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3797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导磁块的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子产品之间及与其周边装置之间的连接越来越濒繁,而电子产品与其周边装置之间通过连接器来实现连接是一种常见的连接方式。一般的连接器包括一设置于一电子元件内的插座连接器以及一设置于另一电子元件内的插头连接器,连接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即可实现两电子元件间的电性连接以及信号传输。为了使得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之间连接更加可靠,一种现有设计是于插座连接器内设置一磁体,于插头连接器内设置一导磁块,通过插头连接器内的导磁块吸附插座连接器内的磁体上使得两连接器连接更加可靠、稳定。但上述利用磁体吸附原理于连接器内设置磁体和导磁块虽然可以加固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之间的连接,但是,于插头连接器内设置的导磁块是用点胶的方式固定于插头连接器上,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插接时,导磁块由于粘接不牢容易造成脱落从而影响插头连接器的质量与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配接牢固提高质量和使用寿命的插头连接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和一导磁块;绝缘本体前表面开设有一收容槽,收容槽底面开设有插接孔,插接孔的内侧壁上凸设有若干呈环形排列的第一凸肋,收容槽底面的中部凸设有一对接部,对接部上开设有若干端子孔,各端子孔均为贯穿对接部前表面及绝缘本体后表面的通孔,收容槽内侧壁上凸设有若干第二凸肋;若干导电端子分别安装于若干端子孔内;导磁块中部开设有一贯穿前、后表面的开孔,导磁块后表面凸设有圆柱脚,导磁块的后部配接于绝缘本体的收容槽内,圆柱脚插设于插接孔内。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绝缘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限位槽。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端子孔内靠近绝缘本体后表面的一端设有一孔径大于端子孔孔径的限位部。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二个接地端子、两个电源端子和一个信号端子,两接地端子均具有一呈圆柱形的第一基部,第一基部的前表面中部凸设有一直径小于第一基部直径的呈圆柱形的第一主体部,第一主体部的外表面凸设有一环形的第一干涉部,第一主体部的前表面中部凸设有一直径小于第一主体部直径的呈圆柱形的第一接触部,第一基部的后表面连接有一第一焊接部;两电源端子均具有一呈圆柱形的第二基部,第二基部的前表面中部凸设有一直径小于第二基部直径的呈圆柱形的第二主体部,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凸设有一环形的第二干涉部,第二主体部的前表面中部凸设有一直径小于第二主体部直径的呈圆柱形的第二接触部,第二基部的后表面连接有一第二焊接部;信号端子具有一呈圆柱形的第三基部,第三基部的前表面中部凸设有一直径小于第三基部直径的前小后大的由两个圆柱组成的第三主体部,第三主体部的外表面凸设有一环形的第三干涉部,第三主体部的前表面中部凸设有一直径小于第三主体部直径的呈圆柱形的第三接触部,第三基部的后表面连接有一第三焊接部。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两接地端子分别安装于左右两侧的端子孔内,第一基部分别卡设于两端子孔的限位部内,第一干涉部与端子孔的内侧壁干涉卡紧,第一接触部从对接部的前表面向外凸伸出来;两电源端子分别安装于较靠内侧的左右两端子孔内,第二基部分别卡设于端子孔的限位部内,第二干涉部与端子孔的内侧壁干涉卡紧,第二接触部从对接部的前表面向外凸伸出来;信号端子安装于中间的端子孔内,第三基部卡设于端子孔的限位部内,第三干涉部与端子孔的内侧壁干涉卡紧,第三接触部从对接部的前表面向外凸伸出来。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通过绝缘本体的收容槽底面开设插接孔,插接孔的内侧壁凸设若干第一凸肋,收容槽内侧壁上凸设若干第二凸肋,另,在导磁块的后表面上凸设圆柱脚,使导磁块与绝缘本体配接时若干第二凸肋分别与导磁块后部干涉卡紧、圆柱脚插设于插接孔内并经由若干第一凸肋与其干涉卡紧,防止导磁块由于粘接不牢而造成脱落,提高插头连接器的质量与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绝缘本体的立体图。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插头连接器100绝缘本体10收容槽11插接孔12第一凸肋121对接部13端子孔131限位部132第二凸肋14限位槽15导电端子20接地端子21第一基部211第一主体部212第一干涉部213第一接触部214第一焊接部215电源端子22第二基部221第二主体部222第二干涉部223第二接触部224第二焊接部225信号端子23第三基部231第三主体部232第三干涉部233第三接触部234[0031]第三焊接部235导磁块30开孔31圆柱脚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目的及功效,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0、若干导电端子20和一导磁块30。请参阅图3和图5,所述绝缘本体10的前表面开设有一收容槽11,收容槽11底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插接孔12,两插接孔12的内侧壁上分别凸设有若干呈环形排列的第一凸肋121,收容槽11底面的中部凸设有一对接部13,对接部13上开设有若干端子孔131,各端子孔131均为贯穿对接部13前表面及绝缘本体10后表面的通孔,各端子孔131内靠近绝缘本体10后表面的一端设有一孔径大于端子孔131孔径的限位部132。收容槽11内侧壁上凸设有若干第二凸肋14,绝缘本体11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限位槽15。请参阅图2、图3和图4,所述若干导电端子20分别安装于若干端子孔131内,若干导电端子20包括两个接地端子21、两个电源端子22和一个信号端子23。两接地端子21均具有一呈圆柱形的第一基部211,第一基部211的前表面中部凸设有一直径小于第一基部211直径的呈圆柱形的第一主体部212,第一主体部212的外表面凸设有一环形的第一干涉部213,第一主体部212的前表面中部凸设有一直径小于第一主体部212直径的呈圆柱形的第一接触部214,第一基部211的后表面连接有一第一焊接部215。两电源端子22均 具有一呈圆柱形的第二基部221,第二基部221的前表面中部凸设有一直径小于第二基部221直径的呈圆柱形的第二主体部222,第二主体部222的外表面凸设有一环形的第二干涉部223,第二主体部222的前表面中部凸设有一直径小于第二主体部222直径的呈圆柱形的第二接触部224,第二基部221的后表面连接有一第二焊接部225。信号端子23具有一呈圆柱形的第三基部231,第三基部231的前表面中部凸设有一直径小于第三基部231直径的前小后大的由两个圆柱组成的第三主体部232,第三主体部232的外表面凸设有一环形的第三干涉部233,第三主体部232的前表面中部凸设有一直径小于第三主体部232直径的呈圆柱形的第三接触部234,第三基部231的后表面连接有一第三焊接部235。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导磁块30由导磁材料制成,其中部开设有一贯穿前、后表面的开孔31,导磁块30后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凸设有一圆柱脚32。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00组装时,首先,若干导电端子20分别安装于若干端子孔131内,具体地,两接地端子21分别安装于左右两侧的端子孔131内,第一基部211分别卡设于两端子孔131的限位部132内,第一干涉部213与端子孔131的内侧壁干涉卡紧,第一接触部214从对接部13的前表面向外凸伸出来。两电源端子22分别安装于较靠内侧的左右两端子孔131内,第二基部221分别卡设于端子孔131的限位部132内,第二干涉部223与端子孔131的内侧壁干涉卡紧,第二接触部224从对接部13的前表面向外凸伸出来。信号端子23安装于中间的端子孔131内,第三基部231卡设于端子孔131的限位部132内,第三干涉部233与端子孔131的内侧壁干涉卡紧,第三接触部234从对接部13的前表面向外凸伸出来。然后,将导磁块30的后部配接于绝缘本体10的收容槽11内,导磁块30的前部凸伸出绝缘本体10的前表面,具体地,导磁块30的后部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收容槽11内,对接部13收容于导磁块30的开孔31内,两圆柱脚32分别插设于两插接孔12内,两插接孔12内的若干第一凸肋121分别与两圆柱脚32干涉卡紧,收容槽11内侧壁上若干第二凸肋14分别与导磁块30的后部干涉卡紧;最后,在导磁块30与绝缘本体10的配接处注入胶水,将导磁块30和绝缘本体10粘合在一起。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00通过绝缘本体10的收容槽11底面开设两个插接孔12,两插接孔12的内侧壁凸设若干第一凸肋121,收容槽11内侧壁上凸设若干第二凸肋14,另,在导磁块30的后表面上凸设两个圆柱脚32,使导磁块30与绝缘本体10配接时若干第二凸肋14分别与导磁块30后部干涉卡紧、两圆柱脚32分别插设于两插接孔12内并经由若干第一凸肋121与其干涉卡紧,防止导磁块30由于粘接不牢而造成脱落,提高插头连接器100的质量与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种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和一导磁块;绝缘本体前表面开设有一收容槽,收容槽底面开设有插接孔,插接孔的内侧壁上凸设有若干呈环形排列的第一凸肋,收容槽底面的中部凸设有一对接部,对接部上开设有若干端子孔,各端子孔均为贯穿对接部前表面及绝缘本体后表面的通孔,收容槽内侧壁上凸设有若干第二凸肋;若干导电端子分别安装于若干端子孔内;导磁块中部开设有一贯穿前、后表面的开孔,导磁块后表面凸设有圆柱脚,导磁块的后部配接于绝缘本体的收容槽内,圆柱脚插设于插接孔内。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限位槽。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孔内靠近绝缘本体后表面的一端设有一孔径大于端子孔孔径的限位部。
4.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二个接地端子、两个电源端子和一个信号端子,两接地端子均具有一呈圆柱形的第一基部,第一基部的前表面中部凸设有一直径小于第一基部直径的呈圆柱形的第一主体部,第一主体部的外表面凸设有一环形的第一干涉部,第一主体部的前表面中部凸设有一直径小于第一主体部直径的呈圆柱形的第一接触部,第一基部的后表面连接有一第一焊接部;两电源端子均具有一呈圆柱形的第二基部,第二基部的前表面中部凸设有一直径小于第二基部直径的呈圆柱形的第二主体部,第二主体部的外表面凸设有一环形的第二干涉部,第二主体部的前表面中部凸设有一直径小于第二主体部直径的呈圆柱形的第二接触部,第二基部的后表面连接有一第二焊接部;信号端子具有一呈圆柱形的第三基部,第三基部的前表面中部凸设有一直径小于第三基部直径的前小后大的由两个圆柱组成的第三主体部,第三主体部的外表面凸设有一环形的第三干涉部,第三主体部的前表面中部凸设有一直径小于第三主体部直径的呈圆柱形的第三接触部,第三基部的后表面连接有一第三焊接部。
5.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接地端子分别安装于左右两侧的端子孔内,第一基部分别卡设于两端子孔的限位部内,第一干涉部与端子孔的内侧壁干涉卡紧,第一接触部从对接部的前表面向外凸伸出来;两电源端子分别安装于较靠内侧的左右两端子孔内,第二基部分别卡设于端子孔的限位部内,第二干涉部与端子孔的内侧壁干涉卡紧,第二接触部从对接部的前表面向外凸伸出来;信号端子安装于中间的端子孔内,第三基部卡设于端子孔的限位部内,第三干涉部与端子孔的内侧壁干涉卡紧,第三接触部从对接部的前表面向外凸伸出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和一导磁块;绝缘本体前表面开设有一收容槽,收容槽底面开设有插接孔,插接孔内侧壁上凸设有若干第一凸肋,收容槽底面的中部凸设有一对接部,对接部上开设有若干端子孔,收容槽内侧壁上凸设有若干第二凸肋;若干导电端子分别安装于若干端子孔内;导磁块中部开设有一开孔,导磁块的后表面凸设有圆柱脚。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通过收容槽底面开设插接孔,插接孔内侧壁分别凸设若干第一凸肋,收容槽内侧壁上凸设若干第二凸肋,使导磁块与绝缘本体配接时充分干涉卡紧,防止导磁块由于粘接不牢而造成脱落,提高插头连接器的质量与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2930625SQ201220587868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8日
发明者汪翔, 黄广礼, 吴迎龙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