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缆编织张力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6919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轴电缆编织张力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编织机,具体涉及一种同轴电缆编织张力缓冲器。
背景技术
高速电缆编织机是电缆生产中外导体制作的一种生产设备,用于编织电缆的屏蔽层(即外导体);电缆的芯线和铝箔穿过编织机的过线模后,铝箔包裹在芯线的外壁,然后编织机构在铝箔外将编织丝编织成一层金属丝网,该层金属丝网和铝箔一起形成所述的屏蔽层。常规的电缆编织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2以及设置在机架上部的机柜1,机柜内安装有编织机构(为使图面整洁,图中予以省略不画),机柜的底部设置有导线架6,芯线5从芯线盘3上抽出,穿越过所述导线架后与铝箔一起被牵引进编织机构。该类电缆编织机的缺陷是由于芯线盘上缠绕有多层芯线,相邻两层芯线的缠绕方向相反,因此芯线从芯线盘上抽出时会左右来回摆动,造成芯线的张力不稳定,导致芯线在编织过程中绝缘层发生变形,影响铝箔包裹时的平整度(即屏蔽层的平整度),对电缆的回波测试指标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同轴电缆编织张力缓冲器,该缓冲器应能稳定芯线的张力,以提高电缆的回波测试指标,而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同轴电缆编织张力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设置在电缆编织机机架的底部,位于电缆编织机的导线架和芯线盘之间,包括一个用于缓冲芯线张力的导向轮、对芯线定位的两个导辊;所述导向轮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布置并且与芯线的中心线垂直;两个导辊并排竖直布置在所述导向轮和芯线盘之间。所述导向轮的外缘沿圆周方向制有一圈与芯线直径相适应的凹槽。所述两个导辊之间的间距为0. 8-1. 5cm。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芯线从芯线盘上被牵引,此过程中芯线会来回摆动,经过两个导辊以及导向轮后(导向轮起缓冲作用),摆动幅度大大减小,再经过导线架导向后,芯线进入纵包模时摆动幅度非常小,不会造成芯线的绝缘层变形,铝箔也能良好地包裹在芯线上,大大提高屏蔽层平整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轮和两导辊可对芯线的张力进行缓冲,使得芯线在编制过程中保持较为稳定的张力,大大提高了屏蔽层的平整度,提升了线缆的回波测试指标,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成本也比较低。

图1是常规电缆编织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0012]图3是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编织机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同轴电缆编织张力缓冲器,设置在电缆编织机机架2的底部,位于电缆编织机的导线架6和芯线盘3之间,包括一个导向轮7、两个导辊 8 ;所述导向轮用于缓冲芯线5的张力,导向轮通过门字形转轴9 (也可选用其他转轴)安装在机架底部的底板2-1上,导向轮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布置,其外缘沿圆周方向制有一圈与芯线直径相适应的凹槽7-1 ;所述两个导辊用于对芯线定位(减小其来回摆动的幅度),两个导辊并排竖直布置在所述导向轮和芯线放线架之间,两个导辊之间的间距与芯线的直径相适应,推荐间距为0. 8-1. 5cm。如图3所示,工作时,芯线从两导辊之间穿过,然后安装在导向轮下部的凹槽内, 穿过导线架后进入编织机构。电缆编织机配置本实用新型后,无论线缆被抽出时如何摆动, 由于导向轮的缓冲作用,芯线进入编织机构时的张力总是稳定在一定地范围内,使得铝箔可平整地包裹在芯线上,编织出的屏蔽层平整度较高,提升了线缆的回波测试指标。所述导向轮和导辊可外购获得或自制,导向轮的直径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图中还有,芯线放线架4。
权利要求1.同轴电缆编织张力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设置在电缆编织机机架O)的底部,位于电缆编织机的导线架(6)和芯线盘(3)之间,包括一个用于缓冲芯线(5)张力的导向轮(7)、对芯线定位的两个导辊(8);所述导向轮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布置并且与芯线的中心线垂直;两个导辊并排竖直布置在所述导向轮和芯线盘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编织张力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的外缘沿圆周方向制有一圈与芯线直径相适应的凹槽(7-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轴电缆编织张力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导辊之间的间距为0. 8-1. 5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电缆编织张力缓冲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的缓冲器应能稳定芯线的张力,以提高电缆的回波测试指标,而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技术方案是同轴电缆编织张力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设置在电缆编织机机架的底部,位于电缆编织机的导线架和芯线盘之间,包括一个用于缓冲芯线张力的导向轮、对芯线定位的两个导辊;所述导向轮的轴线沿水平方向布置并且与芯线的中心线垂直;两个导辊并排竖直布置在所述导向轮和芯线盘之间。所述导向轮的外缘沿圆周方向制有一圈与芯线直径相适应的凹槽。所述两个导辊之间的间距为0.8-1.5cm。
文档编号H01B13/26GK202034126SQ20112010451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8日
发明者韩雪光 申请人:杭州临安光大线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