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碳纤维复合线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0401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碳纤维复合线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电线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碳纤维复合线体。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复合电线。原有的电线大多采用金属材料, 具有传输效率低,电能易损失,易烧断,使用寿命短的特点。现有的电线很难满足在恶劣环境下,耐长久且能低损耗的传输电能的要求。发明内容鉴于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产品强度高,质量轻,耐腐蚀,高导电率,低损耗,节能环保的新型碳纤维复合线体用于电能的传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由碳纤维,碳原子层,碳化硅层,高温耐火层,酚醛树脂层,铜丝,防腐蚀层构成;在碳纤维外层,采用气相沉积法进行处理,在碳纤维表面外层固化碳原子层,再在已固化碳原子层的碳纤维表面外层固化碳化硅层,再在碳化硅外层刷上高温耐火层,在外层黏贴酚醛树脂层进行固化,在酚醛树脂层外层采用拉绕复合工艺缠绕铜丝,再在铜丝外层电镀防腐蚀层。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具有产品强度高,质量轻,耐腐蚀,高导电率,低损耗,节能环保的的特点。鉴于本实用新型满足了对传输电线的强度,耐腐蚀性,传导率,重量方面的要求, 从而保证了所制线体的质量,延长了电线的使用寿命,改善了整个传输过程的性能,降低了施工成本,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新产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图1所示的附图标记如下1、碳纤维,2、碳原子层,3、碳化硅层,4、高温耐火层,5、 酚醛树脂层,6、铜丝,7、防腐蚀层。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新型碳纤维复合线体中,其主要结构包括是由碳纤维1,碳原子层 2,碳化硅层3,高温耐火层4,酚醛树脂层5,铜丝6,防腐蚀层7构成;在碳纤维1外层,采用气相沉积法进行处理,在碳纤维1表面外层固化碳原子层2,再在已固化碳原子层2的碳纤维1表面外层固化碳化硅层3,再在碳化硅层3外刷上高温耐火层4,在外层黏贴酚醛树脂层5进行固化,在酚醛树脂层5外采用拉绕复合工艺缠绕铜丝6,铜丝6采用HB为70的中强度铜丝6,再在铜丝6外层电镀防腐蚀层7。
权利要求1.新型碳纤维复合线体,其特征是由碳纤维,碳原子层,碳化硅层,高温耐火层,酚醛树脂层,铜丝,防腐蚀层构成;在碳纤维外层是在碳纤维表面外层固化碳原子层,再在已固化碳原子层的碳纤维表面外层固化碳化硅层,再在碳化硅外层刷上高温耐火层,在外层黏贴酚醛树脂层进行固化,在酚醛树脂层外层采用拉绕复合工艺缠绕铜丝,再在铜丝外层电镀防腐蚀层。
专利摘要新型碳纤维复合线体,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电线领域,其特征是在碳纤维外层,采用气相沉积法进行处理,在碳纤维表面外层固化碳原子层,再在已固化碳原子层的碳纤维表面外层固化碳化硅层,再在碳化硅外层刷上高温耐火层,在外层黏贴酚醛树脂层进行固化,在酚醛树脂层外层采用拉绕复合工艺缠绕铜丝,再在铜丝外层电镀防腐蚀层。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具有产品强度高,质量轻,耐腐蚀,高导电率,低损耗,节能环保的的特点。
文档编号H01B7/17GK202307244SQ2011203573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2日
发明者于楠楠, 栾清杨 申请人:栾清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