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一体化封装功能的太阳能电池背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2157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具有一体化封装功能的太阳能电池背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一体化封装功能的太阳能电池背膜。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传统光伏器件通常包括以铝框I固定组装的钢化玻璃2、EVA层4 (或称为EVA胶膜)、电池片8、TPT层6等,其中各电池片8还通过互联条3等串联和/或并联,并与接线盒7电连接;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前述各层材料依次层叠后,在140°C左右的温度下,在真空层压机中层压10-20分钟,再以铝框I装框,并将边缘部以硅胶5密封。可以看至IJ,在传统光伏器件中,位于下层的EVA层起到了热粘结背膜和电池片的作用,并与位于上层的EVA层融合在一起,将电池片完全的包裹在内部。然则,该光伏器件具有诸多不足,例如,位于下层的EVA层和背膜材料需要两次裁切,并且需要精准对位,工艺繁琐,同时,下层的EVA层在层压时,会熔融流淌,易发生收缩、气泡和移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一体化封装功能的太阳能电池背膜,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一体化封装功能的太阳能电池背膜,包括从上向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热封材料层及复合底层,所述复合底层包括从上向下依次层叠设置的阻气层、第一粘结材料层、阻水层、第二粘结材料层、绝缘基材层、第三粘结材料及高耐候层。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之一,所述热封材料层的厚度为100 350Mm。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之一,所述阻气层的厚度为5 50Mm。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之一,所述第一粘结材料层、第二粘结材料层和第三粘结材料的厚度为5 15Mm。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之一,所述阻水层的厚度为5 50Mm。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之一,所述绝缘基材层的厚度为100 250Mm。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之一,所述高耐候层的厚度为15 60Mm。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之一,所述热封材料层通过等离子体表面接枝处理层与阻气层粘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包括:(I)通过将热封材料层与具有背膜功能的复合底层贴合形成一体化结构,可以有效排除气泡,良好的层间粘合力将能改善因材料热收缩的差异造成的质量影响。(2)通过在前述一体化结构中添加阻水、阻汽层,更好的保护光伏组件内部的金属和电池片等。
图1是现有的一种光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一种具有一体化封装功能的太阳能电池背膜的结构不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招框1、钢化玻璃2、互联条3、EVA层4、硅胶5、TPT层6、接线盒7、电池片8、热封材料层01、复合底层02、等离子体表面接枝处理层021、阻气层022、第一粘结材料层023、阻水层024、第二粘结材料层025、绝缘基材层026、第三粘结材料027、高耐候层02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一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参阅图2,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具有一体化封装功能的太阳能电池背膜,包括从上向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热封材料层01及复合底层02,所述复合底层02包括从上向下依次层叠设置的阻气层022、第一粘结材料层023、阻水层024、第二粘结材料层025、绝缘基材层026、第三粘结材料027及高耐候层028。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之一,所述热封材料层01的厚度为100 350Mm,其可采用EVA等材料形成。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之一,所述阻气层022的厚度为5 50Mm。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之一,所述第一粘结材料层023、第二粘结材料层025和第三粘结材料027的厚度为5 15Mm。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之一,所述阻水层024的厚度为5 50Mm。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之一,所述绝缘基材层026的厚度为100 250Mm。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之一,所述高耐候层028的厚度为15 60Mm。作为优选实施方案之一,所述热封材料层01通过等离子体表面接枝处理层021与阻气层022粘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热封材料层与具有背膜功能的复合底层贴合形成一体化结构,可以有效排除气泡,良好的层间粘合力将能改善因材料热收缩的差异造成的质量影响;优选的,通过在前述一体化结构中添加阻水、阻汽层,还可更好的保护光伏组件内部的金属结构和电池片等。以上较佳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一体化封装功能的太阳能电池背膜,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从上向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热封材料层(Ol)及复合底层(02),所述复合底层(02)包括从上向下依次层叠设置的阻气层(022)、第一粘结材料层(023)、阻水层(024)、第二粘结材料层(025)、绝缘基材层(026 )、第三粘结材料(027 )及高耐候层(028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一体化封装功能的太阳能电池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材料层(01)的厚度为100 3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一体化封装功能的太阳能电池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气层(022)的厚度为5 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一体化封装功能的太阳能电池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材料层(023)、第二粘结材料层(025)和第三粘结材料(027)的厚度为5 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一体化封装功能的太阳能电池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层(024)的厚度为5 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一体化封装功能的太阳能电池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材层(026)的厚度为100 2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一体化封装功能的太阳能电池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耐候层(028)的厚度为15 6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一体化封装功能的太阳能电池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封材料层(01)通过等离子体表面接枝处理层(021)与阻气层(022 )粘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一体化封装功能的太阳能电池背膜,包括从上向下依次层叠设置的热封材料层及复合底层,所述复合底层包括从上向下依次层叠设置的阻气层、第一粘结材料层、阻水层、第二粘结材料层、绝缘基材层、第三粘结材料及高耐候层。进一步的,所述热封材料层通过等离子体表面接枝处理层与阻气层粘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热封材料层与具有背膜功能的复合底层贴合形成一体化结构,可以有效排除气泡,良好的层间粘合力将能改善因材料热收缩的差异造成的质量影响;优选的,通过在前述一体化结构中添加阻水、阻汽层,还可更好的保护光伏组件内部的金属结构和电池片等。
文档编号H01L31/048GK203013765SQ20122067537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0日
发明者沈晓东, 钟朝伟, 顾杰, 康佩, 黄梅 申请人:江苏金瑞晨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