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2907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用于USB3. 0规格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电子产品便捷应用需求的日趋明显,进而引起各厂商的持续关注, 由于各厂商为了提高电子产品的竞争力,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及扩充电子产品的功能,因此各式电子产品除了朝向轻薄短小的外型外,其结构及传输速度亦需不断增加,以提供使用者在操作使用上的便利性。由于电连接器用于连接电子产品间或电子产品内各元件之间的信号传输,因此电连接器在电子产品上的重要性已经不可言语,因此各厂商如何将电连接器于制造时易于组装,降低组装成本,同时又能兼顾电连接器的功效,已成为各厂商间相继竞争之处。在电连接器中,USB连接器亦有最大的突破,USB (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是连接外部设备的一个串行总线,在电脑上使用广泛,是最通用的规格,也可以用在机顶盒和游戏机上,甚至许多工业仪器也是通过USB与电脑连结,USB不仅可提供周边设备数据传输,还可供电,On-The-Go随插即用的特性更可使可携式设备直接交换数据。USB从一开始的初为USB1.0规格,其传输速度为1.5Mb/s,而于1998年推出 USB2.0规格,传输速度则提升到12Mb/s,而此规格以经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而目前最新推出的USB3. 0规格则更将传输速度提升到5. 0(ib/S,其是USB2. 0规格的10倍以上,由于速度较以往提升许多,因此已经成为各厂商未来推广的产品。因此,在USB3. 0规格产品未来可期的情况下,如何将USB3. 0产品达到简易制造的目的,更成为各厂商亟需克服的问题。请参阅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M357063号专利揭露一种USB3. 0规格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于第一本体上设有端子容置槽,使其得以容置第一端子,当第一端子插设于端子容置槽时,其接触部则可突露于第一本体表面,第一端子后端则弯折一焊接部;第二本体上亦设有端子容置槽,使其得以容置第二端子,第二端子前端则形成一弹性接触部, 后端则弯折一焊接部;另外,第二本体两侧则设有一卡扣部,使得第二本体可通过卡扣部扣合固定于第一本体的卡合部上,此时第二端子的弹性接触部及第一端子的前端接触部则置于第一本体的顶端表面,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的后端焊接部则排列设置,使其得以焊接固定于电路板上;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外缘则罩合固定一金属壳体,通过金属壳体的罩合使其与本体间形成电信插接口。然而,由于该电连接器端子数量较多,需分别将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分别用组装的方式插设于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的端子容置槽中,才能达到制造的目的;由于在端子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其组装过程复杂,同时电连接器更容易于组装过程中因人为因素造成产品品质不良的情况发生;另外,在上述结构中,该本体又通过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所组成, 因此,当第一端子组装于第一本体、第二端子组装于第二本体后,需再组装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造成电连接器在制造时组装工站的增加,增加组装成本。[0009]除此之外,由于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皆通过插设组装的方式制造,且USB3. 0规格其传输速度已较USB2. 0规格产品提高十倍以上,因此通过组装方式并无法通过高频测试, 纵使将其组装完成亦无产品不良的问题,仍会有无法应用于电子产品的情况发生。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电连接器仍有诸多缺点,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
良O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鉴于上述现有电连接器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第一端子通过镶埋成型(Insert Molding)的方式而第二端子通过垂直方式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电连接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一绝缘本体,绝缘本体上延伸设有插接部, 该插接部上分别设有第一端子容置槽及垂直方向设置的第二端子容置槽;多个第一端子, 其包含镶埋成型于绝缘本体的第一固持部,第一固持部的一端延伸设有第一接触部,另一端则延伸设有第一焊接部;多个第二端子,其包含垂直组装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二固持部,第二固持部的一端则延伸设有第二接触部,另一端则延伸设有第二焊接部;一壳体,其包覆于绝缘本体外。实施时,该插接部为平板状。实施时,该第一端子容置槽位于插接部前缘,而第二端子容置槽则为垂直方向结构的开槽。实施时,该绝缘本体底部则延伸设有支撑部。实施时,该绝缘本体底部后方设有定位件容置槽,并于定位件容置槽两侧设有固定部。实施时,该第一端子主要由两对差分信号端子及一接地端子所组成,使该第一端子符合USB3.0的规格。实施时,该第一接触部为平板状结构。实施时,该第二端子由电源端子、负信号端子、正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顺序排列组成且符合USB2. 0规格的设置。实施时,该第二接触部为弹片结构,使其与第二固持部连接,并能够相对于第二固持部上弹性做动。实施时,该壳体为金属材质所制成。实施时,该壳体包含顶壁、底壁及连接于顶壁、底壁的两侧壁,使其形成一容置空间并容置绝缘本体,该顶壁则设有卡扣孔,该绝缘本体外缘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凸出于绝缘本体外并与卡扣孔相对应的卡扣部,通过卡扣孔及卡扣部使绝缘本体及外壳相互固定。实施时,该绝缘本体上设有一定位件,定位件为板状结构,其上设有多个定位孔, 以容置第一焊接部及第二焊接部,定位件两侧设有定位部,而绝缘本体设有定位件容置槽, 定位件容置槽两侧设有固定部,通过定位部及固定部使绝缘本体与定位件相互定位。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又一角度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立体组合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绝缘本体;11-插接部;12-第一端子容置槽;13-第二端子容置槽;14-卡扣部;15-支撑部;16-定位件容置槽;17-固定部;2-第一端子;21-第一固持部; 22-第一接触部;23-第一焊接部;3-第二端子;31-第二固持部;32-第二接触部;33-第二焊接部;4-壳体;41-顶壁;411-卡扣孔;42-底壁;43-侧壁;44-容置空间;5-定位件; 51-定位孔;52-定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结构、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其包含有绝缘本体1、多个第一端子2、多个第二端子3及包覆于绝缘本体1 外的壳体4,其中第一端子2用以传输高速信号,第二端子3则提供USB2. 0规格的对接插座 (图中未标示)插接使用。该绝缘本体1朝插接面方向延伸设有一平板状的插接部11,该插接部11上则分别设有第一端子容置槽12及第二端子容置槽13,该第一端子容置槽12位于插接部11前缘, 而第二端子容置槽13则为垂直方向结构的开槽,绝缘本体1外缘则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凸出于绝缘本体1外的卡扣部14,底部则延伸设有支撑部15,底部后方则设有定位件容置槽16, 并于定位件容置槽两侧设有固定部17 ;多个第一端子2,由两对差分信号端子及一接地端子所组成,使其得以符合 USB3. 0的规格;该第一端子2包含镶埋成型(Insert Molding)于绝缘本体1内的第一固持部21,第一固持部21的一端则延伸设有第一接触部22,该第一接触部22为平板状结构, 第一固持部21另一端则延伸设有第一焊接部23 ;多个第二端子3,该第二端子由电源端子、负信号端子、正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顺序排列组成且符合USB2.0规格的设置。;该第二端子3包含可固定于绝缘本体1内的第二固持部31,第二固持部31的一端则延伸设有第二接触部32,该第二接触32部为弹片结构, 使其与第二固持部31连接,并可相对于第二固持部31上弹性做动,第二固持部31另一端则延伸设有第二焊接部33 ;一壳体4,该壳体4为金属材质所制成,其包含顶壁41、底壁42及连接于顶壁41、 底壁42的两侧壁43,使其形成一容置空间44并得以容置绝缘本体1,该顶壁41则设有与绝缘本体卡扣部相对应的卡扣孔411,以固定绝缘本体1 ;—定位件5,为板状结构,并于其上设有多个定位孔51,以容置第一焊接部23及第二焊接部33,定位件5两侧则设有定位部52,以与绝缘本体1相互定位;当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在组装时,第一端子2通过镶埋成型的方式固定于绝缘本体1上,其前端的第一接触部22的平板状结构则会突露于绝缘本体1的第一端子容置槽外,而后端的第一焊接部23则会外露于绝缘本体1,以焊接固定;而第二端子3则通过第二固持部31与绝缘本体1的第二端子容置槽13相互卡合固定,组装后使得第二接触部32位于第一接触部22后方,并呈两排设置,此时第二焊接部23则会外露于绝缘本体1上,此时, 再将定位件5通过其上的定位孔51将第一焊接部23及第二焊接部33穿设定位,并通过定位件5两侧的定位部52与绝缘本体1固定部17相互卡扣,可避免第一焊接部23及第二焊接部33于焊接时歪斜;组装后,将壳体4将绝缘本体1包覆,并通过绝缘本体1的卡扣部14 与壳体4的卡扣孔411相互卡扣固定,完成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 上列详细说明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中。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后述的申请专利范围所述。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绝缘本体,绝缘本体上延伸设有插接部,该插接部上分别设有第一端子容置槽及垂直方向设置的第二端子容置槽;多个第一端子,其包含镶埋成型于绝缘本体的第一固持部,第一固持部的一端延伸设有第一接触部,另一端则延伸设有第一焊接部;多个第二端子,其包含垂直组装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二固持部,第二固持部的一端延伸设有第二接触部,另一端则延伸设有第二焊接部;一壳体,其包覆于绝缘本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上设有一定位件,该定位件上设有多个定位孔,该定位孔用以容置第一焊接部及第二焊接部,定位件两侧设有定位部,而绝缘本体设有定位件容置槽,定位件容置槽两侧设有固定部,通过定位部及固定部使绝缘本体与定位件相互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定位件为板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含顶壁、底壁及连接于顶壁、底壁的两侧壁,使其形成一容置空间并容置绝缘本体,该顶壁则设有卡扣孔,该绝缘本体外缘设有至少一个以上凸出于绝缘本体外并与卡扣孔相对应的卡扣部,通过卡扣孔及卡扣部使绝缘本体及外壳相互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接触部为弹片结构,并能够相对于第二固持部上弹性做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容置槽位于插接部前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底部延伸设有支撑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主要由两对差分信号端子及一接地端子所组成,使该第一端子符合USB3. 0的规格。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子由电源端子、负信号端子、正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顺序排列组成且符合USB2. 0规格的设置。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包含有一绝缘本体,绝缘本体上则延伸设有插接部,该插接部上则分别设有第一端子容置槽及垂直方向设置的第二端子容置槽;多个第一端子,包含镶埋成型于绝缘本体的第一固持部,第一固持部的一端则延伸至第一接触部,另一端则延伸至第一焊接部;多个第二端子,包含垂直组装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第二固持部,第二固持部的一端则延伸至第二接触部,另一端则延伸至第二焊接部;一壳体,包覆于绝缘本体外。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2009095SQ201120038198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4日
发明者黄文彬 申请人:东莞煜森精密端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