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4593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已知有下述平行双芯屏蔽电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2-289047号公报)在平行地排列的一对绝缘电线上进一步平行地排列至少一根漏导体,利用金属箔带一并地卷绕这一对绝缘电线和漏导体而做成屏蔽导体,并利用外皮包覆该屏蔽导体的外周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平行双芯屏蔽电线通过金属箔带的卷绕而形成屏蔽导体,因此能够缩短制造所需的时间。但是,专利文献I所述的平行双芯屏蔽电线的金属箔带由金属箔和塑料带这两层构成,因此在由于卷绕而重叠的部分产生成为金属箔、塑料带、金属箔的层叠结构,在重叠的部分,周期性地具有由塑料带使金属箔和金属箔的电连接绝缘的结构。其结果,该平行双芯屏蔽电线的特定的频率的传送特性急剧地下降,存在产生频带空段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抑制传送特性的频带空段、且可进行电子仪器间及电子仪器内的高速的差动信号传送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具备利用绝缘体包覆导体而形成的绝缘电线;在具有绝缘性的第一基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第一导电膜,并在平行地配置的一对绝缘电线的周围以第一导电膜成为外侧的方式卷绕为螺旋状而配置的第一带;以及在具有绝缘性的第二基体的至少一个表面形成第二导电膜,并以第二导电膜与第一导电膜接触的方式在第一带上卷绕为螺旋状而配置的第二带,第一带在将绝缘电线的长度方向作为水平方向的侧视中,在由绝缘电线的上侧的边缘和第一带的边缘形成的角度中,绝缘电线的一端部侧的第一角度是锐角,第二带在侧视中,由绝缘电线的上侧的边缘和第二带的边缘形成的角度中,绝缘电线的一端部侧的第二角度是钝角。上述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优选第一带通过将第一带螺旋状地卷绕360°而在绝缘电线的长度方向上前进的距离、与第二带通过将第二带螺旋状地卷绕360°而在绝缘电线的长度方向上前进的距离不同。就上述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而言,第一导电膜及第二导电膜通过卷绕在绝缘电线上,各自宽度的1/4以上重叠。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准备由绝缘体包覆导体而形成的绝缘电线的工序;以下述方式将在具有绝缘性的第一基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有第一导电膜的第一带在平行地配置的一对绝缘电线的周围卷绕为螺旋状的工序第一导电膜成为外侧,并且在将绝缘电线的长度方向作为水平方向的侧视中,在由绝缘电线的上侧的边缘和第一带边缘形成的角度中,绝缘电线的一端部侧的第一角度为锐角;以及以下述方式将在具有绝缘性的第二基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导电膜的第二带在第一带上卷绕为螺旋状的工序第二导电膜与第一导电膜接触,并且在侧视中由绝缘电线的上侧边缘和第二带的边缘形成的角度中,绝缘电线的一端部侧的第二角度为钝角。述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的制造方法优选第一带通过在将第一带卷绕为螺旋状的工序中卷绕360°而在绝缘电线的长度方向上前进的距离、与第二带通过在将第二带卷绕为螺旋状的工序中卷绕360°而在绝缘电线的长度方向上前进的距离不同就上述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的制造方法而言,在将第一带卷绕为螺旋状的工序及将第二带卷绕为螺旋状的工序中,优选第一导电膜及第二导电膜通过卷绕在绝缘电线上,各自宽度的1/4以上重叠。本发明的效果如下。根据本发明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及其制造方法,能够抑制传送特性的频带空段,可进行电子仪器间及电子仪器内的高速的差动信号传送。


图I是实施方式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的长度方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3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交点和间距Pa的关系式的导出进行说明的概略图。图4(a)是实施方式的差分信号传送用电缆的第一金属箔带的卷绕工序的概略图,(b)是第二金属箔带的卷绕工序的概略图,(C)是以与第一金属箔带的台阶的间距不同的间距形成台阶的第二金属箔带的卷绕工序的概略图。图5(a)是关于卷绕一次金属箔带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和卷绕了两次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的传送特性的曲线图,(b)是关于间距不同的场合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的曲线图。图中I-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2-导体,3-绝缘体,4-绝缘电线,5-第一金属箔带,6-第二金属箔带,7-交点,8-电流,40-端部,51-塑料带,52-金属箔,53-台阶部,54-重叠部,61-塑料带,62-金属箔,63-台阶部,64-重叠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的要点实施方式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具备利用绝缘体包覆导体而形成的绝缘电线;在具有绝缘性的第一基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第一导电膜,并在平行地配置的一对绝缘电线的周围以第一导电膜成为外侧的方式卷绕为螺旋状而配置的第一带;以及在具有绝缘性的第二基体的至少一个表面形成第二导电膜,并以第二导电膜与第一导电膜接触的方式在第一带上卷绕为螺旋状而配置的第二带,第一带在将绝缘电线的长度方向作为水平方向的侧视中,在由绝缘电线的上侧的边缘和第一带的边缘形成的角度中,绝缘电线的一端部侧的第一角度是锐角,第二带在侧视中由绝缘电线的上侧的边缘和第二带的边缘形成的角度中,绝缘电线的一端部侧的第二角度是钝角。另外,实施方式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准备由绝缘体包覆导体而形成的绝缘电线的工序;以下述方式将在具有绝缘性的第一基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有第一导电膜的第一带在平行地配置的一对绝缘电线的周围卷绕为螺旋状的工序第一导电膜成为外侧,并且在将绝缘电线的长度方向作为水平方向的侧视中,在由绝缘电线的上侧的边缘和第一带边缘形4成的角度中,绝缘电线的一端部侧的第一角度为锐角;以及以下述方式将在具有绝缘性的第二基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导电膜的第二带在第一带上卷绕为螺旋状的工序第二导电膜与第一导电膜接触,并且在侧视中由绝缘电线的上侧边缘和第二带的边缘形成的角度中,绝缘电线的一端部侧的第二角度为钝角。实施方式(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的结构的概要)图I是实施方式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的立体图。该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作为一个例子,是使用IOGbps以上的差动信号的服务器、路由器、及存储器等电子仪器间或电子仪器内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 所谓该差动信号传送,在一对导线中,在各个导线中传送相位相差180°的信号,在接收装置侧,取出该相位不同的两个信号的差分。由于流经该一对导线的电流互相反向地流动,因此从作为该电流流动的传送路径的导线放射的电磁波变小。另外,因为差动信号传送的从外部受到的干扰在两个导线中相等地重叠,因此通过取得差分,可除去干扰。本实施方式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例如如图I所示,大致地构成为具备利用绝缘体3包覆导体2而形成的绝缘电线4 ;作为第一带的第一金属箔带5,其在具有绝缘性的作为第一基体的塑料带51的一个表面上形成作为第一导电膜的金属箔52,在平行地配置的一对绝缘电线4的周围以金属箔52成为外侧的方式卷绕为螺旋状而配置;以及作为第二带的第二金属箔带6,其在具有绝缘性的作为第二基体的塑料带61的一个表面形成作为第二导电膜的金属箔62,以金属箔62与金属箔52接触的方式在第一金属箔带5上卷绕为螺旋状而配置。另外,第一金属箔带5在将绝缘电线4的长度方向(图I所示的单点划线)作为水平方向的侧视中,在由绝缘电线4的上侧的边缘和第一金属箔带5的边缘形成的角度中,绝缘电线4的一端部(端部40侧)侧的第一角度01为锐角。另外,第二金属箔带6在俯视中由绝缘电线4的上侧的边缘和第二金属箔带6的边缘形成的角度中,绝缘电线4的一端部侧的后述的第二角度9 2(参照图4(b))是钝角。导体2例如是铜等导电性良好的导体单线、或在该导电体上实施了镀金等的单线。另外,导体2例如在重视弯曲特性的场合,也可以是捻合多根导线而形成的捻线。绝缘体3例如使用电容率、介质损耗角正切小的材料而形成。该材料例如是聚四氟乙烯(PTFE)、全氟烷氧基树脂(PFA)、聚乙烯等。另外,绝缘体3为了减小电容率、介质损耗角正切,可以使用发泡绝缘树脂而形成。绝缘体3例如在使用发泡绝缘树脂而形成的场合,使用在树脂中掺入发泡剂并利用成型时的温度控制发泡度的方法、利用成型压力注入氮等气体并在压力释放时进行发泡的方法等而形成。第一金属箔带5的塑料带51、及第二金属箔带6的塑料带61例如使用相同材料而形成。使用的材料例如是聚乙烯等树脂材料。金属箔52及金属箔62例如使用相同材料而形成。使用的材料例如是铜或铝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金属箔带5及第二金属箔带6在一个表面形成金属箔,但未局限于此,也可以至少在第一金属箔带5及第二金属箔带6的任一个的两面上形成金属箔。
图2是实施方式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的长度方向的主要部分剖视图。第一金属箔带5例如如图I所示,以间距P1卷绕在一对绝缘电线4的周围。图2所示的台阶部53表示形成在卷绕的第一金属箔带5重叠的部分(重叠部54)的端部的台阶。在该台阶部53和重叠部54的边界附近,第一金属箔带5的金属箔52和第二金属箔带6的金属箔62接触。因此,流经第一金属箔带5的电流8主要沿长度方向流动。第一金属箔带5例如在将其宽度设为W1时,优选作为第一金属箔带5重叠的部分的重叠部54的宽度W2(与W1平行)是1/4以上。这是因为,通过卷绕第一金属箔带5及第二金属箔带6,需要充分地接触,并且与绝缘电线4成为一体。第二金属箔带6例如如图I所示,以间距P2卷绕在第一金属箔带5的周围,该第一金属箔带5卷绕在一对绝缘电线4上。图2所示的台阶部63表示形成在卷绕的第二金属箔带6重叠的部分(重叠部64)的端部的台阶。在该台阶部63和重叠部64的边界附近,第一金属箔带5的金属箔52和第二金属箔带6的金属箔62接触。另外,第二金属箔带6例如在将其宽度设为W3时,优选作为第二金属箔带6重叠的部分的重叠部64的宽度W4 (与W3平行)是W3/4以上,这也是基于与上述重叠部54相同的理由。另外,间距P1是指,通过将第一金属箔带5螺旋状地卷绕360°,第一金属箔带5在绝缘电线4的长度方向上前进的距离。另外,间距P2是指,通过将第二金属箔带6螺旋状地卷绕360°,第二金属箔带6在绝缘电线4的长度方向上前进的距离。即,所谓间距P1及间距P2,是在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的侧视中,沿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的长度方向的台阶部的间隔。在此,对作为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的第一层的第一金属箔带5和作为第二层的第二金属箔带6相交的点的间距Pa进行说明。另外,该间距Pa不是相交的点与点的距离,而是表示在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的侧视中,与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的长度方向正交,并且通过交点的直线的间隔。图3是用于对实施方式的交点和间距Pa的关系式的导出进行说明的概略图。图3所示的虚线表示第一金属箔带5的台阶部53。图3所示的L是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的侧视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的宽度。图3所示的X1及X2表示台阶部53和台阶部63的交点。将图3所示的与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的长度方向正交,并且通过交点X2的直线与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的图3的上部的长度方向相交的交点作为X3,与下部的长度方向相交的交点作为x4。延长作为交点X1的台阶部53的边缘的虚线的直线部分,该直线和通过交点X2的直线的交点作为x5。将形成交点X1的台阶部53的图3的上部侧与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的长度方向相交的交点作为X6。将形成交点X2的台阶部53的图3的上部侧和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的长度方向相交的交点作为x7。在图3中,作为一个例子,该交点X7为台阶部53和台阶部63的交点,将形成该交点X7的台阶部63的图3的下部侧和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的长度方向的交点作为x8。首先,如图3所示,在交点X2与交点X3的距离L1和交点X2与交点X4的距离L2中存在以下的式(I)的关系。L^L2 = L... (I)另外,如图3所示,三角形X1^ x6>x7和三角形X1J4J5相似,另外,三角形X1J7J8和三角形Xl、x2、X4相似,因此距离L1及L2能够使用距离L、间距Pa、间距P1及间距P2并利用以下的式⑵及式⑶来求出。L1 = LXPaAV.. (2) L2 = LXPa/P2... (3)若将式⑵及式(3)代入式(I),对间距Pa进行求解,则得到以下的式(4)。Pa = P1XP2Z(PAP2)-G)作为一个例子,在第二层的第二金属箔带6的间距P2比第一层的第一金属箔带5的间距P1宽10%,即P2A31 = I. I成立时,使用式(4)得到以下的式(5)。Pa = 0. 5238Pi…(5)但是,舍掉小数点第五位以后。因此,根据式(5),在第一层的间距P1和第二层的间距P2相差10%时,交点的间距Pa与间距P1及间距P2任一个都不同,而且即使使交点的间距Pa成为整数倍(例如两倍)也与间距P1及间距P2任一个都不同。因此,可看出交点没有沿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的长度方向排列。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在下面,主要对第一金属箔带5及第二金属箔带6的卷绕进行说明。(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的制造方法)图4(a)是实施方式的差分信号传送用电缆的第一金属箔带的卷绕工序的概略图,(b)是第二金属箔带的卷绕工序的概略图,(C)是以与第一金属箔带的台阶的间距不同的间距形成台阶的第二金属箔带的卷绕工序的概略图。另外,在图4(a)中,图示了一对绝缘电线4的长度方向和第一金属箔带5的一端部侧的边缘的第一角度0 i,但端部40位于图4(a)的纸面左侧。另外,在图4(b)及(c)中,图示了一对绝缘电线4的长度方向和第二金属箔带6的一端部侧的边缘的第二角度92,但端部40位于图4(b)及(c)的纸面右侧。在下面,对在向一方向送出绝缘电线4并且将第一金属箔带5卷绕在一对绝缘电线4上后,接着,从卷绕了第一金属箔带5的终端侧卷绕第二金属箔带6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准备利用绝缘体3包覆导体2而形成的绝缘电线4。接着,如图4(a)所示,将在具有绝缘性的塑料带51的表面形成有金属箔52的第一金属箔带5以下述方式卷绕在平行地配置的一对绝缘电线4的周围金属箔52位于外侦牝并且,在将绝缘电线4的长度方向作为水平方向的侧视中,在由绝缘电线4的上侧的边缘和第一金属箔带5的边缘形成的角度中,绝缘电线4的一端部侧的第一角度0 !为锐角。具体地说,将上述一对绝缘电线4从图4(a)的纸面的右方向向左方向送出,在该一对绝缘电线4的周围以第一角度e i、间距P1将第一金属箔带5卷绕为螺旋状。接着,上将在具有绝缘性的塑料带61的表面形成有金属箔62的第二金属箔带6以下述方式在第一金属箔带5卷绕为螺旋状金属箔62与金属箔52接触,并且,在将绝缘电线4的长度方向作为水平方向的侧视中,在由绝缘电线4的上侧的边缘和第二金属箔带6的边缘形成的角度中,绝缘电线4的一端部侧的第一角度0 2为钝角,通过经过周知的工序,得到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具体地说,将卷绕了第一金属箔带5的一对绝缘电线4从卷绕了第一金属箔带5的终端部侧、且从图4(b)的纸面的右方向向左方向送出,在该一对绝缘电线4的周围以第一角度0 2、间距P2将第二金属箔带6卷绕为螺旋状。在此,在图4(b)中,图示了由绝缘电线4的上侧的边缘和第二金属箔带6的边缘形成的角度中的另一端部侧的第三角度e3和第一角度 Q1—致,且间距P1和间距P2—致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另外,在图4(c)中,图示了第一角度Q1和第三角度03相同,间距P1和间距P2不同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另外,也可以制造由一个绝缘体包覆一对导体的绝缘电线,并在该绝缘电线上卷绕第一金属箔带5及第二金属箔带6。接着,在下面,对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的传送特性的测定结果进行说明。(关于传送特性)图5 (a)是卷绕一次金属箔带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2和卷绕两次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的传送特性的曲线图,(b)是间距不同的场合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的曲线图。图5(a)及(b)的纵轴是传送特性(dB),横轴是频率(Hz)。另外,图5(a)所示的实线表示卷绕两次金属箔带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的传送特性,虚线表示卷绕一次金属箔带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的传送特性。另外,图5(b)所示的直线表示第一层(第一金属箔带5)及第二层(第二金属箔带6)的间距为相差10%的间距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的传送特性,虚线表示第一层及第二层的间距相同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的传送特性。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的传送特性的测定使用四端口的网络分析器进行。具体地说,在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的一端的两个导体上连接端口 I及端口 2,在多端的两个导体上连接端口 3及端口 4后,通过在以各频率扫描地进行S参数的测定来进行测定。接着,通过适当合成由该测定得到的S参数,得到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的衰减特性、即传送特性。在此,使用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的网络分析器(N5230A)从端口 I及端口 2的差动输入求出端口 3及端口 4的差动输出的传送特性(Sdd21)。如图5(a)所示,卷绕了一层金属箔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在频率高的区域测定出传送特性有较大下降(频带空段)。产生该频带空段的原因在于,在卷绕一层金属箔的场合,由于形成有金属箔的塑料带成为妨碍金属箔彼此的接触而绝缘的状态,并且,该结构周期性地存在。另外,一般地,在卷绕的间距是30mm左右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的场合,由于在12GHz左右的频率下出现频带空段,因此在IOGbps以上的差动信号传送中,成为大的问题。例如,在对传送速度为25Gbps的信号进行传送的场合,其基本波为12. 5GHz,因此由于12GHz左右的频带空段,信号较大地衰减。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的第一层金属箔52和第二层金属箔62由于在台阶部53及台阶部63也电连接,因此如图5 (a)所示,与卷绕一层金属箔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相比,可较大地抑制频带空段。但是,如图5(a)所示,在频率低的区域,观测出传送特性的小的凹陷(下沉)。该凹陷的起因在于,图4(b)所示的交点7在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的长度方向(图4(b)所示的单点划线)上一致。即,在第一金属箔带5和第二金属箔带6中,在卷绕的间距?:和间距P2相同的场合,形成的交点7在长度方向上排列,对传送特性带来影响。因此,如图4(c)所示,制造使间距P1和间距P2相差10%左右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1(间距P3),测定了其传送特性。另外,为了比较,间距P3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的第二金属箔带6的卷绕的角度与图4(b)所示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相同地是e2。图4(c)所示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的交点7没有沿长度方向(图4(c)所示的单点划线)排列。如图5(b)所示,其传送特性消除了在间距相同的场合观测到的下沉,抑制了频带空段。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优选使间距P1及间距P2在10%以上20%以下的范围不同的间距。在该间距差比10%小的场合,与上述范围的场合相比,交点的偏差小,频带空段的抑制幅度变小。另外,在间距的差比20%大的场合,与上述范围的场合相比,交点的偏差大,但在卷绕间距小的带的工序上需要大量时间,另外,在卷绕间距宽的带的工序中,由于间距宽,因此带容易松动。因此,优选间距的差是上述范围。(实施方式的效果)根据实施方式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1,能够抑制传送特性的频带空段,实现电子仪器间及电子仪器内的高速的差动信号传送。即,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是卷绕了螺旋状的金属箔的电缆,并且在由卷绕产生的台阶部53及台阶部63,由于金属箔52及金属箔62电连接,因此与卷绕一层金属箔而在台阶部产生绝缘状态的电缆相比,抑制了频带空段。另外,由于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的第一层与第二层的交点没有在长度方向上排列,因此与排列的场合相比,能进一步抑制频带空段。因此,实施方式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在IOGbps以上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中尤其有用。另外,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与在长度方向上附加地形成金属箔的电缆相比,即使弯曲,金属箔带也不会产生挠曲、褶皱,因此几乎不会发生断线。另外,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的第一金属箔带5在将绝缘电线4的长度方向作为水平方向的侧视中,在由绝缘电线4的上侧的边缘和第一金属箔带5的边缘形成的角度中,绝缘电线4的一端部侧的第一角度9:是锐角。另外,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的第二金属箔带6在将绝缘电线4的长度方向作为水平方向的侧视中,在由绝缘电线4的上侧的边缘和第二金属箔6的边缘形成的角度中,绝缘电线4的一端部侧的角度92是钝角。因此,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即使在卷绕的间距产生偏差的场合,在台阶部53及台阶部63,也可确保第一金属箔带5和第二金属箔带6的电连接。另外,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与使第一金属箔带和第二金属箔带的宽度相同,并保持宽度的一半间距而卷绕的场合相比,在制造工序中不需要闻精度,提闻了成品率。另外,上述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I的导体2是单线,但未局限于此,可以是捻合多 个导体的捻线。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但上述所述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未局限于保护范围的发明。另外,应该着眼于在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说明的全部的特征的组合对用于解决发明的课题的方法来说未必是必须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其特征在于, 具备利用绝缘体包覆导体而形成的绝缘电线; 在具有绝缘性的第一基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第一导电膜,并在平行地配置的一对上述绝缘电线的周围以上述第一导电膜成为外侧的方式卷绕为螺旋状而配置的第一带;以及 在具有绝缘性的第二基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第二导电膜,并以上述第二导电膜与上述第一导电膜接触的方式在上述第一带上卷绕为螺旋状而配置的第二带, 上述第一带在将上述绝缘电线的长度方向作为水平方向的侧视中,在由上述绝缘电线的上侧的边缘和上述第一带的边缘形成的角度中,上述绝缘电线的一端部侧的第一角度是锐角, 上述第二带在上述侧视中,在由上述绝缘电线的上述上侧的边缘和上述第二带的边缘形成的角度中,上述绝缘电线的上述一端部侧的第二角度是钝角。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带通过螺旋状地卷绕360°而在上述绝缘电线的长度方向上前进的距离、与上述第二带通过螺旋状地卷绕360°而在上述绝缘电线的长度方向上前进的距离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导电膜及上述第二导电膜通过卷绕在上述绝缘电线上,各自宽度的1/4以上重叠。
4.一种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下述工序准备由绝缘体包覆导体而形成的绝缘电线的工序; 以下述方式将在具有绝缘性的第一基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有第一导电膜的第一带在平行地配置的一对上述绝缘电线的周围卷绕为螺旋状的工序上述第一导电膜成为外侧,并且在将上述绝缘电线的长度方向作为水平方向的侧视中,在由上述绝缘电线的上侧的边缘和上述第一带的边缘形成的角度中,上述绝缘电线的一端部侧的第一角度为锐角;以及 以下述方式将在具有绝缘性的第二基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有第二导电膜的第二带在上述第一带上卷绕为螺旋状的工序上述第二导电膜与上述第一导电膜接触,并且在上述侧视中由上述绝缘电线的上述上侧的边缘和上述第二带的边缘形成的角度中,上述绝缘电线的上述一端部侧的第二角度为钝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第一带卷绕为螺旋状的工序中上述第一带通过卷绕360°而在上述绝缘电线的长度方向上前进的距离、与在将上述第二带在卷绕为螺旋状的工序中上述第二带通过卷绕360°而在上述绝缘电线的长度方向上前进的距离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第一带卷绕为螺旋状的工序及将上述第二带卷绕为螺旋状的工序中,上述第一导电膜及上述第二导电膜通过卷绕在上述绝缘电线上,各自宽度的1/4以上重叠。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及其制造方法。实施方式的差动信号传送用电缆具备利用绝缘体包覆导体而形成的绝缘电线;在具有绝缘性的第一基体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第一导电膜,并在平行地配置的一对绝缘电线的周围以第一导电膜成为外侧的方式卷绕为螺旋状而配置的第一带;以及在具有绝缘性的第二基体的至少一个表面形成第二导电膜,并以第二导电膜与第一导电膜接触的方式在第一带上卷绕为螺旋状而配置的第二带,第一带在侧视中,在由绝缘电线的上侧的边缘和第一带的边缘形成的角度中,绝缘电线的一端部侧的第一角度是锐角,第二带在侧视中由绝缘电线的上侧的边缘和第二带的边缘形成的角度中,绝缘电线的一端部侧的第二角度是钝角。
文档编号H01B7/17GK102623090SQ20121002044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7日
发明者南亩秀树, 杉山刚博, 熊仓崇 申请人: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