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了组装结构的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109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良了组装结构的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显示器等电源配线上用的带制锁防脱落的组装式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及信息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类电子电器产品逐渐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来,其中一些电子电器产品需要直接连接电源或与其他电器相连接才能使用,作为电力传输过程中连接电源时电源线上所配属的产品——电源连接器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运用。电源连接器根据其所需匹配的电器以及插口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如 (图1)所示的传统的组装式电源连接器是一种常见的用于电源配线上的连接器,其被广泛用于显示器等电源配线上。所述传统的一种组装式电源连接器俗称为八件套,其包括基壳(1)、胶芯公头 (2)、基壳盖(3)、塑钢挺杆(4)、弹簧(5)、内胶壳(6)、外壳(7)以及尾线套(8),其中,所述基壳(1)为一环形的中空壳体结构,所述的基壳(1)具有插接头段以及过线槽段,所述插接头段上设置有弹性卡键以及腰孔,所述过线槽段上开设有线槽以及定位凹槽,所述线槽的边沿上开设有定位插槽,所述胶芯公头(2 )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壳(1)中,所述基壳盖(3 )为一圆弧片状结构,所述基壳盖(3)的圆弧半径与基壳半径相一致,所述基壳盖(3)的盖沿上设置有定位插键以及引导插键,所述基壳盖(3)的内壁上设置有卡键,所述基壳盖(3)盖设在所述线槽上,所述定位插键插设在所述定位插槽中,所述引导插键插设在所述线槽的边沿上与所述定位插键相对的另一侧,所述定位插键与所述引导插键相互交错卡设在所述线槽的边沿上,借助所述定位插键将所述基壳盖(3 )轴向固定在所述线槽上,通过所述弓I导插键于所述定位插键的相互交错卡接将所述基壳盖(3)的边沿与所述线槽的边沿相拼合,并在拼合的缝上进行点焊,所述塑钢挺杆(4)插设在所述腰孔中,所述塑钢挺杆(4)的一端与所述弹性卡键相连接,借助所述塑钢挺杆(4)为所述弹性卡键提供刚性支撑,所述塑钢挺杆 (4 )另一端套接在所述基壳(1)上,所述弹簧(5 )套设在所述基壳(1)上,所述内胶壳(6 )套接在所述基壳(1)的所述过线槽段上,所述内胶壳(6)的内腔壁上设置有轴端挡圈以及定位凸肋,所述轴端挡圈上设置有定位墙,所述过线槽段上的定位凹槽卡设在所述定位凸肋上,从而径向锁定所述过线槽段与所述内胶壳(6)的配合,所述定位墙与所述内胶壳(6)的内壁之间构成一夹槽,所述基壳盖(3)插设在所述夹槽中,所述定位墙上与所述基壳盖(3) 内壁上的卡键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卡槽,所述卡键与所述卡槽相互卡接配合,从而轴向固定所述基壳盖(3 )与所述内胶壳(6 )之间的配合关系,所述外壳(7 )套设在所述基壳(1) 上,如上所述的塑钢挺杆(4)、弹簧(5)以及内胶壳(6)均设置在所述基壳(1)与所述外壳 (7)之间,所述尾线套(8)连接在所述内胶壳(6)上与所述过线槽段相套接的另一端。所述传统的组装式电源连接器,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结构上的缺陷,具体叙述如下。[0006]首先,如(图2)所示,传统的组装式电源连接器中,所述的基壳盖(3)与所述的基壳(1)之间的配合不够紧固,虽然所述基壳盖(3 )与所基壳(1)上分别设置有定位插键以及定位插槽,但是所述定位插键于所述定位插槽之间的配合只能做到轴向定位,所述基壳盖 (3)的径向定位主要通过在所述基壳盖(3)的边沿与所述线槽边沿之间的拼合缝上进行点焊来达到的,这种加焊接的装配方式即增加了人力物力,又降低了产品的组装效率,而且, 所述传统的组装式电源连接器在正常使用的力度下所述基壳盖(3)与所述过基壳(1)之间的焊点容易断裂、散开,从而造成整个组装式电源连接器的各个构件间的连接不稳定。其次,如(图3)所示,传统的组装式电源连接器中,所述的内胶壳(6)中定位墙的强度不够,当所述定位墙卡接所述基壳盖(3)后,所述定位墙在应力的情况下易断裂。以上所述为传统的组装式电源连接器在结构上的主要设计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改良了组装结构的电源连接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是一种与上述传统技术同一性质的电源连接器,其主要是对传统电源连接器内部零件间的连接结构作进一步的改良,以达到既能够方便组装,又能够克服传统技术中各个零部件间组装配合不紧密、应力时易脱落断裂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了组装结构的电源连接器,其包括基壳、胶芯公头、基壳盖、挺杆、弹簧、内胶壳、外壳以及尾线套,其中,所述基壳为一环形的中空壳体结构,所述胶芯公头固定卡设在所述基壳中,所述基壳盖盖设在所述基壳上,所述塑钢挺杆、弹簧、内胶壳以及外壳均套设在所述基壳上, 所述基壳包括插接头段以及过线槽段,所述插接头段插接在电器的电力输接口上,所述插接头段上设置有卡接弹性键,所述挺杆与所述卡接弹性键相连接,所述卡接弹性键卡接在所述电器的电力输接口中,所述的胶芯公头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插接头段中,所述插接头段插接在电器的电力输接口上,所述插接头段上设置有卡接弹性键,所述挺杆与所述卡接弹性键相连接,所述卡接弹性键卡接在所述电器的电力输接口中,所述的胶芯公头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插接头段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槽段上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的边沿上开设有定位卡口,所述基壳盖盖设在所述线槽上,所述基壳盖为一圆弧片状结构,所述基壳盖的圆弧半径与基壳半径相一致,所述基壳盖轴向一端设有定位卡钩,所述基壳的插接头段上与前述定位卡钩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卡孔,所述定位卡钩钩接在所述卡孔中,所述基壳盖的边沿上与所述定位卡口相对应处设置有定位卡扣,所述定位卡扣扣接在所述定位卡口中,所述基壳盖的边沿上与所述定位卡扣相邻的位置处设置有导向卡键,所述导向卡健与所述定位卡扣分别交错卡设在所述线槽的边沿上,所述基壳盖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定位卡键。所述胶芯公头为两粗一细公头或四粗公头。所述挺杆的一端支撑在所述插接头段上的卡接弹性键上,所述挺杆的另一端可移动的套设在所述插接头段上,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基壳上,所述弹簧的一端顶持在所述挺杆套接在所述插接头段的一端上。所述内胶壳内腔的轴端挡圈上设置有定位墙,所述定位墙上设置有补强块,所述定位墙与所述内胶壳的内壁以及所述轴端挡圈围绕出一卡夹槽,所述内胶壳套设在所述基壳的过线槽段上,所述基壳盖插设在所述卡夹槽中,所述定位墙上与所述基壳盖相对应的一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基壳盖内壁上的所述定位卡键卡设在所述定位墙上的所述卡槽中。所述外壳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内胶壳上,所述挺杆以及所述弹簧均限制在所述外壳中,所述挺杆以及所述内胶壳分别顶持在所述外壳的内腔壁上的轴端挡圈上,所述弹簧顶持在所述挺杆与所述内胶壳之间。所述尾线套连接在所述内胶壳上与所述基壳相对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了组装结构的电源连接器, 首先,改进了传统技术中所述基壳与基壳盖间的先卡插定位再点焊连接的装配结构,而采用三点定位的卡扣组装结构,提高了所述基壳盖与所述基壳的装配强度,同时,也简化了所述基壳与所述基壳盖之间的装配工序;其次,通过在所述内胶壳中的定位墙上增加补强块, 从而克服了传统技术中所述定位墙在应力时易断裂的情况。

[0017]图1为传统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0018]图2为传统技术中基壳与基壳盖的分解示意图。[0019]图3为传统技术的内胶壳示意图。[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壳示意图。[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壳与基壳盖以及胶芯公头的装配剖面示意图。[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基壳与基壳盖分解示意图。[0024]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胶壳示意图。[0025]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良了组装结构的电源连接器作更为详细说明。如图4至图9所示,一种改良了组装结构的电源连接器,其包括基壳10、胶芯公头 20、基壳盖30、挺杆40、弹簧50、内胶壳60、外壳70以及尾线套80。其中,所述基壳10为一环形的中空壳体结构,所述胶芯公头20固定卡设在所述基壳10中,所述基壳盖30盖设在所述基壳10上,所述塑钢挺杆40、弹簧50、内胶壳60以及外壳70套设在所述基壳10上。如图5所示,所述基壳10包括插接头段11以及过线槽段12。所述插接头段11插接在电器的电力输接口上,所述插接头段11上设置有卡接弹性键111,所述挺杆40与所述卡接弹性键111相连接,所述卡接弹性键111卡接在所述电器的电力输接口中,借助所述塑钢挺杆40为所述卡接弹性键111提供刚性支撑,所述的胶芯公头20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插接头段11中,借助所述插接头段11将所述胶芯公头20插设在所述电力输接口的母头中。所述过线槽段12上开设有线槽121,所述基壳盖30盖设在所述线槽121上,所述线槽121的边沿上开设有定位卡口 122。所述胶芯公头20有两粗一细公头或四粗公头两种,如图4所示的为四粗工头。[0033]如图6至图7所示,所述基壳盖30为一圆弧片状结构,所述基壳盖30的圆弧半径
与基壳10半径相一致。所述基壳盖30轴向一端设有定位卡钩31,所述基壳10的插接头段11上与前述定位卡钩3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卡孔112,所述定位卡钩31钩接在所述卡孔112中,通过所述定位卡钩31和卡孔112的钩卡配合可锁定所述基壳盖30的轴向位置。所述基壳盖30的边沿上与所述定位卡口 122相对应处设置有定位卡扣32,所述定位卡扣32扣接在所述定位卡口 22中,借助所述定位卡扣32与所述定位卡口 122的扣接配合可锁定所述基壳盖30的径向位置。所述基壳盖30的边沿上与所述定位卡扣32相邻的位置处设置有导向卡键33,所述导向卡健33与所述定位卡扣32分别交错卡设在所述线槽121的边沿上,通过所述导向卡键33为所述基壳盖30的边沿提供切向引导,当所述基壳盖30盖设在所述线槽121上时, 使得所述基壳盖30的边沿与所述线槽121的边沿相对应。所述基壳盖30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定位卡键34。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基壳盖30盖设在所述线槽121上,借助所述基壳盖30上的所述定位卡勾31、所述定位卡扣32以及所述导向卡键33与所述过线槽段12之间形成三点定位的卡接结构,从而,既增加两者之间的配合强度,又简化了所述基壳盖30 与所述过线槽段12之间的装配程序。如图5所示,所述挺杆40的一端支撑在所述插接头段11上的卡接弹性键111上, 所述挺杆40的另一端可移动的套设在所述插接头段11上。如图9所示,所述弹簧50套设在所述基壳10上,所述弹簧50的一端顶持在所述挺杆40套接在所述插接头段11的一端上。如图8至图9所示,所述内胶壳60内腔的轴端挡圈上设置有定位墙61,所述定位墙61上设置有补强块62,所述定位墙61与所述内胶壳60的内壁以及所述轴端挡圈围绕出一卡夹槽,所述内胶壳60套设在所述基壳10的过线槽段12上,所述基壳盖30插设在所述卡夹槽中,所述定位墙61上与所述基壳盖30相对应的一面开设有卡槽63,所述基壳盖30 内壁上的所述定位卡键34卡设在所述定位墙61上的所述卡槽63中,借助所述定位墙61 锁定所述基壳盖30的径向位置,借助所述定位卡键34与所述卡槽63的配合锁定所述基壳盖30在所述卡夹槽中的位置。如图9所示,所述外壳70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内胶壳60上,所述挺杆40以及所述弹簧50均限制在所述外壳70中。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借助所述弹簧50将所述挺杆40顶持在所述卡接弹性键111上,所述挺杆40套接在所述插接头段11上的一端在所述弹簧50的作用下顶持在所述外壳70内腔中的轴端挡圈上,当使用者需要将所述插接头段11从所述电器的电力输接口中拔出时,使用者对所述外壳70施加的外力使得所述外壳70中的轴端挡圈带动所述挺杆40克服所述弹簧50的弹力向所述过线槽段12所在的方向运动,所述卡接弹性键111失去所述挺杆40的刚性支撑,从而使得所述插接头段11在使用者施加的外力作用下脱离所述电器的电力输接口。如图9所示,所述尾线套80连接在所述内胶壳60上与所述基壳10相对的另一端。综合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完成上述发明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而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也可以根据这些原理进行变换,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切在申请专利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了组装结构的电源连接器,其包括基壳、胶芯公头、基壳盖、挺杆、弹簧、内胶壳、外壳以及尾线套,其中,所述基壳为一环形的中空壳体结构,所述胶芯公头固定卡设在所述基壳中,所述基壳盖盖设在所述基壳上,所述塑钢挺杆、弹簧、内胶壳以及外壳均套设在所述基壳上,所述基壳包括插接头段以及过线槽段,所述插接头段插接在电器的电力输接口上,所述插接头段上设置有卡接弹性键,所述挺杆与所述卡接弹性键相连接,所述卡接弹性键卡接在所述电器的电力输接口中,所述的胶芯公头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插接头段中,所述插接头段插接在电器的电力输接口上,所述插接头段上设置有卡接弹性键,所述挺杆与所述卡接弹性键相连接,所述卡接弹性键卡接在所述电器的电力输接口中,所述的胶芯公头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插接头段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槽段上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的边沿上开设有定位卡口,所述基壳盖盖设在所述线槽上,所述基壳盖轴向一端设有定位卡钩,所述基壳的插接头段上与前述定位卡钩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卡孔,所述定位卡钩钩接在所述卡孔中,所述基壳盖的边沿上与所述定位卡口相对应处设置有定位卡扣,所述定位卡扣扣接在所述定位卡口中,所述基壳盖的边沿上与所述定位卡扣相邻的位置处设置有导向卡键,所述导向卡健与所述定位卡扣分别交错卡设在所述线槽的边沿上,所述基壳盖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定位卡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了组装结构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芯公头为两粗一细公头或四粗公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了组装结构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杆的一端支撑在所述插接头段上的卡接弹性键上,所述挺杆的另一端可移动的套设在所述插接头段上,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基壳上,所述弹簧的一端顶持在所述挺杆套接在所述插接头段的一端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了组装结构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胶壳内腔的轴端挡圈上设置有定位墙,所述定位墙上设置有补强块,所述定位墙与所述内胶壳的内壁以及所述轴端挡圈围绕出一卡夹槽,所述内胶壳套设在所述基壳的过线槽段上,所述基壳盖插设在所述卡夹槽中,所述定位墙上与所述基壳盖相对应的一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基壳盖内壁上的所述定位卡键卡设在所述定位墙上的所述卡槽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了组装结构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内胶壳上,所述挺杆以及所述弹簧均限制在所述外壳中,所述挺杆以及所述内胶壳分别顶持在所述外壳的内腔壁上的轴端挡圈上,所述弹簧顶持在所述挺杆与所述内胶壳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了组装结构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线套连接在所述内胶壳上与所述基壳相对的另一端。
专利摘要一种改良了组装结构的电源连接器,其涉及一种电器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电源配线上用的带制锁防脱落的组装式电源连接器,其包括基壳、胶芯公头、基壳盖、挺杆、弹簧、内胶壳、外壳以及尾线套,所述过线槽段上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的边沿上开设有定位卡口,所述基壳盖盖设在所述线槽上,所述基壳盖轴向一端设有定位卡钩,所述基壳的插接头段上与前述定位卡钩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卡孔,所述定位卡钩钩接在所述卡孔中,所述基壳盖的边沿上与所述定位卡口相对应处设置有定位卡扣,所述定位卡扣扣接在所述定位卡口中,所述基壳盖的边沿上与所述定位卡扣相邻的位置处设置有导向卡键,所述导向卡健与所述定位卡扣分别交错卡设在所述线槽的边沿上。
文档编号H01R13/502GK202050107SQ20102061455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9日
发明者曾丁国 申请人:深圳泰及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