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5973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导型压接式HDMI连接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是一种用于传输未压缩数字数据的紧凑型音频/视频接口。有五种HDMI连接器类型A、B、C、D和E。类型D是在HDMI 1.4规范中定义的微型连接器,这种微型连接器具有类型A和C的标准的19个引脚,但是缩小了连接器尺寸。类型D的连接器为2. 8mm X 6. 4mm。现有的HDMI D型连接器导线制作方法是组织导线,剥离导线绝缘层,并且通过焊接(soldering)将导线直接连接至连接器头部的引脚。焊接和熔焊(welding)有时不能形成可靠的电连接。由于HDMI D型的连接器引脚在紧密的间距距离处非常细小,并且HDMI 导线非常小而难以处理,因此在焊接时容易出现问题。例如,焊接所需要的高温会影响导线的绝缘。由于焊接不稳定,会产生诸如容易短路、开路和中间电路之类的问题。因此,期望的是在HDMI导线小且非常柔软、连接器头部小且连接器引脚之间的距离短的HDMI D型连接器中提供高质量、更可靠的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在第一优选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连接器结构,所述连接器结构包括上压接端子和下压接端子,每个压接端子都具有一引脚和两个臂;上导线对齐架和下导线对齐架,所述上导线对齐架和下导线对齐架分别用于将所述上压接端子和所述下压接端子垂直地引导到绝缘电缆上;其中所述压接端子的所述臂在所述压接端子被压接时冷焊至所述绝缘电缆内的配线,以便在所述配线与在所述HDMI连接器结构内延伸的内部引脚之间形成电连接,所述内部引脚与所述压接端子电连接。所述上压接端子和所述下压接端子可以布置成两行。所述导线对齐架可以由塑料制成。所述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金属壳体,所述壳体中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壳体具有宽后端和位于该壳体的前端的细长插头部。所述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上内部壳体和下内部壳体,每个内部壳体都包括用于确保所述配线与所述内部引脚之间的电连接的锁闩。所述两个臂可以以从大约96°到大约105°的角操作地连接至所述引脚。所述两个臂可以优选地以99. 43°操作地连接至所述引脚。对于所述上压接端子来说可以有10到M个压接端子,对于所述下压接端子来说可以有10到M个压接端子。
3[0016]优选地,对于所述上压接端子来说可以有20个压接端子,对于所述下压接端子来说可以有20个压接端子。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是从上方观察的HDMI连接器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HDMI连接器结构的前视图;图3是HDMI连接器结构的后视图;图3A是HDMI连接器结构的后剖视图;图4是HDMI连接器结构的顶视图;图5是HDMI连接器结构的仰视图;图6是HDMI连接器结构的侧视图。图7是穿入导线对齐架的孔口内的压接端子的结构的顶视图;图8是从上方观察的压接端子和从压接端子以99. 43°延伸的引脚的形状的立体图;图9是穿入导线对齐架并且与电缆的铜导线进行电接触的压接端子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0是从上方观察的与电缆的铜导线进行电接触的压接端子的结构的立体图, 其中没有示出导线对齐架;图11是从上方观察的HDMI连接器结构的分解视图;以及图12是压接端子已经与电缆的铜导线进行电接触之后导线对齐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提供了 HDMI连接器结构10。HDMI连接器结构10总体上包括上压接端子70和下压接端子70A以及上导线对齐架60和下导线对齐架60A。对于上压接端子70来说可以有10到M个压接端子,对于下压接端子70A来说可以有M个压接端子,优选地,对于压接端子70、70A来说都有20个压接端子。每个压接端子70具有两个臂72、73和一引脚71。导线对齐架60、60A将上压接端子70和下压接端子70A分别垂直地引导到绝缘电缆80、80A内。压接端子70、70A的臂72、73在压接端子70、70A被压接时被冷焊至绝缘电缆80、80A内的配线90,以便在配线90与在HDMI连接器结构10内延伸的内部引脚40、40A 之间提供电连接。内部引脚40、40A与压接端子70、70A电连接。导线对齐架60、60A可以由塑料制成,并且具有与压接端子70、70A的引脚数量对应的多个垂直孔。所述垂直孔穿过导线对齐架60、60A。转到图8,压接端子70的臂72、73延伸到导线对齐架60的相应孔口内。导线对齐架60的孔口布置成两行,并且均勻地间隔开。在压接端子70的另一侧是引脚71。在两个臂72、73之间是朝向封闭端74延伸的空隙。空隙的宽度为使得该空隙使电缆80、80A能够被捕获在臂72、73之间。将电缆80、80A推向封闭端74的附加力使得电缆80、80A的绝缘部 95被刺穿而在压接端子70和电缆80、80A内的铜导线90之间形成电接触。通常,使用半自动压接工具将压接端子70压接至绝缘的铜导线。分叉部以从大约96°到大约105° (优选99. 43° )的角连接至引脚71。压接端子70的分叉部通过增加压接端子70和铜导线90 之间的接触表面面积而改善了电连接的可靠性。因此,压接端子70使得铜导线90和内部引脚40之间能够进行电连接。在典型的HDMI D型连接器中,具有19个沿着HDMI连接器的纵向轴线延伸的内部引脚40、40A。压接端子70的引脚71是平面型引脚,并且尺寸大小能够维持与相应的内部引脚40、40A良好的电接触。这种类型的连接过程通常用于绝缘置换连接器(insulation-displacement connector),这种连接器强制选择性地变尖锐的连接器刀片72、73穿过绝缘部95,从而回避了在电连接之前剥离绝缘部95的电缆80、80A。连接器刀片72、73冷焊至铜导线90,从而形成高度可靠的气密连接。转到图11,设置了中空金属外部壳体20。连接器30插入该外部壳体20内。具有彼此叠置的两组特征上半部和下半部。上半部具有在连接器30内延伸的内部引脚40。内部引脚40的位置和导线对齐架70的位置相对于内部壳体50是固定的。导线对齐架60位于内部壳体50的远端,其用于垂直地引导压接端子70的引脚71以确保与铜线90的可靠的电连接并防止损坏引脚71。下半部具有在连接器30内延伸的内部引脚40A。内部引脚 40A的位置相对于内部壳体50A是固定的。导线对齐架60A位于内部壳体50的远端,其用于垂直地引导压接端子70A的引脚71,以确保与铜线90的可靠的电连接并防止损坏引脚 71。转到图12,压接端子70A刺穿电缆80A的绝缘部95以与电缆80A内的铜导线90 形成电接触。压接端子70A的引脚在导线对齐架60内与内部导体90电接触。铜导线90 与连接器30内的内部引脚40、40A进行电接触并由一体地形成在内部50、50A上的锁闩51、 51A固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意识到,在不脱离所宽泛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的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变和/或修改。因而,当前的实施方式应该被认为在所有方面都是示例性而不是限制性的。
权利要求1.一种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结构包括上压接端子和下压接端子,每个压接端子都具有一引脚和两个臂;上导线对齐架和下导线对齐架,所述上导线对齐架和下导线对齐架分别用于将所述上压接端子和所述下压接端子垂直地引导到绝缘电缆上;其中所述压接端子的所述臂在所述压接端子被压接时冷焊至所述绝缘电缆内的配线, 以便在所述配线与在所述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连接器结构内延伸的内部引脚之间形成电连接,所述内部引脚与所述压接端子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接端子和所述下压接端子布置成两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对齐架由塑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进一步包括金属壳体,所述壳体中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壳体具有宽后端和位于该壳体的前端的细长插头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还包括上内部壳体和下内部壳体,每个内部壳体都包括用于确保所述配线与所述内部引脚之间的电连接的锁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臂以从大约96°到大约105°的角操作地连接至所述引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臂以99.43°操作地连接至所述引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上压接端子来说有10到M个压接端子,对于所述下压接端子来说有10到M个压接端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上压接端子来说有20个压接端子,对于所述下压接端子来说有20个压接端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连接器结构,所述连接器结构包括上压接端子(70)和下压接端子(70A),每个压接端子(70,70A)都具有一引脚(71)和两个臂(72,73);上导线对齐架(60)和下导线对齐架(60A),所述上导线对齐架和下导线对齐架用于将所述上压接端子(70)和所述下压接端子(70A)分别垂直地引导到绝缘电缆(80,80A)上;其中所述压接端子(70,70A)的所述臂(71)在所述压接端子(70,70A)被压接时冷焊至所述绝缘电缆(80,80A)内的配线(90),以便在所述配线(90)与在所述HDMI连接器结构(10)内延伸的内部引脚(40,40A)之间形成电连接,所述内部引脚(40,40A)与所述压接端子(70,70A)电连接。
文档编号H01R4/18GK202259789SQ20112029784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6日
发明者李柄权, 梁健强 申请人:汇聚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