与端子插槽插拔方向平行配置 的夹制片,于两个夹制片的内侧面分别凸设有一供与第一衔接端子接触的接触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第二衔接端子在其两个夹制片的接触 点凸出侧顶部设有一平贴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每一个端子插槽的两 侧内壁分别设有一阶级,并于两侧的阶级根部设有一定位凹槽供第二衔接端子的夹制片插 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每一个端子插槽开口 之间的分隔部两侧皆设有倒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绝缘本体的每一个端子插槽的两 侧内壁分别设有一阶级,并于两侧的阶级根部设有一定位凹槽供第二衔接端子的夹制片插 入;该第二绝缘本体的每一个端子插槽开口之间的分隔部两侧皆设有倒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第一衔接端子一体设有概呈叉口状的 第一组装部,该绝缘本体于各固定槽内部设有一第二组装部供相对伸入第一衔接端子的第 一组装部叉口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绝缘本体的后侧设有一连通于各 固定槽之间的凹座供安装一盖板;该盖板具有与各固定槽相对应配置的插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第二衔接端子设有两片与端子插槽插 拔方向平行配置的夹制片,于两个夹制片的内侧面分别凸设有一供与第一衔接端子接触的 接触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各第二衔接端子在其两个夹制片的接触点凸出侧 顶部设有一平贴面。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该第二绝缘本体的每一个端子插槽的两侧内壁 分别设有一阶级,并于两侧的阶级根部设有一定位凹槽供第二衔接端子的夹制片插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具有一连接公座及一连接母座两个主体;其中,连接母座在其绝缘本体的每一个端子插槽内设有一具备双接触点的衔接端子。而当连接公座与连接母座接合时,可确保两边衔接端子的接触点位于双接触点中间,以避免两边的衔接端子发生偏位,并具有稳定连接器讯号质量的传输效果;以及,在双接触点的夹制做用下,可加强连接公座与连接母座之间的插拔力,并藉以提升整体连接器的插拔稳定。
文档编号H01R13/629GK201829685SQ201020557568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2日
发明者魏定成 申请人:佳颖精密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