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013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是一种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壳体、绝缘体及接触件是电连接器的三大基本构成部分,其中接触件一般是通过绝缘体装配在壳体中的。在一些电连接器中,要求接触件能够随时取卸更换,而目前的具有可取卸更换接触件功能的电连接器一般有两个绝缘体,两个绝缘体沿接触件的插接方向一前一后的设置并夹紧接触件上设置的相应结构,该结构一般为弹指,当需要拆卸接触件时,可通过使两绝缘体分离来实现。由于绝缘体、弹指等部件中的每一个均需要专用的工装来制造,并且为了满足接触件的尺寸要求,接触件上设置的弹指的强度是有限的,在电连接器被拖拽时,由于弹指断裂而引起的对接触件固定失效的问题常常发生,因此上述固定方式存在零件数量多、结构复杂、成本高、失效率高的问题,而且对接触件的取卸还需要专用工具,在一些有低成本要求的场合无法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以减少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的零件数量、降低其生产成本。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以前端为插接端,包括绝缘的壳体及装配在壳体中的接触件,壳体上设有前后贯通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的前部插装有绝缘的挤压块,安装通道中还与壳体一体的设有弹指,接触件上具有向外围凸出的台肩,壳体的内壁面上设有供对应接触件的台肩卡入的定位槽,挤压块通过其前部涨紧弹指并阻止弹指回弹,所述弹指抵在与之对应的接触件的台肩的后侧面上,挤压块的后部将接触件挤紧在壳体的内壁面上。所述弹指及接触件各有上下两排,每排弹指及接触件均沿左右方向排布。所述挤压块的前部的上侧面为从前向后逐渐攀升的斜面,挤压块的前部的下侧面为从后向前逐渐攀升的斜面。壳体于其安装通道处的内壁面上设有卡槽,挤压块的外表面上设有卡在所述卡槽中的卡块,挤压块通过其卡块与对应的卡槽的配合固定在壳体中。所述弹指通过设于其对应侧的凸台抵在对应接触件的台肩上。所述安装通道的后部装配有封线体。由于本发明的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在其壳体安装通道的前部插装有绝缘的挤压块,安装通道中还与壳体一体的设有弹指,接触件上具有向外围凸出的台肩,壳体的内壁面上设有供对应接触件的台肩卡入的定位槽,挤压块通过其前部涨紧弹指并阻止弹指回弹,所述弹指被挤压块涨开后抵在与之对应的接触件的台肩的后侧面上,挤压块的后部将接触件挤紧在壳体的内壁面上;由此可见,当需要拆卸接触件时,仅需将插装在安装通道前部的挤压块拔出,然后通过对应的工具(如螺丝刀等常规工具)挑动对应的弹指即可,操作方便快捷,另外,所述弹指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仅需一个模具便可一次成形,而用于固定接触件的部件仅有挤压块与壳体,这相对于现有的同类产品来说减少了用于固定接触件的部件的数量,降低了电连接器的生产成本。


图I是本发明的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的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2是图I的A-A剖视图3是本发明的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的实施例I的立体图4是本发明的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的实施例I去掉封线体后的立体图5是图2中的挤压块的结构示意图6是图2中的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的实施例1,如图1-6所示,该电连接器以前端为插接端,包括壳体11,壳体11由绝缘材料制成并具有前后贯通的安装通道,安装通道中设有弹指12,弹指12与壳体11为一体式结构,其后端位于一基座13上,基座13为与壳体11 一体的设在安装通道中的条形块,该条块沿壳体的左右方向延伸并将壳体11的安装通道分为上下两部分,本实施例中,弹指12有上下两排,每排弹指12均沿左右方向排布且每个弹指12的前端为悬伸结构并可上下收张,安装通道中还装配有接触件14,本实施例中,接触件14也有上下两排并与弹指12 —一对应,每个接触件14上均具有向周向外围凸起的环形的台肩14-1,壳体11的内壁面上设有与接触件14上的台肩对应的定位槽,接触件14上的台肩靠近对应定位槽的一侧卡在对应的定位槽中,与此同时,弹指12的前端抵住接触件14的台肩的后侧面,从而防止接触件14在前后方向上发生窜动,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弹指12是通过其对应侧(上排弹指的上侧、下排弹指的下侧)设置的凸台抵在对应接触件的台肩上的,安装通道的前部自前向后的插装有挤压块15,挤压块15的左、右两侧壁上均设有卡块15-1,壳体的在其安装通道处的内壁面上设有与卡块15-1对应的卡槽,挤压块15在插入壳体后一方面与壳体过盈配合,另一方面通过其卡块卡在对应的卡槽中,从而实现与壳体的固定,挤压块15的前部的上侧面为从前向后逐渐攀升的斜面,挤压块15的前部的下侧面为从后向前逐渐攀升的斜面,这样可方便的将挤压块15的前部插在上、下两排弹指之间并将弹指朝设定的方向涨开而固定,从而使得弹指12牢牢地顶住对应的接触件,防止接触件14因弹指回位而松动,挤压块的后部将接触件挤紧在壳体11的内壁面上,从而可与壳体内壁面上设置的定位槽配合防止接触件发生摆动,安装通道的后部装配有封线体16,封线体为现有技术,此处不予赘述。本实施例中的电连接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当需要拆卸接触件时,仅需将插装在安装通道前部的挤压块拔出即可,操作方便快捷,另外,所述弹指与壳体为一体式结构,仅需一个模具便可一次成形,而用于固定接触件的部件仅有挤压块与壳体,这相对于现有的同类产品来说减少了用于固定接触件的部件的数量,降低了电连接器的生产成本。在本发明的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的其它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I中所述的接触件及弹指均还可以只设一排,弹指及接触件还可以呈环形布置,此种情况下,挤压块的前部可以为圆锥形;弹指还可以通过其指尖直接抵住对应的接触件。
权利要求
1.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以前端为插接端,包括绝缘的壳体及装配在壳体中的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壳体上设有前后贯通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的前部插装有绝缘的挤压块,安装通道中还与壳体一体的设有弹指,接触件上具有向外围凸出的台肩,壳体的内壁面上设有供对应接触件的台肩卡入的定位槽,挤压块通过其前部涨紧弹指并阻止弹指回弹,所述弹指抵在与之对应的接触件的台肩的后侧面上,挤压块的后部将接触件挤紧在壳体的内壁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指及接触件各有上下两排,每排弹指及接触件均沿左右方向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块的前部的上侧面为从前向后逐渐攀升的斜面,挤压块的前部的下侧面为从后向前逐渐攀升的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壳体于其安装通道处的内壁面上设有卡槽,挤压块的外表面上设有卡在所述卡槽中的卡块,挤压块通过其卡块与对应的卡槽的配合固定在壳体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指通过设于其对应侧的凸台抵在对应接触件的台肩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道的后部装配有封线体。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通道的后部装配有封线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是一种接触件可取卸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以前端为插接端,包括绝缘的壳体及装配在壳体中的接触件,壳体上设有前后贯通的安装通道,安装通道的前部插装有绝缘的挤压块,安装通道中还与壳体一体的设有弹指,接触件上具有向外围凸出的台肩,壳体的内壁面上设有供对应接触件的台肩卡入的定位槽,挤压块通过其前部涨紧弹指并阻止弹指回弹,弹指抵在与之对应的接触件的台肩的后侧面上,挤压块的后部将接触件挤紧在壳体的内壁面上;当需要拆卸接触件时,仅需将插装在安装通道前部的挤压块拔出即可,弹指与壳体仅需一个模具便可一次成形,减少了用于固定接触件的部件的数量,降低了电连接器的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H01R13/424GK102938516SQ20121039707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8日
发明者徐仁红 申请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