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连胶带片的方法

文档序号:709967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附连胶带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附连胶带片(tape sheet)的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一 种允许多种薄膜很容易地附连到工作面板的圆顶金属构件上的方法。
背景技术
诸如移动电话或PMP (便携式媒体播放器)等便携式设备装配有用于用户操作的键区组件,该键区组件与发光装置、金属圆顶构件和FPCB (挠性印刷电路板)一起显示操作状态。出于多种目的(例如将光导向某一点),多种薄膜或者胶带被附连到金属圆顶构件上。作为发光装置的LED (发光二极管)或者EL (电子显示器)装置可设置在导光薄膜的一侧,该导光薄膜将光从发光装置引导到期望点。图I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圆顶金属构件的平面图;传统地,工人手动并分别地将多个薄膜或胶带附连到圆顶金属构件I的第一点10和第二点20上,因此工作效率低下。还可能发生人为错误,从而导致附连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附连胶带片的方法,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减少附连的失败率。根据实施例,在安置圆顶金属构件的工作面板上形成定位突出物,并且在薄膜上形成定位槽。薄膜或胶带附连到圆顶金属构件上,同时定位突出物分别与定位槽对齐。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附连胶带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多个圆顶金属构件设置在多个底座槽上,其中所述圆顶金属构件中的每一个均具有FPCB,所述底座槽分别形成在工作面板的顶表面上;通过形成在工作面板的顶表面上的多个第一定位突出物将第一薄膜固定在圆顶金属构件上,同时第一定位突出物与形成在第一薄膜上的第一定位槽对齐;将附连在第一薄膜的底表面上的多个第一胶带分别附连到圆顶金属构件的多个第一点;通过形成在工作面板的顶表面上的多个第二定位突出物将第二薄膜固定在圆顶金属构件上,同时第二定位突出物与形成在第二薄膜上的第二定位槽对齐;和将附连在第二薄膜的底表面上的多个第二胶带分别附连到圆顶金属构件的多个第二点,其中第二点不同于第一点。第一胶带彼此间隔开并且分别对应于第一点。第二胶带彼此间隔开并且分别对应于第二点。该方法还包括在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的顶表面上揉擦(rub)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第一或第二胶带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导光薄膜。多个底座槽形成的厚度小于圆顶金属构件的厚度。第一和第二定位突出物从工作面板的顶表面突出。双面胶带附连到第一和第二点中的任一个,并且直接附连到第一或第二胶带。根据实施例,布置在第一薄膜上的第一胶带或布置在第二薄膜上的第二胶带同时附连到第一点或第二点上,因此增加了工作效率并且减少了附连的失败率。



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图I是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圆顶金属构件的平面图;图2是示出了用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附连胶带片的方法的工作面板的立体图;图3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附连胶带片的方法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用于描述结合图3所述的附连方法的步骤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在圆顶金属构件上附连胶带片的方法。如这里所采用的,“金属板”指的是待附连到圆顶金属构件上的任意部分或者构件。图2是示出了用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附连胶带片的方法的工作面板的立体图。图3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附连胶带片的方法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用于描述结合图3所述的附连方法的步骤的立体图。根据实施例,附连胶带片的方法包括设置多个圆顶金属构件200的步骤,每个圆顶金属构件200均具有FPCB。圆顶金属构件200设置在诸如移动装置等终端中。圆顶金属构件200安置于多个底座槽105上,这些底座槽105形成在工作面板100的顶表面上以便于与多个胶带进行附连。多个底座槽105形成为分别对应多个圆顶金属构件200,使得当安置于各自的底座槽105上时,圆顶金属构件200在胶带附连到圆顶金属构件200上的同时保持固定。多个第一定位突出物110形成为在预定的位置(以下称为“第一位置”)从工作面板100的顶表面突出预定的长度。之后,具有第一胶带310的第一薄膜300通过第一定位突出物110固定到圆顶金属构件200上(该步骤也称为“第一薄膜固定步骤”)。根据实施例,第一薄膜300包括移除薄膜(其在第一薄膜300固定之前被移除)和固定薄膜(其由第一定位突出物100固定),同时第一胶带310设置在移除薄膜与固定薄膜之间的固定薄膜的表面上。第一胶带310各自具有与第一定位突出物110对齐的第一定位槽(未通过附图标记表示)。根据实施例,第一定位槽可形成为对应第一定位突出物110。根据实施例,第一胶带310设置在彼此间隔开的固定薄膜与移除薄膜之间的固定薄膜的底表面上。第一胶带310形成为分别对应圆顶金属构件200的第一点210。之后,附连到第一薄膜300的底表面上的第一胶带310附连到圆顶金属构件200的各个对应的第一点210上。每个第一点210可指的是对应的圆顶金属构件200的顶部,并且所有的第一点210都设置在各自对应的圆顶金属构件200的相同部位。像这样,通过将第一薄膜300附连到圆顶金属构件200上,多个胶带可同时附连到各个对应的第一点210上。根据实施例,附连方法还可包括通过第二定位突出物120将第二薄膜300固定在圆顶金属构件200上的步骤,以便将多个第二胶带320附连到圆顶金属构件200的第二点220上,第二点220不同于第一点210。多个第二定位突出物120形成在工作面板100的顶表面上,多个第二定位槽(未通过附图标记表示)形成在第二薄膜300上。当第二薄膜300通过第二定位突出物120固定到圆顶金属构件200上时,第二定位槽与第二定位突出物120对齐。第二薄膜300包括与第一胶带310相同的固定薄膜和移除薄膜。第二胶带320设置在彼此分离的移除薄膜与固定薄膜之间的固定薄膜的底表面上。第二胶带320形成为分 别对应圆顶金属构件200的第二点220。虽然为了描述的方便将两个类型的胶带用作示例,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根据实施例,也可使用三个或者更多类型的胶带并且附连的方式与上述的相同或者基本相同,例如胶带以不同形状设置在不同位置。根据实施例,在第二薄膜300固定之后,第二胶带320可附连到圆顶金属构件200的第二点220之上。为了附连第一或第二薄膜300,工人可在薄膜300的顶表面上揉擦第一或第二薄膜300,同时第一或第二定位突出物110或120插入第一或第二定位槽,使得第一或第二胶带310和320分别附连到第一和第二点210和220。第一和第二胶带310和320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导光薄膜(LGF),其可将光线从发光装置引导到预定点。双面胶带可预先附连到第一和第二点210和220中的至少一个上面,因此第一和第二胶带310和320中的一个直接附连在双面胶带上。像这样,双面胶带可预先附连到每个金属圆顶构件上以增加粘合性。第一胶带310或第二胶带320可由工人手动地一个接一个的附连,但这样会增加附连的失败率。根据实施例,由于待附连到第一和第二胶带310和320的第一和第二点210和220被提前设置,所以附连的失败率和工序数量(process count)都有所减少。现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胶带附连过程。工人将圆顶金属构件200设置在工作面板100的各个对应的底座槽105上(圆顶金属布置步骤),通过形成在工作面板100的顶表面上的第一定位突出物110将第一薄膜300固定在圆顶金属构件200上(第一薄膜固定步骤),并且将第一薄膜300的第一胶带310附连到圆顶金属构件200的各个相应的点210上,从而完成第一胶带310的附连。之后,工人通过形成在工作面板100的顶表面上的第二定位突出物120将第二薄膜300固定到圆顶金属构件200上(第二薄膜固定步骤)并且将第二薄膜300的第二胶带320附连到圆顶金属构件200的各个对应的第二点220上,从而完成第二胶带320的附连。在三个或者更多的薄膜设置在工作面板100之上时,这些薄膜可以相同或相似的方式附连到圆顶金属构件200上。例如,如图4所示,具有第三胶带430的第三薄膜400可附连到圆顶金属构件200的第三点(未示出)上。因此,工序数量以及附连的失败率都有所减少。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理解本发明不应局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在如权利要求书所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多种 变化和改型。
权利要求
1.一种附连胶带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多个圆顶金属构件设置在多个底座槽上,其中所述圆顶金属构件中的每一个均具有FPCB,所述底座槽分别形成在工作面板的顶表面上; 通过形成在所述工作面板的顶表面上的多个第一定位突出物将第一薄膜固定在所述圆顶金属构件上,同时所述第一定位突出物与形成在所述第一薄膜上的第一定位槽对齐;将附连在所述第一薄膜的底表面上的多个第一胶带附连到所述圆顶金属构件的相应的多个第一点; 通过形成在所述工作面板的顶表面上的多个第二定位突出物将第二薄膜固定在所述圆顶金属构件上,同时所述第二定位突出物与形成在所述第二薄膜上的第二定位槽对齐;和 将附连在所述第二薄膜的底表面上的多个第二胶带附连到所述圆顶金属构件的相应的多个第二点,其中所述第二点不同于所述第一点。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胶带彼此间隔开并且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点。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胶带彼此间隔开并且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二点。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薄膜和所述第二薄膜的顶表面上揉擦所述第一薄膜和所述第二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胶带或所述第二胶带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导光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胶带或所述第二胶带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导光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胶带或所述第二胶带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导光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胶带或所述第二胶带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导光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底座槽形成的厚度小于所述圆顶金属构件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定位突出物和所述第二定位突出物从所述工作面板的顶表面突出。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中,双面胶带被附连到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中的任一个,并且被直接附连到所述第一胶带或所述第二胶带。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双面胶带被附连到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中的任一个,并且被直接附连到所述第一胶带或所述第二胶带。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双面胶带被附连到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中的任一个,并且被直接附连到所述第一胶带或所述第二胶带。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双面胶带被附连到所述第一点和所述第二点中的任一个,并且被直接附连到所述第一胶带或所述第二胶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附连胶带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多个圆顶金属构件布置在多个底座槽上,这些底座槽分别形成在工作面板的顶表面上;通过多个第一定位突出物固定第一薄膜,同时这些第一定位突出物与形成在第一薄膜上的第一定位槽对齐;将附连到第一薄膜的底表面上的多个第一胶带分别附连到圆顶金属构件的多个第一点;通过多个第二定位突出物固定第二薄膜,同时这些第二定位突出物与形成在第二薄膜上的第二定位槽对齐;和将附连到第二薄膜的底表面上的多个第二胶带分别附连到圆顶金属构件的多个第二点。
文档编号H01H13/88GK102956392SQ20121015656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9日
发明者金千洙, 郑奎男, 李镇熙, 姜龙灿 申请人:斗星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