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及使用其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435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端子及使用其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端子,例如涉及不仅仅组装到外壳形成连接器而能直接安装于基板的端子。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端子,例如有一种IC插座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经由支承边部连接有基干部的弹簧边部一体地形成端子触点部的IC插座用连接器中,上述弹簧边部呈由从连结部向上述端子触点部延伸的上片臂和向上述基干部延伸的下片臂构成的横向大致U形,该上片臂由分别彼此离开且平行状地延伸的第一弹簧部、第二弹簧部构成,上述下片臂由分别彼此离开且平行状地延伸的第三弹簧部、第四弹簧部构成,另外,上述弹簧边部为从上述连结部侧向基干部侧朝向下方的倾斜状(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1-237015号公报但是,上述的IC插座用连接器中,例如专利文献I的图4所示,由连结部将直线状的上片臂2及下片臂3连接。因此,由于进深长且底面积大,所以存在需要大的设置空间的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进深浅且底面积小的节省空间型的端子。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端子,其构成包括压入用固定部,其压入固定 于基材;支承部,其与所述压入用固定部交叉而向上方侧突出设置;多个延伸部,其从设于所述支承部的前端的分支部开始曲折并向下方侧延伸,从而形成至少一个曲折的狭缝;可动触点部,其从所述基材的触点孔可出入地突出于将所述延伸部的自由端一体化的前端部,其中,使所述支承部以不与进行位移的所述延伸部的前端部抵接的方式向外侧弯曲。根据本发明,即使延伸至下方侧的延伸部的前端部向侧方位移,也可以以延伸部的前端部不抵接的方式使所述支承部向外侧弯曲。因此,可减小延伸部的前端部与支承部的基部之间的水平距离,得到进深浅且底面积小的节省空间型的端子。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狭缝的宽度尺寸可以为动作时相邻的延伸部彼此不接触的宽度尺寸。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延伸部彼此不抵接,因此,能得到不产生不适的抵接音,并且进行顺畅的动作的端子。作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多个延伸部的宽度尺寸可以不同。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根据需要适当地选择狭缝的宽度尺寸,能得到可防止应力集中,提高耐久性,且可防止延伸部彼此的抵接,不会产生不适的抵接音而可进行顺畅的动作的端子。作为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为延伸部的弯曲大的部分的宽度尺寸逐渐增大。根据本实施方式,得到可以防止过度的应力集中,提高耐久性且寿命更长的端子。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也可以为在可动触点部周围设有与基材的限位用承受部抵接的限位用抵接部的构成。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可以将端子的延伸部定位在规定的位置,因此,动作特性提闻。作为本申请本发明的连接器,其构成为,将所述记载的端子的压入用固定部压入基材即外壳的压入孔并进行固定,而且,端子的可动触点部从设于所述外壳的触点孔可出入地关出。根据本发明,得到接触可靠性高且寿命长的连接器。。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也可以为使设于端子的可动触点部周围的限位用抵接部与设于外壳的触点孔的开口缘部的限位用承受部抵接而进行定位的构成。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可以以高的定位精度对端子的可动触点部进行定位,因此,具有得到动作特性没有偏差的连接器的效果。


图IA及IB是表示组装入本申请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端子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及俯视图;图2A、2B是组装入图I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端子的连接器的剖面立体图及端子单体的立体图;图3A、3B是表示图I所示的实施方式的端子的动作前后的剖面图。符号说明10 :基体13 :第二收纳空间14 :触点孔17:限位用承受部20:固定金属件23 :定位金属件30:连接端子31:压入用固定部32 :支承部33 :分支部34a,34b :第一、第二延伸部35a :第一狭缝36 :可动触点部38:限位用抵接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根据图I 图3的附图对本发明的端子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I 图3所示,第一实施方式为适用于在树脂成形的截面纵长的外壳10的下面两侧缘部压入固定金属件20,且在上述固定金属件20、20之间以规定的间距压入连接端子30的连接器的情形。如图I所示,上述外壳10从下方侧向配置于其底面的两侧缘部的第一收纳空间11压入固定金属件20,并且,设有从背面侧向上述第一收纳空间11之间可压入连接端子30的第二收纳空间13 (图2)。另外,上述外壳10在其正面侧设有与上述第二收纳空间13连通且可使后述的可动触点部36出入的触点孔14,并且,设有与上述第二收纳空间13连通的压入孔15。接着,在上述触点孔14的上方缘部形成有限位用承受部17。如图I所示,固定金属件20为通过冲压加工对薄板进行冲压而形成的大致L字形状的冲压成形品,通过将其垂直部21从下方侧压入上述第一收纳空间11而进行止脱。而且,上述固定金属件20的固定用下端部22以可从上述外壳10的底面连接固定的方式露出(图3)。另外,上述外壳10在其底面压入可插入印刷基板(未图示)的贯通孔的定位金属件23。如图2所示,连接端子30以从压入用固定部31交叉的方式而向上方突出,且在向外侧弯曲的支承部32的前端设有分支部33。另外,在上述压入用固定部31的一端部的上 面突出设置有卡止爪31a,另一方面,在其另一端部的下面设置连接部31b,由此,形成压入用切口部31c。而且,通过从上述分支部33将曲折的第一、第二延伸部34a、34b延伸,形成第一狭缝35a。而且,在将上述第一、第二延伸部34a、34b的前端部一体化而形成的自由端部设有可动触点部36。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端子30为使第一延伸部34a中设于上述可动触点部36的附近的限位用抵接部38与外壳10的限位用承受部17抵接而进行限位的构造。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狭缝35a的宽度尺寸为,即使使连接端子30的可动触点部36动作,第一、第二延伸部34a、34b也不会相互接触的间隙。因此,具有在规定的动作时不会相互接触,不会产生不适的接触音。而且,如图2所示,从背面侧向上述外壳10的第二收纳空间13插入上述连接端子30,将上述压入用固定部31压入到压入孔15,将卡止爪31a卡止于压入孔15的内侧面,而且,将切口部31c卡合于外壳10的缘部,由此可进行止脱。而且,连接端子30的限位用抵接部38与外壳10的限位用承受部17抵接而被限位。在压入安装于未图示的印刷基板的连接器的可动触点部36时,第一、第二延伸部34a,34b弹性变形,而且,支承部32弹性变形。此时,只要在固定的压入量的范围内,则第一狭缝35a的宽度尺寸增大,因此,第一、第二延伸部34a、34b不相互接触,从而不会发生摩擦音。可进行顺畅的动作。另外,由于在可动触点部36与压入用固定部31之间配置有支承部32及第一、第二延伸部34a、34b,因此,弹簧长度变长,难以产生应力集中。因此,具有得到接触可靠性高且寿命长的连接器的优点。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将可动触点部36压入内侧,由于支承部32向外侧弯曲,因此,第二延伸部34b的前端部也不会与支承部32抵接。因此,具有得到进深浅且底面积小的省空间的类型的连接器的优点。本实施方式中,对通过将两个第一、第二延伸部34a、34b延伸而形成第一狭缝35a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曲折的三个延伸部延伸而形成两个狭缝。该情况下,也可以将延伸部的一端部配置于同一直线上,另外,也可以从支承部的前端延伸出第一分支部和第一延伸部,而且,从上述第一分支部延伸出第二延伸部和第三延伸部。另外,也可以在上述可动触点部周围突出设置限位用突起,使其与设于触点孔的开口缘部的限位用承受部抵接而进行定位。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2片I组的连接端子和I片连接端子组合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全部仅由I片连接端子而构成,另外,还可以全部由2片I组的连接端子而构成。另外,也可以以3片I组装连接端子,当然根据需要可选择连接端子的数量。而且,上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并不需要为相同宽度尺寸,例如通过逐渐增大位于外侧的延伸部中的弯曲大的部分的宽度尺寸,由此,也可以防止过度的应力集中,提高耐久性。接着,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基材即外壳内组装连接端子的情形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以印刷基板为基材,在其侧端面直接组装入本发明的连接端子。据此,不需要外壳及 固定金属件,其结果,具有可进一步将装置整体小型化的优点。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的端子不限于上述的形状,只要具有曲折的多个延伸部,则就没有特别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端子,其构成包括 压入用固定部,其压入固定于基材; 支承部,其与所述压入用固定部交叉而向上方侧突出设置; 多个延伸部,其从设于所述支承部的前端的分支部开始曲折并向下方侧延伸,从而形成至少一个曲折的狭缝; 可动触点部,其从所述基材的触点孔可出入地突出于将所述延伸部的自由端一体化的前端部,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支承部以不与进行位移的所述延伸部的前端部抵接的方式向外侧弯曲。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狭缝的宽度尺寸为动作时相邻的延伸部彼此不接触的宽度尺寸。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多个延伸部的宽度尺寸不同。
4.如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延伸部的弯曲大的部分的宽度尺寸逐渐增大。
5.如权利要求I 4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其特征在于,在可动触点部周围设有与基材的限位用承受部抵接的限位用抵接部。
6.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I 5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的压入用固定部压入基材即外壳的压入孔并进行固定,而且,端子的可动触点部从设于所述外壳的触点孔可出入地关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使设于端子的可动触点部周围的限位用抵接部与设于外壳的触点孔的开口缘部的限位用承受部抵接而进行定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进深浅且底面积小的节省空间型的端子。因此,端子(30)的构成包括压入用固定部(31),其压入固定于基材;支承部(32),其与所述压入用固定部(31)交叉而向上方侧突出设置;两个延伸部(34a、34b),其从设于所述支承部(32)的前端的分支部开始曲折并向下方侧延伸,从而形成曲折的狭缝(35a);可动触点部(36),其从所述基材的触点孔可出入地突出于将所述延伸部(34a、34b)的自由端一体化的前端部。而且,使所述支承部(32)以不与进行位移的所述延伸部(34b)的前端部抵接的方式向外侧弯曲。
文档编号H01R13/24GK102742087SQ20118000145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4日
发明者寺西宏真, 小山次郎 申请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