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保护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4558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漏电保护插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包括壳体、插脚、电路板、触点、压接端子和防火挡板;所述电路板、所述触点、所述压接端子和所述防火挡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插脚穿过壳体的下部与所述触点或者所述压接端子相连接;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上部;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下部;所述防火挡板设置在所述触点与所述壳体之间。本发明漏电保护插头可以有效降低插头内部触点与压接端子接触不良产生高温发热及内部起火时,火烧穿插头壳体的风险,进而避免了插头起火引起的起火和触电危险,提高了插头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漏电保护插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插头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含LCDI (泄露电流检测断路器)的漏电保护插头,一般没有专门针对触点及压接端子附近位置进行防火处理。
[0003]已有的一种含IXDI插头在触点上部装有一块阻燃防火板,可以防止火烧穿触点上部的壳体。由于漏电保护插头结构的差异,仅在触点上部装有阻燃防火板,不能全面保证插头的防火性能,触点或压接端子的两侧缺少防火保护,导致在触点意外起火的情况下,火可能从触点两侧的壳体烧出来,插头的防火性能存在重要缺陷。

【发明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更高安全性的漏电保护插头。
[0005]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提供的漏电保护插头,包括壳体、插脚、电路板、触点、压接端子和防火挡板;
[0006]所述电路板、所述触点、所述压接端子和所述防火挡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
[0007]所述插脚穿过壳体的下部与所述触点或者所述压接端子相连接;
[0008]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上部;
[0009]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下部;
[0010]所述防火挡板设置在所述触点与所述壳体之间。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还包括泄露电流检测断路器,所述泄露电流检测断路器连接所述电路板。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火挡板为阻燃材料。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火挡板为云母板或环氧玻璃纤维板。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点包括左触点和右触点,所述压接端子包括左压接端子和右压接端子,所述左触点和所述左压接端子对应设置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下部的左侧,所述右触点和所述右压接端子对应设置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下部的右侧。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火档板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左触点的左侧的第一防火档板和设置在所述右触点的右侧的第二防火档板,分别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左侧和右侧。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漏电保护插头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触点的顶部的第三防火档板和第四防火档板,分别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前部。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分立式电子器件和贴片式电子器件;
[0018]所述电路板一面设置有铜箔层,所述贴片式电子器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设置有铜箔层的一面上;[0019]所述分立式电子器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设置有铜箔层的一面相对的另一面;
[0020]所述电路板设置有铜箔层的一面朝上,所述电路板设置有铜箔层的一面相对的另一面朝下。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下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防火挡板插入所述固定槽,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火挡板通过粘胶或螺钉方式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00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漏电保护插头可以有效降低插头内部触点与压接端子接触不良产生高温发热及内部起火时,火烧穿插头壳体的风险,进而避免了插头起火引起的起火和触电危险,提闻了插头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为了使本发明漏电保护插头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漏电保护插头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图1为本发明漏电保护插头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6]图2为如图1所示的漏电保护插头的另一示意图;
[0027]图3为本发明漏电保护插头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发明的漏电保护插头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
[0029]本发明漏电保护插头,包括壳体100、插脚200、电路板300、触点410、压接端子400和防火挡板500 ;
[0030]所述电路板300、所述触点410、所述压接端子400和所述防火挡板5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内部;
[0031 ] 所述触点410和所述压接端子400对应设置;
[0032]所述插脚200穿过壳体100的下部与所述触点410或者压接端子400相连接;
[0033]所述电路板3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部的上部;
[0034]所述触点410设置在所述电路板300的下部;
[0035]所述防火挡板500设置在所述触点410与所述壳体100之间。
[0036]在没有装配本发明所述的防火挡板500前,触点410与壳体100的距离较近,一旦触点410出现意外高温或起火,则可能将所述壳体100烧穿。
[0037]较佳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还包括泄露电流检测断路器(未示出),所述泄露电流检测断路器连接所述电路板300。
[0038]当插脚与压接端子连接时,触点与电源线连接。通电时,压接端子与触点接触通电,当泄露电流检测断路器检测电流泄露值超过设定值时,控制触点和压接端子分离。
[0039]当插脚与触点连接时,相应的,压接端子与电源线连接,泄露电流检测断路器检测电流泄露值超过设定值时,控制触点和压接端子分离。
[0040]较佳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防火挡板500为阻燃材料。
[0041]较佳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防火挡板500为云母板。
[0042]较佳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防火挡板500为环氧玻璃纤维板。[0043]较佳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防火挡板500为覆铜箔环氧玻璃纤维板。
[0044]较佳地,作为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触点410包括左触点和右触点,所述压接端子400包括左压接端子和右压接端子,所述左触点和所述左压接端子对应设置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300下部的左侧,所述右触点和所述右压接端子对应设置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300下部的右侧。
[0045]较佳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防火档板500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左触点的左侧的第一防火档板和设置在所述右触点的右侧的第二防火档板,分别位于所述壳体100内部的左侧和右侧。
[0046]所述防火挡板500与电路板300 —起形成一道对触点410和压接端子400进行保护的防火阻隔墙。如图2所示。
[0047]较佳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漏电保护插头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触点410的顶部的第三防火档板和第四防火档板,分别位于所述壳体100内部的前部。如图3所
/j、l Ο
[0048]除了如图2所示将防火挡板500装配在壳体100内部的左、右侧的与触点410之间的空隙外,由于触点410的顶部与壳体100距离较近,在壳体100内部的前部与触点410之间装配有防火挡板500,前部的防火挡板500与左右防火挡板500及电路板300 —起形成一道对触点410或压接端子400进行保护的立体防火阻隔墙。
[0049]由于触点410的底部(电源线出线口方向)与壳体100的距离较远,火不易烧出来,在触点410底部不需要装配防火挡板500。
[0050]图1、图2和图3,仅示出部分的壳体100,壳体100上半部分未示出。
[0051]较佳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路板300上设置有分立式电子器件和贴片式电子器件;
[0052]所述电路板300 —面设置有铜箔层,所述贴片式电子器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300
设置有铜箔层的一面上;
[0053]所述分立式电子器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300设置有铜箔层的一面相对的另一面;
[0054]所述电路板300设置有铜箔层的一面朝上,所述电路板300设置有铜箔层的一面相对的另一面朝下。
[0055]由于电路板300设置在所述触点410和压接端子400的上方,电路板朝下的一面与前述防火挡板形成对所述触点410和压接端子400形成立体防护墙,有效减少所述触点410和压接端子400发热而烧穿上壳体的风险。
[0056]较佳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100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插脚200相配合的插孔。
[0057]较佳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100的下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防火挡板500插入所述固定槽,固定在所述壳体100上。
[0058]较佳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防火挡板500通过粘胶或螺钉方式固定在所述壳体100上。
[0059]较佳地,作为一个实施例,防火挡板500可以是长条形,也可以根据周围结构调整至所需形状。
[0060]本发明漏电保护插头可以防止插头内部触点410、接触不良部位产生高温发热及内部起火时,火烧穿插头壳体100,进而避免了插头起火引起的起火和触电危险,提高了插头的安全性。
[006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插脚、电路板、触点、压接端子和防火挡板;所述电路板、所述触点、所述压接端子和所述防火挡板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触点和所述压接端子对应设置;所述插脚穿过壳体的下部与所述触点或者压接端子相连接;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上部;所述触点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下部;所述防火挡板设置在所述触点与所述壳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泄露电流检测断路器,所述泄露电流检测断路器连接所述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挡板为阻燃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挡板为云母板或环氧玻璃纤维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包括左触点和右触点,所述压接端子包括左压接端子和右压接端子,所述左触点和所述左压接端子对应设置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下部的左侧,所述右触点和所述右压接端子对应设置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下部的右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档板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左触点的左侧的第一防火档板和设置在所述右触点的右侧的第二防火档板,分别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左侧和右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触点的顶部的第三防火档板和第四防火档板,分别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前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分立式电子器件和贴片式电子器件;所述电路板一面设置有铜箔层,所述贴片式电子器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设置有铜箔层的一面上;所述分立式电子器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设置有铜箔层的一面相对的另一面;所述电路板设置有铜箔层的一面朝上,所述电路板设置有铜箔层的一面相对的另一面朝下。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下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防火挡板插入所述固定槽,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漏电保护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挡板通过粘胶或螺钉方式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文档编号】H01R13/04GK103682800SQ201210364098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郑文力, 段正林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