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缆三屏蔽纵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6920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轴电缆三屏蔽纵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同轴电缆第三屏蔽层的纵包装置。
背景技术
同轴电缆的第三屏蔽层为铝箔或PET聚酯膜。生产时,第三屏蔽和编织线(已编好两层屏蔽即内层铝箔和编制层)一起进入护套挤塑机,由设置在护套挤塑机机头处的半挤压式护套料出口模将铝箔包附在编织线上,同时完成护套(即电缆外皮)的挤制。此方式由于第三层屏蔽铝箔和编织线的张力不相等,导致铝箔包附时不太平整,屏蔽效果较差,生产时第三层屏蔽铝箔容易断裂,护套线径难以控制,不合格品也因此较多,产量下降, 同时影响电缆的电气性能测试指标;此外,铝箔包附不平整还会导致电缆护套表面凹凸不平,影响电缆的物理性能。如何提高同轴电缆第三屏蔽层的平整度,成为业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同轴电缆三屏蔽纵包装置,该纵包装置应能使第三屏蔽层均勻地包附在编织线上,而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同轴电缆三屏蔽纵包装置,包括布置在电缆护套挤塑机机头处的半挤压式护套料出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包装置还包括第一纵包模以及铝箔预包附机构;所述铝箔预包附机构设置在护套挤塑机机头左侧的工作台上,包括从左至右依序连接的用于对铝箔导向的导轨、将铝箔卷曲在编织线上的加长模、第二纵包模;所述第一纵包模设置在护套挤塑机的机头内部,位于所述第二纵包模和所述半挤压式护套料出口模之间;所述加长模、半挤压式护套料出口模、第一纵包模、第二纵包模的中心线同轴。所述加长模为水平布置的金属板,金属板的左端为平面,而金属板的两侧边沿由左至右逐渐相向内折成弧形,至金属板的右端搭接形成圆;金属板左端的平面上设有一个用于对铝箔限位的限位块。所述导轨的右端水平布置在工作台上,左端向下弯曲成利于铝箔进入的圆弧状; 导轨上还配置有至少两组用于对铝箔限位的夹板组。所述铝箔预包附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利于编织线穿过的圆筒,以及对编织线进行导向的导轮;所述导轮安装在工作台上,圆筒的中心线与所述半挤压式护套料出口模的中心线同轴。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铝箔从铝箔盘上被牵引,先进入导轨,然后与编织线一起进入所述加长模。在沿着加长模逐渐向右的过程中,在加长模的弧形面引导下逐渐收缩形成包围编织线的态势,再进入第二纵包模时几乎完全包附在编织线上。之后进入护套挤塑机的机头内,经过第一纵包模的复检,将未完全包附的铝箔重新包附,使得进入半挤压式护套料出口模挤制护套时,铝箔的平整度符合要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常规护套挤塑机单一纵包模(半挤压式护套料出口模)的基础上,增设了第一纵包模和铝箔预包附机构;使得铝箔在进入半挤压式护套料出口模时,就已经包附完毕,保证了第三屏蔽层的平整度,提升了电缆电气性能测试指标。同时也利于电缆护套的挤制,使电缆的外皮平整,消除了现有电缆外皮凹凸不平的现象,提升了电缆的物理性能。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改进部分容易实现,制作成本也比较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加长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旋转90度)。图4是图1中夹持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导轨的纵向截面示意图。图7是图1中第二纵包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同轴电缆三屏蔽纵包装置,包括布置在电缆护套挤塑机16机头10内的半挤压式护套料出口模12(图1中用虚线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部分是本实用新型在常规护套挤塑机单一纵包模(半挤压式护套料出口模)的基础上, 增设了第一纵包模11(图1中用虚线表示)和铝箔预包附机构。所述铝箔预包附机构设置在护套挤塑机左侧的工作台13上(方向如图1所示),用于将铝箔3逐渐卷曲从而包附在电缆编织线5上,该铝箔预包附机构包括用于对铝箔导向的导轨17、将铝箔卷曲在编织线上的加长模8、第二纵包模9,所述导轨、加长模、第二纵包模依序连接。所述第一纵包模用于对预包附后的铝箔进行复检,将尚未包附的铝箔重新进行包附,提高铝箔包裹的平整度; 该第一纵包模设置在护套挤塑机的机头内(安装方式与半挤压式护套料出口模类似,常规技术,不做详细介绍),位于所述第二纵包模和半挤压式护套料出口模之间;所述加长模、 半挤压式护套料出口模、第一纵包模、第二纵包模的中心线同轴,使得编织线可顺利被牵引,也保持了屏蔽层的同轴度。图6为所述导轨的纵向截面示意图,该导轨的右端水平布置在工作台上,左端伸出所述工作台,并向下弯曲形成圆弧状以利于铝箔的进入。导轨上还配置有至少两组用于对铝箔限位的夹板组6,夹板的结构如图4所示,每组夹板由两块相向而对的夹板组成(分别为夹板6-1,夹板6- ,两夹板之间通过螺栓6-4连接。为减小铝箔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在铝箔上滴一些润滑油,润滑油的油壶4设置在铝箔盘的上方;相应地,可在两夹板中间设一层纤维织物6-3 (可选用普通无纺布或其他布料),使得润滑油均勻地分布在铝箔表面。[0022]如图3所示,所述加长模为水平布置的金属板,金属板的左端为平面5-1,而金属板的两侧边沿由左至右逐渐相向内折成弧形,至金属板的右端搭接形成圆。铝箔从导轨进入加长模后,在沿着加长模逐渐向右的过程中,由于加长模的弧形面引导,会逐渐收缩形成包围编织线的态势,再进入第二纵包模时几乎完全包附在编织线上。在此过程中,为了对铝箔限位,金属板左端的平面上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块15,限位块的结构如图5所示,限位块安装在铝箔上方,防止其向上下左右移动。所述铝箔预包附机构还包括一个圆筒14以及对编织线进行导向的导轮7 ;编织线从所述圆筒内穿过,然后经导轮导向,进入所述加长模中。所述导轮安装在工作台上;圆筒的中心线与所述半挤压式护套料出口模的中心线同轴,圆筒可固定在工作台上,也可固定在导轨的夹板上,具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图7所示为第二纵包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纵包模、第二纵包模、半挤压式护套料出口模可外购获得。三者的结构完全相同,其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描述。图中还有,铝箔盘2,铝箔盘安装架1。
权利要求1.同轴电缆三屏蔽纵包装置,包括布置在电缆护套挤塑机(16)机头(10)处的半挤压式护套料出口模(12),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包装置还包括第一纵包模(11)以及铝箔预包附机构;所述铝箔预包附机构设置在护套挤塑机左侧的工作台(13)上,包括从左至右依序连接的用于对铝箔导向的导轨(17)、将铝箔卷曲在编织线上的加长模(8)、第二纵包模(9); 所述第一纵包模设置在护套挤塑机的机头内部,位于所述第二纵包模和半挤压式护套料出口模之间;所述加长模、半挤压式护套料出口模、第一纵包模、第二纵包模的中心线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电缆三屏蔽纵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模为水平布置的金属板,金属板的左端为平面(8-1),而金属板的两侧边沿由左至右逐渐相向内折成弧形,至金属板的右端搭接形成圆;金属板左端的平面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对铝箔限位的限位块(1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轴电缆三屏蔽纵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右端水平布置在工作台上,左端向下弯曲成利于铝箔进入的圆弧状;导轨上还配置有至少两组用于对铝箔限位的夹板组(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电缆三屏蔽纵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预包附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利于编织线穿过的圆筒(14),以及对编织线进行导向的导轮(7);所述导轮安装在工作台上,圆筒的中心线与所述半挤压式护套料出口模的中心线同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电缆第三屏蔽层的纵包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的纵包装置应能使第三屏蔽层均匀地包附在编织线上,而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技术方案是同轴电缆三屏蔽纵包装置,包括布置在电缆护套挤塑机机头处的半挤压式护套料出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包装置还包括第一纵包模以及铝箔预包附机构;铝箔预包附机构设置在护套挤塑机机头左侧的工作台上,包括从左至右依序连接的用于对铝箔导向的导轨、将铝箔卷曲在编织线上的加长模、第二纵包模;所述第一纵包模设置在护套挤塑机的机头内部,位于所述第二纵包模和所述半挤压式护套料出口模之间;加长模、半挤压式护套料出口模、第一纵包模、第二纵包模的中心线同轴。
文档编号H01B13/22GK202034127SQ20112010451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8日
发明者韩雪光 申请人:杭州临安光大线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