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546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容器的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特别是电容器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容器,一般由电容器引脚与线路板焊接而固定,但有些电容器体积较大, 而且用于运动的物体上,比如机车,就需要将电容器固定,以防止电容器晃动。现有的一种电容器固定结构是,在电容器的铝壳体底部穿出一螺栓,用于与底板固定。但由于铝壳较薄,质地较软,并且仅由壳底受力,若意外电容器受到挤压,壳底就会变形,破坏了电容器的稳定性,时间长了甚至会造成引脚接触不良,导致电路系统出现异常。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在运动物体上所用体积较大的高稳定性的电容器的固定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器的固定结构,电容器的铝壳体内的轴线上设置芯管,芯管外密贴卷绕金属化电容薄膜并向上伸出引脚,其特征在于在铝壳体内金属化电容薄膜的上方设置一接线板,引脚固定于接线板,螺栓贯穿接线板、芯管伸出于铝壳体的底板外,铝壳体内灌注环氧树脂,使铝壳体、螺栓、接线板和金属化电容薄膜固定成一体。本实用新型由于螺栓几乎贯穿电容器的的轴线,并且环氧树脂将铝壳体、螺栓、接线板和金属化电容薄膜固定成一体,当电容器意外受到挤压,受力点分布于电容器整体,可有效防止铝壳体变形和电容器的晃动,提高了电容器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使引脚长期保持良好的电接触。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电容器的固定结构,首先在芯管11外密贴卷绕市售金属化电容薄膜4,将呈卷筒状的金属化电容薄膜引出引脚1并置入铝壳体7内的轴线上,再在其上方设置一接线板2,接线板2开有三个通孔,中间的通孔供螺栓6自上而下穿入并穿过芯管11从铝壳体7的底板穿出,以便用螺母10将电容器固定在底板9上,接线板2两侧的通孔供铆钉3将两引脚1固定。最后在铝壳体7内灌注环氧树脂5,使铝壳体7、螺栓6、接线板2和金属化电容薄膜4固定成一体。图中标记8为热收缩绝缘层。
权利要求1. 一种电容器的固定结构,该电容器的铝壳体(7)内的轴线上设置芯管(11),芯管 (11)外密贴卷绕金属化电容薄膜(4)并向上伸出引脚(1),其特征在于在铝壳体(7)内金属化电容薄膜的上方设置一接线板O),引脚(1)固定于接线板O),螺栓(6)贯穿接线板O)、芯管(11)伸出于铝壳体(7)的底板外,铝壳体(7)内灌注环氧树脂(5),使铝壳体(7)、螺栓(6)、接线板( 和金属化电容薄膜固定成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特别是一种电容器的固定结构,电容器的铝壳体内的轴线上设置芯管,芯管外密贴卷绕金属化电容薄膜并向上伸出引脚,在铝壳体内金属化电容薄膜上方设置一接线板,引脚固定于接线板,螺栓贯穿接线板、芯管伸出于铝壳体的底板外,铝壳体内灌注环氧树脂,使铝壳体、螺栓、接线板和金属化电容薄膜固定成一体。本实用新型由于螺栓几乎贯穿电容器的轴线,并且环氧树脂将铝壳体、螺栓、接线板和金属化电容薄膜固定成一体,当电容器意外受到挤压,受力点分布于电容器整体,可有效防止铝壳体变形和电容器的晃动,提高了电容器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使引脚长期保持良好的电接触。
文档编号H01G4/224GK202013810SQ20112007940
公开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3日
发明者叶建军 申请人:浙江双峰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