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6825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插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插头。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插头,主要有两孔插头和三孔插头,现有的两孔插头和三孔插头的结构都是固定的,二者之间不能相互转化,致使在使用时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集两孔和三孔插头于一体、使用方便的多功能插头。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插头,包括壳体,其特征是壳体上端面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推滑钮,推滑钮连接位于壳体前端面的顶端插片,壳体前端面在顶端插片下方设有旋转绝缘柱,旋转绝缘柱上安装两个底端插片,各插片分别连接电线。该多功能插头,壳体前端面两侧铰接安装两个裙板,裙板与旋转绝缘柱接触处开设凹槽,凹槽与旋转绝缘柱相垂直。裙板中部开设通孔,壳体两侧端面设有与通孔相对应的摩擦突起。壳体后端面设有USB插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多功能插头,体积小,携带方便,外形美观,集两孔和三孔插头于一体,能根据需要随时选择两孔和三孔插头,使用操作方便,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壳体,2滑槽,3推滑钮,4顶端插片,5底端插片,6旋转绝缘柱,7凹槽,8电线,9裙板,10通孔,IlUSB插孔,12摩擦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图I中,该多功能插头,包括壳体1,壳体I上端面设有滑槽2,滑槽2内设推滑钮3,推滑钮3连接位于壳体I前端面的顶端插片4,壳体I前端面在顶端插片4下方设有旋转绝缘柱6,旋转绝缘柱6上安装两个底端插片5,各插片分别连接电线8。壳体I前端面两侧铰接安装两个裙板9,裙板9与旋转绝缘柱6接触处开设凹槽7,凹槽7与旋转绝缘柱6相垂直。顶端插片4通过推滑钮3可以伸缩,缩入壳体I内以后便成为两孔插头,而顶端插片4不缩入时,折叠两裙板9,通过旋转绝缘柱6带动两个底端插片5旋转九十度,整个插头就变成了标准的三孔插头,旋转绝缘柱6的旋转可在壳体I内增设不完整的齿轮通过啮合以及弹簧来实现,变成三孔插头后,两裙板9可再次展开,不仅可起到稳定作用,而且可防止拿插头的时候手指打滑接触到插脚,甚至湿手也可以安全插拔。裙板9中部开设通孔10,壳体I两侧端面设有与通孔10相对应的摩擦突起12,摩擦突起12可使插头便于拔起,而折叠时通孔10恰好与摩擦突起12重合,从而既可以实现防电又减小了体积。壳体I后端面设有USB插孔11,可以对USB产品进行充电。此种插头采用仿生设计,其创新结构是可以折叠伸展。折叠时能缩小自己的体积,折叠后再把三相插头的一插片缩入体内以方便用于两相插头的使用。伸展 时,两裙板9展开用于三相插头的固定,而且,中间的两个插片可以自由旋转,方便插入。该插头的另一功能就是装饰作用,为你的家居生活带来乐趣。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插头,包括壳体(1),其特征是壳体(I)上端面设有滑槽(2),滑槽(2)内设推滑钮(3 ),推滑钮(3 )连接位于壳体(I)前端面的顶端插片(4 ),壳体(I)前端面在顶端插片(4 )下方设有旋转绝缘柱(6 ),旋转绝缘柱(6 )上安装两个底端插片(5 ),各插片分别连接电线(8)。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插头,其特征是壳体(I)前端面两侧铰接安装两个裙板(9),裙板(9)与旋转绝缘柱(6)接触处开设凹槽(7),凹槽(7)与旋转绝缘柱(6)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插头,其特征是裙板(9)中部开设通孔(10),壳体(I)两侧端面设有与通孔(10)相对应的摩擦突起(12)。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插头,其特征是壳体(I)后端面设有USB插孔(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插头。该多功能插头,包括壳体,其特征是壳体上端面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推滑钮,推滑钮连接位于壳体前端面的顶端插片,壳体前端面在顶端插片下方设有旋转绝缘柱,旋转绝缘柱上安装两个底端插片,各插片分别连接电线。壳体前端面两侧铰接安装两个裙板,裙板与旋转绝缘柱接触处开设凹槽,凹槽与旋转绝缘柱相垂直。裙板中部开设通孔,壳体两侧端面设有与通孔相对应的摩擦突起。壳体后端面设有USB插孔。该多功能插头,体积小,携带方便,外形美观,集两孔和三孔插头于一体,能根据需要随时选择两孔和三孔插头,使用操作方便,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文档编号H01R35/04GK202564616SQ20122020049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7日
发明者吴长忠, 张 杰 申请人:济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