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4857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用以电性连接一芯片模块至一电路板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对于高度密集化的芯片模块而言,其对外进行讯号输出输入的插脚数目相当多, 因此所有的插脚大部分以针格状数组(PGA)的方式密集排列,芯片模块与电路板之间由电连接器得以传递电讯号。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多个端子a 以及多个锡球。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端子a具有一基部al,自所述基部al向下延伸形成一焊接部a2,所述焊接部a2具有一挡止部a21及位于所述挡止部a21两侧的二定位部 a22,所述挡止部a21两侧与所述二定位部a22之间经冲裁下料分别形成一间距b。由于所述焊接部a2具有所述挡止部a21及位于所述挡止部a21两侧的所述二定位部a22,且所述挡止部a21两侧与所述二定位部a22之间经冲裁下料分别形成所述间距 b,所述焊接部a2的展开平面构型需要占据端子料带c上较大空间,从而导致所述电连接器的所述端子a的平面展开构型在所述端子料带c上会占据左右空间。在所述电连接器的所述端子a的制造过程中,所述端子料带c上两相邻所述端子a中心线间的间距较大,导致冲压过程中落料较多,造成所述端子料带c的浪费,使得所述端子料带c的材料利用率较低, 增加了所述电连接器的所述端子a的制造成本。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发明内容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相邻端子间距降低端子材料成本的电连接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贯设有多个收容孔;多个端子,分别对应收容固定于多个所述收容孔中,所述端子具有一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焊接部,所述焊接部具有一挡止部及自所述挡止部两侧分别撕裂形成的一定位部,所述二定位部靠近所述挡止部的一侧均具有一第一撕裂面,所述挡止部靠近所述定位部的两侧均具有一第二撕裂面,相邻且相对的一所述第一撕裂面和一所述第二撕裂面至少部分相互抵靠; 多个锡球,分别对应容设于多个所述收容孔中并接触多个所述挡止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所述端子的所述焊接部具有所述挡止部及自所述挡止部两侧分别撕裂形成的所述定位部,所述二定位部靠近所述挡止部的一侧均具有一所述第一撕裂面,所述挡止部靠近所述定位部的两侧均具有一所述第二撕裂面,相邻且相对的一所述第一撕裂面和一所述第二撕裂面至少部分相互抵靠。当本实用新型所述焊接部的所述挡止部的宽度与现有技术中所述焊接部的所述挡止部的宽度相等时,所述焊接部在所述端子料带上占据的空间只需增加所述二定位部的空间即可;而现有技术中所述焊接部在所述端子料带上占据的空间除了增加所述二定位部的空间外,还需增加所述挡止部与所述二定位部之间的所述二间距的空间。[0011]由于所述焊接部具有所述挡止部及自所述挡止部两侧分别撕裂形成的所述定位部,相邻且相对的一所述第一撕裂面和一所述第二撕裂面至少部分相互抵靠,所述端子采取撕裂折弯冲压工艺,因而在制造所述端子的过程中,所述端子的展开平面构型只占据端子料带上较小的空间,从而使所述端子料带上的所述端子得以更紧密地排列,所述端子料带上两相邻所述端子的中心线间的间距变小,减少冲压过程中的落料,故节省了材料,提高了所述端子料带的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所述电连接器的所述端子的制造成本。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形状、构造、特征及其功效皆能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现结合实施例与附图作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电连接器的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现有电连接器的端子的展开平面构型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端子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端子的正面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端子的展开平面构型的示意图。现有技术的附图标号
Ia I基部 |al I傳接部|a2 挡止部 a21 定位部a22 间距 b W子料带|cIIII具体实施方式
的附图标号
电连接器 11001 I绝缘本体 |ι I顶面 111
mm ~~2 ^mi 3 ^Amm ~
凸肋_15__HM_16____
端子HT21 接触部 ill
连接部212 弹臂_213 焊接部 22
挡止部221 定位部222 抓持孔 223
第一撕裂面^第二撕裂面叾^导引面 ^ 穿孔丨227| I锡球|3 I端子料带|4 _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用于将一芯片模块(未图示)电性连接至一电路板(未图示),其包括一绝缘本体1、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多个端子2以及与多个所述端子2相对应的多个锡球3。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一顶面11及一底面12,以及具有贯穿所述顶面11及所述底面12的多个收容孔13。每一所述收容孔13向外凹陷形成一导入间隙 14,所述导入间隙14提供所述端子2发生弹性形变的空间,以便于装入所述锡球3。所述收容孔13对应所述锡球3延伸凸设有二凸肋15,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凸肋15的数目也可为一,用以防止所述锡球3过度朝与所述凸肋15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即所述锡球3朝所述收容孔13侧壁的方向移动)。所述凸肋15呈圆弧形,以减少与所述锡球3的干涉,避免所述锡球3刮伤。请参阅图5,多个所述端子2分别对应收容固定于多个所述收容孔13中,每一所述端子2具有一基部21及自所述基部21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焊接部22。所述基部21呈U 形,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其它形状,其包括呈弧形的一接触部211,自所述接触部211 —端弯折延伸形成的一连接部212,及自所述接触部211另一端弯折延伸形成的一弹臂213,所述连接部212连接至所述焊接部22,且所述连接部212与所述弹臂213相对设置。
请参阅图6,所述焊接部22具有一挡止部221及自所述挡止部221两侧分别撕裂形成的一定位部222,所述挡止部221相对于所述二定位部222朝所述锡球3倾斜,且位于所述导入间隙14和所述锡球3之间,用于弹性抵触所述锡球3。所述挡止部221设有一抓持孔223,所述锡球3部分活动容置于所述抓持孔223内。所述收容孔13两相对侧对应所述二定位部222分别设有一凹槽16,所述定位部222固持于所述凹槽16。请参阅图3和图5,所述收容孔13于所述导入间隙14相对侧设有一挡墙(未图示),所述弹臂213末端挡止于所述挡墙(未图示),以防止所述端子2向下过度移动。所述挡止部221末端设有一导引面226以导引所述锡球3顺利装入,且所述挡止部221与所述基部21相连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穿孔227,即所述二穿孔227设于所述挡止部221与所述连接部212相连处的一延伸段(未标号)的两侧,使得所述延伸段(未标号)的宽度相对于所述挡止部221的宽度较窄,因而有利于增强所述挡止部221的弹性。请参阅图5和图6,所述二定位部222靠近所述挡止部221的一侧均具有一第一撕裂面224,所述挡止部221靠近所述定位部222的两侧均具有一第二撕裂面225,相邻且相对的一所述第一撕裂面224和一所述第二撕裂面225部分相互抵靠,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相邻且相对的一所述第一撕裂面224和一所述第二撕裂面225也可以完全相互抵靠,所述二第一撕裂面224之间的最大距离与所述二第二撕裂面225之间的距离相等。请参阅图2和图7,当本实用新型所述焊接部22的所述挡止部221的宽度与现有技术中所述焊接部a2的所述挡止部a21的宽度相等时,所述焊接部22在端子料带4上占据的空间只需增加所述二定位部222的空间即可;而现有技术中所述焊接部a2在所述端子料带c上占据的空间除了增加所述二定位部a22的空间外,还需增加所述挡止部a21与所述二定位部a22之间的所述二间距b的空间。因而,本实用新型在制造所述端子2的过程中,所述端子2的展开平面构型只占据所述端子料带4上较小的空间,从而使所述端子料带4上的所述端子2得以更紧密地排列,所述端子料带4上两相邻所述端子2的中心线间的间距变小,减少冲压过程中的落料,故节省了材料,提高了所述端子料带4的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所述电连接器100的所述端子2的制造成本。多个所述锡球3分别对应容设于多个所述收容孔13中,并接触多个所述挡止部 221。组装时,请参阅图3和图4,首先将各所述端子2自所述绝缘本体1的所述底面12 向所述顶面11分别对应装入各所述收容孔13,使得所述二定位部222固持于所述二凹槽 16,所述弹臂213末端挡止于所述挡墙(未图示)。其次,将各所述锡球3自所述绝缘本体1的所述底面12向所述顶面11分别对应装入各所述收容孔13,使得所述锡球3固持于所述挡止部221与所述二凸肋15形成的一容置空间内(未标号)。最后,将所述电连接器100装设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熔化所述锡球3以使所述电连接器100与所述电路板(未图示)固接。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下列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端子的所述焊接部具有所述挡止部及自所述挡止部两侧分别撕裂形成的所述定位部,相邻且相对的一所述第一撕裂面和一所述第二撕裂面部分相互抵靠,且所述二第一撕裂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与所述二第二撕裂面之间的距离相等(即所述挡止部与所述二定位部之间冲压过程没有落料),所述端子采取撕裂折弯冲压工艺,因而在制造所述端子的过程中,所述端子的展开平面构型只占据所述端子料带上较小的空间, 从而使所述端子料带上的所述端子得以更紧密地排列,所述端子料带上两相邻所述端子的中心线间的间距变小,减少冲压过程中的落料,故节省了材料,提高了所述端子料带的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所述电连接器的所述端子的制造成本。 2.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收容孔对应所述锡球延伸凸设有所述二凸肋,所述锡球对应装入所述收容孔后,当所述锡球向所述收容孔侧壁运动时,所述锡球会被所述二凸肋挡住而不能过度移动,使得所述锡球更好地固持限位于所述收容孔中,进而达成与所述电路板良好的焊接效果。 3.本实用新型由于所述挡止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处的所述延伸段(未标号)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穿孔,使得所述延伸段(未标号)的宽度相对于所述挡止部的宽度较窄,因而能够增强所述挡止部的弹性。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其贯设有多个收容孔;多个端子,分别对应收容固定于多个所述收容孔中,所述端子具有一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焊接部,所述焊接部具有一挡止部及自所述挡止部两侧分别撕裂形成的一定位部,所述二定位部靠近所述挡止部的一侧均具有一第一撕裂面,所述挡止部靠近所述定位部的两侧均具有一第二撕裂面,相邻且相对的一所述第一撕裂面和一所述第二撕裂面至少部分相互抵靠;多个锡球,分别对应容设于多个所述收容孔中并接触多个所述挡止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部相对于所述二定位部朝所述锡球倾斜,用于弹性抵触所述锡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部设有一抓持孔,所述锡球部分活动容置于所述抓持孔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孔两相对侧对应所述二定位部分别设有一凹槽,所述定位部固持于所述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孔对应所述挡止部凹设有一导入间隙,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导入间隙和所述锡球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孔对应所述锡球延伸凸设有至少一凸肋,用以防止所述锡球过度朝与所述凸肋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第一撕裂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与所述二第二撕裂面之间的距离相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部末端设有一导引面以导引所述锡球顺利装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部与所述基部相连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穿孔,以增强所述挡止部的弹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贯设有多个收容孔;多个端子,分别对应收容固定于多个收容孔中,端子具有一基部及自基部向下延伸形成的一焊接部,焊接部具有一挡止部及自挡止部两侧分别撕裂形成的一定位部,二定位部靠近挡止部的一侧均具有一第一撕裂面,挡止部靠近定位部的两侧均具有一第二撕裂面,相邻且相对的一第一撕裂面和一第二撕裂面至少部分相互抵靠;多个锡球,分别对应容设于多个收容孔中并接触多个挡止部。端子焊接部具有挡止部及自挡止部两侧分别撕裂形成的定位部,相邻且相对的定位部的一第一撕裂面和挡止部的一第二撕裂面至少部分相互抵靠,在端子生产制造过程中,能够减小相邻端子间距,从而降低端子材料成本。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2178428SQ201120264608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6日
发明者周凯泉 申请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