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设备及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68881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设备及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设备及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其方便时尚等优势成为人们工作及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目前主要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大多设计利用充电电池向其提供电力支持。一般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是通过人为的插拔动作来实现的,充电时,将需要充电的电池插入充电装置,充电完成后,将充电电池从充电装置中拔出,此插拔动作通常需要借助双手来完成,且人为的插拔动作容易造成电子装置受力不均,进而导致电子设置与充电装置的连接件的损坏,如此,操作不便,可靠性不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装置使用不方便、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靠性较高的充电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的连接设备。一种对充电电源充电的充电装置,其包括固定装置、底座以及上盖,该底座与上盖配合将固定装置收容于其内,该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按钮装置、第二按钮装置、升降装置、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该底座包括第一收容腔和与该第一收容腔正交且连通设置的第二收容腔,该第一收容腔沿第一延伸方向延伸,该第二收容腔沿第二延伸方向延伸,该底座在该第一收容腔的垂直该第一延伸方向的其中一腔壁上设置第一贯穿孔,该底座在该第二收容腔的垂直该第二延伸方向的其中一腔壁上设置第二贯穿孔,该第一、第二贯穿孔分别连通该第一、第二收容腔的腔体与底座的外部空间,该第一按钮装置包括第一按钮,该第二按钮装置包括第二按钮,该第一按钮装置收容在该第一收容腔内,该第一按钮之自由端收容在该第一贯穿孔内,该第一按钮装置可在该第一收容腔内沿第一延伸方向往复移动使得该第一按钮的自由端随之往复移动伸出该第一贯穿孔或者缩进该第一贯穿孔内,该第一弹性件用于在该第一按钮装置沿该第一延伸方向往复移动时提供弹性力,该第二按钮装置收容在该第二收容腔内,该第二按钮的自由端收容在该第二贯穿孔内,该第二按钮装置可在该第二收容腔内沿该第二延伸方向往复移动使得该第二按钮的自由端伸出该第二贯穿孔或缩进该第二贯穿孔内,该第二弹性件用于在该第二按钮装置沿该第二延伸方向移动时提供弹性力,该升降装置包括具有充电端子的接触突台,该上盖包括用于收容充电电源的充电槽,该充电槽底部设置一第三贯穿孔,当该第一按钮被按压时,该第一按钮沿该第一延伸方向移动缩进该第一贯穿孔并使得该第二按钮沿该第二延伸方向移动伸出该第二贯穿孔,同时,该升降装置在第二按钮装置的移动时沿第三延伸方向移动,使得升降装置的接触突台缩进该上盖的第三贯穿孔内,该接触突台的充电端子脱离充电电源的充电端子,当该第二第二按钮被按压时,该第二按钮沿该第二延伸方向移动缩进该第二贯穿孔内并使得该第一按钮装置沿该第一延伸方向移动伸出该第一贯穿孔,同时,该升降装置沿该第三延伸方向移动,使得该升降装置的接触突台伸出该上盖的第三贯穿孔,其中该第一、第二、第三延伸方向相互垂直设置。一种连接设备,其包括固定装置、底座以及上盖,该底座与上盖配合将固定装置收容于其内,该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按钮装置、第二按钮装置、升降装置、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该底座包括第一收容腔和与该第一收容腔正交且连通设置的第二收容腔,该第一收容腔沿第一延伸方向延伸,该第二收容腔沿第二延伸方向延伸,该底座在该第一收容腔的垂直该第一延伸方向的其中一腔壁上设置第一贯穿孔,该底座在第二收容腔的垂直该第二延伸方向的其中一腔壁上设置第二贯穿孔,该第一、第二贯穿孔分别连通该第一、第二收容腔的腔体与底座的外部空间,该第一按钮装置包括第一按钮,该第二按钮装置包括第二按钮,该第一按钮装置收容在该第一收容腔内,该第一按钮的自由端收容在该第一贯穿孔内,该第一按钮装置可在该第一收容腔内沿第一延伸方向往复移动使得该第一按钮之自由端随之往复移动伸出该第一贯穿孔或者缩进该第一贯穿孔内,该第一弹性件用于在该第一按钮装置沿该第一延伸方向往复移动时提供弹性力,该第二按钮装置收容在该第二收容腔内,该第二按钮的自由端收容在该第二贯穿孔内,该第二按钮装置可在该第二收容腔内沿第二延伸方向往复移动使得该第二按钮的自由端伸出该第二贯穿孔或缩进该第二贯穿孔内,该第二弹性件用于在该第二按钮装置沿第二延伸方向移动时提供弹性力,该升降装置包括接触突台,该上盖包括用于收容连接件的第一收容槽,该第一收容槽的底部设置一第三贯穿孔,当该第一按钮被按压时,该第一按钮沿该第一延伸方向移动缩进该第一贯穿孔内并使得该第二按钮沿第二延伸方向移动伸出该第二贯穿孔,同时,该升降装置在第二按钮装置的移动时沿第三延伸方向移动,使得升降装置的接触突台缩进该上盖的第三贯穿孔内,该接触突台脱离连接件,当该第二按钮被按压时,该第二按钮沿第二延伸方向移动缩进该第二贯穿孔内并使得该第一按钮装置沿第一延伸方向移动伸出该第一贯穿孔,同时,该升降装置沿第三延伸方向移动,使得该升降装置的接触突台伸出该上盖的第三贯穿孔,其中该第一、第二、第三延伸方向相互垂直设置。由于本发明的充电装置和连接设备通过对第一按钮与第二按钮的操作来实现充电电池进入充电状态或断开充电状态,实现连接或断开的状态,操作方便,且不会因人为的施力不当,导致充电端子或连接件的损坏,安全可靠,可靠性高。


图1是本发明的充电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由上至下观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充电装置的由下至上观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充电装置的上盖的由上至下观看立体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充电装置的上盖的由下至上观看的立体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充电装置的充电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的充电装置的断开充电的示意图。图7是图5所示的充电装置的充电状态下沿VI1-VII的方向的剖视图。图8是图5所示的充电装置的固定装置安装后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图6所示的充电装置的固定装置的安装至底座的立体示意图。图10是图1所示的充电装置在断开充电后的剖视图。
图11是图6所示的充电装置的固定装置安装后的立体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充电装置I
底座10 上盖20
第一按钮装置30 第二按钮装置40 升降装置50 第一收容腔12 第二收容腔14 第一贯穿孔122 第二贯穿孔142 第三收容腔23 第三贯穿孔25 滑槽26 隔板27 充电槽28 第一本体31 第一侧面311 第二侧面312 限位突块32 第一按钮33 第一固定柱35 延伸部34 卡勾36 第二本体41 第三侧面411 第四侧面412 第五侧面413 第二按钮43 限位槽42 第二固定柱47 支撑台45 斜面46、56 升降台55 第三本体51 第六侧面511 第七侧面512 接触突台52 充电端子520 收容槽54 第一弹性件60 第二弹性件70 第三弹性件8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
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与图2,图1是本发明的充电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由上至下观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充电装置的由下至上观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该充电装置可以为充电电源进行充电。该充电装置I包括底座10、上盖20、充电端子520及固定装置(未标示)。该充电端子520固定于该固定装置上。该底座10与上盖20配合收容该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按钮装置30、第二按钮装置40、升降装置50、第一弹性件60、第二弹性件70及第三弹性件80。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及第三弹性件60、70及80皆为弹簧。该底座10包括第一收容腔12和第二收容腔14,该第一收容腔12和第二收容腔14正交且连通设置。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收容腔12沿第一延伸方向(Y轴)延伸,该第二收容腔14沿垂直于该第一延伸方向的第二延伸方向(X轴)延伸。该第一收容腔12在垂直该第一延伸方向之其中一腔壁上设置一第一贯穿孔122,该第二收容腔14在垂直该第二延伸方向之其中一腔壁上设置一第二贯穿孔142。该第一、第二贯穿孔122、142分别连通第一、第二收容腔12、14的腔体与底座10的外部空间。该固定装置的第一按钮装置30收容在该第一收容腔12内,其可在该第一收容腔12内沿该第一延伸方向往复移动,并通过第一贯穿孔122部分显露于底座10外。该第二按钮装置40收容在该第二收容腔14内,可在该第二收容腔14内沿该第二延伸方向往复移动,并通过第二贯穿孔142部分显露于底座10外。该第一按钮装置30包括第一本体31、限位突块32、第一按钮33、延伸部34、第一固定柱35及卡勾36。该第一本体31包括垂直该第一延伸方向设置的二相对侧面,即第一、第二侧面311、312。第一按钮33自该第一本体31的第一侧面311沿第一延伸方向延伸,从而形成长柱状第一按钮33。该限位突块32位于第一按钮33 —侧,其可以设置于第一本体31的第一侧面311上或者第一按钮33的侧面。该延伸部34自第一本体31的该第一侧面311、限位突块32或者第一按钮33邻近第一本体31的端部沿垂直于该第一及第二延伸方向的第三延伸方向(Z轴)延伸。卡勾36形成于延伸部34之远离该第一本体31的端部。该第一按钮33在第三延伸方向上的高度小于该限位突块32在第三延伸方向上的高度。该第一固定柱35形成于该第一本体31的第二侧面312上。该第一按钮装置30收容在底座10之第一收容腔12时,第一按钮33的自由端收容在该底座10的第一贯穿孔122内,该第一按钮装置30可以在第一收容腔12内整体沿第一延伸方向往复移动,该第一按钮33之自由端随着第一按钮装置30的往复移动伸出该第一贯穿孔122或者缩进该第一贯穿孔122内。该第一弹性件60 —端套设在第一固定柱35外围并抵接该第一本体31之第二侧面312,另一端抵接该底座10之第一收容腔12之远离该第一贯穿孔122的腔壁上,用来为该第一按钮装置30实现往复移动提供弹性力。
该第二按钮装置40包括第二本体41、限位槽42、第二按钮43及第二固定柱47。该第二本体41包括垂直于第二延伸方向设置的二相对侧面,即第三、第四侧面411、412,该第三侧面411垂直连接第二按钮43,第四侧面412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柱47。限位槽42用来与限位突块32配合以锁定第一、第二按钮33、43的位置。限位槽42形成于第二本体41上,其在垂直于该第二延伸方向的第一延伸方向上贯穿该第二本体41。当该第二按钮装置40收容在底座10之第二收容腔14时,该第二按钮43之自由端收容在该底座10之第二贯穿孔142内,该第二按钮装置40可以在第二收容腔14内整体沿第二延伸方向往复移动,该第二按钮43之自由端则随着第二按钮装置40的往复移动伸出该第二贯穿孔142或者缩进该第二贯穿孔142内。该第二弹性件70的一端套设在该第二固定柱47外围并抵接该第二本体41之第四侧面412,另一端抵接该第二收容腔14之远离第二贯穿孔142的腔壁上,用来为该第二按钮装置40实现往复移动提供弹性力。该第二按钮装置40的第二本体41在连接第三、第四侧面411、412的第五侧面413上设置有一支撑台45。本实施例中,第五侧面413垂直连接第三、第四侧面411、412,且垂直于该第三延伸方向。该支撑台45包括一斜面46,该斜面46与该第五侧面413成一夹角,该斜面46越远离该第五侧面413越向该第二按钮43 —侧倾斜。该升降装置50包括一第三本体51、及一固定于第三本体51上的升降台55。该升降台55与该第二按钮装置40的支撑台45滑动配合。该第三本体51包括垂直于该第三延伸方向设置的相对二侧面,即第六、第七侧面511、512,且该第六侧面511与第二本体41的第五侧面413相对且相邻设置。该第六侧面511上设置该升降台55,该第七侧面512上设置装载充电端子520之接触突台52和收容第三弹性件80的收容槽54。本实施例中,该升降装置50设置有两个收容槽54,该第三弹性件80的数量也为两个,该二收容槽54位于该接触突台52两侧,分别用来收容该两个第三弹性件80。该升降台55包括一斜面56,该升降台55之斜面56与支撑台45的斜面46相匹配。该升降装置50可以在第二按钮装置40的支撑台45及第三弹性件80的驱动下整体沿该第三延伸方向往复移动。请一并参阅图3与图4,该上盖20之一侧设置第三收容腔23及滑槽26,另一侧设置用于收容充电电池的充电槽28。该第三收容腔23及充电槽28之间以隔板27隔开。该隔板27上设置一第三贯穿孔25。该第三收容腔23用于收容该升降装置50。在该升降装置50沿第三延伸方向往复移动时,接触突台52可以通过该第三贯穿孔25伸进充电槽28或者缩回该第三收容腔23内。收容在该升降装置50的收容槽54内的第三弹性件80 —端抵接该收容槽54的底壁,一端抵接该上盖20的隔板27。该滑槽26沿该第三延伸方向贯穿该上盖20。该第一按钮装置30之延伸部34可以通过该滑槽26伸出该上盖20,且在该第一按钮装置30在沿该第一延伸方向移动时,该延伸部34在该滑槽26中移动,或靠近该充电槽28,或远尚该充电槽28。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图5和图6是图1所示的充电装置组装配合后的两种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第二按钮装置40的第二按钮43的端部被按下,第二按钮43的端部缩进该底座10的第二贯穿孔142内,而该第一按钮装置30的第一按钮33的端部伸出底座10之第一贯穿孔122的使用状态图。图6是第一按钮装置30的第一按钮33的端部被按下,第一按钮33的端部缩进该底座10的第一贯穿孔122内,而该第二按钮装置40的第二按钮43的端部伸出底座10之第二贯穿孔142的使用状态图。
请一并参阅图5、图7和图8,其是充电装置I组装后可进行充电之使用状态图。此时,该第一按钮装置30收容在该底座10的第一收容腔12内,该第一弹性件60对该第一按钮装置30施加弹性力使得该第一按钮33的端部伸出该底座10的第一贯穿孔122,该第一按钮装置30之延伸部34及卡勾36伸出该上盖20的滑槽26,且邻近该充电槽28。该第二按钮装置40放置在该第一按钮装置30上,位于第一按钮装置30的延伸部34前方,且该第一按钮装置30的限位突块32收容在该第二按钮装置40的限位槽42内,从而限制该第二按钮装置40的位置,使得该第二按钮装置40的第二按钮43的端部缩进该底座10的第二贯穿孔142内,该第二弹性件70被压缩在该第二按钮装置40的第四侧面412及该第二收容腔14远离该第二贯穿孔142的腔壁之间,向该第二按钮装置40提供弹性力。该升降装置50收容在该上盖20之第三腔体23内,该升降装置50之升降台55之斜面56仅抵接该第二按钮装置40的支撑台45之由顶端向下的部分斜面46 (参阅图8),该第二按钮装置40的支撑台45的接近顶端的部分斜面46支撑该升降装置50,使得该升降装置50的接触突台52伸出该上盖20隔板27上的第三贯穿孔25,该第三弹性件80处于压缩状态。此时,若有充电电池放置在充电槽28内,则该第一按钮装置30之卡勾36卡住充电电池之一端,而该接触突台52伸出该第三贯穿孔25,该接触突台52卡入充电电池之设置有充电端子的一端,使得该接触突台52之充电端子520与充电电池的充电端子接通来进行充电。请一并参阅图6、图9、图10和图11,是充电装置I组装后断开充电之使用状态图。此时,将伸出第一贯穿孔122的第一按钮装置30的第一按钮33按进该第一贯穿孔122,使得该第一按钮装置30在该第一收容腔12内沿该第一延伸方向向远离第一贯穿孔122 —侧移动,则该第一按钮装置30的限位突块32随之移动,并脱离该第二按钮装置40的限位槽42。同时,该延伸部34及卡勾36随之向远离该充电槽28的位置移动,从而卡勾36脱离该充电电池取消对充电电池的卡位。在第一按钮装置30的限位突块32脱离第二按钮装置40的限位槽42后,该限位槽42位于该限位突块32的前方,从而离开第二按钮装置40的移动路径。该第二按钮装置40在无限位突块32限位的状态下,在第二弹性件70的弹力作用下沿该第二延伸方向向第二贯穿孔142 —侧移动,使得该第二按钮43之自由端部伸出该底座10的第二贯穿孔142。此时,在该第二按钮装置40的第二按钮43之自由端伸出该第二贯穿孔142后,该限位槽42位置发生改变,不再与该第一按钮装置30的限位突块32的位置对应,该第二按钮装置40之侧壁移动至该第一按钮装置30的限位突块32前方,从而阻止第一按钮装置30继续沿该第一延伸方向向第二贯穿孔142 —侧移动,保持该第一按钮33缩进该第一贯穿孔122内的状态。同时,在该第二按钮装置40沿该第二延伸方向向第二贯穿孔142 —侧移动时,该第二按钮装置40之支撑台45随之同向移动,该升降装置50在第三弹性件80的弹力作用及升降装置50之重力作用下沿支撑台45的斜面46滑动,从而在第三延伸方向上向下移动。此时,该升降装置50的接触突台52沿第三延伸方向向下移动缩进该上盖20的第三贯穿孔25内。如此,该接触突台52之充电端子脱离充电电池之充电端子,断开充电。如此,在第一按钮装置30第一按钮33被按下的状况下,该第一按钮装置30的延伸部34和卡勾36远离上盖20的充电槽28,取消其对充电电池的卡位,该升降装置50的接触突台52缩进第三贯穿孔25,断开充电状态。此时,可自由处置充电电池,可将充电电池置入上盖20之充电槽28或从上盖20之充电槽28取出。
而若需对充电电池充电时,则要将伸出该第二贯穿孔142的第二按钮43按进该第二贯穿孔142,使得该第二按钮装置40沿该第二延伸方向向远离第二贯穿孔142 —侧移动,则该第二按钮装置40之限位槽42随之移动至该第一按钮装置30之限位突块32的前方,此时,第二按钮装置40的侧壁对第一按钮装置30的限位解除,则该第一按钮装置30在第一弹性件60的弹性作用力下沿第一延伸方向向第一贯穿孔122—侧移动,使得该第一按钮33伸出该底座10之第一贯穿孔122。并且,该限位突块32随之移动卡入该限位槽42内,从而限制该第二按钮装置40之位置,使得该第二按钮装置40之第二按钮43保持缩进该底座10之第二贯穿孔142内。另外,在第一按钮装置30移动时,该第一按钮装置30之延伸部34随之靠近该上盖20的充电槽28移动,从而使得设置在延伸部34端部的卡勾36卡住充电电池,进而固定充电电池。同时,在该第二按钮装置40移动过程中,该第二按钮装置40的支撑台45随之同向移动,该支撑台45的斜面46推动该升降装置50之斜面56相对滑动。在该支撑台45的斜面46沿该第二延伸方向向远离第二贯穿孔142 —侧移动时,该升降台55沿该第三延伸方向向上移动,使得该升降装置50之升降台55之斜面56仅抵接该第二按钮装置40的支撑台45之靠近顶端的部分斜面46 (参阅图8)。此时,该升降装置50之接触突台52伸出该上盖20的第三贯穿孔25,从而使得该接触突台52之充电端子520接通充电电池之充电端子进行充电。由于本发明的充电装置I克通过对按钮的操作来实现充电电池进入充电状态或断开充电状态,操作方便,且不会因人为的施力不当,导致充电端子的损坏,安全可靠,可靠性高。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例如,本发明第二按钮装置的支撑台和升降台的横截面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三角形,也可为梯形,或者其他的多边形,只要其具有一相匹配的斜面即可。本发明不仅可用于充电装置,其还可用于其他将第一、第二延伸方向的运动转化为第三延伸方向运动的其他连接设备中,例如,连接器中。本技术领域人员可以理解,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对充电电源充电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充电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底座以及上盖,该底座与上盖配合将固定装置收容于其内,该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按钮装置、第二按钮装置、升降装置、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该底座包括第一收容腔和与该第一收容腔正交且连通设置的第二收容腔,该第一收容腔沿第一延伸方向延伸,该第二收容腔沿第二延伸方向延伸,该底座在该第一收容腔的垂直该第一延伸方向的其中一腔壁上设置第一贯穿孔,该底座在该第二收容腔的垂直该第二延伸方向的其中一腔壁上设置第二贯穿孔,该第一、第二贯穿孔分别连通该第一、第二收容腔的腔体与底座的外部空间,该第一按钮装置包括第一按钮,该第二按钮装置包括第二按钮,该第一按钮装置收容在该第一收容腔内,该第一按钮之自由端收容在该第一贯穿孔内,该第一按钮装置可在该第一收容腔内沿第一延伸方向往复移动使得该第一按钮之自由端随之往复移动伸出该第一贯穿孔或者缩进该第一贯穿孔内,该第一弹性件用于在该第一按钮装置沿该第一延伸方向往复移动时提供弹性力,该第二按钮装置收容在该第二收容腔内,该第二按钮的自由端收容在该第二贯穿孔内,该第二按钮装置可在该第二收容腔内沿该第二延伸方向往复移动使得该第二按钮的自由端伸出该第二贯穿孔或缩进该第二贯穿孔内,该第二弹性件用于在该第二按钮装置沿该第二延伸方向移动时提供弹性力,该升降装置包括具有充电端子的接触突台,该上盖包括用于收容充电电源的充电槽,该充电槽底部设置一第三贯穿孔,当该第一按钮被按压时,该第一按钮沿该第一延伸方向移动缩进该第一贯穿孔并使得该第二按钮沿该第二延伸方向移动伸出该第二贯穿孔,同时,该升降装置在第二按钮装置的移动时沿第三延伸方向移动,使得升降装置的接触突台缩进该上盖的第三贯穿孔内,该接触突台的充电端子脱离充电电源的充电端子,当该第二 第二按钮被按压时,该第二按钮沿该第二延伸方向移动缩进该第二贯穿孔内并使得该第一按钮装置沿该第一延伸方向移动伸出该第一贯穿孔,同时,该升降装置沿该第三延伸方向移动,使得该升降装置的接触突台伸出该上盖的第三贯穿孔,其中该第一、第二、第三延伸方向相互垂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按钮装置还包括第一本体,该第一本体包括垂直该第一延伸方向的二相对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该第一按钮自该第一侧面沿第一延伸方向延伸形成第一按钮,该第一弹性件设置在该第一收容腔未设置第一贯穿孔的腔壁与该第二侧面之间,该第二按钮装置还包括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包括垂直第二延伸方向的二相对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该第三侧面垂直连接该第二按钮,该第二弹性件设置在该第二收容腔未设置第二贯穿孔的腔壁与该第四侧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按钮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按钮一侧的限位突块,该限位突块设置在第一侧面或者第一按钮的侧面,该第二本体上还设置在第一延伸方向贯穿该第二本体的限位槽,该第一按钮伸出该第一贯穿孔,第二按钮缩进该第二贯穿孔时,该限位突块卡入该限位槽,该第一弹性件提供弹性作用力使得该第一按钮保持伸出该第一贯穿孔,该第二按钮装置在限位突块的限位作用下,保持缩进在该第二贯穿孔内,该升降装置的接触突台伸出该第三贯穿孔;当第一按钮被按压沿该第一延伸方向向远离该第一贯穿孔方向移动后,该第一按钮缩进该第一贯穿孔内,则该限位突块退出该限位槽,该第二按钮装置失去限位突块的限位,该第二按钮装置在该第二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下沿该第二延伸方向向该第二贯穿孔方向移动,该第二按钮伸出该第二贯穿孔,该第二本体的限位槽偏离该限位突块,使得第二本体之侧壁抵接该限位突块阻止该第一按钮装置沿该第一延伸方向继续移动,该升降装置在第二按钮装置的移动时沿第三延伸方向移动,使得升降装置的接触突台缩进该上盖的第三贯穿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按钮装置的第二本体还包括垂直第三延伸方向并连接该第三、第四侧面的第五侧面,该第五侧面设置支撑台,该支撑台包括一斜面,该斜面越远离该第五侧面越向该第二按钮一侧倾斜,该升降装置包括垂直第三延伸方向的二相对侧面,第六侧面和第七侧面,该第六侧面邻近该第五侧面,第六侧面上设置与该支撑台滑动配合的升降台,该升降台包括一斜面,该第七侧面设置该接触突台,该支撑台的斜面与该升降台的斜面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按钮装置还包括延伸部,该延伸部自该第一本体的第一侧面、该限位突块或者该第一按钮邻近第一本体的一端沿该第三延伸方向延伸,该延伸部远离该第一本体的端部设置卡勾,该延伸部随第一按钮装置沿第一延伸方向往复移动,邻近该充电槽或远离该充电槽,邻近该充电槽时,该卡勾卡住放置在该充电槽内的充电电池,远离该充电槽时,卡勾释放放置在该充电槽内的充电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本体的接触突台两侧分别设置一收容槽,该充电装置还包括二第三弹性件,该第三弹性件分别收容在该收容槽内,该上盖还包括第三收容腔,该第三收容腔与充电槽以隔板间隔,该升降装置收容在该第三收容腔内,该第三弹性件一端抵接该隔板,一端抵接该第七侧面,在该升降装置沿第三延伸方向往复移动时提供弹性力。
7.一种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设备包括固定装置、底座以及上盖,该底座与上盖配合将固定装置收容于其内,该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按钮装置、第二按钮装置、升降装置、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该底座包括第一收容腔和与该第一收容腔正交且连通设置的第二收容腔,该第一收容腔沿第一延伸方向延伸,该第二收容腔沿第二延伸方向延伸,该底座在该第一收容腔的垂直该第一延伸方向的其中一腔壁上设置第一贯穿孔,该底座在第二收容腔的垂直该第二延伸方向的其中一腔壁上设置第二贯穿孔,该第一、第二贯穿孔分别连通该第一、第二收容腔的腔体与底座的外部空间,该第一按钮装置包括第一按钮,该第二按钮装置包括第二按钮,该第一按钮装置收容在该第一收容腔内,该第一按钮的自由端收容在该第一贯穿孔内,该第一按钮装置可在该第一收容腔内沿第一延伸方向往复移动使得该第一按钮的自由端随之往复移动伸出该第一贯穿孔或者缩进该第一贯穿孔内,该第一弹性件用于在该第一按钮装置沿该第一延伸方向往复移动时提供弹性力,该第二按钮装置收容在该第二收容腔内,该第二按钮的自由端收容在该第二贯穿孔内,该第二按钮装置可在该第二收容腔内沿第二延伸方向往复移动使得该第二按钮的自由端伸出该第二贯穿孔或缩进该第二贯穿孔内,该第二弹性件用于在该第二按钮装置沿第二延伸方向移动时提供弹性力,该升降装置包括接触突台,该上盖包括用于收容连接件的第一收容槽,该第一收容槽的底部设置一第三贯穿孔,当该第一按钮被按压时,该第一按钮沿该第一延伸方向移动缩进该第一贯穿孔内并使得该第二按钮沿第二延伸方向移动伸出该第二贯穿孔,同时,该升降装置在第二按钮装置的移动时沿第三延伸方向移动,使得升降装置的接触突台缩进该上盖的第三贯穿孔内,该接触突台脱离连接件,当该第二按钮被按压时,该第二按钮沿第二延伸方向移动缩进该第二贯穿孔内并使得该第一按钮装置沿第一延伸方向移动伸出该第一贯穿孔,同时,该升降装置沿第三延伸方向移动,使得该升降装置的接触突台伸出该上盖的第三贯穿孔,其中该第一、第二、第三延伸方向相互垂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按钮装置还包括第一本体,该第一本体包括垂直该第一延伸方向的二相对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该第一按钮自该第一侧面沿第一延伸方向延伸形成第一按钮,该第一弹性件设置在该第一收容腔未设置第一贯穿孔的腔壁与该第二侧面之间,该第二按钮装置还包括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包括垂直第二延伸方向的二相对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该第三侧面垂直连接该第二按钮,该第二弹性件设置在该第二收容腔未设置第二贯穿孔的腔壁与该第四侧面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 述的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按钮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按钮一侧的限位突块,该限位突块设置在第一侧面或者第一按钮的侧面,该第二本体上还设置在第一延伸方向贯穿该第二本体的限位槽,该第一按钮伸出该第一贯穿孔,第二按钮缩进该第二贯穿孔时,该限位突块卡入该限位槽,该第一弹性件提供弹性作用力使得该第一按钮保持伸出该第一贯穿孔,该第二按钮装置在限位突块的限位作用下,保持缩进在该第二贯穿孔内,该升降装置的接触突台伸出该第三贯穿孔;当第一按钮被按压沿该第一延伸方向向远离该第一贯穿孔方向移动后,该第一按钮缩进该第一贯穿孔内,则该限位突块退出该限位槽,该第二按钮装置失去限位突块的限位,该第二按钮装置在该第二弹性件的弹性作用力下沿该第二延伸方向向该第二贯穿孔方向移动,该第二按钮伸出该第二贯穿孔,该第二本体的限位槽偏离该限位突块,使得第二本体的侧壁抵接该限位突块阻止该第一按钮装置沿该第一延伸方向继续移动,该升降装置在第二按钮装置的移动时沿第三延伸方向移动,使得升降装置的接触突台缩进该上盖之第三贯穿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按钮装置的第二本体还包括垂直第三延伸方向并连接该第三、第四侧面的第五侧面,该第五侧面设置支撑台,该支撑台包括一斜面,该斜面越远离该第五侧面越向该第二按钮一侧倾斜,该升降装置包括垂直第三延伸方向的二相对侧面,第六侧面和第七侧面,该第六侧面邻近该第五侧面,第六侧面上设置与该支撑台滑动配合的升降台,该升降台包括一斜面,该第七侧面设置该接触突台,该支撑台的斜面与该升降台的斜面匹配,该第三本体的接触突台两侧分别设置一第二收容槽,该连接设备还包括二第三弹性件,该第三弹性件分别收容在该第二收容槽内,该上盖还包括第三收容腔,该第三收容腔与第一收容槽以隔板间隔,该升降装置收容在该第三收容腔内,该第三弹性件一端抵接该隔板,一端抵接该第七侧面,在该升降装置沿第三延伸方向往复移动时提供弹性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及一种连接设备。该充电装置包括第一按钮装置、第二按钮装置、升降装置、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第三弹性件、底座以及上盖。该底座包括沿第一延伸方向的第一收容腔、第一贯穿孔、沿第二延伸方向的第二收容腔及第二贯穿孔,该第一按钮装置收容在该第一收容腔内并可在其内沿第一延伸方向往复移动,该第二按钮装置收容在该第二收容腔内并可在其内沿第二延伸方向往复移动。该上盖包括充电电源的充电槽,该充电槽的底部设置一第三贯穿孔,该升降装置可沿垂直第一、第二延伸方向的第三延伸方向往复移动。该第一按钮装置及第二按钮装置沿第一、第二延伸方向的移动可转化为升降装置的充电端子沿第三延伸方向的移动,从而实现充电装置的充电端子与充电电池接通或断开。
文档编号H01R13/629GK103178559SQ20111043241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
发明者伍国平 申请人: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