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插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44869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块化插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块化插孔,尤其是涉及构成模块化插孔的多个零件的卡合构造。
背景技术
在电视机等电气设备中,为了进行数据通信而设有连接LAN电缆等的模块化插孔。该模块化插孔如美国专利第7341492号所公示的那样,具有插入LAN电缆等连接器的模块化插孔主体和覆盖模块化插孔主体的金属盒,在模块化插孔主体上安装金属盒而构成。 具体而言,通过从模块化插孔主体的侧面突出的突起和在金属盒上形成的孔进行卡合,金属盒被安装在模块化插孔主体上。在上述构成的模块化插孔主体上安装金属盒时,在金属盒的孔周边跨过突起之后,突起和孔进行卡合。该情况下,金属盒有时扩开,即使将金属盒安装在模块化插孔主体上之后,金属盒也可能照样开着。在金属盒开着的状态下,突起和孔的卡合不彻底,因而,金属盒有可能从模块化插孔主体脱落。另外,为了将模块化插孔固定于安装基板上,如(日本)特开平10-270112号公报中所记载的那样,在金属盒的缘部设置有突起。突起插入预先形成于安装基板上的孔,由此,能够将模块化插孔牢固地固定在安装基板上。但是,根据安装模块化插孔的电气设备,有时在模块化插孔上不需要金属盒。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要求模块化插孔被牢固地固定于安装基板上。这时,当将模块化插孔制成没有金属盒的模块化插孔主体的构成时,就不能牢固地固定于安装基板上。另一方面,为了将模块化插孔牢固地固定在安装基板上,即使不需要金属盒也得制成在模块化插孔主体上安装了金属盒的构成,因此,模块化插孔的价格变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插孔,抑制金属盒的开放,抑制从模块化插孔主体的脱落。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插孔,其能够在安装基板上牢固地固定,且能够实现价格降低。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插孔,其特征在于,具备形成有插头插入孔的主体部;覆盖主体部的金属盒,金属盒通过将金属板折弯组装而形成,且具有平板部,所述平板部具有缘部并且形成有在缘部附近配置的卡合孔,主体部具有表面,其与平板部对置且具有与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突起;浮出防止片,其配置于卡合突起附近且防止缘部自表面浮出。在上述构成的模块化插孔中,优选,浮出防止片具有与表面对置的对置面,缘部在卡合突起与卡合孔卡合的状态下插入于在表面和对置面之间形成的间隙。根据这种构成, 在金属盒安装于主体部的状态下,可抑制卡合孔周边的缘部从表面浮出。由此,卡合突起与卡合孔可靠地卡合,能够抑制金属盒自主体部脱落。另外,优选,在对置面上具有与间隙的开口越接近越从表面离开的斜面。根据这种构成,容易将缘部插入间隙内。由此,能够改善金属盒向主体部的安装性。另外,优选,浮出防止片构成为使从表面到对置面之间的距离小于缘部的板厚的二倍。根据这种构成,可确保缘部向浮出防止片的插入性,而且缘部不易从浮出防止片脱落。另外,优选,平板部具有上板和从上板向下方折弯且形成有卡合孔的侧板,在侧板上划分出卡合孔,限定有位于上板侧的卡合孔上缘部和位于上板相反侧的卡合孔下缘部, 卡合孔和卡合突起分别配置于在卡合突起与卡合孔卡合的状态下、从卡合孔下缘部到卡合突起的距离比从卡合孔上缘部到卡合突起的距离小的位置。根据这种构成,即使金属盒以向上方移动的方式要从主体部脱落,但是,因为卡合突起和卡合孔的下侧的间隙小,因此, 金属盒也几乎不能从主体部向上方移动。即,能够抑制在金属盒和主体部之间产生的晃动。另外,优选,卡合突起和卡合孔个数相同且分别具有多个。根据这种构成,能够进一步可靠地使主体部和金属盒卡合。另外,优选,具有多个浮出防止片。根据这种构成,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缘部的浮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模块化插孔,其特征在于,具备形成有插头插入孔的主体部;覆盖主体部的金属盒,金属盒通过将金属板折弯组装而形成,且具有平板部,所述平板部具有缘部并且形成有在缘部附近配置的卡合孔,主体部具有表面,其与平板部对置且具有与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突起;浮出防止片,其配置于卡合突起附近且形成有插入缘部的槽部。在上述构成的模块化插孔中,优选,浮出防止片具有与表面对置的对置面,在表面和对置面之间形成有槽部。根据如上所述的模块化插孔,能够抑制金属盒的开放。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模块化插孔,其特征在于,具备主体部,其具备形成有插头插入孔且具有侧壁的主体、和设于该侧壁的销固定部;金属盒,其覆盖该主体;金属销, 其与该金属盒分体地构成,且被固定于该销固定部,在该金属盒覆盖了该主体时,该金属销与该金属盒接触而与该金属盒电连接。由于具有金属盒和金属销,且金属盒和金属销为分体构成,金属销固定于销固定部,因此,在不需要金属盒的情况下,能够将模块化插孔制成没有金属盒而具有主体部和金属销的构成。因此,将金属销插入于在安装基板上形成的孔就能够将模块化插孔牢固地固定于安装基板上。另外,在将模块化插孔制成具有主体部、金属盒和金属销的构成的情况下,金属盒和金属销电连接,因此,能够使金属盒作为以金属销为接地端子的磁屏蔽件发挥功能。在此,优选,该金属销配置为被该金属盒和该侧壁夹住。由于金属销配置为被金属盒和侧壁夹住,因此,能够使金属销和金属盒可靠地接触且可靠地电连接。另外,能够将金属销没有晃动地固定于销固定部。另外,优选,在该金属盒的一部分设有向该金属销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由于在金属盒的一部分设有向金属销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因此,通过突出部按压金属销,能够使金属销和金属盒进一步可靠地接触且可靠地电连接。另外,能够将金属销没有晃动地固定于销固定部。另外,优选,该突出部通过将该金属盒的一部分拔起而构成。由于突出部通过将金属盒的一部分拔起而构成,因此可防止突出部与金属盒的一部分且位于突出部的周围的部分接触。因此,能够使突出部保持弹性,能够使金属盒与金属销进一步可靠地接触而用突出部按压金属销,使金属销和金属盒可靠地电连接。另外,能够将金属销没有晃动地固定于销固定部。另外,优选,该销固定部由与该侧壁对置配置且具有相对于该侧壁不能移动的臂部的浮出防止片构成,该金属盒通过将金属板折弯组装而构成,且具有能够与该金属销接触的平板部,该平板部和该金属销被该侧壁和该浮出防止片的臂部夹住。由于平板部和金属销被侧壁和浮出防止片的臂部夹住,因此能够防止平板部从侧壁离开,能够使金属销与金属盒进一步可靠地接触而可靠地电连接。另外,能够将金属销没有晃动地固定于销固定部。另外,优选,该浮出防止片具备连结该臂部和该侧壁的基部,在该基部形成有能够插入该金属销的销贯通孔,该金属销通过被压入该销贯通孔而被固定于该基部。由于金属销通过被压入销贯通孔而被固定于基部,因此能够将金属销没有晃动地固定于销固定部。另外,优选,该销贯通孔形成有多个。由于销贯通孔形成有多个,因此能够根据在安装基板上形成的贯通孔的位置,适当地选择销贯通孔。因此,不需要制造与在安装基板上形成的贯通孔的位置对应的主体部,能够通用化,能够降低模块化插孔的制造成本。另外,优选,该基部与该臂部的一端连接,对该臂部的另一端部且与该侧壁对置的部分实施了使与该侧壁的距离随着接近于该臂部的一端而变短的倒角。根据该构成,能够防止在向臂部和金属销之间插入平板部时,平板部与臂部的另一端发生碰撞,能够顺畅地插入平板部。另外,优选,该基部与该臂部的一端连接,该金属销具有固定于该销固定部的基部侧部和与该基部侧部相对的自由端侧部,该自由端侧部与该平板部对置配置,对该自由端侧部实施了使与该侧壁的距离随着接近于该销贯通孔而变长的倒角。根据该构成,能够在向臂部和金属销之间插入平板部时,防止平板部与金属销的端缘发生碰撞,能够流畅地插入平板部。另外,优选,该金属盒的材质和该金属销的材质不同。由于金属盒的材质和金属销的材质不同,因此可以将金属盒设定为屏蔽性高的材质,或设定为便宜的材质,与此相对, 可以将金属销设定为焊剂的濡湿性高的材质,或对金属销实施镀敷以使焊剂的濡湿性变高。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能够牢固地固定于安装基板上且能够实现价格降低的模块化插孔。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孔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孔的分解状体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孔的浮出防止片周边的局部俯视图;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孔的第二卡合突起和第二卡合孔的关系的局部侧视图;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孔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孔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孔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孔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孔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孔的仰视图;图11是表示从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孔拆掉金属销和金属盒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孔的浮出防止片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图13是表示从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孔拆下金属盒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孔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 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孔进行说明。图 1及图2所示的模块化插孔1为连接LAN电缆的插孔,主要由包括连接器插入部3、端子保持部4、盖5的主体部2和金属盒6构成。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自端子保持部4朝向连接器插入部3的方向作为前侧来定义前后方向。另外,将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即从连接器插入部3朝向金属盒6的后述的上板63的方向作为上方来定义上下方向,将与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另外,模块化插孔1为左右对称的构成。由此,关于左右方向的侧面的说明,仅对一侧面侧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连接器插入部3的主要构成要素为下壁31、一对侧壁32、32、背壁33、 上壁34,由这些壁构成在内部划分出空间3a的大致长方体的框体状,在前面形成与空间3a 连通、可插入未图示的插头的插头插入孔3b。在空间3a内,在下壁31设有与未图示的插头的端子接触的多个端子即端子组3A。侧壁32具有位于空间3a外的表面即外侧面32A。在外侧面32A分别设有第一卡合突起32B、第二卡合突起32C。第一卡合突起32B配置于外侧面32A的前部且下部。第二卡合突起32C配置于外侧面32A的后部且上下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位置。第一卡合突起32B 和第二卡合突起32C分别形成相同的形状,构成为随着从前侧朝向后侧,自外侧面32A的突出量增加的楔形状。背壁33位于下壁31、一对侧壁32、32、上壁34的后端部,与端子保持部4连接。在上壁34形成有在连接器插入部3的前端面开口、从前端面朝向后方延伸并使空间3a内外连通的槽34a。另外,在上壁34的上表面,在槽3 的开口部分附近位置且槽3 的右侧及左侧,分别设有第三卡合突起34A、34A。第三卡合突起34A、34A分别构成为与第一卡合突起 32B、第二卡合突起32C相同的形状。端子保持部4为与连接器插入部3的后侧连接、上部开口且内部为中空状的筐体, 在中空状的内部具备与端子组3A连接的未图示的电路基板。在端子保持部4的后部,以垂下的方式设置有与未图示的电路基板连接并且与安装基板连接的多个安装端子即安装端子组4A。在端子保持部4的左右方向的两面分别具有侧面41,侧面41以与一对侧壁32、 32的侧面32A成为一个面的方式构成。在该侧面41,自侧面41突出地设置有具有与上下方向正交的下表面的限制板41A。利用该限制板41A能够正确地限制将模块化插孔1安装在安装基板上时的、模块化插孔1相对于安装基板的上下方向位置。在侧面41的上端缘附近,设置有与各个盖5卡合的第四卡合突起41B。另外,在侧面41的前端缘附近,设有浮出防止片42。如图3所示,浮出防止片42由从侧面41的最前端即第二卡合突起32C的附近延伸出的基部42A和从基部42A的前端向前侧延伸出的臂部42B构成为大致L字状。在臂部 42B,对置面42C被限定于与外侧面32A对置的位置,在对置面42C和外侧面32A之间限定间隙即槽部42a。在臂部42B的前端设置有斜面42D,该斜面42D是对置面42C的一部分,且越接近前侧(槽部42a的开口侧)越从外侧面32A离开。浮出防止片42以该槽部42a的开口部分位于第二卡合突起32C之后的方式配置·构成。另外,浮出防止片42以槽部42a 的宽度即从外侧面32A到对置面42C的距离小于构成金属盒6的金属板的板厚的二倍的方式构成。如图2所示,盖5以覆盖端子保持部4的上部开口的方式配置,在安装于端子保持部4的状态下,具备分别与上壁34的上表面、一对侧壁32、32的外侧面32A成为一个面的上面、侧面。在盖5的两侧面分别设有能够与第四卡合突起41B卡合的卡合部51A。金属盒6由薄板的金属板折弯组装而成,主要由前板61、一对侧板62、上板63构成,主要覆盖连接器插入部3。在前板61上形成有与插头插入孔北连通的插入孔61a。另外,在前板61上,在构成插入孔61a的轮廓的左右方向两侧缘,设置有插入空间3a内而将插头导入空间3a内的导入板61A、61A。在侧板62上形成有第一卡合孔6 和第二卡合孔62b,并且,设置有端子部62A、 限制板62B。第一卡合孔6 配置于侧板62的前板61附近且下部的位置,形成为能够与第一卡合突起32B卡合的大致四边形的孔。第二卡合孔62b形成于侧板62的后侧,形成为能够与第二卡合突起32C卡合的大致四边形的孔。如图4所示,在第二卡合孔62b中,在划分成第二卡合孔62b的周缘,限定有位于上板63侧的卡合孔上缘部62bl和位于上板63相反侧的卡合孔下缘部62b2,第二卡合孔62b和第二卡合突起32C按照如下的方式分别配置 在金属盒6安装于主体部2的状态下,从卡合孔下缘部62 到第二卡合突起32C的距离比从卡合孔上缘部62bl到第二卡合突起32C的距离小。端子部62A和限制板62B与限制板41A同样地,以分别从侧板62的下端缘突出的方式构成。在端子部62A,在其前端具有与未图示的安装基板电连接的连接端子。限制板 62B配置成与限制板41A的下表面为大致同一平面,与限制板41A—起限定模块化插孔1相对于安装基板的上下方向位置。另外,在侧板62中,在第二卡合孔62b的后方,限定有插入槽部42a的缘部62C。在上板63上,一对第三卡合孔63a、63a在前板61附近位置沿左右方向排列形成。 一对第三卡合孔63a、63a形成为能够分别与第三卡合突起34A、34A卡合的大致四边形的孔。在将该金属盒6安装于主体部2时,如图1所示,使金属盒6从主体部2的前侧向
8后方移动,使上板63和上壁34滑动,并且,使侧板62和侧壁32滑动,从而进行安装。在该状态下,侧板62和上板63分别跨过第一卡合突起32B及第二卡合突起32C和第三卡合突起34A,第一卡合突起32B、第二卡合突起32C及第三卡合突起34A分别与第一卡合孔62a、 第二卡合孔62b及第三卡合孔63a卡合。这时,侧板62跨过第二卡合突起32C,由此,尤其是侧板62的缘部62C有可能从侧壁32浮出。但是,缘部62C在金属盒6完全地安装于主体部2的状态下插入槽部42a内,在该状态下,即使缘部62C浮出,其也会与浮出防止片42 的对置面42C抵接,从而可抑制浮出。通过抑制金属盒6的浮出,能够抑制各个卡合突起从各个卡合孔脱落,能够抑制金属盒6从主体部2脱落。在浮出防止片42中,在插入金属盒6 的开口部分设置有斜面42D,因此,能够沿着该斜面42D将缘部62C导入槽部42a内。由此, 在向主体部2安装金属盒6时,即使缘部62C多少有些浮出,也能够将缘部62C合适地导入槽部42a内。如上所述,槽部42a内设定为不足缘部62C的板厚的二倍的间隙。只要是该间隙就可确保缘部62C向浮出防止片42的插入性,缘部62C就不易从浮出防止片42脱落。另外,如图4所示,在第二卡合突起32C和第二卡合孔62b之间的间隙中,以下侧的间隙比上侧的间隙小的方式构成。根据这种构成,即使金属盒6向上方移动而要从主体部2脱落,因为前述的下侧的间隙小,金属盒6也几乎不能从主体部2向上方移动。S卩,能够抑制在金属盒6和主体部2之间产生的晃动、上下方向的晃动。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孔。如图5所示,也可以为用金属盒106将主体部102的从前端至后端的全部覆盖的构成。在这种构成中,以槽14 的开口朝向上方的方式在第二卡合突起132C的附近设置浮出防止片142,在该浮出防止片142 插入成为金属盒106的侧板162的下缘的缘部162C。在这种构成中,也能够抑制缘部162C 的浮出,能够抑制金属盒106从主体部2脱落。另外,设计为使限制板143进一步从浮出防止片142向左右方向突出,而在金属盒106上不设限制板的构成。设置有浮出防止片142 的端子保持部104为树脂制,因此成型容易,由此,与将金属板切断、折弯构成限制板相比, 在树脂性的浮出防止片142上设置限制板143的方法能够简化制造。另外,作为第三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也可以将浮出防止片242设置于连接器插入部203的未图示的上壁上。在上壁上,浮出防止片242配置于最后端位置且左右方向的中央位置。通过在这种位置配置浮出防止片对2,能够将跨过一对第三卡合突起234A、234A 而到达浮出防止片242位置的上板263的缘部插入浮出防止片242的槽部对加内,能够抑制上板沈3的缘部自上壁浮出。另外,作为第四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构成中,也可以使限制板343进一步从浮出防止片342向左右方向突出。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与在金属盒306中将金属板切断、折弯而构成限制板相比,在端子保持部304 中在树脂性的浮出防止片342上设置限制板343的方法能够简化制造。根据图8 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孔进行说明。模块化插孔401为连接LAN电缆的插孔,其具有主体部402、金属盒406、金属销407,其中,主体部 402具有由树脂制的连接器插入部403、树脂制的端子保持部404和树脂制的盖405构成的主体。另外,所谓主体是不包括后述的浮出防止片435的概念。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端子保持部404朝向连接器插入部403的方向设定为前方, 将其相反方向设定为后方来定义前后方向。另外,将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且从连接器插入部403朝向金属盒406的后述的上板463的方向设定为上方向,将其相反方向设定为下方向来定义上下方向。另外,将图10的右方向设定为右方向,将左方向设定为左方向来定义左右方向。模块化插孔401左右对称地构成。由此,关于左右方向的后述的外侧面432A 的说明,仅对一个外侧面432A侧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连接器插入部403具有下壁431、一对侧壁432、432、背壁433、前壁 434,由这些壁构成在内部划分成插头插入孔403a的大致长方体的框体。一对侧壁432、432 的一端、背壁433的一端、前壁434的一端与下壁431连接,一对侧壁432、432的另一端、背壁433的另一端、前壁434的另一端构成上端面403A。插头插入孔403a在上端面403A具有开口 403b,从开口 40 可将未图示的模块插头插入插头插入孔403a内。在插头插入孔 403a内,在背壁433上设有与未图示的模块插头的端子接触的多个端子即端子组4(X3B。另外,构成为在下壁431的下表面设有一对向下方突出的脚部436,通过将脚部436插入未图示的安装基板上形成的孔,模块化插孔401就被固定于未图示的安装基板。侧壁432的外表面构成外侧面432A。在外侧面432A上分别设有第一卡合突起 432B。第一卡合突起432B配置于外侧面432A的前部且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部。第一卡合突起432B呈随着从上侧朝向下侧、自外侧面432A的突出量增加的楔形状。在前壁4;34上形成有槽43 ,其在连接器插入部403的上端面403A开口,从上端面403A朝向下方延伸到下壁431,使插头插入孔403a内外连通。另外,在侧壁432的外侧面432A的一部分且与下壁431连接的部分,设有浮出防止片435。浮出防止片435相当于销固定部。如图11所示,浮出防止片435由从外侧面432A的最下端延伸出的基部435A和从基部435A的延出端向上方向延伸出的臂部435B构成大致L字状。臂部435B在与外侧面432A对置的位置具有对置面435C,臂部435B和外侧面432A之间的空间成为间隙即槽部43fe。在臂部435B的上端设有越往上侧越从外侧面432A离开的斜面435D。能够沿着该斜面435D将金属盒406的缘部462C顺畅地导入槽部43 内,能够防止缘部462C与臂部435B的上端碰撞。浮出防止片435配置为该槽部43 的开口部分位于比第一卡合突起 432B、后述的第二卡合突起441C靠下侧的位置。另外,浮出防止片435构成为,左右方向的槽部43 的宽度即从外侧面432A到臂部435B的距离为0. 5mm左右。如图10所示,在基部435A形成有贯通方向指向上下方向的销贯通孔43恥。销贯通孔43 在前后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而配置,用与贯通方向正交的面切开的截面分别呈向主体部402的外方凸出的凸形状。“凸”形状的底边与外侧面432A为一个面。金属销407贯通两个销贯通孔43 内的后侧的销贯通孔43 。金属销407由在黄铜(铜、锌和锡的合金)的表面实施了锡镀敷的板状的金属片构成,如图9所示,具有呈长方形状的头部471和与头部471 —体连接且前端部分呈尖细形状的销部472。头部471 的厚度为0. 25mm左右,配置于槽部43 内。如图12所示,在头部471的上端部且与后述的金属盒406的外方突出部465对置的部分,设有越往下侧与侧壁432的距离越大的头部斜面471A。构成为能够沿着该头部斜面471A将金属盒406的缘部462C顺畅地导入槽部43 内,能够防止缘部462C与头部471 的上端发生碰撞。头部471的上端部相当于自由端侧部。销部472具有从其表面突出的长圆形凸部472A和与长方形的头部471平行且向与销部472从头部471延伸出的方向交差的方向突出的三角形状的一对卡合凸部472B。长圆形凸部472A在销部472的轴心位置沿销472的轴向延伸出,如图10所示,与销贯通孔 435b的相当于“凸”的上面的部分的空间卡合。如图9所示,卡合凸部472B呈随着越往上侧而距销部472的轴心的距离越变大的三角形状,通过压入基部435A的销贯通孔43 内, 在基部435A内部,咬入固定于基部435A。销部472的前端部插入形成于未图示的安装基板的孔而接地。由于销部472具有长圆形凸部472A,因此能够进一步增大作为销部472整体的厚度,在插入未图示的安装基板的孔而进行用于接地的焊接时,能够可靠地进行焊接。端子保持部404与连接器插入部403的后侧连接,上部及后部开口且内部成为中空状。在中空状的内部配置有与端子组4(X3B电连接的未图示的电路基板。在端子保持部 404的下方,大致垂下地设置有与未图示的电路基板连接并且与安装基板连接的多个安装端子即安装端子组404A。在端子保持部404,在左右方向的两面分别限定有侧面441,侧面441以与一对侧壁432、432的侧面432A成为一面的方式构成。在侧面441上分别设有第二卡合突起441C。 第二卡合突起441C配置于侧面441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第二卡合突起441C与第一卡合突起432B制成同一形状,制成随着从上侧向下侧、自外侧面432A突出的突出量增加的楔形状。如图9所示,盖405以覆盖端子保持部404的上部开口及后部开口的方式配置,安装于端子保持部404。盖405具有与上端面403A成为一个面的上表面,另外,具有与一对侧壁432、432的外侧面432成为一个面的侧面。金属盒406由在黄铜(铜、锌和锡的合金)的表面实施了镍镀敷的厚度为0. 2mm左右的薄板金属板折弯组装而成,作为屏蔽盒发挥功能。金属盒406具有前板461、一对侧板 462、上板463、后板464,覆盖连接器插入部403、端子保持部404及盖405的上表面整体、侧面整体、连接器插入部403的前表面的上部及盖405的后表面的上部。在上板463上形成有与插头插入孔403a连通的插入孔461a。另外,在上板463上,在构成插入孔461a的轮廓的左右方向两侧缘,设有插入插头插入孔403a内而将插头导入插头插入孔403a内的导入板 461A、461A。在侧板462上形成有第一卡合孔46 和第二卡合孔462b,并且,设置有外方突出部465。外方突出部465的构成为,设置于侧板462的下部,大致长方形状的区域整体稍微向金属盒406的外方突出。外方突出部465设于金属盒406的一部分且与臂部435B对置的部分,如图8所示,配置于槽部43 内。以利用外方突出部465和外侧面432A夹住金属销407的头部471的方式配置。外方突出部465相当于平板部。在外方突出部465设有头部按压部466。头部按压部466在前后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设置有两个。头部按压部466呈外方突出部465的一部分被所谓的拔起、周围剪切成二字状而形成的大致长方形状,以设置有头部按压部466的外方突出部465的部分的厚度增加的方式,以该长方形状的下边为中心向金属盒406的内方折弯。该长方形状的上边成为自由端,如图8所示,在成为用金属盒406和外侧面432A夹住金属销407的头部471的位置关系时,该上边及其附近部分与头部471抵接,将头部471向连接器插入部403的外侧面432A的方向按压。由此,金属盒406和金属销407成为电连接的状态。头部按压部466 相当于突出部。[0074]由于具有金属盒406和金属销407,且金属盒406和金属销407分体构成,在基部 435A固定有金属销407,因此,在不需要金属盒406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作为拆下金属盒406的状态,也可以将金属销407压入基部435A进行固定而使用。通过这样操作,能够使用金属销407将模块化插孔401牢固地固定在安装基板上。另外,在将模块化插孔401设计为具有主体部402、金属盒406和金属销407的构成的情况下,由于金属盒406和金属销407电连接,因此,使金属盒406作为以金属销407 为接地端子的磁屏蔽件发挥功能。金属销407以被金属盒406和侧壁432夹住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使金属销407 和金属盒406进一步可靠地接触而可靠地电连接。另外,能够将金属销407不会晃动地固定在基部435A。另外,由于在外方突出部465以增加外方突出部465的厚度的方式设置有向金属销407的方向突出的头部按压部466,因此,通过头部按压部466按压金属销407,能够使金属销407和金属盒406进一步可靠地接触,并可靠地电连接。另外,能够将金属销407不会晃动地固定在基部435A。另外,头部按压部466通过将金属盒406的一部分拔起而构成,因此,能够防止头部按压部466与金属盒406的一部分且头部按压部466的周围部分接触。因此,能够使头部按压部466保持弹性,使金属盒406进一步与金属销7可靠地接触而用头部按压部466 按压金属销407,使金属销407和金属盒406可靠地电连接。另外,能够将金属销407不会晃动地固定在基部435A。另外,由于外方突出部465和金属销407被侧壁432和浮出防止片435的臂部435B 夹住,因此能够防止外方突出部465从侧壁432离开,能够使金属销407和金属盒406进一步可靠地接触并可靠地电连接。另外,能够将金属销407不会晃动地固定在基部435A。另外,金属销407通过被压入销贯通孔43 而固定于基部435A,因此,能够将金属销407不会晃动地固定在基部435A。另外,由于销贯通孔43 形成有多个,因此,可以根据在安装基板上形成的贯通孔的位置选择适当的销贯通孔43恥。因此,不需要制造与在未图示的安装基板上形成的贯通孔的位置对应的主体部,能够通用化,能够降低模块化插孔401的制造成本。由于金属盒406的材质和金属销407的材质不同,因此可以将金属盒406设定为屏蔽性高的材质,或设定为便宜的材质,与此相对,可以将金属销407设定为焊剂的濡湿性高的材质,或对金属销407实施镀敷以使焊剂的濡湿性变高。图14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模块化插孔。在第五实施方式中,插头插入孔403a朝向上方开口,销贯通孔43 在一个浮出防止片435的基部435A形成有两个, 但是,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模块化插孔501的插头插入孔503a朝向前方开口, 销贯通孔在一个浮出防止片535的基部535A仅形成一个。另外,在第五实施方式中,金属销407与两个销贯通孔43 内的后侧的销贯通孔 43 贯通,但不仅限于后侧的销贯通孔43恥。也可以根据安装基板的不同而贯通前侧的销贯通孔435b。另外,金属盒406和金属销407也可以由不同材质的金属构成。例如,金属盒也可以不由黄铜而由SUS材质、铝合金、不锈钢合金等构成。另外,对金属销407实施了锡镀敷,但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不是锡镀敷而是将金属销浸渍在焊剂槽中而在金属销的表面附着焊剂的浸焊。另外,在金属销407的头部471的上端部且与后述的金属盒6的外方突出部465对置的部分,设置有越往下侧越从侧壁432离开的头部斜面471A,另外,在臂部435B的上端, 设置有越往上侧越从外侧面432A离开的斜面435D,但不仅限于斜面,例如也可以取代斜面而设置具有规定半径的圆弧状倒角等其它种类的倒角。另外,浮出防止片435的基部435A由销贯通孔43 构成,但不仅限于销贯通孔。 例如,只要由槽构成且在槽内可插入金属销407的销部472即可。另外,头部按压部466呈外方突出部465的一部分被所谓的拔起、周围被剪切成-字状而形成的大致长方形状,以设置有头部按压部466的外方突出部465的部分的厚度增加的方式,以该长方形状的下边为中心向金属盒6的内方折弯而构成,但不仅限于该构成。 只要在金属盒的一部分设置有向金属销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即可。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记载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或改良。
权利要求1.一种模块化插孔,其特征在于,具备 形成有插头插入孔的主体部;覆盖该主体部的金属盒,该金属盒通过将金属板折弯组装而形成,且具有平板部,所述平板部具有缘部并且形成有在该缘部附近配置的卡合孔,该主体部具有表面,其与该平板部对置且具有与该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突起;浮出防止片,其配置于该卡合突起附近且防止该缘部自该表面浮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插孔,其特征在于,该浮出防止片具有与该表面对置的对置面,该缘部在该卡合突起与该卡合孔卡合的状态下插入于在该表面和该对置面之间形成的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插孔,其特征在于,在该对置面上具有与该间隙的开口越接近越从该表面离开的斜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插孔,其特征在于,该浮出防止片构成为使从该表面到该对置面之间的距离小于该缘部的板厚的二倍。
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插孔,其特征在于,该平板部具有上板和从该上板向下方折弯且形成有该卡合孔的侧板,在该侧板上划分出该卡合孔,限定有位于上板侧的卡合孔上缘部和位于上板相反侧的卡合孔下缘部,该卡合孔和该卡合突起分别配置于在该卡合突起与该卡合孔卡合的状态下、从该卡合孔下缘部到该卡合突起的距离比从该卡合孔上缘部到该卡合突起的距离小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插孔,其特征在于, 该卡合突起和该卡合孔个数相同且分别具有多个。
7.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插孔,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个该浮出防止片。
8.一种模块化插孔,其特征在于,具备 形成有插头插入孔的主体部;覆盖该主体部的金属盒,该金属盒通过将金属板折弯组装而形成,且具有平板部,所述平板部具有缘部并且形成有在该缘部附近配置的卡合孔,该主体部具有表面,其与该平板部对置且具有与该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突起;浮出防止片,其配置于该卡合突起附近且形成有插入该缘部的槽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化插孔,其特征在于,该浮出防止片具有与该表面对置的对置面,在该表面和该对置面之间形成有该槽部。
10.一种模块化插孔,其特征在于,具备主体部,其具备形成有插头插入孔且具有侧壁的主体、和设于该侧壁的销固定部; 金属盒,其覆盖该主体;金属销,其与该金属盒分体地构成,且被固定于该销固定部, 在该金属盒覆盖了该主体时,该金属销与该金属盒接触而与该金属盒电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块化插孔,其特征在于, 该金属销配置为被该金属盒和该侧壁夹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模块化插孔,其特征在于,在该金属盒的一部分设有向该金属销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模块化插孔,其特征在于, 该突出部通过将该金属盒的一部分拔起而构成。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模块化插孔,其特征在于,该销固定部由与该侧壁对置配置且具有相对于该侧壁不能移动的臂部的浮出防止片构成,该金属盒通过将金属板折弯组装而构成,且具有能够与该金属销接触的平板部, 该平板部和该金属销被该侧壁和该浮出防止片的臂部夹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模块化插孔,其特征在于,该浮出防止片具备连结该臂部和该侧壁的基部,在该基部形成有能够插入该金属销的销贯通孔,该金属销通过被压入该销贯通孔而被固定于该基部。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模块化插孔,其特征在于, 该销贯通孔形成有多个。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模块化插孔,其特征在于,该基部与该臂部的一端连接,对该臂部的另一端部且与该侧壁对置的部分实施了使与该侧壁的距离随着接近于该臂部的一端而变短的倒角。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模块化插孔,其特征在于, 该基部与该臂部的一端连接,该金属销具有固定于该销固定部的基部侧部和与该基部侧部相对的自由端侧部,该自由端侧部与该平板部对置配置,对该自由端侧部实施了使与该侧壁的距离随着接近于该销贯通孔而变长的倒角。
19.如权利要求10 18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插孔,其特征在于, 该金属盒的材质和该金属销的材质不同。
专利摘要一种模块化插孔(1),其具备形成有插头插入孔(3b)的主体部(2)和覆盖主体部(2)的金属盒(6),金属盒(6)通过将金属板折弯组装而形成,且具有平板部(62),平板部(62)具有缘部(62C)并且形成有在缘部(62C)附近配置的卡合孔(62b),主体部(2)具有表面(32A),其与平板部(62)对置且具有与卡合孔(62b)卡合的卡合突起(32C);浮出防止片(35),其配置于卡合突起(32C)附近且防止缘部(62C)自表面(32A)浮出。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02308473SQ20112033027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8日
发明者小林一三, 高木信雄, 麻生裕文 申请人:Tdk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