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紧固结构及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258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容器紧固结构及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紧固结构及具有该电容器紧固结构的变频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诸如变频器等之类的电子设备,其电容器的紧固方式为将电容器的正负导针焊接于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上,并在电容器与PCB的接触处涂附黄胶进行粘结,从而实现电容器的固定安装。此紧固方式存在着如下的缺陷1、当电容器处于工作状态时,电容器导针会受到较大的剪切力,容易造成电容器的晃动,甚至脱落,而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2、需用黄胶将电容器粘结于PCB,其安装工艺较为繁杂,不便于安装人员的操作。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0年1月6日授权公告的专利号为ZL200920135862. X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器卡箍,通过使用固定构件将电容器卡箍固定于电路板之上,再将电容器套入该电容器卡箍中并紧固,从而起到固定电容器的作用,以防止电容器晃动或脱落。使用该电容器卡箍虽可可靠地固定电容器,但也存在着安装工艺复杂的缺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在于解决现有电容器紧固方式所存在的安装工艺繁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电容器安装、且可可靠地固定电容器的电容器紧固结构。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设有上述电容器紧固结构的变频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容器紧固结构,其包括有一置入口,沿所述置入口的边缘处垂直延伸而形成有至少两个间隔环绕于所述置入口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内侧面上部向内凸出而形成有一夹持部,所述置入口的直径大于电容器的直径,而由所述夹持部所围成的间断环部的内直径小于电容器的直径。—种变频器,其包括有一壳体及一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的电容板,所述壳体中形成有多个电容器紧固结构,所述电容器紧固结构包括有一置入口,沿所述置入口的边缘处垂直延伸而形成有至少两个间隔环绕于所述置入口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内侧面上部向内凸出而形成有一夹持部,所述置入口的直径大于电容器的直径,而由所述夹持部所围成的间断环部的内直径小于电容器的直径,所述电容板上的电容器自所述电容器紧固结构的置入口插入而卡紧于所述夹持部之间,从而实现电容器的紧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通过上述电容器紧固结构而实现电容器的紧固设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黄胶粘结、卡箍紧固等电容器紧固方式,其安装工序较为简单,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且,电容器紧固结构的多个夹持板围绕于电容器的外侧,可起到保护电容器的作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容器紧固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3[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容器紧固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电容器装配入电容器紧固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变频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变频器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电容器安装于底壳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电容器紧固结构10包括有一置入口 100,沿该置入口 100的边缘处垂直延伸而形成有三个间隔环绕于置入口 100的夹持板101, 该夹持板101的内侧面上部向内凸出而形成有一夹持部102。该置入口 100的直径大于电容器的直径,而由三个夹持部102所围成的间断环部的内直径小于电容器的直径。优选地,该置入口 100设计为圆形结构,以匹配于常见的电容器的形状,而供于电容器的插设。图3为电容器装配于电容器紧固结构10的示意图,装配时,将电容器C(已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之上)自置入口 100插入,其向外挤压开夹持部102而进入夹持部102之间,并藉由该夹持板101的回复弹力而使夹持部102夹紧该电容器C,从而实现电容器C的紧固设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黄胶粘结、卡箍紧固等电容器紧固方式,其安装工序较为简单,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此外,多个夹持板101围绕于电容器C的外侧,可起到保护电容器C的作用。优选地,该夹持部102的内侧面与夹持板101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一过渡的斜面 103,通过该斜面103的设置,有助于电容器更为顺利地插入于夹持部102之间。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电容器紧固结构10设有三个夹持板101,显而易见地, 也可环绕该置入口 100的边缘处形成数目更多或者更少的夹持板101。一般地,该夹持板 101的数目为2 10之间,如夹持板101的设置数目较少,则会影响电容器的紧固及保护效果,如夹持板101的设置数目较多,则会导致电容器紧固结构的设计变得复杂,提高其制造成本。下面结合图4至图6,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具有电容器紧固结构10的变频
ο该变频器包括有一壳体20,于该壳体20之内安装有控制板、IGBT模块、驱动板、电容板、散热器及风扇等元器件,而键盘30则设置于壳体20的正面处。在此实施例中,该壳体20由一上壳200、一设置于该上壳200之下的底壳201、一设置于该底壳201之下的底板 202及一设置于该上壳200之上的面壳203组合而成,其中,控制板安装于上壳200上,而其他功能部件则安装于底壳201之上。该底壳201上形成有若干如附图1 2所示的电容器紧固机构10,每一电容器紧固结构10包括有一置入口 100,沿该置入口 100的边缘处垂直延伸而形成有三个间隔环绕于置入口 100的夹持板101,该夹持板101的内侧面上部向内凸出而形成有一夹持部102, 该置入口 100的直径大于电容器的直径,而由三个夹持部102所围成的间断环部的内直径则小于电容器的直径。变频器的电容板固定于该底壳201之上,其上的电容器C自电容器紧固结构10的置入口 100插入而卡紧于夹持部102之间,从而实现电容器C的紧固。在上述实施例中,电容器紧固结构10形成于底壳201之上,然而,其可根据电容板于该壳体10中的安装位置而形成于该壳体10中其他适宜的位置上,而并不限定于底壳201上。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施以各种等同的更改和改进,凡在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容器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紧固结构包括有一置入口,沿所述置入口的边缘处垂直延伸而形成有至少两个间隔环绕于所述置入口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内侧面上部向内凸出而形成有一夹持部,所述置入口的直径大于电容器的直径,而由所述夹持部所围成的间断环部的内直径小于电容器的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的内侧面与夹持板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一斜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入口为圆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的数目为2 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形成的夹持板为3个。
6.一种变频器,包括有一壳体及一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的电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形成有多个电容器紧固结构,所述电容器紧固结构包括有一置入口,沿所述置入口的边缘处垂直延伸而形成有至少两个间隔环绕于所述置入口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内侧面上部向内凸出而形成有一夹持部,所述置入口的直径大于电容器的直径,而由所述夹持部所围成的间断环部的内直径小于电容器的直径,所述电容板上的电容器自所述电容器紧固结构的置入口插入而卡紧于所述夹持部之间,从而实现电容器的紧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一上壳、一设置于所述上壳之下的底壳、一设置于所述底壳之下的底板及一设置于所述上壳之上的面壳构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板设置于所述底壳之上,而所述电容器紧固结构形成于所述底壳之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的内侧面与夹持板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一斜面。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入口为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容器紧固结构,其包括有一置入口,沿所述置入口的边缘处垂直延伸而形成有至少两个间隔环绕于所述置入口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内侧面上部向内凸出而形成有一夹持部,所述置入口的直径大于电容器的直径,而由所述夹持部所围成的间断环部的内直径小于电容器的直径。通过上述电容器紧固结构而实现电容器的紧固设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黄胶粘结、卡箍紧固等电容器紧固方式,其安装工序较为简单,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且,电容器紧固结构的多个夹持板围绕于电容器的外侧,可起到保护电容器的作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具有上述电容器紧固结构的变频器。
文档编号H01G2/04GK202210470SQ20112021105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1日
发明者邢卫 申请人: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