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体结构的磷光染料母体材料及其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50899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四面体结构的磷光染料母体材料及其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系列具有四面体结构的磷光染料母体材料及其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此类材料可用于平板显示器件、发光二极管和电子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自1987年,美国的Kodak公司Tang等首次报道了通过真空蒸镀的方法制备的双层发光器件以来,有机发光器件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997年由马於光教授首次报道的含锇的重金属配合物磷光材料的发光器件,从而揭开了发光器件的新篇章。相比于突光材料,磷光材料的电致发光可以利用全部的激子以达到近100%的内量子效率而更具有优势。 磷光材料通常掺杂在母体中避免由浓度引起的三线态-三线态湮灭,以提高器件效率。2003 年,Forrest 和 Thompson (R. J. Holmes, B. ff. D,Andrade, S. R. Forrest, X. Ren,J. Li,and Μ. E. Thompson)等将蓝光材料Flr6以10% wt的浓度掺杂在二苯基二邻甲苯基硅烷(UGH2)中制备电致发光器件,其外量子效率达到11.6%,功率效率为13.91m/W。2005 年 Chen (S. J. Yeh, M. F. ffu, C. T. Chen, Y. H. Song, Y. Chi,Μ. H. Ho, S. F. Hsu,C. H. Chen)等将Flr6以7wt%的浓度掺杂到3,5-二(9-咔唑基)四苯基硅烷中,制备电致发光器件,其外量子效率达到14. 4%,功率效率为11. 91m/W。近年来,红光与绿光的磷光器件均可达到应用的标准,而蓝光器件发展滞后。重要原因之一是缺少适合的母体材料,即兼具高三线态能级和双极载流子传输性质的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类新型的四面体结构的磷光染料母体材料,其同时具有良好的空穴和电子的注入功能,可直接作为多功能的发光材料,也可作为注入传输类材料或母体材料,从而扩展了可供制备有机发光器件使用的有机化合物的种类。本发明涉及的磷光染料母体材料,通过将不同空穴传输基团及电子传输基团以不同的联接方式联接在具有宽带隙、高三线态能级的四苯基取代的中心原子上,其结构通式
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类四面体结构的磷光染料母体材料,其具有以下通式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类四面体结构的磷光染料母体材料,其特征在于烷基或烷氧基的碳原子数为I 50。
3.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类四面体结构的磷光染料母体材料在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方面的应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类四面体结构的磷光染料母体材料在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方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载流子传输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类四面体结构的磷光染料母体材料在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方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发光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系列具有四面体结构的磷光染料母体材料及其在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此类材料可用于平板显示器件、发光二极管和电子成像设备。本发明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子和空穴传输性质,可单独作为发光层和载流子传输层使用,也可作为母体和其他荧光和磷光染料进行掺杂。本发明涉及的化合物在溶液和固态下表现出较强的荧光性质,可形成均匀的薄膜,具有较好的光学和热学稳定性。R1、R2、R3、R4通过单键与苯基相连,选自氢、烷基、烷氧基、硝基、羟基、氰基、苯氰基、氨基、巯基、卤素、二苯磷酰、呋喃、噻吩、吡咯、吡啶、二嗪、三嗪、吡喃、喹啉、吲哚、咔唑、苯胺或吩噻嗪中的一种,X为C或Si。
文档编号H01L51/50GK102775432SQ20111043560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2日
发明者刘贺, 吕营, 胡德华, 路萍, 马於光 申请人:吉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