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3303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锂电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圆柱钢壳锂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现有常规圆柱钢壳锂电池的内径一般稍大于内部卷芯的外径。由于客户自身产品的需要,对于指定型号的低容量电池,往往需要通过增大卷芯直径、降低正负极压实密度和加厚铜铝箔厚度的方式来提高电池的装配比,制成后的电池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为了让卷芯的外径接近钢壳的内径,正负极使用相对钢壳高度较窄的极片,上面垫放在卷芯上,正极极耳穿过上面垫,然后焊在正极盖帽底板上。由于上面垫与滚槽位之间有较大的间距,不利于卷芯的固定。另 一种正负极使用和钢壳高度相匹配的极片,但由于容量低,卷芯的外径会小于钢壳内径,卷芯的固定完全依赖于正负极极耳焊接的牢固程度。采用这两种结构的电池,经颠簸或振动后其正负极极耳容易折断、折伤或脱焊,电池会出现低压,高内阻和无法充放电的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脱焊的正极极耳碰到负极钢壳而发生短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生产指定型号的低容量电池时卷芯不稳固的问题,提供一种锂电池结构,其具有加工组装方便,卷芯连接稳固,正极极耳得到有效保护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结构,包括壳体、卷芯和盖帽,所述卷芯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盖帽位于所述壳体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滚槽位,滚槽位与所述卷芯之间设有填充体,填充体设有用于正极极耳穿过的开孔。其中,所述填充体为中空结构,上端设有上板,下端设有下板,下板和所述上板各设有所述开孔。其中,所述开孔的孔径与所述填充体的最大外径的比例为O. 1-0. 5:1。其中,所述填充体的最大外径与所述壳体的内径的比例为O. 95-1: I。其中,所述填充体的上板与所述壳体的滚槽位的下沿之间的间距为O — O. 8mm,所述下板与所述卷芯抵接。其中,所述填充体为圆柱体。其中,所述填充体为多面体。其中,所述填充体为塑料体。其中,所述卷芯下端设有底垫。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电池装配时,把与壳体内径相同的卷芯放进壳体内,然后放入填充体,正极极耳穿过开孔焊接在正极盖帽的底板上,填充体填充了卷芯与滚槽位之间的空间,卷芯被很好的固定在了壳体中,,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结构制造方便,装配工艺简单,可以让内部卷芯更加稳固,保护正极极耳的良好连接性,提高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能。

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结构的填充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I——盖帽2——密封圈3——填充体 4——正极极耳5——壳体6——卷芯7——底垫8——上板81——上板孔 9——下板91——下板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I至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一种锂电池结构,包括壳体5、卷芯6和盖帽1,所述卷芯6位于所述壳体5内,所述盖帽I位于所述壳体5上端,所述壳体5设有滚槽位,滚槽位与所述卷芯6之间设有填充体3,填充体3设有用于正极极耳4穿过的开孔。电池装配时,把与壳体5内径相同的卷芯6放进壳体5内,然后放入填充体3,正极极耳4穿过开孔焊接在正极盖帽I的底板上,填充体3把卷芯6固定在壳体5中,将盖帽I放于滚槽位上封口即可。卷芯6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做成不同规格的容量,只需要更改卷芯6的高度即可,壳体5内剩余的空间利用填充体3进行填充固定,能够有效固定卷芯6,正极极耳4穿过开孔连接到正极,有效保护正极极耳4不被折断折伤,电池使用安全稳定。所述填充体3为中空结构,上端设有上板8,上板8设有上板孔81,下端设有下板9,下板9设有下板孔91。填充体3结构简单,中空结构节省材料和降低整个锂电池的重量,上下板各开设开孔,便于正极极耳4的装配。所述开孔的孔径与所述填充体3的最大外径的比例为O. 1-0. 5:1。孔径过小,不利于正极极耳4的装配,孔径过大,则无法较好地固定正极极耳4,容易因为晃动而造成正极极耳4折断或者折伤或者脱焊。开孔的孔径与所述填充体3的最大外径的比例为
O.1-0. 5:1,能够方便装配工人的装配,而且能较好地保护和固定正极极耳4,提高锂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能。所述填充体3的最大外径与所述壳体5的内径的比例为O. 95-1: I。本实施例中的填充体3注塑成圆柱体形状,外径与壳体5的内径的比例为95% —100%,填充体3与壳体5在开模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填充体3的外径比壳体5的内径要稍微小一些,以满足在产生误差的时候填充体3依然能装配进去,且方便工人的装配。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填充体3为圆柱体。圆柱体与壳体5、卷芯6的形状一致,装配方便,造模简单。所述填充体3的上板8与所述壳体5的滚槽位的下沿之间的间距为0—0. 8mm,所述下板9与所述卷芯6抵接。填充体3与壳体5的滚槽位之间设置小的间隙,第一,可以防止填充体3与滚槽位接触过紧而造成挤压影响电池的使用安全性,第二,适当小的间隙也可以防止填充体3的过分晃动。[0029]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填充体的形状为多面体,具体的,可以为柱形四面体或者是柱形三面体,只要填充体的最大外径与壳体5的内径相适应,填充体即可固定在壳体5内部。所述填充体为塑料体。塑料具有①质轻,化学性稳定,不会锈蚀;②耐冲击性好;③具有较好的耐磨耗性;④绝缘性好,导热性低;⑤一般成型性、着色性好,加工成本低等优点,具体的塑料材料可为聚乙烯、聚丙烯、聚苯硫醚、尼龙和聚氟乙烯中的其中一种。所述卷芯6下端设有底垫7,底垫7是一种绝缘垫,置于钢制材料的壳体5的底部,隔绝卷芯6与钢制材料的壳体5的底部的直接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一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性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锂电池结构,包括壳体、卷芯和盖帽,所述卷芯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盖帽位于所述壳体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滚槽位,滚槽位与所述卷芯之间设有填充体,填充体设有用于让正极极耳穿过的开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体为中空结构,上端设有上板,下端设有下板,下板和所述上板各设有所述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的孔径与所述填充体的最大外径的比例为O. 1-0. 5:1。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体的最大外径与所述壳体的内径的比例为O. 95-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体的上板与所述壳体的滚槽位的下沿之间的间距为O — O. 8_,所述下板与所述卷芯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体为圆柱体。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体为多面体。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体为塑料体。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下端设有底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结构。包括壳体、卷芯和盖帽,所述卷芯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盖帽位于所述壳体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滚槽位,滚槽位与所述卷芯之间设有填充体,填充体设有用于正极极耳穿过的开孔。本实用新型的锂电池结构制造方便,装配工艺简单,可以让内部卷芯更加稳固,保护正极极耳的良好连接性,提高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能。
文档编号H01M6/14GK202695597SQ20122031155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
发明者黎惠锋, 刘青, 王学泽 申请人:广东凯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