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d红外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05718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Apd红外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短波红外雪崩二极管探测器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降低暗计数的APD红外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最近的几年里,量子通讯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而量子通讯实用化的关键技术之一为需要有高灵敏度的光子探测器。因此人们将目光转向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探测器。工作于盖格模式的Aro有着量子效率高、增益大的特点。单个的载流子就能引起自持的雪崩击穿,形成宏观的电流,从而可以实现单光子探测。基于磷化铟/铟镓砷材料(InP/InGaAs)的APD可以响应通讯波段1550nm红外光,·同时也有较好的性能,因此目前商品化的APD器件大都采用InP/InGaAs材料,它适用于高速光纤通信。为了达到很高的灵敏度,Aro器件需要工作于较高的反向偏置电压下,使得耗尽层贯穿整个吸收层。偏压的提高伴随着暗电流的增加,这是因为在制冷的工作环境下,隧穿电流是暗电流的主要因素,它与电场分布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暗电流(暗计数)是限制APD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之一。通过降低器件尺寸、改进材料质量、调节器件结构和改变器件工作环境可以降低Aro探测器的暗电流。在降低器件尺寸方面,受限于工艺和技术的限制,目前器件的尺寸(光敏元尺寸)一般为直径50 μ m,要想进一步降低器件的光敏元尺寸,人们只能寻求在器件结构上的突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暗计数的APD红外探测器,能有效地通过减少P结光敏元面积来减小器件的有效工作尺寸,很好地抑制器件的暗计数。实现本发明第一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APD红外探测器,包括APD及与其相结合的光子耦合腔;所述光子耦合腔包括金属反射层、透明介质层、金属阻挡环和金属光栅层;所述金属反射层、透明介质层和金属光栅层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依次生长在APD的P+-InP结上;所述金属阻挡环位于透明介质层的外围,并连接金属反射层和金属光栅层;所述金属光栅层为同心的多环金属环结构;所述金属反射层为两个同心金属环结构。所述APD红外探测器还包括生长在APD的p+_InP结上的P电极;所述P电极与p+-InP结、金属反射层以及金属光栅层为同心结构;所述P电极通过金属带与金属反射层相连。所述金属反射层位于中心的圆作为P电极;所述P电极通过金属带与金属反射层相连。所述Aro的p+-InP结上生长有两个圆环柱形的通光孔,两个通光孔分别生长在金属反射层的两个金属环之间以及金属环与P电极之间;所述通光孔内填充有透明介质。
所述金属反射层、P电极、透明介质层、金属阻挡环和金属光栅层形成圆环型的金属-介质-金属稱合汇聚光栅结构;所述金属光栅层的光栅周期L为相邻两个金属环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函数为z = ^^她=1 μ m,光栅常数D为相邻两个金属环之间的间距,D =O. 4 μ m,占空比f = D/L = O. 4/1 ;所述金属反射层的两个金属环之间的距离Dl = O. 5 μ m。所述金属反射层、金属阻挡环和金属光栅层分别为Au反射层、Au阻挡环和Au光栅层;所述透明介质层及通光孔内填充的透明介质均为二氧化硅。所述的APD为吸收、渐变、电荷、倍增层分离结构的磷化铟/铟镓砷雪崩光电二极管。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暗计数的APD红外探测器的制作方法。实现本发明第二个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Aro红外探测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①在APD的i-InP层上热扩散Zn3P2形成圆形的p+_InP结;所述扩散工艺为闭管扩散,扩散温度为500摄氏度,扩散时间为25min ;②在p+_InP结上采用正胶电子束光刻出圆形的P电极,等离子空气清洗5-8分钟之后,再采用电子束蒸发形成Ti/Pt/Au电极,之后去光刻胶、退火,使P电极合金化;所述P电极的中心与p+_InP结的中心对准;③在p+-InP结上采用正胶电子束光刻出两个同心圆环形状的Au反射层,等离子空气清洗5-8分钟之后,再沉积出金属反射层;所述金属反射层有将P电极与金属反射层相连的Au带;④在P+-InP结上采用正胶电子束光刻出圆环形的通光孔,再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出SiO2薄膜填充通光孔;⑤在金属反射层和P电极之上,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出SiO2薄膜形成透明介质层;⑥在透明介质层上正胶电子束光刻金属阻挡环,再刻蚀穿透明介质层的SiO2薄膜,在透明介质层外围沉积Au形成金属阻挡环;。⑦在透明介质层上正胶电子束光刻金属光栅层,再沉积Au形成金属光栅层;金属光栅层的参数如下周期长度L = IOOOnm,占空比f = O. 4/1,光栅为圆环型结构。所述第①步中的p+_InP结的直径为6μπι;所述第②步中的Ti/Pt/Au电极的厚度为200/300/1500埃,P电极的直径为2400nm ;所述第③步中的金属反射层的厚度为200nm, Au带宽度为560nm ;所述第④步中填充通光孔的SiO2薄膜的厚度为200nm ;所述第⑤步中的透明介质层的SiO2薄膜的厚度为IlOOnm ;所述第⑥步中的金属阻挡环的宽度为O. 56-2 μ m ;所述第⑦步中的金属光栅层的厚度为200nm,直径为50 μ m。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耦合汇聚光栅结构的上层金属耦合透射光栅,是通过周期性结构激发金属表面耦合模式和缝的波导耦合模式,能达到增强透射的目的,本发明通过在APD红外探测器的p+_InP结上形成金属-介质-金属结构的稱合汇聚光栅,将APD红外探测器和稱合汇聚光栅结构相结合,可以通过对入射光的汇聚,来缩小AH)器件的p+-InP结尺寸,缩小器件的有效工作尺寸,从而可以在材料和器件制备工艺走到工艺极限时,在不损失量子效率前提下进一步抑制暗计数。(2)本发明为了提高APD的探测响应灵敏度,得到更大的倍增因子M,需要有适当的雪崩长度,因此本发明选用吸收、渐变、电荷、倍增层分离结构的APD。(3)本发明的制作方法步骤清晰简单,易于实际操作,实用性强。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I为本发明的APD红外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中心纵向垂直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I的中心横向垂直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金属光栅层的光透过率。图5为本发明的APD红外探测器在金属反射层下方I μ m处的光透过率。图6为本发明的APD红外探测器的电场分布。附图中标号为APDl、p+_InP结2、金属反射层3、P电极4、透明介质层5、金属阻挡环6、金属光栅层7、通光孔8。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见图I、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APD红外探测器,包括APDl及与其相结合的光子耦合腔。APDl为相应响应波长峰值为λ = 1550nm左右的吸收、渐变、电荷、倍增层分离结构的磷化铟/铟镓砷雪崩光电二极管。光子耦合腔包括金属反射层3、P电极4、透明介质层5、金属阻挡环6和金属光栅层7,形成圆环型的金属-介质-金属(MIM)耦合汇聚光栅结构。P电极4、金属反射层3、透明介质层5和金属光栅层7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依次生长在APDl的p+-InP结2上,各中心对准;金属反射层3为Au反射层,为两个同心Au环结构,厚度为200nm,两个Au环之间的距离Dl = O. 5L μ m ;P电极4直径为2400nm,通过560nm宽的金属带与金属反射层3相连,P电极4与金属反射层3共用,P电极4也充作金属反射层3的作用,当然为了最大限度减小器件的p+_InP结2的尺寸,也可以如图3中所示,将金属反射层3中间圆用作P电极4,通过Au将金属反射层3和P电极4相连,从而金属反射层3充当P电极4的延长电极;透明介质层5为IlOOnm厚的SiO2薄膜;金属阻挡环6为Au阻挡环,宽度为O. 56-2 μ m,位于透明介质层5的外围,并连接金属反射层3和金属光栅层7,使得本发明APD红外探测器的P电极接触电极可以制作在Au光栅层7之上;金属光栅层7为Au光栅层,为同心的多环金属环结构,厚度为200nm,直径为50μηι,金属光栅层7的光栅周期L为相邻两个金属环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函数为ζ=1 μ m,光栅常数D为相邻两个金属环之间的间距,D = O. 4μ m,占空比f = D/L = O. 4/1 ;p+-InP结2上还生长有两个圆环柱形的通光孔8,两个通光孔8分别生长在金属反射层3的两个金属环之间以及金属环与P电极4之间,通光孔8内填充有Si02。在径向上把本实施例的APD红外探测器看作是一维的狭缝光栅。通过经典波导理论,狭缝能支持没有截止波长的TEM波导模式。当周期为P的狭缝的两端主抗不匹配时,能够形成Fabry-Perot类似的驻波,即光在透过金属光栅后,被散射成为向左及向右的表面等离激元波。向左(向右)和临近周期向右(向左)的等离激元波在波导介质中横向传播,干涉形成驻波。本实施例采用O. 2 μ m厚度的金属层使金属上下两层金属/空气与金属/介质层耦合。在介质下再加一层能耦合的透射光栅,使得能量能被束缚在介质波导中。腔中的能量能够从下层狭缝中透过,从而达到光的耦合汇聚的作用。下层金属厚度O. 45 μ m,利用金属/狭缝侧面耦合等离子原理使得透过能量增强,并使得光场强度为垂直于金属层方向。由于下层金属两端分别是介电常数为2. 37的SiO2和介电常数为10. 8的p+-InP结,该差异抑制了下层金属上下表面的等离子体的耦合作用,使得光能量不再沿金属平行方向传播流失。因此将I禹合汇聚光栅结构与APD器件相结合,可以通过对入射光的汇聚,来缩小APD器件的p+结尺寸,缩小器件的有效工作尺寸,从而可以在材料和器件制备工艺走到工艺极限时,在不损失量子效率前提下进一步抑制暗计数。例如对于目前的光敏元尺寸50X50平方微米,如果把有效光敏元减小到6X6平方微米,则暗计数下降69倍,同时由于等效光敏元上的金属耦合结构变大不影响暗计数,但是光的耦合效率会提升,因此有利于实际应用。
上述APD红外探测器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在APDl的i-InP层上热扩散Zn3P2形成圆形的、直径为6 μ m的p+_InP结2 ;所述扩散工艺为闭管扩散,扩散温度为500摄氏度,扩散时间为25min ;②在p+-InP结2上采用正胶电子束光刻出圆形的P电极4,等离子空气清洗5_8分钟之后,再采用电子束蒸发形成Ti/Pt/Au电极,之后去光刻胶、退火,使P电极4合金化;所述P电极4的中心与p+-InP结2的中心对准,其中Ti/Pt/Au电极的厚度为200/300/1500埃,P电极4的直径为2400nm ;③在p+-InP结2上采用正胶电子束光刻出两个同心圆环形状的Au反射层3,等离子空气清洗5-8分钟之后,再沉积出200nm厚度的金属反射层3 ;金属反射层3有将P电极4与金属反射层3相连的、宽度为560nm的Au带;④在p+-InP结2上采用正胶电子束光刻出圆环形的通光孔8,再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出200nm厚度的SiO2薄膜填充通光孔8 ;⑤在金属反射层3和P电极4之上,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生长出 IlOOnm 厚度的 SiO2 薄膜形成透明介质层5 ;⑥在透明介质层5上正胶电子束光刻金属阻挡环6,再刻蚀穿透明介质层5的SiO2薄膜,在透明介质层5外围沉积O. 56-2 μ m的Au形成金属阻挡环6 ;。⑦在透明介质层5上正胶电子束光刻金属光栅层7,再沉积200nm厚度的Au形成金属光栅层7 ;金属光栅层7的参数如下周期长度L = IOOOnm,占空比f = O. 4/1,光栅为圆环型结构,直径为50 μ m。图4为金属光栅层7的光透过率。它表明进入金属共振腔的能量,在1550nm波长处有75%的光能量进入Si02透明介质层。图5为本实施例在Au反射层3下方Iym处的透过率,透过率在1550nm波长处提高了 24倍。它表明本发明与无光栅汇聚结构的APD器件相比,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P+-InP结2处的光能量提高了 24倍,这对于微弱光(如单光子)探测来说,提高了吸收层单位面积上的光强度,有利于器件的探测。在本实施例中,与无汇聚结构的APD器件相比,本发明器件p+_InP结2尺寸从原来的50 X 50减小为6 X 6,单从尺寸上考虑,器件的暗计数减小约两个量级。图6为本实施例的电场分布,可以看到金属反射层3两个圆环间的干涉作用,光波的电分量主要还是沿垂直方向分布。光能量能到达在MIM耦合汇聚光栅结构下3um处的吸收层。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Aro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APD (I)及与其相结合的光子耦合腔;所述光子耦合腔包括金属反射层(3)、透明介质层(5)、金属阻挡环(6)和金属光栅层(7);所述金属反射层(3)、透明介质层(5)和金属光栅层(7)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依次生长在APD(I)的p+_InP结⑵上;所述金属阻挡环(6)位于透明介质层(5)的外围,并连接金属反射层(3)和金属光栅层(7);所述金属光栅层(7)为同心的多环金属环结构;所述金属反射层(3)为两个同心金属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AH)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长在APD(I)的P+-InP结(2)上的P电极⑷;所述P电极⑷与p+_InP结(2)、金属反射层(3)以及金属光栅层(7)为同心结构;所述P电极⑷通过金属带与金属反射层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APD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反射层(3)位于中心的圆作为P电极⑷;所述P电极⑷通过金属带与金属反射层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AH)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APD(I)的p+_InP结(2)上生长有两个圆环柱形的通光孔(8),两个通光孔⑶分别生长在金属反射层(3)的两个金属环之间以及金属环与P电极(4)之间;所述通光孔(8)内填充有透明介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APD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反射层(3)、P电极(4)、透明介质层(5)、金属阻挡环(6)和金属光栅层(7)形成圆环型的金属-介质-金属耦合汇聚光栅结构;所述金属光栅层(7)的光栅周期L为相邻两个金属环的内壁之间的距离,函数为z = Z.ten=\ μ m,其中λ为中心响应波长,η为介质层折射率此处为SiO2折射率I. 54,N为耦合级数,这里取I。光栅常数D为相邻两个金属环之间的间距,D = O. 4L=O. 4μ m,占空比f = D/L = O. 4/1 ;所述金属反射层(3)的两个金属环之间的距离Dl =O.5L = O. 5 μ 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AH)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反射层(3)、金属阻挡环(6)和金属光栅层(7)分别为Au反射层、Au阻挡环和Au光栅层;所述透明介质层(5)及通光孔(8)内填充的透明介质均为二氧化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H)红外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PD(I)为吸收、渐变、电荷、倍增层分离结构的磷化铟/铟镓砷雪崩光电二极管。
8.—种Aro红外探测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在APD(I)的i-InP层上热扩散Zn3P2形成圆形的p+-InP结(2);所述扩散工艺为闭管扩散,扩散温度为500摄氏度,扩散时间为25min ; ②在p+-InP结⑵上采用正胶电子束光刻出圆形的P电极(4),等离子空气清洗5-8分钟之后,再采用电子束蒸发形成Ti/Pt/Au电极,之后去光刻胶、退火,使P电极(4)合金化;所述P电极⑷的中心与p+_InP结⑵的中心对准; ③在p+-InP结(2)上采用正胶电子束光刻出两个同心圆环形状的Au反射层(3),等离子空气清洗5-8分钟之后,再沉积出金属反射层(3);所述金属反射层(3)有将P电极(4)与金属反射层⑶相连的Au带; ④在p+-InP结(2)上采用正胶电子束光刻出圆环形的通光孔(8),再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出SiO2薄膜填充通光孔(8); ⑤在金属反射层(3)和P电极(4)之上,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出SiO2薄膜形成透明介质层(5); ⑥在透明介质层(5)上正胶电子束光刻金属阻挡环¢),再刻蚀穿透明介质层(5)的SiO2薄膜,在透明介质层(5)外围沉积Au形成金属阻挡环(6);。
⑦在透明介质层(5)上正胶电子束光刻金属光栅层(7),再沉积Au形成金属光栅层(7);金属光栅层(7)的参数如下周期长度L = IOOOnm,占空比f = O. 4/1,光栅为圆环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Aro红外探测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①步中的p+-InP结(2)的直径为6μπι ;所述第②步中的Ti/Pt/Au电极的厚度为200/300/1500埃,P电极(4)的直径为2400nm ;所述第③步中的金属反射层(3)的厚度为200nm,Au带宽度为560nm ;所述第④步中填充通光孔(8)的SiO2薄膜的厚度为200nm ;所述第⑤步中的透明介质层(5)的SiO2薄膜的厚度为IlOOnm;所述第⑥步中的金属阻挡环(6)的宽度为O.56-2 μ m;所述第⑦步中的金属光栅层(7)的厚度为200nm,直径为50 μ 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APD红外探测器及其制作方法,APD红外探测器包括APD及与其相结合的光子耦合腔;光子耦合腔包括金属反射层、透明介质层、金属阻挡环和金属光栅层;金属反射层、透明介质层和金属光栅层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依次生长在APD的p+-InP结上;金属阻挡环位于透明介质层的外围,并连接金属反射层和金属光栅层;金属光栅层为同心的多环金属环结构;金属反射层为两个同心金属环结构。本发明在APD红外探测器的p+-InP结上形成MIM结构的耦合汇聚光栅,通过对入射光的汇聚来缩小APD器件的p+-InP结尺寸,缩小器件的电学有效工作尺寸,从而可以在材料和器件制备工艺走到工艺极限时,在不损失量子效率下进一步抑制暗计数。
文档编号H01L31/107GK102881761SQ201110199099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5日
发明者陆卫, 李倩, 曾巧玉, 陈效双, 王文娟, 李宁, 李志锋 申请人:常州光电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