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低压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30085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用途低压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部件,尤其是一种多用途低压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由于需要为各种电脑部件提供电源,所以在电脑机箱内有各种不同形式的电源线。目前,电脑机箱内的电源线大多都随意分布,因此机箱内的布线十分杂乱不美观,而且由于电线过于密集,导致电脑机箱内部灰尘容易沉积,电脑机箱内的温度不易发散,降低了电脑机箱内的电脑部件的寿命,甚至可能由此造成电脑机箱内部短路或者高温引起火灾。另外,虽然电脑主机箱内部提供了各种电源接头,但是对于目前的电脑玩家的扩展需求来讲还是远远不够,如果另外购买其他各类扩展接头则增加了电脑的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种电源接口的,并可随意牢固吸附在电脑机箱任何金属板面上的多用途低压电源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用途低压电源连接器,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在外壳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接线端子;在外壳的侧面设有若干个DC电源接口以及电源接头;上述的接线端子、DC电源接口以及电源接头通过电源线相互连通;在外壳的底部还设有磁铁。优选的是,所述的外壳由壳体以及壳盖构成,壳盖通过螺钉与壳体固定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接线端子通过螺钉固定在壳盖上。优选的是,所述的接线端子的数量为四个。优选的是,所述的DC电源接口的数量为两个。优选的是,所述的磁铁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底部。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采用了多种电源接口合成的形式,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更广;采用磁铁吸附定位的方式,使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放置方便、稳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应性以及扩展性强,有效节省机箱内空间,解决了电脑机箱内电源线布置杂乱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视图。图中:1、外壳,11、壳体,12、壳盖,2、接线端子,3、DC电源接口,4、电源接头,
5、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多用途低压电源连接器,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在外壳I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接线端子2 ;在外壳I的侧面设有若干个DC电源接口 3以及电源接头4 ;上述的接线端子2、DC电源接口 3以及电源接头4通过电源线相互连通;在外壳I的底部还设有磁铁5。优选的是,所述的外壳I由壳体11以及壳盖12构成,壳盖12通过螺钉与壳体固
定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接线端子2通过螺钉固定在壳盖12上。优选的是,所述的接线端子2的数量为四个。优选的是,所述的DC电源接口 3的数量为两个。优选的是,所述的磁铁5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11底部。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底部安装有磁铁5,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电脑机箱所需的金属板面上,磁铁5即可牢固地吸附在金属板面上,使用者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选择连接相应的电源插头,接通电源后,本实用新型即进入通电状态,输出电源至已连接的电脑部件。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途低压电源连接器,包括外壳(I),其特征在于:在外壳(I)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接线端子(2);在外壳(I)的侧面设有若干个DC电源接口(3)以及电源接头(4);上述的接线端子(2)、DC电源接口(3)以及电源接头(4)通过电源线相互连通;在外壳(I)的底部还设有磁铁(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低压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I)由壳体(11)以及壳盖(12)构成,壳盖(12)通过螺钉与壳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用途低压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线端子(2)通过螺钉固定在壳盖(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低压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线端子(2)的数量为四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低压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C电源接口(3)的数量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低压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铁(5)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11)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用途低压电源连接器,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在外壳的顶部设有若干个接线端子;在外壳的侧面设有若干个DC电源接口以及电源接头;上述的接线端子、DC电源接口以及电源接头通过电源线相互连通;在外壳的底部还设有磁铁。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种电源接口合成的形式,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更广;采用磁铁吸附定位的方式,使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放置方便、稳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适应性以及扩展性强,有效节省机箱内空间,解决了电脑机箱内电源线布置杂乱的问题。
文档编号H01R31/06GK202949111SQ20122043341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9日
发明者欧阳伟雄 申请人:欧阳伟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