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柔软氟塑料双色绝缘电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04774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型柔软氟塑料双色绝缘电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尤其涉及轻型柔软氟塑料双色绝缘电线。
背景技术
在航空航天、机电、冶金、石油化工等工业部门中的电气、电信设备和仪器仪表的连接布线中,电线的应用一般较广。国内常见的电线的导电线芯一般都是由19股单根导线经束绞而成的,因为由19股单根导线束绞而成的导电线芯在同样截面积时的几何形状最小,而且也最圆整。但是由于单丝直径较粗,做成的导电线芯较硬,往往柔软度不能满足客户的安装要求。在很多场合,对重量很高的要求,并不需要经受太高的电压,所以绝缘壁厚达O. 15mm即可。另外作为装备上的信号传输线,通过颜色进行线路的区分。常见的颜色为12种,而线路的数量往往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这样就给装备的检修带来很大的不便。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轻型柔软氟塑料双色绝缘电线,解决国内常见的电线的导电线芯一般都是由19股单根导线经束绞而成的,因为由19股单根导线束绞而成的导电线芯在同样截面积时的几何形状最小,而且也最圆整。但是由于单丝直径较粗,做成的导电线芯较硬,往往柔软度不能满足客户的安装要求,另外作为装备上的信号传输线,通过颜色进行线路的区分。常见的颜色为12种,而线路的数量往往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这样就给装备的检修带来很大的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轻型柔软氟塑料双色绝缘电线,包括导电线芯具有七股导电线芯,七股导体线芯中有一股位于正中,其余六股均匀分布在其周围,每股导体线芯分别又由15根单丝束绞合而成;七股导电线芯外包裹有双色氟塑料绝缘层。所述导电线芯为镀银铜线芯或镀锡铜线芯,七股导电线芯一共具有105根单丝。所述双色氟塑料绝缘层,是根据导体截面和绝缘外径的尺寸,采用中间带有隔板的专用挤出模具,将两种不同颜色的颗粒状的氟塑料树脂高温熔融成流体,分别挤制在导电线芯的两侧制成。所述绝缘壁厚为O. 10 mm -O. 15 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设计导体结构时,选用多根直径较细的单丝绞合成7股,7股导体中有I股位于正中,其余6股均匀分布在其周围,每股导体分别又由15根单丝束绞合而成,从而使导电线芯排列有规则,实现线芯既圆整又柔软的目的,避免由于线芯不规则绞合而造成绝缘芯线呈椭圆形的缺陷;同时对挤出模具进行全新设计,使氟塑料绝缘层实现薄壁双色绝缘。经过如此改进,可使该类电线壁厚由O. 25 mm减小到O. 15 mm,从而减轻重量;导电线芯柔软度提高;绝缘颜色由原来的12种增至78种之多。产品在保持具有优越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同时,能更好的满足航空航天及其他工业领域的电器仪表设备的安装连接,更便于线路的检修。[0015]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具 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轻型柔软氟塑料双色绝缘电线,包括导电线芯具有七股导电线芯1,七股导体线芯I中有一股位于正中,其余六股均匀分布在其周围,每股导体线芯I分别又由15根单丝束绞合而成;七股导电线芯I外包裹有双色氟塑料绝缘层2,电线芯I为镀银铜线芯或镀锡铜线芯,七股导电线芯I 一共具有105根单丝,双色氟塑料绝缘层是根据导体截面和绝缘外径的尺寸,采用中间带有隔板的专用挤出模具,将两种不同颜色的颗粒状的氟塑料树脂高温熔融成流体,分别挤制在导电线芯的两侧制成,绝缘壁厚为O. 10 mm -O. 15 mm。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方式,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和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轻型柔软氟塑料双色绝缘电线,包括导电线芯,其特征在于具有七股导电线芯,七股导体线芯中有一股位于正中,其余六股均匀分布在其周围,每股导体线芯分别又由多根单丝束绞合而成;七股导电线芯外包裹有双色氟塑料绝缘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轻型柔软氟塑料双色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芯为镀银铜线芯或镀锡铜线芯,七股导电线芯一共具有105根单丝。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轻型柔软氟塑料双色绝缘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壁厚为 0. IOmm-O. 1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型柔软氟塑料双色绝缘电线,包括导电线芯具有七股导电线芯,七股导体线芯中有一股位于正中,其余六股均匀分布在其周围,每股导体线芯分别又由多根单丝束绞合而成;七股导电线芯外包裹有双色氟塑料绝缘层。本实用新型使导电线芯排列有规则,实现线芯既圆整又柔软的目的,避免由于线芯不规则绞合而造成绝缘芯线呈椭圆形的缺陷;同时使氟塑料绝缘层实现薄壁双色绝缘;绝缘颜色由原来的12种增至78种之多。产品在保持具有优越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同时,能更好的满足航空航天及其他工业领域的电器仪表设备的安装连接,更便于线路的检修。
文档编号H01B7/04GK202373328SQ20112043244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4日
发明者刘庆永, 叶桦, 徐文利, 徐文峰, 朱小红, 王峰, 胡宗新 申请人:淮南文峰航天电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