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智能充放及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7048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蓄电池智能充放及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集蓄电池充电管理、放电管理、除硫修复功能于一体的蓄电池综合智能管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智能充放及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
背景技术
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以重量轻、占地少、可逆性良好、电压特性平稳、使用寿命长、 适用范围广、安全可靠、维护工作量少等突出优点,取代了防酸隔暴电池。但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的电池容量难以测试,充放电管理和使用环境要求较高。为了保持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的额定容量和正常的使用寿命,必须对其实施正确的运行方式和精心的维护管理。目前,主要从充电管理、放电管理以及通过特定方法恢复劣化蓄电池的容量三个方面对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进行维护管理。蓄电池充电管理技术方面,普遍采用具有均充和浮充充电模式、具备恒流限压功能的充电设备,对整组蓄电池统一进行充电首先对放电结束的蓄电池通过均充模式以定时间和恒定电流对电池快速补充能量;均充结束后以浮充模式为蓄电池提供恒定的浮充电压和很小的浮充电流,防止蓄电池因自放电造成的容量下降。由于蓄电池组由单体电池串联而成,每节单体电池的一致性好坏是决定蓄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各单体电池内阻大小不同,用该充电设备给蓄电池组充电时,势必造成充电过程中每节单体电池充电不均衡,长此以往会使单体电池的一致性持续恶化,最终导致蓄电池容量下降。当蓄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通过检测仪实时检测蓄电池组的端电压,当发现蓄电池组端压降至预先设定的控制阀值后,认为电池能量耗尽,为防止电池过放电造成性能下降,切断蓄电池输出以保护电池。由于蓄电池的性能与其端电压不存在线性关系,而是由其单体电池的一致性决定,用检测仪检测管理蓄电池的放电时,对于一致性好的电池,蓄电池端电压到达控制阀值后,各单体电池仍具备一定的放电能力,造成蓄电池能量未能充分利用;对于一致性差的电池,蓄电池端电压未到达控制阀值时,已经有部分单体电池能量耗尽,处于过放电状态,该状态会严重损伤蓄电池性能,造成蓄电池容量快速劣化。通常采用在线式或离线式蓄电池容量修复设备恢复劣化蓄电池的容量;对劣化蓄电池组施加动态脉冲,通过脉冲与硫酸铅结晶共振的方式,逐渐“击碎”并“溶解”大的硫酸铅结晶,使之溶于电解液,成为小颗粒硫酸铅,通过普通充电还原成活性物质,从而恢复蓄电池的容量。该修复设备对于失水和硫化蓄电池具有很好的容量恢复效果,但由于蓄电池是否出现劣化肉眼无法观察,只能通过测试核定蓄电池的容量,对于经核定后容量低于 80 %的电池才会进行处理。目前使用的蓄电池容量修复设备,均不具备容量测试或是在线跟踪和判别蓄电池劣化程度的功能,造成蓄电池修复处理工作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电池智能充放及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充电过程每节单体电池充电不均衡造成的欠充和过充电、放电控制过程电池能量未能充分利用或电池过放电、电池活化修复时劣化蓄电池难以判别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电池智能充放及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包括依次相连接的供电单元、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和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分别与数据通讯接口单元、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和放电输出控制单元相连接;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分别与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和除硫输出控制单元相连接;供电单元还分别与数据通讯接口单元、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除硫输出控制单元、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和放电输出控制单元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综合监测仪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技术优势和积极效果在于1)采用先串联充电后并联充电的方式,可有效保证各单体蓄电池的一致性,从而保证整组电池既不欠充,也不过充。2)采用容量管理方法,根据蓄电池的真实容量,进行放电控制,可准确找到蓄电池容量耗尽点,避免蓄电池过放电对蓄电池造成的损害或是蓄电池未能充分利用。3)通过对蓄电池实际容量的准确把握,及时发现蓄电池劣化状况,第一时间自动启动除硫修复模式,对劣化蓄电池及时处理,保证了蓄电池的供电能力和使用寿命。4)将蓄电池的充电管理、放电管理以及对劣化蓄电池的除硫修复处理技术进行整合集成,大大降低了蓄电池维护工作量和维护难度,使蓄电池维护更加科学化和智能化,有效提高了蓄电池的维护管理水平。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综合监测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综合监测仪中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综合监测仪中数据通讯接口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综合监测仪中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综合监测仪中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和除硫输出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综合监测仪中放电输出控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综合监测仪中供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综合监测仪的使用状态图。图1中,1.供电单元,2.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3.数据通讯接口单元,4.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5.除硫输出控制单元,6.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7.放电输出控制单元,8.蓄电池单元。图8中,9.本蓄电池智能充放/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10.蓄电池,11.用电设备,12.电池连接排,13.交流电源接口,14.串联充电输出接口,15.多路并联充电输出接口,16.通讯接口,17.放电输出控制接口,18.用电设备的供电接口,19.串联充电电缆线, 20.并联充电电缆线,21.放电电缆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综合监测仪的结构,包括依次相连接的供电单元1、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2和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4 ;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2分别与数据通讯接口单元3、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6和放电输出控制单元7相连接;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4分别与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6和除硫输出控制单元5相连接; 供电单元1还分别与数据通讯接口单元3、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4、除硫输出控制单元 5、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6和放电输出控制单元7相连接。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6、除硫输出控制单元5和放电输出控制单元7分别与蓄电池单元8相连接。供电单元1,用于给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2、数据通讯接口单元3、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4、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6、除硫输出控制单元5和放电输出控制单元 7提供电能;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6,用于实时采集蓄电池单元8的各项运行参数, 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2 ;用于接收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4发出的对蓄电池单元8进行充电的指令,控制蓄电池单元8充电;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2,用于接收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6传输的蓄电池单元8的各项运行参数,对接收的该运行参数进行计算处理,根据计算处理结果,判定蓄电池单元8的实时状态,根据蓄电池单元8的实时状态,产生不同的指令,并将不同的指令分别进行传输当蓄电池单元8需要充电或者需要除硫时,将相应的指令传给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4 ;当蓄电池单元8需要通、断输出时,将相应的指令传给放电输出控制单元7 ; 用于将蓄电池单元8的实时状态数据传送给数据通讯接口单元3 ;用于接收数据通讯接口单元3传递的上位PC机发出的查询和控制指令;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4,用于接收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2传输的控制蓄电池单元8充电或者除硫的指令,将接收到的充电指令传送给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6, 将接收到的除硫指令传送给除硫输出控制单元5 ;除硫输出控制单元5,用于接收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4传送的对蓄电池单元8 进行除硫的指令,并根据该指令控制蓄电池单元8进行除硫修复;放电输出控制单元7,用于接收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2发出的蓄电池单元8通、断输出的指令,根据该指令控制蓄电池单元8输出的通、断;数据通讯接口单元3,用于接收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2传输的蓄电池单元8的实时状态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传给上位PC机;用于将该上位PC机发出的查询和控制指令传递给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2;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2的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AT89S52单片机ICCPU、时钟信号发生器、X5045系统看门狗芯片Icxg、IS61C1024动态存储器(IClRAM)和74HC573数据锁存器(似)。单片机ICCPU为本综合监测仪的核心处理和控制部分,是计算蓄电池剩余容量的核心器件,对所有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并对外围电路进行控制。单片机ICCPU 的第39 32脚PO 口及21 观脚?2 口为8数据I/O 口和16位地址口,连接到数据锁存器的第2 9脚和动态存储器的第3 31脚;单片机ICCPU的第9脚为复位端子,连接系统看门狗芯片的第7脚;单片机ICCPU的第18脚和第19脚连接由电容Cjtl、电容Cjt2及晶振JTl构成的外部时钟电路;排阻0为单片机ICCPU的PO 口上拉电阻,排阻1为单片机 ICCPU的Pl 口上拉电阻,排阻2为单片机ICCPU的P2 口上拉电阻,排阻3为单片机ICCPU 的P3 口上拉电阻;单片机ICCPU的第2脚、第1脚、第3脚和第6脚分别连接看门狗芯片的第5脚数据输入端、第6脚时钟端、第1脚片选端和第2脚数据输出端;单片机ICCPU的第 6脚连接发光二极管的使能Rwrl电阻端;单片机ICCPU的第13脚连接动态存储器第22脚使能端/CEl ;单片机ICCPU的第12脚与数据通讯接口单元3相连接;单片机ICCPU的第15 脚连接容量切离继电器JK的使能Rjl电阻端;单片机ICCPU的第14脚连接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4 ;单片机ICCPU的第17脚连接动态存储器第M脚使能端/RD ;单片机ICCPU 的第16脚连接动态存储器第四脚使能端/WR ;单片机ICCPU的第10脚和第11脚分别连接数据通讯接口单元3 ;单片机的ICCPU第30脚连接数据锁存器的第11脚数据/地址控制端。数据通讯接口单元3的结构,如图3所示,由X4053数据选择芯片、MAX232串口数据通讯芯片、光电耦合器、四位接线端子及外围电路构成;光电耦合器为TCP512-2光电隔离芯片。数据选择芯片的第1脚和第13脚分别接入串口数据通讯芯片的第10脚和第9脚; 数据选择芯片的第2脚和第12脚分别接入光电耦合器的第2脚和第8脚;数据选择芯片的第9脚选通端、第10脚选通端和第11脚选通端分别与单片机ICCPU的第12脚相连接; 数据选择芯片的第14脚端和第15脚端分别接单片机ICCPU的第10脚和第11脚;由电容 Cr 1 Cr4组成串口数据通讯芯片的自举电路;电阻Rx 1、电阻Rx2、电阻Rx3和三极管Tx组成光电耦合器的动作电路;保证和上位机及下位除硫/充电、串联、并联充电的通讯稳定可罪。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4的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充电/除硫选择按键CL/CD 和电容C4,充电/除硫选择按键CL/CD的按键开关端接单片机ICCPU的第14脚。当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2检测到充电电流接近0值并且计算得到的蓄电池容量低于80%时,自动启动除硫模式;也可通过充电/除硫选择按键CL/CD手动控制设备工作模式,当按下该按键后,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2检测到中断口 TO的中断信号,进入除硫模式工作。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6和除硫输出控制单元5为同一电路组成,其结构如图5所示,由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4控制该电路处于不同的输出模式下,该电路包括单片机ICCPU1、时钟信号产生器、系统看门狗Icxgl、控制继电器单元J1、高精度模数转换芯片ICAD、TLC5617数模转换芯片和四位接线端子HR,高精度模数转换芯片ICAD采用 MAX186型12位串行A/D模数转换器。单片机ICCPUl为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 6和除硫输出控制单元5的核心处理和控制部分,是串联充电控制、并联充电控制及除硫输出控制的核心器件,完成对采集数据的计算处理和转发以及对外围电路的控制工作。单片机ICCPUl的第39 32脚PO 口及21 28脚P2 口为数据I/O 口 ;单片机ICCPUl的第9 脚为复位端子,连接系统看门狗Icxgl的第7脚;单片机ICCPUl的第18脚和第19脚连接由电容Cjtl、电容Cjt2及晶振JTl构成的外部时钟电路;排阻0为单片机ICCPUl的PO 口上拉电阻,排阻1为单片机ICCPUl的Pl 口上拉电阻,排阻2为单片机ICCPUl的P2 口上拉电阻,排阻3为单片机ICCPUl的P3 口上拉电阻;单片机ICCPUl的第2脚、第1脚、第4脚、 第3脚、第38脚和第35脚分别连接看门狗Icxgl的第5脚数据输入端、看门狗Icxgl的第6脚时钟端、看门狗Icxgl的第1脚片选端、看门狗Icxgl的第2脚数据输出端、模数转换芯片ICAD的第19脚时钟脚,用于时钟同步和模数转换芯片ICAD的第18脚片选脚;单片机ICCPUl的第37、36脚连接模数转换芯片ICAD的第17、15脚数字输入/输出端;单片机 ICCPUl的第39脚、第38脚、第37脚、第24脚、第10脚和第11脚分别连接数模转换芯片 D/A的第3脚片选脚、数模转换芯片D/A的第2脚时钟脚、数模转换芯片D/A的第1脚数据脚、串并充电切离继电器Jl的使能Rjl电阻端、串口数据通讯芯片的第9脚端和串口数据通讯芯片的第10脚端。控制继电器单元Jl由继电器J1、电阻Rjl、电阻Rj2、三极管Tjl、 三极管Tj2、二极管Dj组成;当继电器Jl接收到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2的切离命令时动作进行切换;电压采集由单体电压采样脚1和单体电压采样脚2将外接蓄电池的正极接入控制继电器单元Jl的常闭端;由电阻Rvl Rv6、电容Cevl Cev4、电容Cvl Cv2组成分压和两级低通滤波电路,将蓄电池的端电压经单体电压采样脚1和单体电压采样脚2送入控制继电器单元Jl的常闭端,通过切换,分时将每节单体电压送入分压和两级低通滤波电路进行滤波,将滤波后的单体电压送入模数转换芯片ICAD进行模数转换;由电阻Ri、电容 Ceil Cei2、电容Ci组成的两级低通滤波电路,将电池电流数据通过滤波后送入模数转换芯片ICAD进行模数转换;模数转换芯片ICAD的第12脚接到基准调整电路中电阻Ral的第 1脚;模数转换芯片ICAD的第11脚接到芯片稳压电路电容Cea的第1脚。电阻Rwa、电阻 Ral、电阻Ra2、电容Ca2组成基准调整电路,调整出精度在Imv以内的供ICAD模数转换芯片做为可调基准的精确基准;电容Cea和电容Cal并联组成稳压电路,为ICAD模数转换芯片提供做为参考基准的稳定电压;单片机ICCPUl对采集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后输出命令,由 D/A模数转换芯片的4脚和7脚分别对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进行调控;电阻Rwl、电阻Rwd、 二极管Dw、电容Cw、电容Cew组成基准调整电路,调整出精确基准供D/A数模转换芯片做为参考基准。放电输出控制单元的结构,如图6所示,由控制继电器JK、电阻Rjl、电阻Rj2、三极管Tjl、三极管Tj2、二极管Dj组成;当接收到单片机ICCPUl第15脚的切离命令时动作,切断电池向外部供电的回路。供电单元1的结构,如图7所示,主要包括2芯供电接线端子,用于将外部系统供电电源引入Z)(DG3S4805型48-12V DC/DC电源转换芯片的第1脚和第2脚,48-12V DC/DC变换电路的第3脚和第4脚分别接入12-5VDC/DC电源转换芯片Ll的第1脚和第2脚;12-5V DC/DC电源转换芯片Ll的第2脚和第3脚为系统地GND和+5V工作电源VCC ;外部电源经过2芯供电接线端子进入48-12V DC/DC电源转换芯片的输入端,48-12V DC/DC电源转换芯片的输出端接到12-5V DC/DC电源转换芯片Ll上;由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21、电容 C22和12-5V DC/DC电源转换芯片Ll构成+12V变+5V的电源电路,给本监测仪中的各个单元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本实用新型综合监测仪具体应用时的线路连接,如图8所示,通过电池连接排12 将多个蓄电池10串联组成蓄电池单元8,该蓄电池组中第一个蓄电池2的正极和最后一个蓄电池2的负极通过两根串联充电电缆线19分别与本蓄电池智能充放/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9的串联充电输出接口 14相接;将本蓄电池智能充放/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9的交流电源接口 13接入市电交流220V ;将本蓄电池智能充放/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9的多路并联充电输出接口 15通过多根并联充电电缆线20分别与各蓄电池10的正负极连接;将本蓄电池智能充放/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9的放电输出控制接口 17通过放电电缆线21与用电设备11上的供电接口 18连接。当上述各连线完成后,将PC机COM接口通过RS-232线与本蓄电池智能充放/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9的通讯接口 16连接后,即可利用PC机进行各项参数预设,预设完成后,设备开始工作。本综合监测仪采用串联充电转并联充电的智能充电方式,首先通过串联充电输出端口对整组蓄电池进行快速充电,当蓄电池组中的某节单体蓄电池电压达到预设的串联充电停止条件后(即达到预设的串充单体电池电压上限),串联充电停止;设备自动转入并联充电方式,通过多路并联充电输出端口对每节单体蓄电池分别进行充电,直到满足并联充电停止条件后(即达到预设的并充单体电池电压上限),系统自动停止充电,整个充电过程结束。通过这种串充转并充的方式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在充电初期通过串联充电方式向蓄电池快速补充能量,再针对每节单体电池内阻大小不同的特点,通过并联方式对每一节单体电池单独进行分别充电管理,以弥补由于电池一致性不同造成的充电不均衡现象,通过这种方式,可保证每一节单体电池完全充饱,既不出现欠充单体,也不会出现过充单体, 从而使整组蓄电池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保证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不因过充或欠充造成蓄电池损伤。本综合监测仪实时采集蓄电池各项运行参数,包括蓄电池电压、蓄电池充放电电流、用电设备耗电电流、蓄电池温度等,将采集到的各项数据进行蓄电池容量计算,通过计算即可动态跟踪检测蓄电池的容量变化,从而在蓄电池处于放电状态时,采用容量管理方法对蓄电池放电进行控制成为可能。该方法不同于普遍采用的电压管理方法,而是通过蓄电池的真实容量对放电进行控制管理,当本综合监测仪检测到蓄电池容量低于其标称容量的20%时,就会自动切断蓄电池供电输出,保证蓄电池不因过放电造成蓄电池劣化。本综合监测仪通过容量管理的方式对蓄电池进行放电控制管理,避免了电压管理方式中由于蓄电池的性能与其端电压不存在线性关系而造成的偏差,从而避免了一致性好的电池能量不能充分利用以及一致性差的电池出现过放电的现象。此外,本综合监测仪通过对蓄电池容量的动态跟踪,可准确掌握蓄电池每一时刻的实时容量,一旦检测到蓄电池在静置状态下(未处于放电状态或是充电状态)的电池容量低于80%,即自动启动除硫活化模式,对产生劣化的蓄电池进行除硫修复。通过自动在线检测和自动除硫修复,一方面可完全避免需要通过额外的容量测试设备对蓄电池进行事先核定,以确定蓄电池是否要进行除硫活化处理;另一方面可在第一时间准确发现劣化蓄电池并进行及时处理,保证蓄电池处于健康状态。蓄电池智能充放/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的动作过程及工作原理如下首先通过PC机向蓄电池智能充放/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下发各项预设参数,包括蓄电池的初始容量、充电/除硫转换门限、蓄电池放电控制门限、蓄电池串联充电停止条件及蓄电池并联充电停止条件,设置完成后,启动蓄电池智能充放/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设备首先通过检测蓄电池电流以判断蓄电池所处状态(是静置还是放电状态),如果处于静置状态,设备开始对蓄电池首先进行串联充电,到达预设的串联充电停止条件后,设备转入并联充电方式对蓄电池充电,到达预设的并联充电停止条件后,充电过程结束,在整个充电过程中,设备实时采集蓄电池各项运行参数,通过计算不断更新蓄电池的实际容量值。[0049]当蓄电池向用电设备供电时,蓄电池智能充放/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检测到蓄电池电流的变化,开始进入蓄电池放电输出控制状态,系统实时跟踪蓄电池的真实容量,一旦检测到蓄电池的实际容量下降至蓄电池放电控制门限值时,自动切断蓄电池输出回路,保护蓄电池不被过放电。在蓄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蓄电池智能充放/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检测到蓄电池在静置状态下容量下降到了充电/除硫转换门限值,设备自动转换至除硫活化模式, 以脉冲修复的方式对蓄电池进行容量恢复。在上述各项状态下,设备均在实时采集蓄电池运行参数并通过计算对蓄电池容量进行在线跟踪,以保证蓄电池容量的准确。
权利要求1.一种蓄电池智能充放及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其特征在于,该综合监测仪包括依次相连接的供电单元(1)、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 和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 分别与数据通讯接口单元(3)、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6)和放电输出控制单元(7)相连接;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4)分别与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6)和除硫输出控制单元( 相连接;供电单元(1)还分别与数据通讯接口单元 (3)、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G)、除硫输出控制单元(5)、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6)和放电输出控制单元(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蓄电池智能充放及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电单元(1)用于给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O)、数据通讯接口单元(3)、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0)、除硫输出控制单元(5)、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6)和放电输出控制单元(7)提供电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蓄电池智能充放及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6)用于实时采集蓄电池单元(8)的各项运行参数,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O);用于接收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4) 发出的对蓄电池单元(8)进行充电的指令,控制蓄电池单元(8)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蓄电池智能充放及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 用于接收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6)传输的蓄电池单元(8)的各项运行参数,对接收的该运行参数进行计算处理,根据计算处理结果,判定蓄电池单元(8)的实时状态,根据蓄电池单元(8)的实时状态,产生不同的指令,并将不同的指令分别进行传输当蓄电池单元(8)需要充电或者需要除硫时,将相应的指令传给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当蓄电池单元(8)需要通、断输出时,将相应的指令传给放电输出控制单元(7);用于将蓄电池单元(8)的实时状态数据传送给数据通讯接口单元(3);用于接收数据通讯接口单元C3)传递的上位PC机发出的查询和控制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蓄电池智能充放及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4)用于接收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 传输的控制蓄电池单元(8)充电或者除硫的指令,将接收到的充电指令传送给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 (6),将接收到的除硫指令传送给除硫输出控制单元(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蓄电池智能充放及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硫输出控制单元( 用于接收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4)传送的对蓄电池单元(8) 进行除硫的指令,并根据该指令控制蓄电池单元(8)进行除硫修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蓄电池智能充放及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电输出控制单元(7)用于接收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 发出的蓄电池单元(8)通、断输出的指令,根据该指令控制蓄电池单元⑶输出的通、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蓄电池智能充放及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通讯接口单元C3)用于接收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 传输的蓄电池单元(8)的实时状态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数据传给上位PC机;用于将该上位PC机发出的查询和控制指令传递给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O)。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智能充放及在线除硫综合监测仪,包括依次相连接的供电单元、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和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中央控制及计算单元分别与数据通讯接口单元、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和放电输出控制单元相连接;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分别与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和除硫输出控制单元相连接;供电单元还分别与数据通讯接口单元、充电/除硫模式选择单元、除硫输出控制单元、串并充输出控制及数据采集单元和放电输出控制单元相连接。本综合监测仪能有效保证各单体蓄电池的一致性,科学管理蓄电池的充电放电过程,及时发现蓄电池劣化状况,自动启动除硫修复模式,处理劣化蓄电池,提高了蓄电池的维护管理水平。
文档编号H01M10/42GK202134636SQ201120232749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日
发明者陈永强 申请人:陈永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