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开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6302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键开关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个人计算机等的键盘装置中的键开关结构。
背景技术
在近年的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等移动装置(以下称作“装置主体”)中,伴随电池 的长寿命化而能够实现长时间的携带,从而变得需要全天候型的装置。为了实现该要求,需 要得到防滴性进一步需要得到防水性的技术。例如,要求即使在雨天在室外操作键的情况 下,也能够防止雨水从键盘浸入装置主体内的技术。图4是考虑了该要求的现有的键开关的剖视图,图5是现有的键开关的分解立体 图。如该图所示,现有的键开关结构由以下部件构成键顶21、第一连杆部件22、第二 连杆部件23、弹性部件M、框架25、膜片沈以及底板27。在键顶21设置有将第一连杆部件22的一端支承成能够旋转的旋转支承部21a、 21b,以及将第二连杆部件23的一端支承成能够旋转并且能够在水平方向平行移动的滑动 支承部21c、21d。第一连杆部件22具有一对脚部22a、22b。在该脚部22a、22b的一端,以连接脚部 22a、22b的方式设置有第一连接棒22c。第一连接棒22c被插入键顶21的旋转支承部21a、 21b而被支承。同样,在脚部22a、22b的另一端,以连接脚部22a、22b的方式设置有第二连 接棒22d。此外,在脚部22a、22b的各自的外表面,在连接第一连接棒22c和第二连接棒22d 的线上,分别设置有轴22e、22f。轴22e、22f分别设置在相对于连接棒22c、22d等距离的位 置处。第二连杆部件23具有一对脚部23a、23b。在该脚部23a、23b的一端,朝向外侧设 置有第一支承突起23c、23d。第一支承突起23c、23d将键顶21的滑动支承部21c、21d支承 成能够旋转并且能够在水平方向平行移动。在第二连杆部件23的另一端,朝向内侧设置有 第二支承突起23e、23f。第二支承突起2;3e、23f设置在第二支承突起2;3e、23f距第一支承 突起23c、23d的距离、与第一连杆部件22的连接棒22c、22d之间的距离相等的位置处。此外,分别在脚部23a、2 上,在连接第一支承突起23c、23d和第二支承突起23e、 23f的线上,设置有轴孔23g、23h。轴孔23g,23h分别设置在相对支承突起23c、23d,23e、 23f等距离的位置上。此外,脚部23a、2 在相比于第一支承突起23c、23d位于前端侧的位 置处由连接部23i连接。弹性部件对以橡胶等为材料而形成为大致杯状,在内表面中央部突出形成有接 点按下部Ma。框架25以键单位进行分割并形成为框状。在框架25的一端附近设置有滑 动引导部25a,该滑动引导部2 用于将第一连杆部件22的第二连接棒22d支承成能够旋 转并且能够在水平方向平行移动(运动)。在框架25的另一端附近设置有旋转引导部25c、 25d,该旋转引导部25c、25d将第二连杆部件23的第二支承突起23e、23f支承成旋转自如。此外,在框架25的两端边,在各边的中央以相对的方式设置有固定弹性部件M的外周部的圆弧形的引导壁25e。此外,在框架25的下表面以包围膜片沈的贯通孔26f的方 式在多处形成有预定长度的固定销25f。膜片沈由2张挠性片^aJ6b,以及被该2张挠性片夹着的垫圈片26c 构成。在该垫圈片^c,与多个键对应设置有多个贯通孔^f。该贯通孔26f在2张挠性片^a、26b之间形成空间。在底板27侧的挠性片26b设 置有固定接点沈山在弹性部件M侧的挠性片26a设置有活动接点^e。固定接点26d和 活动接点26e以在该空间内彼此位于相对位置的方式设置。此外,以位于各贯通孔26f周 围的方式在膜片沈设置有多个通孔^5g。底板27以搭载以上各部件(键顶21、第一连杆部件22、第二连杆部件23、弹性部 件对、框架25、膜片26)的方式配置在下部。在该底板27与膜片沈的通孔^g对应形成有 与膜片26为相同厚度的垫圈突起27a。在各垫圈突起27a的中央,贯穿设置有安装孔27b, 框架25的固定销25f穿过安装孔27b。此外,在底板27的下表面侧,在各安装孔27b的周 围形成有凹部(锪孔)27c。在该结构中如下所述组装各部件。即,通过将第一连杆部件22的轴22e、22f嵌合 到第二连杆部件23的轴孔23g、23h中,由此将第一连杆部件22和第二连杆部件23旋转自 如地组合成X状。此外,将第一连杆部件22的第一连接棒22c插入到键顶21的旋转支承 部21a、21b中,并且将第二连杆部件23的第一支承突起23c、23d以能够旋转且能够在水平 方向平行移动的方式插入到键顶21的滑动支承部21c、21d中。另一方面,在底板27放置膜片沈,使底板27的各垫圈突起27a穿过膜片沈的通 孔^g,从上方将框架25的固定销25f压入各垫圈突起27a的安装孔27b。并且,通过对朝 底板27的下表面侧突出的固定销25f的前端进行加热来如图4所示使固定销25f的前端 变形为扁平状,由此将框架25与膜片沈一起固定于底板27上。由此,将固定销25f的变 形部25g收纳于底板27的凹部27c内,并且使变形部25g在该凹部27c内熔敷而闭塞安装 孔 27b。此外,使弹性部件M的下部嵌入引导壁25e的内侧而固定于膜片沈上。从该弹 性部件M上盖上键顶21,将第一连杆部件22的第二连接棒22d插入框架25的滑动引导 部25a,并且将第二连杆部件23的第二支承突起2;3e、23f插入框架25的旋转引导部25c、 25d。图6A和图6B是示出上述现有的键开关的作用的剖视图。另外,在这些图中,为了 图的简化,省略了底板27的安装孔27b、凹部27c、框架25的固定销25f。首先,伴随键顶21被手指等按下而向下方移动,第一连杆部件22以被键顶21的 旋转支承部21a、21b支承成旋转自如的第一连接棒22c为旋转的中心,按顺时针方向进行 旋转运动。设置于该第一连杆部件22的另一端侧的第二连接棒22d沿框架25的滑动引导 部2 在水平方向滑动运动。第一连杆部件22的轴22e、22f旋转自如地嵌合于轴孔23g、23h。因此,伴随第一 连杆部件22的动作,第二连杆部件23的第一支承突起23c、23d沿键顶21的滑动支承部 21c、21d在水平方向滑动运动。并且,第二连杆部件23以被框架25的旋转引导部25c、25d 支承成旋转自如的第二支承突起2;3e、23f为旋转的中心,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运动。其结果,键顶21 —边相对框架25保持平行一边向下方移动。伴随该键顶21向下方的移动,键顶21的背面按压弹性部件M的上部,因此该弹性部件M压缩变形。并且,形 成于弹性部件M的内部并向下方突出的接点按下部2 与膜片沈的挠性片26a抵接来按 压挠性片^a。由此,如图6A所示,活动接点26e与固定接点^d接触从而电连接,开关成为闭合 状态。此外,当按下键顶21时,第二连杆部件23的连接部23i设置在相比于第一支承突起 23c,23d位于端部侧的位置处,因此第一连杆部件22和第二连杆部件23不会重叠,都相对 框架25旋转至与框架25水平的位置。当解除键顶21的按下时,各结构部件利用弹性部件M的回复力如图6B所示返回 原来的状态,膜片26的活动接点^e离开固定接点沈(1。由此,断开了电接触,因此开关成 为打开状态。如上所述,在现有的键开关中,如图4所示,通过对固定销25f的前端进行加热来 使固定销25f的前端变形为扁平状,由此将框架25与膜片沈一起固定于底板27上。并且 由此,将固定销25f的变形部25g收纳于底板27的凹部27c内,使变形部25g在该凹部27c 内熔敷来闭塞安装孔27b,从而得到防滴性。例如,参照以下的文献。日本特开2001-2^764号公报但是,在现有的键开关中,如上所述,在膜片和底板中设置有安装框架的固定销的 多个孔,难以完全堵塞上述固定销的所有安装孔。此外,为了隔断外部空气来得到防滴性或者进而得到防水性,还需要闭塞固定销 和膜片的通孔的间隙。但是,即使用粘接剂等涂覆于该间隙部分,由于与构成键开关的部件 的间隙的影响也不能完全闭塞,即使能够得到临时性防水,也不能得到完全的防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如下结构。即,一种键开关结构,在框架和底板之 间夹着具有彼此相对的接点的膜片,通过键顶的按下使该接点接触而闭合开关,所述框架 具有固定销并且将键顶支承为可按下,在所述键开关结构中,在所述膜片上方具有设置有 与所述固定销对应的多个安装孔的板,所述固定销固定于所述板的安装孔。根据本发明的键开关结构,是如下的键开关结构在框架和底板之间夹着具有彼 此相对的接点的膜片,通过键顶的按下使该接点接触而闭合开关,所述框架具有固定销并 且将键顶支承为可按下,在所述键开关结构中,在所述膜片上方具有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销 对应的多个安装孔的板,所述固定销固定于所述板的安装孔,因此能够将装置主体与外部 空气完全隔离,从而能够完全防滴。


图1是实施例的键开关的剖视图。图2是实施例的键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实施例的键开关的按下状态。图4是现有的键开关的剖视图。图5是现有的键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6A是示出现有的键开关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6B是示出现有的键开关的动作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进行说明。对各图中通用的要素标以相同 的标号。实施例(结构)图1是实施例1的键开关的剖视图,图2是实施例1的键开关的分解立体图。键开关由以下部件构成键顶1、第一连杆部件2、第二连杆部件3、弹性部件4、框 架5、板6、膜片7以及底板8。板6由上板6a和下板6b构成。在键顶1,设置有旋转支承部la、lb和滑动支承部lc、ld。第一连杆部件2具有一 对脚部h、2b。在该脚部h、2b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棒2c,在脚部h、2b的另一端,设置 有第二连接棒2d。此外,在脚部h、2b上,分别设置有旋转轴加、2丨。旋转轴&、2f由两种 圆柱构成,所述两种圆柱形成为从轴的中间到前端的范围中的直径比从轴的根部到中间的 范围中的直径小。第二连杆部件3具有由连接部3i连接的一对脚部3a、3b。在该脚部3a、!3b的一端 设置有第一支承突起3c、3d,在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承突起;3e、3f。此外,在脚部3a、3b,分 别设置有轴孔3g、3h。轴孔3g、3h由两种孔构成,所述两种孔形成为在从中间到前端的范围 中直径比从孔的根部到中间的范围中的直径小。第一连杆部件2和第二连杆部件3通过将旋转轴&、2f嵌合于轴孔3g、!3h而旋转 自如地被卡合。弹性部件4以橡胶等为材料而形成为大致倒置的杯状,在内表面中央突出形成有 接点按下部4a。该弹性部件4以弹性部件4的上部与键顶1的背面接触的方式配置于膜片 7上。在框架5,设置有滑动引导部fe、5b,旋转引导部5c、5d以及固定弹性部件4的引 导壁k。此外,在框架5设置有固定销5f,所述固定销5f贯穿板6,前端被热熔融。在膜片7上部搭载以上部件(键顶1、第一连杆部件2、第二连杆部件3、弹性部件 4、框架5、板6)。在板6的上板6a和下板6b,如图1的a和b所示,设置有安装孔6g。安 装孔6g为了形成通过热熔融来固定框架5的固定销5f的前端的凹部而设置。如图1所示, 与下板6b侧相比,在上板6a侧,安装孔6g的直径比较小,以便能够通过热熔融来对固定销 5f的前端进行固定。此外,在上板6a和下板6b,以使弹性部件4的接点按下部如能够通 过的方式设置有贯通孔6f。膜片7由以下部件构成具有活动接点7d的上部片7a,具有固定接点7e的下部 片7b,以及由这些片夹着的垫圈片7c。在该垫圈片7c设置有多个贯通孔7f。另外,虽然在垫圈片7c设置有多个贯通孔7f,但是能够通过上部片7a和下部片 7b覆盖贯通孔7f来完全封闭外部空气,因此利用双面胶等粘接材料粘接固定膜片7和板6 即可。或者,也可以不粘接膜片7和板6,而利用键盘装置的安装孔将膜片7和板6叠在一 起进行安装。底板8为了维持膜片的接点部分的强度而配置于底部。对于底板8和膜片7的固定,也可以与膜片7和板6的固定同样,利用双面胶等的固定或用键盘装置的固定孔安装。在以上结构中如下这样组装各部件。通过将第一连杆部件2的轴&、2f嵌合到第 二连杆部件3的轴孔3g、3h,将第一连杆部件2和第二连杆部件3旋转自如地组合成X状。 此外,将第一连杆部件2的第一连接棒2c插入到键顶1的旋转支承部la、Ib,并且将第二连 杆部件3的第一支承突起3c、3d以能够旋转且能够在水平方向平行移动的方式插入到键顶 1的滑动支承部lc、ld。并且,从上方将框架5的固定销5f插入板6的安装孔6g,并通过对朝板6的下表 面侧突出的固定销5f的前端进行加热等来如图1所示使固定销5f的前端变形为扁平状, 由此将框架5固定于板6上。并且,从板6的下侧用双面胶等粘接材料固定膜片7,从膜片7的下方同样用双面 胶等粘接材料固定底板8。(动作)以上结构的实施例1的键开关如下作用。以下,使用图1的示出通常状态的剖视 图和图3的示出按下后的状态的剖视图说明实施例1的键开关的作用。首先,伴随键顶1被手指等按下而向下方移动,第一连杆部件2以被键顶1的旋转 支承部la、lb支承成旋转自如的第一连接棒2c为旋转的中心,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运 动。设置于该第一连杆部件2的另一端侧的第二连接棒2d沿框架5的滑动引导部fe在水 平方向滑动运动。第一连杆部件2的轴2e、2f旋转自如地嵌合于轴孔3g、3h,因此伴随第一连杆部 件2的动作,第二连杆部件3的第一支承突起3c、3d沿键顶1的旋转支承部la、lb在水平 方向滑动运动。并且,第二连杆部件3以被框架5的旋转引导部5c、5d支承成旋转自如的 第二支承突起3e、3f为旋转的中心,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运动。其结果,键顶1 一边相对框架5保持平行一边向下方移动。伴随该键顶1向下方 的移动,键顶1的背面按压弹性部件4的上部,因此该弹性部件4压缩变形。并且,形成于 弹性部件4的内部并向下方突出的接点按下部如通过上板6a和下板6b的贯通孔6f,与膜 片7的上部片7a抵接来按压膜片7。由此,活动接点7e与固定接点7d接触从而电连接,开关成为闭合状态。此外,当 按下键顶1时,第二连杆部件3的连接部3i设置在相比于第一支承突起3c、3d位于端部侧 的位置处,因此第一连杆部件2和第二连杆部件3不会重叠,都相对框架5旋转至与框架5 水平的位置。当解除键顶1的按下时,各结构部件利用弹性部件4的回复力如图1所示返回原 来的状态,膜片7的活动接点7e离开固定接点7d。由此,断开了电接触,因此开关成为打开 状态。此时,各框架5利用多个固定销5f在多处固定于板6,因此框架5不会从板6浮起。此外,通过对框架5的固定销5f的前端进行加热来使固定销5f的前端变形为扁 平状,由此将框架5固定于板6,并从板6的下方粘接没有孔的膜片7和底板8。因此能够 使装置主体构成为薄型。此外,能够完全闭塞板6的安装孔6g,因此能够得到完全的防滴 性。(实施例的效果)如以上具体所述,根据实施例1的键开关,在框架和底板之间夹着具有彼此相对
7的接点的膜片,通过键顶的按下使该接点接触而闭合开关,所述框架具有固定销并且将键 顶支承为可按下,在所述键开关结构中,在所述膜片上方具有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销对应的 多个安装孔的板,所述固定销固定于所述板的安装孔,因此能够将装置主体从外部空气完 全隔离,由此能够得到完全的防滴性。《其他实施例》在以上的实施例说明中,为了形成用于安装框架5的固定销5f的凹部,如图1的 剖视图所示,将板6分为上板6a和下板6b两块而设置了不同直径的孔,但是也可以在一块 板上形成同样形状的凹部,反之也可以分为3块以上的板来形成同样形状的凹部。此外,在以上的实施例说明中,作为在板6设置弹性部件4的接点按下部如通过 的贯穿孔6f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设为不设置贯穿孔6f的结构,而利用接点按下 部如隔着上板6a和下板6b按压膜片7的活动接点7e来使活动接点7e与固定接点7d抵 接。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如上所述,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搭载于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等的移动装置的键
权利要求
1.一种键开关结构,在框架和底板之间夹着具有彼此相对的接点的膜片,通过键顶的 按下使该接点接触而闭合开关,所述框架具有固定销并且将键顶支承为可按下,在所述键 开关结构中,在所述膜片上方具有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销对应的多个安装孔的板, 所述固定销固定于所述板的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开关结构,其中, 以键为单位形成框架。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键开关结构,在框架(5)和底板(8)之间夹着具有活动接点(7e)和固定接点(7d)的膜片(7),通过键顶(1)的按下来使活动接点(7e)和固定接点(7d)接触来闭合开关,所述框架(5)将键顶(1)支承为可按下,在所述键开关结构中,完全与外部空气隔断,完全防止水浸入装置主体内。在膜片(7)上方具有设置有与框架(5)的固定销(5f)对应的多个安装孔(6g)的板(6),所述固定销(5f)固定于所述板(6)的安装孔(6g)。
文档编号H01H9/04GK102119430SQ201080002233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6日
发明者高木康 申请人: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