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1776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继电器控制电路,适用于对电饭煲、压カ锅、慢炖锅、煎烤机、蒸锅等电热器具中加热器的电子控制。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热器具,如电饭煲、压カ锅、慢炖锅、煎烤机、蒸锅等电子产品,一般通过主控IC对继电器的控制来驱动加热器的动作,如图I示,主控IC的ー个I/O端ロ控制ー个三极管Q3,使继电器K动作,从而控制加热器W。这种控制电路简单易实现,但当三极管Q3或者I/O端口中的任意一个失效吋,继电器K常闭的几率非常高,并会导致加热器W持续加热,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同吋,这种控制电路不符合新的CCC安规标准GB4706. 1-2005相关条款的要求电子控制的电热器具,当其中某一个元件失效时,发热器不应通电加热,以 确保产品在非正常情况下的安全性。中国专利“CN03225875电热器具的控制装置”公开了由两个I/O端ロ共同输出高电平来控制继电器动作的电路,这种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当主控IC发生逻辑错误或者受到干扰后死机,就会输出固定低电平或者固定高电平,当主控IC输出固定高电平吋,继电器就会一直处于闭合状态,发热器就会持续工作导致过温烧熔或者起火,进而导致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继电器常闭几率、提高控制安全性、可靠性、且符合CCC安规标准的继电器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ー种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K、与继电器K第一输入端连接的第一控制支路、与继电器第二输入端连接的第二控制支路,第一控制支路包括与继电器K第一输入端连接的三极管Ql和输入控制信号的控制端ロ 1/01,第二控制支路包括与继电器输入端连接的三极管Q3和输入控制信号的控制端ロ 1/02,其中,三极管Ql和控制端ロ 1/01之间连接有控制三极管Ql导通或断开的信号控制电路,和/或三极管Q3和控制端ロ 1/02之间连接有控制三极管Q3导通的信号控制电路。上述信号控制电路包括隔直流电容Cl、储能电容ECl、三极管Q2、ニ极管Dl和ニ极管D2,其中隔直流电容Cl的一端与控制端ロ连接、另一端与ニ极管Dl的负极和ニ极管D2的正极连接,ニ极管Dl的正极接地,ニ极管D2的负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三极管Ql或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储能电容ECl的正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负极接地。上述信号控制电路的控制端ロ输入的信号为脉冲信号或交流信号。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路控制信号共同控制继电器的动作,只有当两路控制信号分别满足信号要求时,继电器才能闭合,大大降低了因元器件失效或控制IC失效而造成继电器常闭、加热器持续加热的几率,提高了电路控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安全隐患,同时满足了新的CCC安规标准GB4706. 1-2005条款的要求。
图I为现有的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原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原理图;图3至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控制电路的控制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ー步说明。实施例I :如图2示,本实施例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K、与继电器K第一输入端连接的第一控制支路、与继电器K第二输入端连接的第二控制支路,第一控制支路包括三极管Q1、 三极管Q2、储能电容ECl、隔直流电容Cl、ニ极管Dl、ニ极管D2和控制端ロ 1/01,隔直流电容Cl 一端与控制端ロ 1/01连接,另一端与ニ极管Dl的负极和ニ极管D2的正极连接,ニ极管Dl的正极接地,ニ极管D2的负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储能电容ECl的正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负极接地,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12V电压,集电极与继电器K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二控制支路包括三极管Q3和控制端ロ 1/02,三极管Q3的基极与控制端ロ 1/02连接,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继电器K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其中三极管Q2、储能电容ECI、隔直流电容Cl、ニ极管Dl、ニ极管D2共同组成控制三极管Ql导通或断开的信号控制电路。ニ极管Dl起钳位作用,ニ极管D2起整流作用。本实施例中控制端ロ 1/01和控制端ロ 1/02的信号可以由ー个控制IC提供或由两个控制IC提供,也可以由ー个或两个信号发生器提供。为了进一歩的提高电路的控制可靠性,本实施例继电器控制电路中还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ニ极管D3、稳压ニ极管ZDl,其中,电阻Rl —端连接隔直流电容Cl、另一端连接ニ极管Dl的正极和ニ极管D2的负极;电阻R2串联在储能电容ECl与三极管Q2的基极之间;电阻R3连接在三极管Q2的基极于发射极之间;电阻R4连接在三极管Ql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电阻R5连接在控制端ロ 1/02与三极管Q3的基极之间;ニ极管D3的负极与继电器K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正极与稳压ニ极管ZDl的正极连接;稳压ニ极管ZDl的负极与继电器K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控制端ロ 1/01输入脉冲信号或交流信号,使三极管Q2导通,进而控制三极管Ql导通,使继电器K的第一输入端与+12V的VDD电压导通;同时控制端ロ 1/02输入高电平直流信号,使三极管Q3导通,进而使继电器K的第二输入端与地导通;此时继电器K闭合,驱动加热器通电发热。本实施例中控制端ロ 1/01输入的信号包括各种脉冲信号和交流信号,包括但不限于如图3所示的方波脉冲信号,如图4、图5所示的锯齿脉冲信号,如图6所示的正弦波信
ラ寸ο本实施例通过两路控制信号共同控制继电器的动作,只有当第一控制支路输入的控制信号为脉冲信号或交流信号、同时第二控制支路输入的控制信号为高电平直流信号时,继电器才能闭合,大大降低了因元器件失效或控制IC失效而造成继电器常闭、加热器持续加热的几率,提高了电路控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安全隐患,同时满足了新的CCC安规标准GB4706. 1-2005 (对应于IEC60335-1:2004)条款的要求。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支路和第二控制支路中都包括有信号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只有在第一控制支路和第二控制支路的控制端ロ输入的 控制信号都是脉冲信号或交流信号时,继电器才能导通。
权利要求1.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K、与继电器K第一输入端连接的第一控制支路、与继电器K第二输入端连接的第二控制支路,第一控制支路包括与继电器K第一输入端连接的三极管Ql和输入控制信号的控制端口 1/01,第二控制支路包括与继电器K输入端连接的三极管Q3和输入控制信号的控制端口 1/02,其特征在于,三极管Ql和控制端口 1/01之间连接有控制三极管Ql导通或断开的信号控制电路,和/或三极管Q3和控制端口 1/02之间连接有控制三极管Q3导通的信号控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控制电路包括隔直流电容Cl、储能电容EC1、三极管Q2、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其中隔直流电容Cl的一端与控制端口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l的负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l的正极接地,二极管D2的负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三极管Ql或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储能电容ECl的正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负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控制电路的控制端口输入的信号为脉冲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控制电路的控制端口输入的信号为交流信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K、与继电器K第一输入端连接的第一控制支路、与继电器K第二输入端连接的第二控制支路,第一控制支路包括与继电器K第一输入端连接的三极管Q1和输入控制信号的控制端口I/O1,第二控制支路包括与继电器输入端连接的三极管Q3和输入控制信号的控制端口I/O2,三极管Q1和控制端口I/O1之间连接有控制三极管Q1导通或断开的信号控制电路,和/或三极管Q3和控制端口I/O2之间连接有控制三极管导Q3通的信号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电路控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安全隐患,同时满足了新的CCC安规标准的要求。
文档编号H01H47/02GK202616142SQ201220214309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
发明者李信合, 黄兵, 房振, 黄开平, 王强 申请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