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弧用断路器磁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5993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引弧用断路器磁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断路器的引弧用U形磁轭装置,具体来讲,涉及这样一种可提高断路器引弧速度的磁轭装置,该磁轭装置装配简单易行,且能够大幅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和电气寿命。
背景技术
低压断路器作为一种量大面广的配电电器,在配电和保护线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是分配电能和保护电气配电网络和工业设备免受短路、过载、欠电压和接地故障等电流的破坏。因此,低压断路器是低压配电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电器元件之一。随着电力工业和用电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我国低压断路器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作为断路器关键技术指标之一的分断能力,其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必然要提高断路器自身的引弧和灭弧能力,而且作为断路器能否灭弧的前提条件,能否实现快速引弧变得愈加重要。目前,小型断路器中一般采用动、静引弧角加上、下分离的导磁板的方式实现引弧的作用,引弧角起到吸引电弧进入灭弧室的作用,上、下导磁板(见图1)能够将故障电弧产生的自励磁场强度由自由分布状态完全集中到电弧运动区域,起到“磁场集中器”的作用, 增强电弧运动的驱动力,驱使电弧快速进入灭弧室。但是由于导磁板上下分离,导磁板两侧与周围为非封闭式结构,将会造成集中到导磁板区域的磁场强度部分外泄到电弧运动区域的外侧,起不到驱动电弧的作用,因此削弱了电弧向灭弧室运动的速度。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半封闭式的U形结构的导磁板(见图2),即上、下导磁板为一侧封闭式的一体式U形结构。此种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磁场强度外泄,确保电弧运动的速度。但是,由于上下导磁板为一体式结构,首先不易于装配,其次上下一体的U形导磁板结构将会造成磁场强度过分集中于封闭侧导磁板上,而造成电弧运动区域的磁场强度降低,影响引弧速度,不利于分断。

实用新型内容根据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现有的断路器中引弧装置不易于装配、引弧效果不佳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易于装配、更利于引弧的分体式U形磁轭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引弧用断路器磁轭装置,包括上、下两块导磁板,其中一块导磁板的形状为 L形,另一块导磁板的形状为L形或一字形;两块导磁板叠成U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上、下两块导磁板均为L形,两者的侧臂重叠形成U形结构。或者一块导磁板为L形,一块导磁板为一字形,L形导磁板与一字形导磁板上、下平行布置,L形导磁板侧臂将一侧封闭形成U形结构。更进一步地[0011]上、下两块导磁板均由磁阻比空气小的导磁材料制成。上下两块导磁板位于断路器动、静触头及其弧角之间的电弧运动区,下导磁板位于动弧角下方。上导磁板的下侧和下导磁板的上侧分别设有一块由绝缘材料制成的隔弧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实用新型由两块L形导磁板侧臂重叠而成,非一体式U形结构,相对于一体式结构来讲,更易于装配;2.本实用新型可利用两块L形导磁板侧臂紧密重叠配合形成U形结构,重叠部分磁阻率大于L形导磁板上、下臂部分,因此电弧产生的自励磁场强度不会过度集中在侧臂部分,电弧分布更加均勻,更加有利于电弧运动,提高断路器分断能力。

图1为上、下分离的导磁板结构简图;图2为一体式U形导磁板结构简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U形引弧用磁轭装置简图(上、下均为L形);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U形引弧用磁轭装置三维效果图;图5为自励磁场分布及电弧受力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借助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断路器分断电流时将在动、静触头之间产生电弧,电弧由产生到熄灭分为四个过程,当电弧被拉长到一定程度后,这时电弧在自励磁场产生的电动力作用下,离开触头并经过弧角进入灭弧栅片,最终当电弧电压大于电源电压瞬时值后,电流被强制减小,电弧熄灭。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自励磁场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电弧运动的速度。众所周知,磁场强度分布为多个封闭的包络线,如在包络线分布区域内磁阻大小相同的话,则磁场的包络线均勻分布,如磁阻大小不同,则磁场的包络线优先通过磁阻小的区域。为了将自励磁场的包络线均集中到电弧运动区域,增强电弧运动区域自励磁场强度大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U形引弧用磁轭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分体式U形断路器引弧用磁轭装置,其中构成U形结构的两块导磁板中一块为L形,另一块为L型或一字形平面结构。本实施例以两块L形导磁板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3和图4。所述磁轭装置包括两块L形导磁板1和2,为分体式结构,装配方便简单。其中导磁板1和2的侧臂交叉重叠形成一个分体式U形磁轭,两块L形导磁板均由磁阻率小于空气的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所选材料为普通铁磁材料,表面镀锌处理。 上、下两块L形导磁板各自的下臂平行布置,且下导磁板的下臂位于引弧片下方,两块L形导磁板各自的侧臂在高度方向上紧密配合,交叉重叠,将侧面封闭。同时,在上导磁板的下侧和下导磁板的上侧分别装设了一块由绝缘材料制成的隔弧件,用于将上、下导磁板与动静触头、引弧片以及灭弧室隔离开来。具体工作时,当断路器断开电流时,在动、静触头3和4上产生电弧,电弧被拉长到一定程度后,可在自励磁场的作用下沿动、静弧角进入灭弧室。自励磁场分布及电弧受力情况参见图5。由于上、下两个L形导磁板的侧臂是紧密配合,而不是完全一体式结构,因此侧臂交叉处的磁阻大于一体式结构侧面的磁阻,不会造成磁场过分集中于交叉重叠区域的导磁板上,整体磁场在电弧运动区域分布比较均勻,不会影响电弧运动速度,有利于分断。
需要申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非限制,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引弧用断路器磁轭装置,包括上、下两块导磁板,其特征在于 一块导磁板的形状为L形,另一块导磁板的形状为L形或一字形; 两块导磁板叠成U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弧用断路器磁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下两块导磁板均为L形,两者的侧臂重叠形成U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弧用断路器磁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块导磁板为L形,一块导磁板为一字形;L形导磁板与一字形导磁板上、下平行布置,L形导磁板侧臂将一侧封闭形成U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引弧用断路器磁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下两块导磁板均由磁阻比空气小的导磁材料制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弧用断路器磁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下两块导磁板位于断路器动、静触头及其弧角之间的电弧运动区; 下导磁板位于动弧角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弧用断路器磁轭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导磁板的下侧和下导磁板的上侧分别设有一块由绝缘材料制成的隔弧板。
专利摘要一种引弧用断路器磁轭装置,包括上、下两块导磁板,其中一块导磁板的形状为L形,另一块导磁板的形状为L形或一字形;两块导磁板叠成U形结构。本实用新型由两块L形导磁板侧臂重叠而成,非一体式U形结构,相对于一体式结构来讲,更易于装配。两块L形导磁板侧臂重叠部分磁阻率大于L形导磁板上、下臂部分,因此电弧产生的自励磁场强度不会过度集中在侧臂部分,电弧分布更加均匀,更加有利于电弧运动,提高断路器分断能力。
文档编号H01H9/44GK202172053SQ20112028291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5日
发明者刘芳, 南寅, 朱金保, 靳晓恒 申请人:北京人民电器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