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弹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440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接触弹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片,特别是用于实现两个电气元件之间电连接的接触弹片。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讯产品中,为了方便组装、拆卸、维修及更换,一些扬声器、天线、接地外壳等电气元件通常通过接触弹片与电路板连接。接触弹片一端焊接固定在电路板上,另一端则可弹性地机械接触电气元件,以完成两者的电连接。如图1所示,一种现有的接触弹片是由具有弹性的金属片一体弯折成型。其底部为一平直的固定部10,用以与电路板相焊接。在固定部10的一端弯折形成弹臂部20,弹臂部20末端向上突出一拱形的接触部30。于实际应用时,接触弹片即由接触部30与电气元件相接触,并依靠弹臂部20所具有的弹力维持接触弹片与电气元件的接触。然而,在包装及运输过程中,接触弹片的接触部30因不当钩挂或遭外力拉扯而被过度拉伸时,会带动弹臂部随之伸展,从而使接触弹片产生变形,当变形程度超出弹性限度时,则导致接触弹片永久变形。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接触弹片易变形失效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易变形失效的接触弹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接触弹片包括固定部、位于固定部上方的接触部、及连接于固定部与接触部之间的弹臂部,弹臂部自固定部的一端向前延伸并向后弯折延伸至接触部,接触部为拱形;接触部的自由端的两侧设有凸耳,固定部的两侧向上延伸有侧壁,侧壁的末端设有用于止挡凸耳的止挡件。优选地,所述止挡件与所述侧壁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止挡件由所述两侧的侧壁的末端向内弯折形成。优选地,所述止挡件由侧壁的末端的一部分向内弯折形成。优选地,所述弹臂部与固定部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焊料爬升的弯折部。 优选地,所述弯折部呈“Z”字型。优选地,所述弹臂部包括与固定部相连的翻回部、及连接于翻回部与接触部之间的后伸部。优选地,所述后伸部平行于固定部。优选地,所述侧壁与固定部垂直。优选地,所述接触部的宽度小于侧壁之间的距离。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接触弹片在包装及运输的过程中,凭借止挡件可挡持并约束接触部向上运动的范围,防止弹臂部因被过度拉伸而产生永久变形,从而解决接触弹片易变形失效的问题;另外接触部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且电接触可靠性增强,寿命增加。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接触弹片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触弹片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触弹片与两电气元件电连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2-3,本实用新型的接触弹片用于在两个电气元件之间形成电连接,具体而言,接触弹片包括固定部40、位于固定部上方的接触部70、及连接于固定部与接触部之间的弹臂部60,弹臂部60自固定部40的一端向前延伸并向后弯折延伸至接触部70,接触部70为拱形;接触部70的自由端的两侧设有凸耳74,固定部40的两侧向上延伸有侧壁41, 侧壁41的末端设有用于止挡凸耳74的止挡件42。固定部40大致呈长条板状,用于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气元件A上并与第一电气元件 A上的电触点或引线建立电连接。例如,固定部可通过机械夹持结构而被夹持在第一电气元件A上,或者固定部可以被焊接在第一电气元件A上;通常是固定部40焊接在第一电气元件A上。弹臂部60包括翻回部61和后伸部62。翻回部61呈一横置的“U”型,包括上端 611和下端612,下端612连接固定部40,上端611连接后伸部62,凭借设置此翻回部61,弹臂部60在受力时可产生一弹性回复力;后伸部62平行于固定部40,一端连接翻回部的上端611,另一端连接接触部70。为便于描述,当固定部40处于水平面时,以固定部40向翻回部的下端612延伸的方向为前方,以翻回部的上端611向后伸部62延伸的方向为后方, 垂直于前后方的为两侧方向,垂直于固定部的为上下方向。优选情况下,为了防止固定部40在焊接到第一电气元件A上时,焊料爬升至弹臂部60,从而降低接触弹片的弹性,弹臂部60与固定部40之间设置弯折部50,弯折部50具有上下方向的高度差,呈“Z”字型,其较高的一端连接翻回部的下端612,较低的一端连接固定部40,这样使得翻回部的下端612高出固定部40 —定高度,优选高出0. 15-0. 3mm。另外,当接触部70被第二电气元件B向下弹性推压时,弯折部50可有效防止应力集中在焊料与弹臂部60结合处,从而将接触弹片从第一电气元件A上掀起。接触部70包括上伸段71、触点段72、下伸段73。上伸段71由后伸部62的后端向上弯折延伸;触点段72为上凸的拱形,其前端连接上伸段71,后端连接下伸段73 ;下伸段 73从触点段72的后端向下延伸,在下伸段73自由端的两侧设有凸耳74。触点段72为与第二电气元件B上电触点接触并被向下推压的部位。为了防止接触部70的自由端被外力钩挂,接触弹片设有自我保护结构,该自我保护结构由凸耳74和止挡件42 二者上的相互配合的结构形成。具体而言,凸耳74设置在接触部70的自由端的两侧,与之相配合的止挡件42是通过固定部40的两侧向上延伸出侧壁 41,再由侧壁41的末端相向弯折而形成。侧壁41可以垂直向上延伸也可以向外或向内倾斜地向上延伸,优选以垂直方向向上延伸,即侧壁41与固定部40垂直。止挡件42与侧壁41 一体成型,止挡件42可以通过将两侧的侧壁41的末端向内弯折成型,也可以只将侧壁41 的后面切割出一部分,然后向内弯折出止挡件,侧壁的其他部分仍然向上延伸;或者止挡件 42与侧壁41不是一体成型,而是在后序工艺中在侧壁的末端设置的只要能在常态下止挡凸耳74向上运动,不被外力钩挂、拉扯的止挡件42。所谓常态是指接触弹片未被第二电气元件B向下推压时的状态。优选情况下,在没有止挡件42止挡时,实际凸耳74的高度高于止挡件42下方的高度,将凸耳74下压至止挡件42下方,从而使弹臂部60产生一定的预应力。由于接触部被凸耳及止挡件约束,所以接触部70的高度较无约束类型产品更精准,稳定,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制造难度。接触弹片产生一定的预应力,从而在第二电气元件B向下推压时,所受弹臂部60的回弹力增大,接触更为可靠。另外,因接触部较易被外物勾拉,而有侧壁及凸耳与止挡件的约束,接触部70在两侧方向及向上方向都无法产生位移,从而避免弹臂部60因外力的作用而变形失效。后伸部62自与接触部70交接处开始变细,形成一颈部63。接触部70的宽度与颈部63相同,小于后伸部62。固定部40与弹臂部60的宽度相同。接触部70的宽度略小于两侧壁41之间的距离,方便接触部70在两侧壁41之间移动。止挡件42与后伸部62大致位于同一高度上。止挡件42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接触部72的宽度,避免接触部72在受力被下压时与止挡件42产生干涉。优选地,接触弹片的制造过程如下由弹性金属片材冲裁出整个接触弹片平整展开时的形状。然后,通过弯折操作成型出弯折部50、弹臂部60、接触部70的各个部位的弯曲形状。接下来,通过将接触部70向下压,以使凸耳74位于略低于其最终被止挡件42止挡的位置。然后,将侧壁41从固定部40向上翻折到垂直于固定部40的竖直位置,然后将侧壁41的末端相向弯折形成止挡件42。再松开接触部70,以使凸耳弹性向上移动到被折弯臂42止挡的位置。或者,也可以在压下接触部70之前,先将侧壁41从固定部40向上翻折到垂直于固定部40的竖直位置,然后将侧壁40的末端相向弯折形成止挡件42。再将侧壁41的上边缘略微撑开,接下来压下接触部70,以使凸耳74位于略低于其最终被止挡件 42止挡的位置,再松开侧壁41的上边缘,由此凸耳74弹性移动到止挡件42下方的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接触弹片,包括固定部(40)、位于固定部上方的接触部(70)、及连接于固定部与接触部之间的弹臂部(60),弹臂部(60)自固定部(40)的一端向前延伸并向后弯折延伸至接触部(70),接触部(70)为拱形;其特征在于接触部(70)的自由端的两侧设有凸耳 (74),固定部(40)的两侧向上延伸有侧壁(41),侧壁(41)的末端设有用于止挡凸耳(74)的止挡件(4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42)与所述侧壁(41)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42)由所述两侧的侧壁 (41)的末端向内弯折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42)由侧壁(41)的末端的一部分向内弯折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部(60)与固定部(40)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焊料爬升的弯折部(50 )。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50)呈“Z”字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部(60)包括与固定部相连的翻回部(61)、及连接于翻回部(61)与接触部(70)之间的后伸部(6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伸部(62)平行于固定部(4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41)与固定部(40)垂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触弹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70)的宽度小于侧壁 (41)之间的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接触弹片,主要用于实现两个电气元件之间电连接,包括固定部(40)、位于固定部上方的接触部(70)、及连接于固定部与接触部之间的弹臂部(60),弹臂部(60)自固定部的一端向前延伸并向后弯折延伸至接触部(70),接触部(70)为拱形;接触部(70)的自由端的两侧设有凸耳(74),固定部(40)的两侧向上延伸有侧壁(41),侧壁(41)的末端设有用于止挡凸耳(74)的止挡件(42)。本实用新型凭借止挡件可挡持并约束接触部向上运动的范围,防止弹臂部因被过度拉伸而产生永久变形,从而解决接触弹片易变形失效的问题。
文档编号H01R12/55GK201966386SQ20102067282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2日
发明者孙茂连, 王伟宏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